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24章 江南星火承遗志,崖山绝唱照汗青

江南的梅雨总带着股挥之不去的潮气,把临安城外的茅草屋都泡得发了霉。十二岁的赵昺攥着半块发霉的麦饼,躲在灶台后面,听着外面蒙古兵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吓得连呼吸都不敢大声。他娘王氏用破布捂住他的嘴,眼里的泪像屋檐下的雨水,一滴接一滴砸在他手背上。

“别出声,阿昺,”王氏的声音发颤,“等蒙古兵走了,咱们就去找张将军,他会保护咱们的。”

赵昺不知道“张将军”是谁,只记得三个月前,临安城破那天,他爹赵?(宋恭帝)被蒙古兵押走时,曾指着混乱的人群喊“去找张世杰,保大宋血脉”。后来他跟着娘一路逃到这里,靠给人洗衣缝补换口吃的,可蒙古兵的搜捕越来越紧,连这种偏僻的小村落都没能幸免。

“哐当”一声,茅草屋的门被踹开,两个蒙古兵举着弯刀闯进来,翻箱倒柜地找值钱东西。其中一个看到王氏,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抓她的胳膊。王氏抱着赵昺往后躲,却被蒙古兵一脚踹倒在地。

赵昺看着娘被欺负,不知哪来的勇气,抓起灶台上的柴刀就朝蒙古兵砍去。蒙古兵没防备,胳膊被划了道小口子,顿时怒了,举起弯刀就要朝赵昺劈下来。

“住手!”一声大喝从门外传来。

蒙古兵回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破烂铠甲的汉子领着十几个手持长枪的士兵冲进来,为首的汉子脸上带着一道刀疤,眼神像要吃人。他手里的长枪一挑,就把蒙古兵的弯刀打飞,紧接着一脚将其踹出屋外。另一个蒙古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了。

汉子走到王氏面前,弯腰行了个礼:“末将张世杰,参见皇太妃。末将找殿下和太妃找得好苦!”

王氏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抱着赵昺跪在地上哭道:“张将军,你可算来了!求你救救阿昺,救救大宋啊!”

张世杰连忙扶起她们,眼圈泛红:“太妃放心,末将就是拼了这条命,也绝不会让殿下受半点伤害。现在陆秀夫大人和文天祥大人正在福州召集旧部,咱们这就去福州,拥立殿下定都,重建大宋!”

赵昺这才知道,自己竟是大宋的皇子。他看着张世杰坚定的眼神,攥紧了小拳头:“张将军,我要学打仗,我要把蒙古兵赶出去,救回我爹!”

张世杰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好殿下!等咱们到了福州,末将就教你骑马射箭,咱们一起为大宋报仇!”

一行人乔装成难民,昼伏夜出,花了半个月才赶到福州。此时的福州早已聚集了大批大宋旧臣和义士,陆秀夫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官服,正忙着清点粮草;文天祥则在演武场上训练士兵,他虽然是文官出身,却拿起了长枪,动作虽不熟练,眼神却格外坚定。

看到张世杰带着赵昺和王氏到来,陆秀夫和文天祥连忙迎上来。陆秀夫跪倒在地,声音哽咽:“臣陆秀夫,参见殿下!苍天有眼,大宋血脉得以延续!”

文天祥也跟着跪倒:“臣文天祥,参见殿下!臣等愿辅佐殿下,兴复大宋,还我河山!”

几天后,福州举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十二岁的赵昺正式即位,史称宋怀宗,改元祥兴。王氏被尊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张世杰任枢密副使,掌管军事;陆秀夫任左丞相,处理朝政;文天祥任右丞相,负责联络各地义士,筹集粮草。

登基大典那天,福州城的百姓们都涌上街头,手里拿着小旗,高呼“大宋万岁”。赵昺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密密麻麻的百姓,心里既激动又沉重。他知道,自己肩上扛着的,是大宋最后的希望。

可蒙古人很快就得知了消息。元世祖忽必烈下令,让大将张弘范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福州,务必斩草除根,灭了大宋的残余势力。

消息传到福州,朝堂上顿时慌作一团。有大臣提议,蒙古兵势大,不如放弃福州,逃往海上,凭借水军优势与蒙古人周旋;也有大臣认为,福州是大宋的临时都城,要是轻易放弃,会动摇民心,应该死守福州。

张世杰站出来,沉声道:“各位大人,福州城防薄弱,兵力不足,根本无法抵挡蒙古大军的进攻。依末将之见,咱们应该尽快转移到海上,以崖山为据点,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还能依靠水军与蒙古人对抗。”

文天祥也说:“张将军说得对。咱们虽然兵力不足,但水军是大宋的强项,蒙古人擅长骑马,却不擅长水战。只要咱们退守崖山,做好防御,再联络各地义士,说不定能有转机。”

陆秀夫点了点头:“臣也同意退守崖山。不过,咱们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福州,得留下一部分兵力,拖延蒙古人的进攻速度,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赵昺虽然年幼,却很有主见:“各位卿家,就按你们说的办。留下的兵力,一定要选忠诚勇敢的将士,朕在这里等着他们跟咱们汇合。”

很快,众人就制定了计划:文天祥率领一万士兵,留在福州阻击蒙古兵;张世杰和陆秀夫则带着赵昺、王氏和十万大军,以及二十万百姓,乘坐千艘战船,向崖山转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文天祥送别他们时,手里拿着一把剑,对张世杰说:“张将军,此去崖山,路途遥远,你一定要保护好殿下和太妃。我在福州阻击蒙古兵,最多能拖延三个月,三个月后,不管我能不能突围,你们都要做好决战的准备。”

张世杰接过剑,眼眶泛红:“文丞相,你也要保重!三个月后,我在崖山等你,咱们一起为大宋而战!”

文天祥笑了笑,转身登上城楼,朝着蒙古大军来袭的方向望去。他知道,这一战凶多吉少,但他不能退缩,为了大宋,为了百姓,他必须拼到底。

果然,没过多久,张弘范的大军就到了福州城下。张弘范骑着马,站在阵前,朝着城楼上的文天祥大喊:“文天祥,你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赶紧打开城门投降,我还能饶你一命,让你在元朝做官!”

文天祥冷笑一声:“张弘范,你别痴心妄想了!我是大宋的丞相,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绝不会向你们这些侵略者投降!想要攻破福州城,就先踏过我的尸体!”

说完,文天祥下令,城楼上的士兵们立刻拿起弓箭,朝着蒙古兵射去。张弘范气得大吼:“攻城!给我攻破福州城,把文天祥碎尸万段!”

蒙古兵们拿着梯子,朝着城墙冲过来。城楼上的大宋士兵们奋力抵抗,用滚石、滚油和弓箭对付蒙古兵。文天祥也拿起长枪,亲自在城楼上杀敌。他虽然是文官,却异常勇猛,一枪就刺穿了一个蒙古兵的胸膛。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月,福州城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也死伤惨重。文天祥知道,福州城迟早会被攻破,他决定率领剩余的士兵,突围出去,前往崖山与张世杰汇合。

当天晚上,文天祥率领三千士兵,趁着夜色,从福州城的西门突围。蒙古兵们没想到他们会突然突围,一时没反应过来,被文天祥等人冲出了包围圈。可张弘范很快就反应过来,率领大军追了上去。

在一个叫五坡岭的地方,文天祥的军队被蒙古兵包围了。士兵们奋勇杀敌,可蒙古兵太多了,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大部分士兵都牺牲了。文天祥也被蒙古兵俘虏,押到了张弘范面前。

张弘范看着文天祥,笑着说:“文天祥,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只要你愿意投降,我保你荣华富贵。”

文天祥梗着脖子,大声说:“我文天祥一生忠君爱国,绝不会向你们投降!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别想让我屈服!”

张弘范见他不肯投降,只好下令,把他押往大都(今北京),交给忽必烈处置。在押往大都的路上,文天祥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消息传到崖山,张世杰、陆秀夫和赵昺都悲痛欲绝。赵昺哭着说:“文丞相是为了保护朕,才被蒙古人俘虏的。朕一定要救他出来,一定要为他报仇!”

张世杰擦了擦眼泪,沉声道:“殿下,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文丞相用自己的性命,为咱们争取了时间,咱们不能辜负他。咱们要尽快做好防御,准备迎接蒙古人的进攻。”

陆秀夫也说:“张将军说得对。咱们在崖山修建了水寨,将千艘战船连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蒙古人不擅长水战,想要攻破咱们的防线,没那么容易。”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张世杰率领士兵们在崖山加紧训练,陆秀夫则忙着安抚百姓,筹集粮草。赵昺也没有闲着,他每天都跟着张世杰学习骑马射箭,还经常去军营里看望士兵们,给他们加油打气。士兵们看到年幼的皇帝这么勇敢,士气也越来越高。

可蒙古人并没有给他们太多时间。三个月后,张弘范率领大军,抵达了崖山。他吸取了之前不擅长水战的教训,特意从各地调来擅长水战的士兵,还打造了大量的战船,准备与大宋的水军决战。

张弘范站在战船上,朝着崖山的水寨大喊:“张世杰,陆秀夫,你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赶紧打开水寨,投降元朝,我还能饶你们一命,要是你们执意抵抗,我攻破水寨后,就把你们全部杀了!”

张世杰站在旗舰上,朝着张弘范大喊:“张弘范,你别得意!咱们大宋的水军,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想要攻破咱们的水寨,就先让你的士兵们尝尝咱们的厉害!”

说完,张世杰下令,水寨里的战船立刻射出火箭,朝着蒙古人的战船射去。蒙古人的战船很快就燃起了大火,士兵们纷纷跳船逃生。张弘范没想到大宋的水军这么厉害,气得大吼:“撤退!赶紧撤退!”

蒙古兵们狼狈地撤退了。张世杰看着蒙古人远去的背影,松了一口气。可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张弘范肯定还会再来。

果然,几天后,张弘范再次率领大军进攻崖山。这一次,他改变了战术,不再直接进攻水寨,而是派人切断了大宋水军的粮草和水源。大宋的士兵们很快就陷入了困境,没有粮草,没有水源,很多士兵都饿得站不起来,甚至有人开始喝海水,结果上吐下泻,失去了战斗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张弘范见时机成熟,再次下令进攻。蒙古人的战船朝着大宋的水寨冲过来,大宋的士兵们虽然奋力抵抗,可因为饥饿和缺水,根本没有力气,很快就败下阵来。

张世杰看着越来越多的蒙古战船冲进水寨,心里很是着急。他知道,水寨迟早会被攻破,他必须保护好赵昺,让大宋的血脉得以延续。他立刻下令,让士兵们保护着赵昺和王氏,乘坐小船突围。

可蒙古人的战船太多了,小船根本无法突围。陆秀夫抱着赵昺,站在旗舰上,看着周围越来越近的蒙古战船,眼里满是绝望。他对赵昺说:“殿下,咱们大宋的江山,今天就要亡了。可咱们是大宋的皇帝和大臣,不能向蒙古人投降,不能受他们的侮辱。”

赵昺虽然年幼,却很懂事。他看着陆秀夫,坚定地说:“陆丞相,朕知道。朕宁死也不向蒙古人投降,朕要跟大宋的江山共存亡!”

陆秀夫点了点头,泪水从眼眶里流出来。他把赵昺绑在自己的背上,然后走到船边,朝着南方大喊:“大宋的列祖列宗,臣陆秀夫,无能,没能保住大宋的江山!臣现在就带着陛下,去见列祖列宗,求列祖列宗保佑,大宋的百姓能够平安!”

说完,陆秀夫抱着赵昺,纵身跳进了茫茫大海。

张世杰看到这一幕,悲痛欲绝。他想要冲过去救他们,可蒙古人的战船已经围了上来。他率领一部分士兵,奋力突围,虽然成功冲出了包围圈,可他看着茫茫大海,想到大宋的江山已经亡了,心里充满了绝望。当天晚上,海上刮起了大风,张世杰的战船被大风打翻,他也沉入了大海,为大宋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崖山海战,大宋的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二十万百姓也大多殉国。至此,统治了三百一十九年的大宋王朝,正式灭亡。

蒙古人攻破崖山后,在海上打捞尸体,找到了陆秀夫和赵昺的尸体。张弘范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特意在崖山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大字。可百姓们恨透了他,后来有人在“张弘范”前面加了一个“宋”字,变成了“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以此来讽刺他身为汉人,却帮助蒙古人灭亡自己的国家。

很多年后,在崖山的海边,经常会有老人给孩子们讲崖山海战的故事。老人指着茫茫大海,对孩子们说:“孩子们,很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斗,大宋的英雄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国家,在这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们虽然失败了,可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你们要记住,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要像那些英雄们一样,勇敢地站起来,为自己的国家而战。”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不知道,很多年后,当国家再次面临危难时,他们会像当年的大宋英雄们一样,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自己的国家和百姓。

而文天祥,被押到大都后,忽必烈多次派人劝他投降,甚至许给他宰相的职位,可他始终不为所动。在大都的监狱里,他写下了《正气歌》,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宁死不屈的决心。最终,忽必烈见他不肯投降,只好下令,将他处死。

临刑前,文天祥朝着南方拜了三拜,然后从容就义。他的事迹,被后人永远铭记,他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

大宋虽然灭亡了,可大宋的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赞歌。他们的故事,会永远流传下去,他们的精神,会永远照耀着中华大地,激励着后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奋勇前进。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