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顺阳卫’,就需说起一人。
正是大儒刘陶。
刘陶,一名伟,字子奇,颍川颍阴人。
前汉淮南厉王刘长次子,济北贞王刘勃之后。
其沈勇有大谋,不修威仪,不拘小节。
通《尚书》、《春秋》。
年少时曾往太学游学,归乡后收士燮等人为徒,数年前被任命为顺阳(县)长。
刘陶到任县里时,境内大奸巨猾甚多。
上下皆有他们的眼线帮凶。
政令不通,民怨沸腾。
于是宣招吏民中勇猛有力者。
言道:只需身不畏死,不管出身良恶。
有剑客等十多人,齐来应募。
其中不乏江洋大盗,亡命之徒。
刘陶谴责他们的罪过,勒令他们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又使他们各自结纳亲朋好友,得数百人。
靠着这群悍不畏死的游侠剑客,刘陶查办了不法分子,将他们悉数捉拿归案。
县中大治,乡民敬之如神明。
这群立有大功的游侠剑客,便被称为‘顺阳卫’。
刘备问过方知,刘陶年前因病免官,今以授侍御史,正在洛阳朝堂。
‘顺阳卫’便暂托付在士异兄妹的手中。
士异这段话里面,信息量极大。
简而言之,御史刘陶为顺阳长时的一支武装,被士异用来交换楼桑寝垫的授权。
思前想后,刘备幡然醒悟:“姐姐可是想为顺阳卫,找一个好归宿否?”
士异轻轻点头:“正是如此。
彼时,顺阳卫奉命查办的奸恶之徒,多是本地豪强。
双方势如水火,结仇极深。
如今刘君因病免官,新任县长未到,便有豪强伏杀了数名‘顺阳卫’。
若无处落脚,他们只能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果然如此。
刘备想的没错。
以前有刘陶的鼎力支持,豪强们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