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99集《晋襄公挑衅,秦军隐忍》

崤山余烬,渭水潜龙

咸阳宫的梁柱在烛火中泛着冷光,秦穆公攥着竹简的手指关节泛白。来自边境的急报墨迹未干,那行“晋军夺我少梁、繁庞二城,襄公遣使传语:‘秦伯老矣,何足惧哉’”的字句,像淬了毒的针,扎得他眼眶发烫。

阶下甲胄碰撞声此起彼伏,裨将白乙丙按剑上前,玄色披风扫过冰凉的金砖:“君上!晋人欺我太甚!崤山之仇未报,又夺我城池,臣请率本部兵马即刻夺回失地!”

“请君上发兵!”殿内武将齐声高呼,甲叶相击的脆响震得烛火摇曳。孟明视站在武将前列,脸上刀疤在火光中若隐若现——那是崤山之败时留下的印记。他望着穆公鬓边新添的白发,喉结滚动:“君上,晋襄公小儿乳臭未干,竟敢辱我大秦!臣愿领兵十万,直捣绛城!”

秦穆公缓缓松开竹简,指腹抚过“老而无谋”四字,忽然低低笑了一声。这笑声不似平日的温和,倒像冬日渭水冰层碎裂的轻响,听得众人心头一紧。

“老了啊……”他抬手按了按眉心,声音里带着几分自嘲,“是老了,不然怎会让你们跟着我,在崤山折损那么多弟兄。”

孟明视猛地单膝跪地:“君上!崤山之败是臣等无能,与君上无关!”

“是啊君上,”蹇叔从文官列中走出,苍须飘动,他接替百里奚辅政已有数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比岁月更深的谋算,“晋人此时挑衅,正是看准我军新败,想趁虚而入。若一味退让,恐失将士之心。”

秦穆公摆摆手,起身走到殿外。秋夜的风卷着寒意扑进来,吹得他宽大的袍袖猎猎作响。远处的军营方向,隐约传来刁斗声,那是守夜士兵敲击金属器具的声音,规律得像秦国的脉搏。

“你们看,”他指向西方,夜色中能望见连绵的山峦轮廓,“西戎的战马,此刻正在那边的草原上长膘。义渠人送来的铁矿,还在作坊里等着炼成刀刃。”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臣:“晋襄公以为,占了两座小城,说句大话,就能让我乱了方寸?他忘了,十年前我们是怎么从三败晋国的绝境里爬起来的。”

白乙丙抬头,想起十年前穆公减免赋税时,关中平原上百姓开垦荒地的身影;想起军事学堂里,少年们挥汗演练的场景。那些画面在他脑海里翻腾,胸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化作一种沉甸甸的东西。

“少梁、繁庞两座城,”穆公的声音平静下来,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暂且让晋人替我们看着。传令下去,边境守军收缩防线,不得与晋军接战。”

“君上!”有武将急声喊道,是去年刚从军事学堂毕业的年轻校尉,肩头的甲片还泛着新铜的光泽。

“执行命令。”秦穆公打断他,语气陡然加重,“白乙丙,你即刻出使西戎,告诉绵诸王,我要再买五千匹战马,要最好的种马。告诉他,秦国的丝绸和粮食,管够。”

白乙丙一怔,随即领命:“臣遵令!”

“孟明视,”穆公看向自己破格提拔的将领,“你带工匠营去北地,那里的铁矿质地更好。我要你在开春之前,再打造出三千副轻坚甲,五千柄秦锐剑。还有,让士兵们多练练山地攀爬,别再像上次那样,在崤山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清就中了埋伏。”

孟明视眼中闪过一丝愧色,随即挺直脊梁:“臣定不辱命!”

“其余人,”穆公环视群臣,“各司其职。农官要确保秋收颗粒归仓,税官不得擅自加征赋税。谁要是敢在这时候给百姓添乱,休怪我无情。”

殿内鸦雀无声,方才请战的呼声仿佛被夜风吹散了。蹇叔望着穆公坚毅的侧脸,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这个年轻的君主站在岐山脚下,说要让秦国走出函谷关时的模样。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皱纹,却把那份执拗打磨得愈发锋利。

三日后,白乙丙的使团抵达西戎绵诸部。绵诸王的牙帐建在水草丰茂的河谷,帐外拴着几十匹神骏的战马,鬃毛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听闻秦使到来,绵诸王嚼着羊肉干迎出帐外,看见白乙丙身后跟着的商队——十辆马车满载着蜀锦和粟米,丝绸的光泽映得草原都亮了几分。

“秦伯这是又想扩充骑兵了?”绵诸王操着半生不熟的中原话,手指摩挲着白乙丙递上的玉璧,“崤山那一仗,你们损失不小吧?”

白乙丙面不改色:“王者之师,不在乎一时胜负。我君说了,西戎与秦,唇齿相依。这些年靠着秦国的粮食,你们部落的孩子存活率高了三成,这点绵诸王不会忘了。”

绵诸王眼神闪烁,去年冬天草原大雪,若不是秦国运来的五千石粮食,部落至少要冻死一半人。他啐掉嘴里的羊骨:“五千匹战马可以给,但我要三百名秦人工匠,教我们冶铁。”

“工匠可以派,但只能教农具打造之法。”白乙丙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地图,“我君还说,愿意开放边境互市,你们的皮毛、战马,换我们的盐铁、丝绸,如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帐外的风卷着草叶掠过,绵诸王望着远处正在装卸粮食的族人,忽然笑了:“秦伯是个聪明人。三日后,让你的人去马厩挑马,要多少有多少。”

消息传回咸阳时,孟明视正在北地的铁矿作坊里。熔炉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工匠们赤着上身,抡着铁锤敲打烧红的铁坯,火星溅在他们黝黑的臂膀上,像落了满地星辰。

“将军,西戎那边成了!”亲卫捧着竹简冲进作坊,滚烫的空气让竹简边缘微微发卷。

孟明视放下手中的铁钳,钳口夹着的剑坯还在冒着白烟。他接过竹简看了一眼,忽然将剑坯扔进冷水池,“滋啦”一声白雾腾起:“告诉弟兄们,加把劲!开春之前,咱们得让秦军的每柄剑,都能劈开晋人的甲胄!”

作坊里的号子声陡然拔高,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不远处的空地上,士兵们正在进行山地攀爬训练。他们腰缠麻绳,背着石块在陡坡上往复奔走,汗水浸透的麻衣紧紧贴在背上,勾勒出结实的肌肉线条。队列最前头的是个瘸腿老兵,左腿比右腿短了寸许——那是十年前与晋国作战时留下的伤,此刻他攀爬的速度,却比许多年轻士兵还要快。

“都给我快点!”老兵回头吼道,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忘了崤山的弟兄是怎么死的?连山路都走不稳,还想报仇?”

士兵们的喘息声更急了,手脚并用往上爬,指甲缝里嵌满了泥土。

咸阳宫的书房里,秦穆公正在看农官呈上来的秋收简报。关中平原的亩产比去年又增了一成,粮仓的图纸在案几上摊开,新的仓廪要比原来扩建三成。他忽然听见窗外传来一阵喧哗,推开窗,看见一队西戎使者牵着几匹神驹走过,引得路人纷纷驻足。

为首的那匹黑马神骏异常,马鞍上镶嵌着宝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穆公认出那是绵诸王的坐骑“踏雪”,去年还在西戎王帐前见过。

“君上,”内侍在身后禀报,“绵诸王说,这是送您的礼物,祝秦国五谷丰登。”

穆公笑了笑,转身从架上取下一卷竹简,那是百里奚生前整理的《农事要术》。他提笔在扉页写下“赠绵诸王”四字,递给内侍:“回赠这个,告诉他,种好庄稼,比养战马更重要。”

冬去春来,渭水的冰面渐渐融化,沿岸的柳树抽出了新芽。孟明视带着工匠营回到咸阳,带回的不仅是三千副轻坚甲,还有一种新的冶铁技法——他们将西戎的低温锻打与中原的高温淬火结合,造出的剑刃能轻松斩断三层铠甲。

军事学堂的演武场上,孟明视正在演示新创的“山地搜索阵”。五十名士兵分成五队,交替掩护着穿过布满障碍的场地,遇到模拟的敌军伏击时,前队立刻结成圆阵防御,侧翼小队迅速迂回,动作行云流水。

秦穆公坐在看台上,身旁的蹇叔捻着胡须点头:“此阵若成,崤山之败的亏,便不会再吃了。”

“还不够。”穆公望着场中,“晋军擅长车战,我们得让骑兵的速度,快过他们的战车。”

正说着,白乙丙从西戎回来了。他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风霜,却难掩兴奋:“君上,五千匹战马已到边境!绵诸王还说,愿意派三百名骑兵教官,教我军骑射之术。”

“好!”穆公站起身,腰间的玉珏撞击出清脆的声响,“让孟明视把骑兵营扩编到两万人,日夜操练!”

春末的一个清晨,边境传来消息:晋襄公派使者送来了战书,约秦军在少梁城外决战。使者在朝堂上态度倨傲,将战书摔在案几上:“我君说了,若秦伯不敢应战,便自去王号,向晋国称臣。”

武将们按捺不住怒火,佩剑在鞘中嗡嗡作响。秦穆公却拿起战书,慢悠悠地读着,忽然问使者:“你家君主,可知西戎的战马,已经在秦国的草原上长肥了?”

使者一愣,刚要反驳,却见穆公将战书扔回给他:“回去告诉晋襄公,秋天吧。等秋收结束,我在少梁城外,等着他。”

使者悻悻离去后,孟明视忍不住问:“君上,为何要等?我军此刻士气正盛……”

“因为百姓还在忙着春耕。”穆公打断他,走到殿外,望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身影,“打仗,打的是粮食,是民心。等秋收了,仓廪实了,再让晋人看看,什么叫老而无谋。”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秦国的土地上一片繁忙。农夫们在田间收割小麦,作坊里的工匠在赶制兵器,军营中的士兵在演练阵法。渭水之上,商船往来如梭,将关中的粮食、丝绸运往各地,换回的盐铁堆满了仓库。

孟明视的骑兵营日渐壮大,西戎教官教的骑射之术与秦军的阵法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战术——他们既能像西戎骑兵那样迅猛冲击,又能像中原军队那样整齐列阵。在一次模拟对战中,五千骑兵击溃了两倍于己的车兵,让观战的群臣惊叹不已。

秋收时节,关中平原一片金黄。百姓们推着粮车往粮仓赶,路上遇见巡逻的士兵,总会笑着递上几个新蒸的麦饼。一名白发老农颤巍巍地拉住士兵的手:“告诉君上,今年的粮食够吃三年,尽管放心打晋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咸阳宫的粮仓堆得满满的,新粮的清香飘出老远。秦穆公站在仓顶,望着连绵的粮囤,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即位时,这里的粮仓还不及现在的一半。

“君上,”蹇叔走上仓顶,递给他一封密信,“晋国内部不稳,几个贵族不满襄公穷兵黩武,派使者来了。”

穆公接过密信,看完后微微一笑:“告诉他们,只要按约定行事,少梁、繁庞两座城,将来还是晋国的——前提是,他们得换个君主。”

深秋的风带着凉意,吹黄了渭水两岸的芦苇。秦穆公在朝堂上宣布:“出兵,伐晋!”

没有激昂的演说,没有慷慨的誓言,只有一句平静的命令。但殿内的武将们却仿佛听到了战鼓轰鸣,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领命:“遵君上令!”

出征前夜,孟明视来到崤山阵亡将士的衣冠冢前。月光洒在林立的木碑上,每个碑上都刻着名字,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他将一壶秦酒洒在地上,低声说:“弟兄们,明日,我们就替你们报仇了。”

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是集结的军队正在开赴边境。孟明视站起身,腰间的秦锐剑在月光下闪着寒光。他转身向军营走去,步伐坚定,身后的衣冠冢在夜色中静默矗立,仿佛在目送他们走向战场。

渭水的流水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像是在为这支蓄势待发的军队伴奏。秦穆公站在咸阳城头,望着东方,那里是晋国的方向。他想起晋襄公的嘲讽,忽然觉得有些可笑。

老了吗?或许吧。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渭水滋养的土地,这崤山余烬中重生的力量,终将在他手中,冲破函谷关,奔向更广阔的天地。

夜色渐深,城头的灯火却亮了一夜。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声鸡鸣划破寂静,紧接着,咸阳城的各个角落响起了鸡叫,此起彼伏,像一曲雄浑的战歌,在秦国的大地上回荡。复仇的号角,即将吹响。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