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29集:新的税收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329集:新的税收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4 20:29: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栎阳的晨雾还没散尽,卫鞅就已经站在了南门的城楼上。他望着城外连绵的田野,那些刚翻过的土地在晨光里泛着湿润的土黄色,像一块巨大的锦缎,铺展到天边。

“左庶长,各县的税册都已收齐,正在汇总。”景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手里捧着一摞竹简,上面密密麻麻地刻着字。

卫鞅转过身,接过竹简。“有多少地方报上来的田亩数,和去年相比有变化?”

“差不多一半的县都有变化,”景监叹了口气,“有些县增加了不少,也有些县……少了。”

卫鞅的眉头皱了起来。“少了的那些县,是哪个富户在捣鬼?”

景监说出了几个名字,都是秦国的旧贵族。“他们说去年遭了灾,田亩减产,所以报上来的数目比往年少了很多。”

“遭灾?”卫鞅冷笑一声,“我怎么听说,去年秦国风调雨顺,收成比往年还好?”他把竹简扔回给景监,“你去告诉各县的县令,让他们仔细核查,若是发现有人隐瞒田亩,按新法严惩不贷!”

景监应了声“是”,转身要走,却被卫鞅叫住了。“等等,”卫鞅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田野上,“你说,那些百姓会相信我们吗?”

景监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卫鞅的意思。“左庶长放心,新法对百姓是有利的,他们会明白的。”

卫鞅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城外的田野。他知道,这次征税是新法推行以来的一次大考验,若是成功了,新法就能在秦国扎根;若是失败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渭水北岸的坡地上,赵二牛正挥着锄头,把地里的石头捡出来。他是三年前从魏国逃到秦国的,因为在魏国实在活不下去了。那时候,魏国的贵族们霸占了大片的土地,像他这样的穷苦人,只能租种贵族的土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到头来却连肚子都填不饱。

来到秦国后,卫鞅推行新法,招徕三晋流民,给田给房,免三年赋税。赵二牛分到了五亩地,虽然不多,但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土地。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回家,把地里的每一寸土都翻了个遍。

“二牛,歇会儿吧。”他娘在田埂上喊他,手里端着一碗水。

赵二牛擦了擦汗,走到田埂上,接过水碗一饮而尽。“娘,您看这地,多好啊。”他指着地里绿油油的麦苗,脸上露出了笑容。

“是啊,”他娘叹了口气,“要是在魏国,哪有这样的好事。”她忽然压低了声音,“听说了吗?官府要按田亩和人口收税了。”

赵二牛点点头。“听说了,比旧制公平多了。”

“可我还是担心,”他娘皱着眉头,“那些富户要是隐瞒田亩,官府能查出来吗?”

赵二牛放下水碗,拿起锄头。“官府要是连这点事都查不出来,还怎么推行新法?我相信左庶长,他不会让我们这些穷苦人吃亏的。”

他刚要下地,就看到远处来了一队官吏,为首的是个穿着黑色官服的中年人,正是县令。他们手里拿着竹简,正在挨家挨户地丈量土地。

“看来官府是动真格的了。”赵二牛的娘说。

赵二牛笑了笑。“这样才好,谁也别想耍花样。”

栎阳城里,最大的富户要数钱老板了。他不仅开着粮铺,还拥有几百亩良田,是栎阳城里数一数二的人物。

这天,钱老板正在家里和几个朋友喝酒,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让人出去看看,原来是县令带着官吏来丈量他家的土地了。

“哼,他们还真敢来。”钱老板放下酒杯,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查出什么来。”

他的朋友劝道:“钱老板,这次官府是动真格的,听说左庶长亲自下了令,要是隐瞒田亩,可是要严惩的。”

钱老板冷笑一声。“严惩?他们敢动我吗?我可是栎阳城里的纳税大户,要是把我惹急了,我就把粮铺关了,看他们去哪里收税。”

正说着,县令走了进来。“钱老板,我们是来丈量你家的土地的,请你配合一下。”

钱老板站起身,皮笑肉不笑地说:“县令大人,我家的土地早就丈量过了,还需要再丈量吗?”

“旧制已改,新法规定要重新丈量,按实际田亩收税。”县令的语气很坚定。

钱老板心里有些不快,但还是让人带着官吏去丈量土地了。他以为自己隐瞒了几十亩地,官府查不出来,没想到官吏们拿着新制的丈量工具,一寸一寸地丈量,连角落里的小块土地都没放过。

傍晚的时候,官吏们丈量完了土地,把结果报给了县令。县令看了看竹简,对钱老板说:“钱老板,你家实际拥有的土地比你报上来的多了五十亩,按照新法,你不仅要补缴赋税,还要处以罚款。”

钱老板一听,顿时急了。“县令大人,你可不能冤枉我啊,我家的土地怎么可能多了五十亩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们是按照实际丈量的结果来的,不会有错。”县令的语气不容置疑,“如果你不服,可以去官府申诉,但在此之前,你必须先补缴赋税和罚款。”

钱老板还想争辩,但看到县令身后的武士,只好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这次自己是栽了。

县令带着官吏们离开后,钱老板气得把家里的东西摔了一地。他的老婆劝道:“当家的,别生气了,不就是补缴点赋税和罚款吗?咱们家大业大,也不在乎这点钱。”

“我在乎的不是钱,是面子!”钱老板怒吼道,“他们竟然敢查我的土地,这不是打我的脸吗?”

他的儿子说:“爹,我听说这次官府查得很严,不光是咱们家,其他富户也被查出了隐瞒田亩的事,都受到了惩罚。”

钱老板愣住了。“真的?”

“千真万确,”他的儿子说,“听说城西的李大户隐瞒了一百多亩地,被官府没收了一半的财产呢。”

钱老板心里咯噔一下,他没想到官府这次这么狠。他开始有些后悔,不该隐瞒田亩。

第二天,钱老板乖乖地补缴了赋税和罚款。他知道,自己要是再不配合,恐怕下场会和李大户一样。

这件事很快在栎阳城里传开了,百姓们听说钱老板这样的富户都被查出了隐瞒田亩的事,受到了惩罚,都拍手称快。

“早就该这样了,那些富户仗着自己有钱有势,隐瞒田亩,逃避赋税,让我们这些穷苦人替他们缴税,太不公平了。”

“现在好了,新法规定按实际田亩收税,谁也别想耍花样,这才叫公平。”

百姓们见官府执法公正,不偏袒富户,都主动如实申报自家的田亩和人口。有些之前隐瞒了少量田亩的百姓,也主动到官府补缴了赋税。

卫鞅坐在府里,听着景监汇报各县的征税情况。当听到钱老板等富户因隐瞒田亩被严惩,百姓们都主动如实报税时,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看来这次的征税还算顺利。”卫鞅说。

“是啊,”景监说,“百姓们见官府执法公正,都对新法更加信任了。据统计,这次的税收比去年增加了三成多,秦国的财政收入总算是有了保障。”

卫鞅点点头。“这只是个开始,以后还要继续加强对田亩和人口的管理,确保税收公平合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让秦国越来越强大。”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卫鞅让人出去看看,原来是一群百姓送来了一块牌匾,上面写着“执法公正”四个大字。

卫鞅走出府门,接过牌匾,对百姓们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新法的推行,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配合,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秦国一定会越来越强大。”

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表示要遵守新法,为秦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卫鞅望着欢呼的百姓,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新法已经在秦国扎下了根。只要继续推行新法,秦国总有一天会东出函谷关,称霸诸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秋收时节。今年的收成格外好,田野里金黄的稻谷随风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百姓们忙着收割庄稼,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把最好的粮食交给官府,剩下的足够自家吃了,还有余粮可以卖掉。

赵二牛家也丰收了,他把粮食晒干后,装了满满几袋子。他挑了最好的一袋子,送到了官府,剩下的则拿到集市上卖掉,换了些钱和生活用品。

“今年的收成真好,要是在魏国,想都不敢想。”赵二牛的娘看着家里的粮食,笑得合不拢嘴。

赵二牛点点头。“这都是新法的功劳,要是没有新法,我们哪有自己的土地,哪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他刚说完,就看到钱老板也来送粮食了。钱老板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傲慢,多了几分谦卑。

“二牛兄弟,今年的收成不错啊。”钱老板说。

赵二牛有些意外,没想到钱老板会主动和自己说话。“是啊,托新法的福,收成很好。”

钱老板叹了口气。“以前是我糊涂,总觉得新法对我不利,现在才明白,新法对谁都一样,只要你遵守新法,就能得到好处。”

赵二牛笑了笑。“钱老板能明白就好,以后我们一起遵守新法,好好过日子。”

钱老板点点头,挑着粮食向官府走去。赵二牛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感慨万千。他知道,随着新法的推行,秦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为了让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

秋收结束后,秦国的财政收入统计出来了,比去年又增加了不少。孝公看着统计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卫鞅,你做得很好。”孝公对卫鞅说,“没想到新法推行才几年,秦国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卫鞅躬身道:“这都是君上的功劳,要是没有君上的支持,新法也推行不下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孝公笑了笑。“你就别谦虚了,我知道你的付出。现在秦国的财政有了保障,我们就可以扩大军队规模,改进武器装备,为东出函谷关做准备了。”

卫鞅点点头。“君上说得对,我们还要继续推行新法,让秦国越来越强大。”

孝公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秦国一定会称霸诸侯,让天下人都刮目相看。”

卫鞅也走到窗前,和孝公一起望着天空。他知道,自己的路还很长,但他有信心,也有决心,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会一直走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秦国在新法的推行下,变得越来越强大。军队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中屡战屡胜;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裕,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栎阳城里的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传遍了大街小巷;冶铁作坊里,工匠们正在打造着新式的农具和兵器;田野里,农夫们辛勤地劳作着,期待着下一个丰收的季节。

卫鞅站在城楼上,望着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新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秦国发展的动力。

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秦国一定会东出函谷关,横扫**,统一天下,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而他,卫鞅,也会成为秦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被后人永远铭记。

然而,卫鞅也知道,变法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旧贵族的势力依然存在,他们随时可能反扑。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为了秦国的强大,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会不惜一切代价。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栎阳城里,给这座古老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卫鞅的身影在城楼上显得格外高大,他的目光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国未来的辉煌。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