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刘焉三子刘瑁,因狂疾而亡。
刘焉累日神伤,哀恸不能自已。
遂上表汉中,乞放归诸子奔兄丧。
史侯,遂遣奉车都尉,刘焉幼子刘璋为使,入蜀吊唁。
左中郎将,长子刘范,并治书御史,次子刘诞,俱未去官。
后,史侯被废。
骠骑大将军张济并国师张鲁,携汉中百官,转投甄都。
时,刘焉长子刘范,次子刘诞,悉数告假,车入成都。
并刘焉幼子刘璋,滞留至今,皆未回朝。
甄都传书来问。
兄弟三人,假老父恶疾难愈,卧榻不起以推搪。
曹司空念及父子人伦,且关东未定,故未曾逼迫。
今一战复徐州并淮南,手握水陆大军五十万。
曹丞相,抖擞威风,又遣使来召。
谓,今时不同往日。
刘焉不敢不从。
奈何,蜀中神仙李八百,私语相告。
言,引天雷地火,消灾辟祸,三子不可或缺。
刘焉遂先上陈情表。
乞背疮无碍,再遣子入朝,侍奉天子,云云。
本就,形势所迫。
唯恐不及,曹丞相降罪。
闻不出三日,必有落雷。
刘焉,焉能不喜。
遂命一干人等,依计行事不提。
武担山南设坛。
层层守卫,遍置旌旗。
先前,刘焉私造舆服、车驾,四方陈列。
祭坛正中,仙人李脱,披发跣足,持剑做法。
外圈,刘焉三子,鈇锧桎梏,三才分立,代父乞命。
《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施法前,神仙李脱,谆谆教诲:切勿离席失位,以免为天雷所伤。
更累老父命丧。
三子亦知事大。
自当奉命行事,不敢违抗。
谓“鈇锧”
乃腰斩之刑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