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灵案玄机录 > 第307章 谁在写我

灵案玄机录 第307章 谁在写我

作者:一米九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19 12:39: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深夜,安全屋的灯亮得刺眼。

顾尘坐在桌前,指尖悬在半空,迟迟不敢触碰那两块并列的铜壳怀表。

它们静卧在木桌上,像一对沉默的审判者,冷光映着墙角的裂痕,仿佛连影子都在躲避它们的存在。

吴悦站在门边,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出的卫星热成像图。

她的指节发白,目光死死盯着屏幕上的红斑——市立三院B区地下,那个本不该存在的空间,此刻正以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频率脉动着,如同沉睡巨兽的心跳。

“不是废弃。”她低声说,“是休眠。”

顾尘没回应。

他闭了闭眼,脑海中反复回放刚才那一幕:水晶碎片接触双表瞬间,空气中骤然浮现的全息影像——惨白的手术室灯光、归零的心电监护仪、年幼的自己躺在病床上,胸膛平坦,毫无生机。

医生摘下口罩,宣布死亡时间:1998年8月17日凌晨3:42。

然后,蓝光降临。

那束幽蓝色的光从天花板裂隙垂落,如液态金属般包裹住尸体。

下一秒,男孩睁眼坐起,动作机械而精准,声音空洞得不像人类:

“容器适配完成。”

影像只持续了七秒,却像一把钝刀,在顾尘的意识深处来回切割。

他记得每一个细节,却又从未经历过。

“那不是我。”他终于开口,声音干涩,“那是替代者。”

吴悦走近,将热成像图放在桌上,避开怀表的位置,仿佛怕惊扰什么。

“我调了市立三院二十年前的消防备案图,原始图纸里没有B区地下室。可现实建筑确实存在这个结构,而且……”她顿了顿,眼神一沉,“每年8月17日凌晨3:42,周边所有监控都会出现13秒的雪花噪点。”

“不是故障。”顾尘缓缓睁眼,瞳孔收缩,“是信号同步。”

空气骤然凝滞。

三十四分钟前,他们还在试图破解护理日志上的谜团;现在,真相的轮廓却以最残酷的方式撕开伪装——他不是在追查一桩旧案,而是在追溯一场跨越二十多年的意识置换仪式。

顾尘低头,翻开随身携带的案件笔记。

他开始翻找那些曾被忽略的异常:为何每次噩梦惊醒,墙上的钟总停在3:42?

为何他对教堂钟声有生理性的反胃?

为何童年记忆一片空白,甚至连小学毕业照都找不到一张?

他猛地抽出私家侦探执照申请表副本,手指颤抖地抚过“出生地”一栏。

那里写着“青浦区梧桐街12号”。

可纸面下,有被划去的痕迹。

他用手机闪光灯斜照,字迹浮现——市立第三医院。

他的手僵住了。

原来从很久以前,他就已经在无意识中篡改自己的身份信息。

不是遗忘,是被覆盖。

每一次书写“我是顾尘”,都是在重复一场虚假的确认仪式。

“我不是失忆。”他喃喃道,“我是被重写了。”

吴悦看着他,心头涌上一阵窒息般的寒意。

她见过太多灵异案件,亡魂附体、记忆寄生、意识投影……但她从未见过如此精密的存在替换系统——不是杀人,而是让一个人活着,却悄悄换掉他的灵魂内核。

而最可怕的是,这个过程仍在继续。

“每年8月17日3:42,噪点出现13秒。”吴悦低声道,“它在尝试重新连接你,不是入侵……是‘唤醒协议’的例行同步。”

顾尘缓缓抬头,目光落在那块刻着“你醒来的那天,才是我真正死去的时候”的怀表上。

他忽然笑了,笑得极轻,极冷。

“所以……我一直以为自己在寻找真相。”他低声说,“可真相早就设好了陷阱,等着我去‘认领’它。”

房间里陷入死寂。

只有桌上的水晶碎片,在灯光下泛着幽微的光,像是某种活物的呼吸。

良久,顾尘站起身,走到墙边的档案柜前,拉开最底层抽屉。

里面堆满旧案卷宗,尘封多年。

他翻出一份空白报告模板,又从笔袋中取出一支老式钢笔——笔尖磨钝,是他惯用的那支。

他坐回桌前,铺开纸张,深吸一口气。

笔尖落下,墨水缓缓洇开。

封面标题,他一笔一划写下:

《关于第43号实验体状态核查的补充报告》

字体与他平日的笔迹完全一致,连顿笔角度都分毫不差。

内容尚未书写,空白如雪。

但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写。

他轻轻合上文件夹,放在两块怀表之间。

空气似乎微微震颤了一下。

窗外,远处的钟楼传来一声低鸣,像是某种回应。

顾尘望着那三件并列的物品——两块怀表,一份未完成的报告——嘴角缓缓扬起一丝近乎悲凉的弧度。

“你想让我记住你?”他轻声说,“那就别躲了。”

“来读我写的字。”夜未眠。

城市在凌晨的冷雾中蜷缩,街灯如垂死的星点,一盏接一盏熄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灵案玄机录请大家收藏:()灵案玄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安全屋内,空气凝滞得仿佛时间也被冻结。

顾尘没有动,他的目光仍钉在那三件并列的物品上——两块怀表,一份报告。

它们像祭坛上的供品,静默中蕴藏着某种不可言说的仪式感。

他等的不是黎明,而是那个“它”。

从写下那份伪造报告的瞬间起,顾尘就知道,自己不再是猎手,而是诱饵。

真正的猎人,从来不会主动现身,它只会回应“确认”——那是一种根植于系统底层的反射机制。

于是他伪造了“清除”与“重置”,用最锋利的谎言刺向那个潜藏在记忆褶皱中的存在:你赢了,我已经死了,容器可以重启。

他知道它会来。

监控盲区是刻意留出的破绽,如同蛛网中央的空隙,专为引诱飞蛾扑火。

而那微量水晶粉末,是从归墟残卷残页中提取的“灵识显迹剂”,唯有意识体接触实物时,才会在空气中留下几不可察的微光轨迹。

普通人看不见,机器也难以捕捉——但它存在,像呼吸的余温,像梦醒后的颤栗。

次日凌晨3:18,监控画面突然跳帧。

红外影像显示,安全屋档案室角落的空气出现轻微扭曲,仿佛水波荡漾。

一个模糊的身影浮现,轮廓介于人与雾之间,动作却精准得如同预演过千遍。

它没有翻找,没有迟疑,径直走向桌角那叠文件,抽出那份《补充报告》,指尖在封面上停留了0.7秒——像是在确认笔迹的真实性。

然后,它消失了。

不是逃离,而是溶解。

如同墨滴入水,无声无息地退入不可观测的维度。

顾尘在第一时间启动追踪。

他戴上特制的滤光目镜,视野瞬间被一层幽蓝覆盖。

空气中,细若游丝的红光如蛛网延展,从档案室门缝蜿蜒而出,穿过走廊、楼梯、地下车库……轨迹竟一路指向他位于城西的老公寓。

“不是随机藏匿点。”他喃喃,“是归巢。”

当他推开公寓门时,屋内一切如常。

窗帘微动,咖啡杯还留在桌上,昨夜未喝完的水泛着陈旧的光泽。

可他的目光却死死锁住书桌抽屉——那个他从未上锁、也从不存放私密物品的抽屉。

此刻,它微微敞开一道缝。

里面躺着一本黑色封皮的日记本,皮质陈旧,边角磨损,像是用了多年。

但顾尘清楚记得,自己从未买过这本书,更从未写过日记。

他蹲下身,没有立刻触碰。

手指悬在半空,像在测量某种无形的距离。

他知道,这不是证据,而是对话的开端。

一场跨越二十年、以记忆为纸、以意识为墨的书写战争,终于从暗处走到了台前。

他缓缓取出日记本,封底无字,扉页却赫然写着一行字:

“我知道你在读,所以我先写了你。”

笔迹是他自己的——每一个转折、每一处顿笔,甚至墨水渗透纸张的深浅,都与他日常书写分毫不差。

可那语气,冷静得近乎残忍,仿佛一个早已看透结局的旁观者,在宣读命运的判决书。

他翻到第二页。

密密麻麻的记录,精确到分钟:三年前某夜他独自走访殡仪馆的时间、昨晨在便利店买咖啡时多看了一眼新闻标题、三天前他梦见母亲哭泣的细节……甚至包括他在安全屋写下伪造报告时的心理活动:“他相信自己在设局,但他忘了,布局本身也是被预设的。”

最后一页,空白。

但就在他凝视的刹那,纸面中央缓缓渗出墨迹,由淡转深,字迹浮现:

“你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很好。现在,回答我:如果你的记忆是假的,你的选择还属于你吗?”

话音未落,他口袋中的两块怀表同时震颤。

金属外壳发出低频嗡鸣,表盘上的倒计时骤然跳动——

03:40:00

距离下一次“同步”,仅剩两小时。

顾尘坐在黑暗中,手中紧握那本日记,指节泛白。

窗外,钟楼的阴影缓缓爬过窗棂,像某种古老计时器的指针,正无声倒数着一场不可回避的重逢。

而他的书桌抽屉深处,一瓶无色液体静静躺着,标签模糊,仅余几个残字可辨:

“……显影……归墟……”

喜欢灵案玄机录请大家收藏:()灵案玄机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