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忠魂血途
黎明前的黑暗最为浓稠,冷雨未歇,将樊城通往西北的官道泡成一片泥泞的沼泽。
杨匡一马当先,玄色大氅被风雨扯得笔直,三千轻骑紧随其后,马蹄踏破泥水,溅起浑浊的浪花,如同一条沉默而迅疾的黑龙,刺破雨夜,直扑西北方向。
卫良紧贴杨匡右侧,少年将军的脸上已褪去最后一丝稚气,雨水冲刷着他清俊而冷冽的轮廓,眼神锐利如鹰隼,警惕地扫视着道路两侧黑黢黢的山林。
他手中紧握的铁脊长枪微微低垂,枪尖寒光内敛,却蓄着随时可撕裂雨幕的锋芒。
“主上,前方二十里,鹰嘴涧!”
斥候队长浑身湿透,策马奔回,声音在风雨中断续传来,“探马回报,高将军残部已过鹰嘴涧!
拓跋雄的追兵距其不足五里!
皆是骑兵!”
“五里……”
杨匡心头一紧,眼中寒光暴涨,“再快!”
他一夹马腹,战马长嘶,速度陡增。
冰冷的雨水打在脸上生疼,但他浑然不觉,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接回高肃!
接回壶关的忠魂!
卫良感受到主上的急迫,低喝一声:“卫字营!
跟上!”
他身后三百名精锐轻骑,是他一手带出的嫡系,闻令如同一个整体般加速,动作整齐划一,紧紧护卫在杨匡两翼。
---
鹰嘴涧,形如其名。
两座陡峭的山崖如同巨鹰收拢的利喙,将狭窄的官道紧紧扼住。
涧底乱石嶙峋,白河的一条湍急支流在此咆哮而过,水声隆隆,在雨夜中更添几分凶险。
此刻,涧口狭窄的道路上,一场惨烈的追逐战正在上演。
数百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西昌士兵,正拼尽全力奔跑。
他们人人带伤,血迹混合着泥水浸透了残破的衣甲,许多人拄着断矛残枪,相互搀扶,喘息粗重如破风箱。
但他们的眼神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死死盯着前方黑暗中的道路——那是通往樊城,通往主上的方向!
队伍最前方,高肃如同一尊浴血的铁塔。
他背上用布条牢牢缚着昏迷不醒的邓瑶卿,她的头无力地靠在他宽阔的肩背上,脸色惨白如纸,呼吸微弱。
高肃一手紧握沾满血泥的环首刀,另一手粗暴地推开挡路的荆棘,每一步踏下都溅起大片的泥浆。
他身上的旧伤在剧烈奔跑中崩裂,鲜血不断渗出,染红了背上的布条,但他仿佛感觉不到疼痛,眼中只有前方的路和背上那微弱却顽强的生命气息。
“快!
再快!
过了鹰嘴涧就快了!”
高肃嘶哑的声音如同砂轮摩擦,在风雨和士兵粗重的喘息中回荡,是这支残兵唯一的精神支柱。
然而,死亡的阴影紧追不舍!
“呜——呜——”
低沉而充满压迫感的北朝号角声,如同跗骨之蛆,穿透雨幕,从后方迫近!
“轰隆隆——!”
密集如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大地在颤抖!
黑色的浪潮出现在后方狭窄的山道上,那是拓跋雄亲自率领的两千北朝精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