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82集 重耳归晋,穆公暗助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282集 重耳归晋,穆公暗助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7-24 20:29:16 来源:全本小说网

《重耳归晋,穆公暗助》

咸阳宫的铜钟敲过巳时,秦穆公仍立在章台殿的廊下。阶前的梧桐叶被秋风卷成旋儿,簌簌落在他的玄色朝靴上,像极了这些年东进路上的败绩。案头的密报已被他翻得卷了边,墨迹在日光下泛出陈旧的黄——重耳在河西荒原徘徊半月,随行的狐偃、赵衰等人粮袋见底,却始终不肯踏入秦国地界。

“这流亡公子,倒有几分硬气。”穆公抬手拂去肩头的落叶,指尖摩挲着腰间的谷纹玉璧。那玉触手生凉,是当年晋献公嫁女时的陪嫁,如今倒成了秦晋纠葛的见证。

阶下侍立的百里奚咳了两声,花白的胡须随动作轻颤:“主公,重耳十九年流亡,从翟国的草原到齐国的临淄,从曹国的冷眼到楚国的宴席,见惯了诸侯的笑脸与刀光。他既想借秦国之力归国,又怕落得‘引狼入室’的骂名。毕竟惠公当年也是靠秦国扶持上位,转头就背了盟约。”

“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解他心结?”穆公转过身,玄色朝服上的日月纹在阴影里浮动。

百里奚正欲答话,殿外忽然传来内侍的碎步声:“主公,重耳帐下介子推求见,说有密信呈上!”

穆公眼中精光一闪。介子推是重耳身边最忠的人,当年重耳饿晕在五鹿荒原,正是此人割股为羹。他扬声道:“宣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着粗布褐衣的汉子被引至殿中。介子推的裤脚还沾着河西的黄土,颧骨上几道干裂的口子结着血痂,唯有脊背挺得如西戎的长矛。他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双手奉上,声音沙哑得像被风沙磨过:“我家公子说,若秦公真心相待,可于三日后黎明,在渭水渡口相见。他只带狐偃一人赴约。”

穆公接过竹简,展开时竹片边缘割得指腹微痛。上面只有“渭水孤舟”四字,笔锋如刀削般苍劲,却在“孤”字的收笔处微微发颤——那是藏不住的犹豫。

“回去告诉你家公子,”穆公将竹简卷好,指尖在“孤”字上按了按,“秦穆公的盟誓,刻在渭水的石头上。”

三日后的渭水渡口,晨雾浓得化不开。

穆公换乘了一艘无旗的乌篷船,百里奚换上粗麻短打,将花白的胡须塞进布帽里;孟明视则扛着船桨立在船尾,甲胄被芦苇丛遮得严严实实。乌篷船悄无声息地泊在芦苇深处,船头的渔灯如豆,映着水面细碎的波纹。

卯时的梆子声刚从对岸传来,一叶扁舟破开晨雾驶来。船头立着两个身影,年长些的身着洗得发白的锦袍,领口磨出了毛边,却被浆洗得干干净净。他两鬓已染霜色,眼角的皱纹里嵌着风沙,唯有双目如寒星,在雾气中亮得惊人——正是重耳。

“秦公果然信人。”重耳踏上乌篷船时,船身微微一晃,他下意识扶住船舷,袖口滑落,露出半截磨得油光水滑的木杖。那木杖的顶端被摩挲成圆润的弧度,显然伴随他走过了无数路。

穆公示意船夫解缆。乌篷船缓缓驶向河心,桨声在雾中荡开涟漪。“公子流亡十九年,仍能守礼,穆公佩服。”他望着重耳手中的木杖,“只是不知公子此刻回晋,胜算几何?”

重耳低头望着浑浊的河水,渭水的浪涛卷着泥沙向东奔涌,像极了晋国乱成一团的局势:“惠公囚杀里克、邳郑,早已失尽人心。去年冬天绛城闹粮荒,他宁可将粮食囤在国库发霉,也不肯分一粒给百姓。如今吕省、郤芮把持朝政,连狐氏、赵氏这些大族都被排挤。国中贵族盼我归去,就像久旱盼雨。只是……”他顿了顿,木杖在船板上轻轻点了点,“晋军主力还在,尤其是郤芮手里那支‘河西锐士’,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若无强援,恐难成事。”

“我可助你兵车百乘,甲士三千。”穆公忽然倾身,玄色衣袍扫过舱边的芦苇,“孟明视会率秦军屯在河西,若晋军敢动,便让他们尝尝‘秦锐剑’的滋味。但秦国也有条件。”

重耳抬眼,目光撞上穆公的视线。那是双看透了沙场与朝堂的眼,藏着野心,却也藏着坦诚。他拱手道:“秦公请讲。”

“河西五城,”穆公的声音沉了几分,像渭水深处的礁石,“当年惠公许诺割让,却在继位后筑起了城墙。若公子复位,需将这五城归还。此外,秦晋需联姻结盟,我愿将长女文嬴嫁与公子,从此互为屏障,永不为战。”

船尾的孟明视握着船桨的手紧了紧。那五城是多少秦军将士的血换来的,当年惠公背盟时,他父亲百里奚在朝堂上气得呕了血。

“主公若能归国,割城结盟皆可。”狐偃忽然开口,他的声音比重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谨慎,“只是晋人最重故土,河西百姓多是晋室旧族,此事需缓缓图之,否则恐生民怨。”

重耳却摇了摇头。他解开腰间的革带,从贴身处掏出一块青铜虎符。虎符已被体温焐得温热,表面的鎏金磨得只剩零星几点。他将虎符从中劈开,递过右半片给穆公:“此乃我外祖父狐突的信物,晋国内部的狐氏、赵氏旧部,见此符如见我面。至于河西五城,我继位之日,便会交割。若违此誓,天人共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穆公接过虎符,指尖抚过上面的饕餮纹。那纹路与他怀中的左半片严丝合缝——那是当年晋献公嫁女时,作为“秦晋永好”的信物赠予的。他心中一凛,这重耳果然有王者气度,懂得以最坦诚的方式换取信任。

“好!”穆公将虎符揣进袖中,忽然掀开舱板,取出一卷羊皮地图。地图上用朱砂标着晋军的布防,吕省的私兵屯在绛城东郊的桃林,郤芮的亲信守着蒲坂的渡口,连晋献公的老臣们隐在何处都标得清清楚楚。“我已让人查探清楚,公子可先派狐偃潜入绛城,联络狐氏、赵氏旧部。待秦军渡过黄河,便里应外合。”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地图上的一处山谷:“这里是令狐,晋军主力必经之地。孟明视会在此设伏,用改良后的投石机……”

“秦公考虑周全。”重耳望着地图上细密的标注,忽然抬手抹了把脸。晨光不知何时穿透了雾气,照在他眼角的皱纹里,竟映出几分湿意。“十九年了,从翟国的雪到楚国的雨,从未有人为重耳做得如此周全。”

“公子不必谢我。”穆公将地图卷好递给他,“秦国助你,也是助自己。晋国内乱,秦国东进的路就堵着;晋国安稳,秦国才能踏过黄河。”

船行至河心,晨雾渐散。渭水的浪涛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响。穆公忽然指向东岸的芦苇荡:“公子看那片芦苇,去年秋天我曾在此射得一只白雁。它中了箭,却仍扑腾着飞过河去,翅膀上的血滴在水面,像一串红珠子。”他转头看向重耳,目光如炬,“人活一世,总要为心中之事拼一次。十九年都等了,还差这一步吗?”

重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晨光穿过芦苇的缝隙,在水面织出金网,几只水鸟被船惊起,振翅飞向河东的方向。他忽然将手中的木杖高高举起,那根伴随他走过十九年流亡路的木杖,顶端已被摩挲得发亮。

“咚”的一声,木杖被掷入河中,在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顺流漂向河东。

“秦公说得对。”重耳的声音里没了半分犹豫,“十九年流亡,我早已不是那个在蒲城哭着送父亲离去的少年。这天下,该轮到重耳了。”

船靠岸时,孟明视已将百乘兵车藏进渡口西侧的密林。车轴都裹着麻布,马蹄包着厚毡,连车轮碾过的痕迹都被芦苇扫平。穆公拍了拍重耳的肩,掌心触到对方锦袍下凸起的肩胛骨——那是常年风餐露宿的证明。

“我派去的五位谋士,明日便会到你帐中。”穆公的声音压得很低,“其中士会曾在晋献公朝中做过司空,熟悉晋国的律法;先轸擅长练兵,当年晋军的‘方阵’就是他创的。你且用着,若不合意,再换便是。”

重耳登上岸边的马车时,忽然回头望了一眼。渭水的晨雾已散尽,那艘乌篷船正隐入芦苇深处,船头的渔灯早已熄灭,仿佛从未出现过。

三日后,河西荒原的晨曦里,狐偃带着秦穆公赠予的金饼,混在贩盐的商队中潜入绛城。他按地图所示,在城东的破庙里找到了狐氏旧部。当那半片青铜虎符亮出来时,几个藏在神像后的老兵当场就哭了——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十九年。

七日后,吕省派来的刺客摸到重耳的营地外。那刺客刚翻过栅栏,就被暗处射出的弩箭钉在地上。秦谋士士会让人将刺客的尸体拖到营门口,挂在旗杆上,旁边贴了张竹简,写着“惠公欲除重耳,天理不容”。消息像长了翅膀,三日内传遍晋地,连绛城的百姓都在街头议论,说重耳是天命所归。

半月后,狐偃从绛城传回密信:赵氏、魏氏已备好私兵,只待秦军渡河,便打开绛城西门。

咸阳宫的章台殿里,秦穆公展开密信,指尖在“西门”二字上重重一点。百里奚在旁捻须而笑:“主公,重耳继位已是定局。只是这秦晋之盟,能维持多久?”

穆公望向东方,窗外的阳光照在他脸上,映出几分不易察觉的笑意。远处的校场上,孟明视正带着秦军演练新阵法,甲胄的寒光在日光下连成一片。

“至少眼下,”他缓缓道,“秦国东进的路,通了。”

风吹过章台殿的廊檐,铜铃发出清越的响。阶前的梧桐叶又落了几片,这一次,穆公没有再拂去。他知道,重耳归晋只是开始,秦国逐鹿中原的大幕,才刚刚拉开。而这一步,他等了太久。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