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89集:《蔡国之役,秦军显威》

咸阳宫的烛火在青铜灯台上跳动,将秦穆公的身影投在竹简堆成的小山之上。百里奚展开羊皮地图时,烛花恰好爆出一声轻响,照亮了中原腹地那片被楚军铁蹄踏碎的疆土——郑国都城新郑已被围三月,城墙垛口处的焦痕在地图上用朱砂标成了蜿蜒的血线。

“君上,晋侯已亲率三军屯于汜水,却按兵不动。”蹇叔的拐杖在青砖上叩出沉响,“重耳感念郑君旧恩,终究是想等我们先动。”

秦穆公指尖划过蔡国的位置,那里像一枚楔子钉在楚国北境。三天前从郑国传来的密信还带着硝烟味,郑文公在信中泣血求援,说楚军已开始架设投石机,新郑的粮仓只够支撑五日。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即位时,也是这样一个秋夜,晋献公以假道伐虢之计吞并虞国,那时的秦国还只能在函谷关以西观望中原争霸。

“孟明视的先锋营,此刻该到召陵了。”穆公将密信凑到烛火边,橘红色的火焰舔舐着麻纸,将郑文公的哭求烧成灰烬,“告诉孟明视,蔡国的城门,要像春天的河面一样,在黎明时分准时开启。”

一、暗夜奔袭

蔡国都城的城墙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守城的士兵抱着戈矛打盹,甲叶上凝结的霜花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南城门内侧的酒肆里,掌柜正往陶瓮里倾倒最后一勺浊酒,忽听街面传来铁器碰撞的脆响——三个穿着楚式皮甲的士兵醉醺醺地撞开木门,腰间的铜剑在火把光里晃出冷光。

“再、再添两瓮!”领头的士兵把青铜爵往案上一拍,酒液溅在刻着“楚”字的甲片上,“等拿下新郑,老子们……嗝……要喝郑姬酿的酒!”

掌柜的佝偻着背添酒时,眼角余光瞥见街角黑影一闪。那黑影贴着墙根滑行,像一尾游过暗礁的鱼,腰间悬着的短刀在月光下划出半道银弧。三更梆子刚敲过第一响,城墙上的守军忽然觉得后颈一凉,尚未回头便栽倒在垛口后,颈间的血珠滴落在结霜的城砖上,洇出细小的红点。

孟明视踩着绳梯登上城墙时,靴底碾过一片干枯的梧桐叶。他身后的三百锐士像壁虎般无声滑落,青铜剑出鞘时只发出极轻的“噌”声,恰好被远处更夫的梆子声掩盖。十年前在军事学堂,父亲百里奚曾教他“兵者,诡道也”,那时他总觉得冲锋陷阵才是勇士所为,直到三年前崤山峡谷里滚下的巨石将同袍砸成肉泥,他才懂得无声的杀戮比呐喊更有力量。

“左营守住粮仓,右营控制军械库。”孟明视压低声音发令,指尖指向城内最高的建筑——蔡侯的宫寝。他的甲胄是西戎工匠打的,皮革里嵌着薄铁片,跑动时听不到寻常铠甲的叮当声。去年在西戎学会的潜行术派上了用场,士兵们踩着屋檐的阴影前进,惊起的夜鸟扑棱翅膀的声音,竟成了这寂静秋夜里最响的动静。

宫寝的铜门被一根粗壮的橡木闩锁着,两个卫兵靠在门柱上打鼾,口水顺着胡须滴到胸前的护心镜上。孟明视做了个手势,两名士兵像狸猫般窜出,左臂锁住卫兵咽喉的同时,右手的短刀已经割断了他们的气管。没有惨叫,只有喉间嗬嗬的漏气声,很快便被风吹散在庭院里。

撞开宫门的刹那,孟明视闻到了浓郁的脂粉气。蔡侯正搂着姬妾在锦帐里酣睡,青铜灯台旁散落着楚国送来的玉佩。一名士兵掀开帐帘时,蔡侯猛地惊醒,刚要呼救就被冰凉的剑锋抵住咽喉。他看清来人甲胄上的“秦”字时,瞳孔骤然收缩,像被踩住尾巴的猫般浑身绷紧。

“蔡侯不必惊慌。”孟明视将一卷竹简扔到案上,火把光照亮了秦穆公的玺印,“我王有令,只要蔡国归顺,宗庙社稷可保。”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是铁器交击的脆响。孟明视按住腰间长剑,只见副将闯了进来,甲胄上沾着血迹:“将军,楚国派驻的守军反抗,已被尽数斩杀!”

蔡侯的脸在火光中忽明忽暗,他盯着案上的竹简,手指神经质地摩挲着床头的玉璧。那是楚成王赐的镇国之宝,如今却像块烙铁般烫手。他想起三个月前楚军路过蔡国时,副将斗丹用剑挑起婴儿威胁百姓缴粮的场景,喉结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

“孤……愿降。”当这三个字从蔡侯颤抖的唇间吐出时,天边恰好泛起鱼肚白。孟明视推开窗,看见秦军的黑色旗帜正顺着朝阳升起的方向,缓缓爬上蔡国都城的城楼。

二、盟约墨香

蔡国太庙的香案前,青铜鼎里的牺牲正冒着热气,将“秦蔡会盟”的竹简熏得泛出浅黄。蔡侯捧着盟约的手还在发抖,墨迹顺着竹纤维晕开,在“永绝楚贡”四个字周围形成淡淡的云纹。

孟明视的佩剑斜倚在香案旁,剑鞘上镶嵌的绿松石在晨光里闪着幽光。他看着蔡侯用朱砂按上指印,忽然想起父亲教他的《周书》:“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当年在军事学堂,他总嫌这些文句迂腐,此刻却在蔡侯惶恐的眼神里,读懂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深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蔡侯可知,前日楚军使者还在新郑城外夸口?”孟明视拿起盟约竹简,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冷硬,“说三个月内必破郑都,到时便来蔡国取粮。”

蔡侯的脸唰地白了。他想起昨夜搜出的密信,楚将成得臣在信里说,待灭郑之后便废黜蔡侯,改立亲楚的公子朱。案上的青铜爵忽然倾倒,酒液在青砖上漫延,像一滩来不及擦拭的血迹。

“将军放心,”蔡侯猛地跪倒在地,额头磕得香案咚咚作响,“孤这就派使者前往楚营,告知……告知蔡国已归附大秦!”

孟明视扶起他时,注意到蔡侯袖口露出的伤痕——那是去年因缴粮不足,被楚将鞭打留下的印记。他忽然明白秦穆公为何坚持要保全蔡国宗庙,这些被楚国压迫的诸侯,恰是秦国插向中原的最好楔子。

城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探马翻身滚落马鞍,甲胄上还沾着露水:“将军,楚军大营乱了!斗丹正率军回撤,说是要回师平叛!”

孟明视走到城楼上,看见南方的尘土遮天蔽日,像一条黄色的巨龙正在 retreat(撤退)。他想起临行前秦穆公的嘱咐:“楚人好面子,若蔡国倒戈,他们必不肯承认是被秦国吓退,定会找个平叛的借口。”此刻看来,果然分毫不差。

“传我将令,开仓放粮。”孟明视望着城下欢呼的百姓,忽然觉得甲胄轻了许多,“让蔡国百姓看看,归顺秦国与依附楚国,究竟有何不同。”

粮仓的木门被推开时,百姓们起初还不敢上前。直到一个白发老者颤巍巍地接过秦军士兵递来的粟米,人群才像潮水般涌动起来。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忽然跪倒在地,哭喊着感谢秦侯,她丈夫去年就是因为偷了楚国兵卒的口粮,被活活打死在市集上。

孟明视站在粮仓门口,看着这混乱又温暖的场景,腰间的佩剑仿佛也染上了些许烟火气。他想起蹇叔教的“王者之师,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忽然明白父亲为何总说,真正的功业不在杀戮,而在人心。

三日后,当蔡国使者带着盟约抵达新郑时,楚军的营帐已经空了大半。郑文公站在城楼上,看着楚军拔营的烟尘,忽然对身边的大夫说:“秦穆公此举,可比楚成王高明多了。”

三、咸阳风动

咸阳宫的银杏叶落了满地,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秦穆公展开孟明视送来的捷报时,阳光正透过窗棂照在竹简上,将“蔡侯献璧归降”六个字映得透亮。

“君上,”百里奚捻着胡须笑道,“这蔡国之役,可比当年崤山之战体面多了。”

穆公没有说话,只是将捷报递给蹇叔。老臣的手指抚过竹简上的刀刻痕迹,忽然咳嗽起来:“楚成王得知消息,怕是要气得摔鼎了。”

殿外传来一阵喧哗,内侍匆匆进来禀报,说各诸侯国的贺礼已经堆满了外庭。其中郑国送来的青铜钟上,还刻着“秦德被于天下”的铭文。穆公走到廊下,看见那口钟在阳光下泛着青光,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即位时,连西戎的使者都敢在朝堂上嘲笑秦国偏远。

“传令嘉奖孟明视。”穆公望着天边的流云,声音里带着难得的轻快,“再送十车粟米给蔡国,让他们补种冬麦。”

百里奚望着主公的背影,忽然发现他鬓角的白发又添了许多。从三败于晋的颓唐,到如今诸侯侧目,这十年间咸阳宫的烛火,不知映亮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想起孟明视小时候总缠着要学打仗,如今这孩子终于懂得,最好的胜利是让敌人放下武器。

暮色降临时,咸阳城的百姓自发张灯结彩。有孩童在街上唱着新编的歌谣:“秦军至,蔡国降,楚军退,郑人康。穆公圣,天下昌。”歌声顺着风飘进宫中,秦穆公站在阶前,听着这稚嫩的吟唱,忽然觉得眼角有些湿润。

他转身回到殿内,在案上铺开一张新的羊皮地图。手指从蔡国出发,一路向东划过中原大地,最终停留在崤山的位置。那里的草木下,还埋着秦军将士的白骨。

“明年开春,”穆公轻声说道,仿佛在对自己立誓,“该去看看他们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案上的青铜剑。剑鞘上的云纹在夜色里流转,像极了蔡国都城上空,那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黑色秦旗。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