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四集 商鞅入秦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四集 商鞅入秦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9 14:25:32 来源:武林小说网

商鞅入秦:变法大幕的前奏

公元前361年,咸阳城的春雪尚未完全消融,巍峨的宫墙下,一辆由两匹瘦马拉着的简陋马车缓缓停在驿馆门前。

车上之人面容清瘦,目光如炬,腰间悬挂着一卷用牛皮细细捆扎的竹简——那是他钻研多年的变法之策。

此人正是卫国人公孙鞅,后世称为商鞅,此刻他正带着对功名的渴望与对理想的执着,踏上了秦国的土地。

一、壮志难酬:魏国的失意与抉择

公孙鞅出身卫国公族旁支,虽为贵族,却因血缘疏远而家境中落。

少年时的他便展现出对刑名之学的浓厚兴趣,常常彻夜研读李悝的《法经》和吴起的兵书。

成年后,他投身魏国相国公叔痤门下担任中庶子,得以近距离观察魏国的变法成果。

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能,临终前曾向魏惠王郑重推荐:"

痤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

"

可惜魏惠王以为这是病榻上的胡言,只是敷衍点头。

魏国的冷落让公孙鞅心灰意冷。

此时的魏国,经过李悝变法和吴起强军,虽为中原霸主,却因贵族势力盘根错节,改革陷入停滞。

公孙鞅明白,在这个论资排辈的国度,自己难有出头之日。

恰逢此时,他听闻西方的秦国发布了一道震动天下的《求贤令》。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时,秦国正处于低谷。

河西之地被魏国占据,山东六国视秦为戎狄,不屑与之会盟。

孝公在《求贤令》中痛陈秦国困境:"

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

继而向天下承诺:"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这道充满血气与决心的诏令,像一把火点燃了公孙鞅的壮志。

他意识到,秦国这个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的国家,正因为落后,才有着破旧立新的迫切需求;正因为贵族势力相对薄弱,才可能成为实施变法的理想舞台。

于是,他毅然辞别魏国,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二、咸阳初遇:景监的引荐与试探

初入咸阳,公孙鞅便感受到了与中原不同的风气。

这里的百姓质朴剽悍,街头巷尾常可见身强力壮的汉子,腰间别着青铜剑,脚步匆匆,透着一股实干的劲头。

驿馆的官吏虽态度冷淡,却效率颇高,很快为他安排了住处。

然而,想要面见秦王谈何容易。

公孙鞅深知,在秦国这样的集权国家,没有合适的引荐人,纵使有千般才学,也难入君王法眼。

他打听到,秦孝公身边有一位宠臣景监,虽为宦官,却深得孝公信任。

于是,公孙鞅精心准备了一份厚礼,登门拜访。

景监初见公孙鞅,见他衣着朴素,言辞却不卑不亢:"

鞅闻秦王求贤若渴,故不远千里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