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流华录 > 第二十六章 城头喋血

流华录 第二十六章 城头喋血

作者:清韵公子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15:54:48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天色未明,宛城外的空气已经凝重如铁。黄巾军的大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张曼成立于高处,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巍峨的城墙。他身旁的渠帅孙夏、韩忠、赵弘等人,个个面带杀气,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

宛城内,南阳都尉赵空同样站在城墙上,他的身边是门下督贼曹庞季和兵曹从事黄祖、黄忠等人。庞季,一个读了小半辈子儒学经典的人,此刻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恐惧。他的手心满是汗水,眼神中闪烁着不安。从小接受的儒家教育让他相信仁义礼智信,但眼前的场景却让他感到无尽的绝望。黄巾军的喊杀声如同雷鸣般传入耳中,庞季的心跳加速,但他知道,作为一名士人,他必须坚守自己的职责。

“诸位,今日之战关乎宛城的存亡,关乎我们所有人的生死。”赵空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站在城门上,面对着城内的士兵们,“黄巾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有坚固的城墙,有英勇的将士,更有不屈的信念。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庞季听着赵空的动员,心中渐渐恢复了平静。他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长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黄祖和黄忠也各自带领部队,严阵以待。

随着张曼成一声令下,黄巾军如同决堤之水,汹涌而至。士兵们手持刀枪,脚踏尘土,向着宛城发起了猛烈的攻势。箭矢如雨,从城墙上倾泻而下,黄巾军中不时有人倒下,但后续的士兵毫不畏惧,继续向前冲锋。

渠帅孙夏率领的先锋部队首先抵达城墙下,他们架起云梯,试图攀爬而上。然而,城上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滚木礌石不断从城头落下,砸在黄巾军的队伍中,发出沉闷的声响。一时间,惨叫声四起,鲜血染红了大地。庞季站在城墙上,亲自指挥士兵们投掷檑木,每一次投掷都伴随着他的大喊:“坚持住,不能让敌人得逞!”

韩忠带领的部队则负责攻破城门。他们推着巨大的撞城木,一次次撞击着厚重的城门。每一次撞击,都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连大地都在颤抖。城门虽坚固,但在连续不断的冲击下,也开始出现裂痕。黄祖带领的弓箭手不断射出箭矢,试图阻止敌人的进攻,但黄巾军的士气异常高昂,他们前仆后继,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与此同时,赵弘指挥的部队在城南发动了佯攻,吸引了部分守军的注意力。他巧妙地利用地形,派遣小股部队绕到敌后,制造混乱。这一策略使得城内的守军不得不分兵应对,削弱了正面防线的力量。黄忠带领的骑兵迅速出击,与敌军展开激战,双方的士兵在狭窄的街道上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中,生命的火花瞬间熄灭。

白天的战斗比夜晚更加激烈。黄巾军在张曼成的指挥下,分成了多个小队,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城墙上,赵空迅速调整防御策略,命令各部将领根据敌人的进攻方向进行灵活应对。黄祖指挥的弓箭手不断调整射角,确保每一箭都能发挥最大的威力。黄忠带领的骑兵在城内灵活机动,不断打击敌军的薄弱环节。

黄巾军的攻势一波接一波,宛城的守军在赵空的指挥下,表现得异常顽强。赵空亲自登上城头,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他高声喊道:“兄弟们,我们的身后就是家园,绝不能让黄巾军得逞!”

城门处,黄巾军的撞城木再次发起了猛烈的撞击。城门的木板已经严重受损,随时可能被撞开。赵空立即命令庞季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前往城门,加强防守。庞季带领士兵们用巨石和滚木堵住了城门,同时用长矛和盾牌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黄巾军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但宛城的守军凭借坚强的意志和严密的配合,始终没有让敌人突破防线。赵空不断调整战术,利用城内的地形优势,不断反击黄巾军。黄忠带领的骑兵在城内灵活机动,不断打击敌军的薄弱环节,使得黄巾军的攻势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张曼成见状,亲自上阵,指挥黄巾军加大攻势。他在战场上不断调整战术,试图找到宛城守军的弱点。然而,赵空的指挥有条不紊,宛城的守军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战斗力。

夜色渐深,宛城的夜空被火光染成了暗红色。黄巾军的攻势如同潮水般一波接一波,但面对宛城坚固的城防,他们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黄巾军的士兵们穿着简陋的黄布衣,头裹黄巾,手持各式简陋的武器,在夜色中不断冲锋。然而,城墙上守军的箭雨、滚木、礌石以及沸油热汤的不断倾泻,使得黄巾军的攻势屡屡受挫。

张曼成站在指挥台上,眉头紧锁。他深知,连夜攻城虽然能够给宛城守军带来压力,但也极大地消耗了黄巾军的体力和士气。黄巾军的士兵们虽然充满斗志,但长时间的高强度战斗使得他们的体力逐渐透支。一些士兵已经显露出疲惫的迹象,步伐开始变得迟缓,动作也不再那么敏捷。张曼成观察到这一点,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焦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为了保持战斗力,张曼成决定采取轮换策略。他命令黄巾军分成多个攻城队,每个队轮流进攻和休息。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士兵们的疲劳,但面对宛城这样坚固的城池,黄巾军依然难以取得突破。城墙上,赵空的守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严密的配合,始终坚守阵地,没有给黄巾军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时间越长,黄巾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张曼成站在指挥台上,望着城墙上依旧坚定的守军,心中明白,继续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他深吸一口气,果断地下达了收军的命令:“传令下去,停止进攻,全军撤退至安全地带,整军休息。”

命令传达下去后,黄巾军的士兵们纷纷撤退,回到了营地。张曼成亲自巡视各个营区,安抚士兵们的情绪,鼓励他们休整好状态,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他深知,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黄巾军需要更多的策略和耐心才能最终攻克宛城。

随着旭日东升,晨光洒在大地上,黄巾军的营地逐渐恢复了平静。士兵们在短暂的休息后,逐渐恢复了体力,但脸上的疲惫依旧难以掩饰。张曼成站在高处,眺望着不远处的宛城,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要想攻克这座坚城,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不仅仅是依靠蛮力。

在这短暂的休整时间里,张曼成召集了主要将领,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案。他沉声道:“各位,昨晚的进攻虽然未能取得突破,但我们已经摸清了宛城的防御弱点。接下来,我们要更加灵活地运用战术,寻找敌人的破绽。同时,也要注意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将领们点头赞同,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张曼成的指挥,共同应对接下来的挑战。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黄巾军的营地重新焕发生机,士兵们整装待发,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夜幕低垂,宛城的天际线被火把的光芒勾勒得格外分明。天空中,星星点点的火光如同繁星般点缀在黑暗之中,偶尔有几声乌鸦的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城头上,一面面残破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旗帜上绣着的“汉”字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醒目。赵空站在城墙的最高处,俯瞰着下方密密麻麻的黄巾军。他的身影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面容坚毅,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战鼓一般激昂:“兄弟们,今夜的战斗更为关键,我们必须守住宛城,直到最后一刻!”

庞季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作为士人,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亲临如此惨烈的战场。儒家的经典教导他仁爱与和平,但现实却将他推到了生死边缘。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论语》中的教诲,那些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话语在他耳边回响。他紧握手中的长剑,剑尖在月光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目光扫过身边的士兵,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带着坚定与决心。这一刻,庞季明白,无论儒学如何强调仁义,当国家和家园受到威胁时,每一个人都必须挺身而出。

黄祖和黄忠带领的弓箭手在城墙上不断射击,箭矢如雨点般落在黄巾军的队伍中。黄祖站在指挥台上,手中拿着一面小旗,不断调整射角,确保每一箭都能准确命中目标。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不断下达指令:“左边十度,射!”“右前方二十步,放箭!”弓箭手们熟练地拉动弓弦,一排排箭矢划破夜空,准确无误地落在敌军的队伍中,发出“嗖嗖”的声响。黄忠则在城头来回巡视,他的铠甲在火光下闪闪发光,手中的长弓不时发出清脆的响声。他不断鼓励弓箭手:“兄弟们,稳住,瞄准敌人的指挥官!”城墙上,巨大的石块和滚木被士兵们搬到了边缘,随时准备倾泻而下。士兵们用粗壮的双手紧紧握住这些沉重的武器,眼神中充满了警惕。

黄巾军的士气虽然高昂,但在密集的箭雨和滚木礌石的双重打击下,仍然不断有人倒下。黄巾军的士兵们身穿黄色的布衣,头裹黄巾,手持简陋的武器,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狂热和决心。他们在指挥官的号令下,不断向前冲锋,试图突破城防。城墙上,士兵们用长矛和钩镰枪将云梯推开,有的甚至直接用绳索将云梯拉倒,使得黄巾军无法靠近。滚木礌石、沸油热汤不断地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黄巾军的士兵们纷纷躲避,但仍有不少人被砸中,发出凄厉的惨叫。

孙夏率领的先锋部队试图用云梯攀上城墙,但每一次尝试都遭到了城上守军的顽强抵抗。云梯搭在城墙上,士兵们顺着梯子向上攀爬,但城上的守军用长矛和钩镰枪将他们一一挑落。滚木礌石、沸油热汤不断地从城墙上倾泻而下,黄巾军的士兵们纷纷躲避,但仍有不少人被砸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城墙上,士兵们用长矛和钩镰枪将云梯推开,有的甚至直接用绳索将云梯拉倒,使得黄巾军无法靠近。滚木礌石、沸油热汤不断地从城墙上倾泻而下,发出“哗哗”的声响,黄巾军的士兵们纷纷躲避,但仍有不少人被砸中,发出凄厉的惨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流华录请大家收藏:()流华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