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十一月,阴阳争,血气散。
冬至日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
买白犬养之,以供祖祢。
冬至之日,荐黍羔(黍米粉制成的糕)。
先荐玄冥,以及祖祢。
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
砚冰冻,命幼童入小学,读《孝经》《论语》篇章。
可酿醢,伐竹木。”
粮食入仓,房子续建。
建完了仓楼,下一个要建的便是水塔。
水塔造型酷似望楼。
立于前院偏西,与井栏平行。
塔身以坚木为框,取土夯实,外包砖墙,十分牢固。
内部设有楼梯,可上塔顶。
与望楼最大的不同是,上层楼阁不是用来站人,而是用于蓄水。
建造一个不漏的水箱,并非难事。
君不见大江大河上往来的舟船都不漏水,何况是一个六角形的箱体。
先做龙骨,再用木板拼合,缝隙处以桐油灰密封,工匠们很快完工。
以防万一,刘备又令匠人们以麻绳加固,再砌上砖墙。
最大的难题来了。
需从井栏到箱体之间,飞架起一座龙骨翻车,用来汲水!
这其实也不是问题。
斜梯覆道,凌空飞架。
只需填实缝隙,不漏水便可。
又有何难?
取来鱼胶,细密填缝,不漏水的斜梯覆道这便完成。
然后在覆道内安置翻车,不日乃成!
待清水用尽,便可登楼踩动翻车,重新汲水。
如此反复,比先前一桶桶的打水,省心又省力。
十一月正是伐木砍竹的好时节。
这也是刘备先把水塔和地下管道建起来的原因。
新的图卷已经送给了耿雍。
耿雍依图制样,送入龙窑,烧成青瓷。
只是……
这个外壳方方正正,内里呈卵型的器物,究竟作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