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26集:后金八旗制度与辽东汉民户籍改造

辽东残照:牛录下的编户哀歌

第一章 烽火惊梦: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的烽火如同惊雷,劈开了辽东大地长久以来的虚假平静。明军四路大军灰飞烟灭的消息,像瘟疫一样在辽河两岸的汉民村落中蔓延。恐惧如同深秋的寒霜,一夜之间凝结在每个人的眉梢。

沈阳城外,苏家屯。

苏文清坐在自家土坯房的门槛上,望着院子里那棵老槐树。叶子已经掉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像一双双伸向苍天的枯手。他手里攥着一本磨得发亮的“户帖”,那是大明朝户部颁发的,上面清晰地写着他苏文清,年三十有二,系沈阳中卫民户,丁口二,田亩十五亩三分。这薄薄的一张纸,是他作为大明子民的证明,是他安身立命的根基。

“爹,城里又传来消息了,”他的儿子,年方十五的苏明远,气喘吁吁地从外面跑回来,小脸冻得通红,“说是……说是后金的兵,又往南边来了!”

苏文清的心猛地一沉,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户帖上“民户”两个字。自萨尔浒之后,后金的八旗兵就像一群饿狼,时不时地窜到明朝边境来抢掠。以往只是抢些财物、牲口,可最近的传言越来越吓人,说什么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要“变天”了,要把汉民都管起来。

“别听那些瞎传,”苏文清强作镇定,把户帖小心翼翼地揣回怀里,“咱们是大明的子民,有官府罩着。”话虽如此,他心里却清楚,萨尔浒大败后,明军龟缩在几个大城里,像苏家屯这样的村落,早已成了不设防的羔羊。

他的妻子王氏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一碗稀粥,叹了口气:“他爹,我看还是把粮食再藏藏吧,万一……”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伴随着粗暴的吆喝和狗吠。苏文清脸色大变,猛地站起身:“是后金的人!明远,快!跟你娘躲到地窖去!”

他话音刚落,院门就“砰”地一声被撞开了。几个身穿兽皮、头插羽毛的后金士兵闯了进来,他们腰间挂着弓箭,手里握着明晃晃的马刀,脸上带着凶戾的神色。

“都给我出来!”一个领头的士兵用生硬的汉语喊道,目光像鹰隼一样扫视着院子。

苏文清把妻儿护在身后,强作镇定地问:“军爷,我们是良善百姓,不知犯了什么王法?”

“王法?”那领头的士兵嗤笑一声,“现在辽东的王法,是我们大金的大汗定的!从今天起,你们这些汉民,不再是什么大明的子民了,都得归我们大金管!”

另一个士兵上前,一把抓住苏文清揣户帖的衣襟,粗鲁地把那本户帖搜了出来。“看,这就是明狗的破纸!”他轻蔑地扔在地上,用脚狠狠踩了几下。

苏文清看着自己视若性命的户帖被如此践踏,心疼得像刀割一样,却敢怒不敢言。

“都听着,”领头的士兵提高了嗓门,“奉大汗之命,从今日起,辽东所有汉民,一律废除明狗的户籍!男丁,凡是能拿得动刀枪的,都要登记造册,编入牛录!女人、孩子,也要报上名来,以后就是我们大金的包衣!”

“牛录?包衣?”苏文清茫然地听着这些陌生的词汇,心里充满了恐惧,“军爷,我们就是种地的老百姓,不想当兵,也不想当什么包衣……”

“不想?”领头的士兵眼睛一瞪,马刀“噌”地一声拔了出来,架在了苏文清的脖子上,“由得你们想不想?反抗者,杀无赦!告诉你们,这苏家屯,从今天起,就是我们正黄旗巴布泰旗下的牛录了!你们这些人,以后就是我们的属民,生是我们的人,死是我们的鬼!”

冰冷的刀锋贴着皮肤,苏文清能闻到那刀上散发出的血腥气。他看着妻子惊恐的眼神,看着儿子紧握着拳头却又不敢上前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大明的天,在辽东,真的塌了。属于他们的那个以“户帖”为根基的世界,已经被无情地打碎了。一个陌生而残酷的新秩序,正伴随着马刀和怒吼,强行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第二章 牛录之下

苏家屯被强行编入正黄旗巴布泰旗下的一个牛录,编号为“第三十七牛录”。

所谓“牛录”,苏文清后来才慢慢弄明白,这是女真人的一种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最初以每三百人为一牛录。如今,随着后金在辽东的扩张,牛录的编制也变得复杂起来,大量汉民被强制编入其中,成为了“汉牛录”或“包衣牛录”。

苏文清一家,被登记在了一个名叫穆尔泰的女真牛录额真(牛录首领)名下,成为了他的包衣。包衣,满语意为“家奴”,虽然名义上不是奴隶,但实际上却失去了人身自由,成为了旗主和牛录额真的私属,需要为他们耕种土地、服劳役,甚至在战时随军服役。

曾经的大明民户苏文清,一夜之间,身份彻底改变。他不再拥有自己的土地,苏家屯的田地被重新丈量,大部分肥沃的土地被分配给了迁入的女真兵丁,剩下的贫瘠之地,才允许他们这些包衣耕种,但产出的大部分粮食,都要作为“赋税”上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更让苏文清难以接受的是户籍的改变。后金的户籍登记远比明朝的户帖要粗暴和简单。几个女真文书拿着笔和本子,挨家挨户地询问,姓名、年龄、性别、有无手艺,甚至连家里有几只鸡、几头猪都要登记。至于他们以前在明朝的户籍是什么,做什么营生,一概不问,也不关心。

“苏文清,男,三十二岁,妻王氏,子苏明远,十五岁。”一个文书用生硬的汉字在一本粗糙的册子上记录着,“备注:无特殊手艺,定为耕奴,编入穆尔泰牛录下第四甲喇(甲喇为牛录下的编制,约五十人)。”

没有了“民户”的身份,没有了土地的所有权,苏文清感觉自己就像一株被连根拔起的野草,漂浮在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他怀里再也没有那本磨得发亮的户帖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用绳子系在腰间的小木牌,上面刻着他的名字和所属牛录、甲喇的编号。这就是他在新秩序下的“身份证明”。

“爹,这算什么事儿啊?”苏明远年轻气盛,看着自家的田地被女真兵霸占,心里充满了愤懑,“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大明的子民,凭什么让他们这么欺负?”

苏文清赶紧捂住儿子的嘴,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小声点!别乱说!让女真兵听见了,是要掉脑袋的!”他现在最怕的就是惹上麻烦,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想要安稳地活下去,又谈何容易。

编入牛录后,各种劳役就接踵而至。今天是去修城堡,明天是去挖壕沟,后天又是去给女真贵族运送粮草。苏文清和村里的男丁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被牛录额真的亲兵用鞭子抽打着集合,干着最繁重的体力活,吃着最难以下咽的糙粮。稍有懈怠,便是一顿毒打。

王氏则带着村里的女人,被分配了纺织、缝补的任务,每天要织出一定数量的布匹,交给牛录额真。完不成任务,同样要受到惩罚。

苏明远因为年纪小,暂时没有被派去干重活,但也被编入了“幼丁”的队伍,每天要去放马、喂猪,还要学习简单的满语和女真习俗。他对此充满了抗拒,常常在夜里偷偷地流泪。

整个苏家屯,乃至整个辽东的汉民村落,都笼罩在一片压抑和恐惧之中。曾经的乡邻,如今因为编入了不同的甲喇,或者成为了不同牛录额真的包衣,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为了讨好牛录额真,有些人甚至会互相监视、告密,人性在生存的压力下扭曲变形。

苏文清亲眼看到,邻村一个叫李老实的汉子,因为抱怨了几句劳役太重,被自己同甲喇的一个汉民告发,结果被牛录额真下令打了五十大板,活活打死了。那个告发者,却因此得到了一点粮食的赏赐。

这件事像一盆冰水,浇灭了苏文清心中最后一丝幻想。他知道,在这个“编汉为奴”的政策下,他们这些汉民,已经不再被当作人来看待了。他们的户籍被废除,身份被剥夺,尊严被践踏,剩下的只有被奴役和驱使的命运。

夜晚,苏文清躺在冰冷的土炕上,听着窗外北风呼啸,心里想着以前拿着户帖,向里正缴纳赋税,虽然日子清贫,但至少是自由的,是有尊严的。而现在,他就像一头被戴上了枷锁的牛,只能在牛录的鞭子下,一步步走向未知的黑暗。

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也不知道大明的军队是否还会打回来,重新给他们这些汉民一个合法的身份和户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紧紧抱住身边的妻儿,在这乱世的寒夜里,汲取一丝微薄的温暖,祈祷明天的太阳能够照常升起。

第三章 反抗与镇压

后金在辽东推行的“编汉为奴”政策,废除汉民原有户籍,强行将他们编入牛录成为包衣,这一做法严重侵犯了汉民的利益,激起了广泛的反抗。

起初,反抗是零星的,隐蔽的。有的汉民偷偷逃离牛录,躲进深山老林;有的在耕种时消极怠工,故意毁坏农具;有的则暗中传递消息,希望能与明朝的军队取得联系。

苏文清所在的苏家屯,也有几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受不了这种奴役生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逃跑了。然而,没过几天,他们就被牛录额真派出去的追兵抓了回来。

“逃?你们还想逃到哪里去?”牛录额真穆尔泰坐在院子里的太师椅上,冷冷地看着被绑在地上的几个汉子,眼中充满了杀意。

那几个汉子浑身是伤,显然在逃跑的过程中遭到了追捕者的毒打。他们跪在地上,不停地求饶:“牛录额真,饶了我们吧!我们再也不敢了!”

穆尔泰哼了一声,对身边的亲兵下令:“拖下去,杀了!把头砍下来,挂在村口的老槐树上,让所有人都看看,这就是逃跑的下场!”

“不要啊!牛录额真!”

“饶命啊!”

惨叫声在苏家屯的上空回荡,很快又归于沉寂。不一会儿,几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被挂在了村口那棵老槐树上,在寒风中微微晃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历代风云五千年请大家收藏:()历代风云五千年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