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1章 酒馆庆功遇旧识,汴梁密令藏祸心

说时迟那时快,仿佛只是眨眼之间,原本静谧的树林陡然间风云变幻。随着一阵急促的风声,如鬼魅一般,一群身着黑衣的人从茂密的树林中迅猛冲出。他们行动之迅速,好似疾风骤雨,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让人全然猝不及防。这些人不仅个个脸上蒙着黑色的布巾,只露出一双双透着寒光的眼睛,而且手中还紧紧握着锋利的刀枪,在日光的映照下,寒光闪闪,丝丝杀意扑面而来,显然是有备而来,目标明确。

杨延昭见状,心中猛地一紧,一股危机感瞬间涌上心头。但他毕竟久经沙场,心理素质极为过硬,并未因此惊慌失措。他稳稳地站在原地,身姿挺拔如松,手中紧紧握着长剑,眼神锐利如鹰,死死地盯着那些如潮水般朝他们冲杀过来的黑衣人。只见这些黑衣人身手矫健,动作敏捷得如同林间的猎豹,每一招每一式都狠辣无比,招招直逼要害,显然是经过严苛专业训练的死士,绝非一般的乌合之众。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凶猛袭击,禁军士兵们虽然装备精良,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但由于毫无防备,一时间阵脚大乱,有些士兵甚至被吓得脸色苍白。他们被黑衣人的猛烈攻势打得节节败退,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眨眼间,已有不少禁军士兵受伤倒地,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都稳住!结成阵型!”杨延昭见状,立刻扯着嗓子高声大喊,试图稳住军心。他的声音雄浑有力,如同洪钟一般,在混乱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响亮,仿佛一道穿透阴霾的惊雷。与此同时,他手中的长剑猛地一挥,寒光一闪,如同一道闪电划过,瞬间刺穿了一个黑衣人的咽喉。那黑衣人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随后便直直地倒在了地上,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

杨延昭深知,此时此刻,他必须保持冷静,像定海神针一般稳住局面。若是自己乱了阵脚,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恐怕身边这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弟兄们,还有身负重任的钦差大人,都会命丧于此。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思绪清晰起来,迅速观察着战场的局势,寻找着破敌的机会。

禁军士兵们听到杨延昭的喊声,如醍醐灌顶般,瞬间从慌乱中回过神来。他们深知杨将军的威望和能力,对他充满了信任。于是,他们迅速调整状态,相互之间默契地配合,迅速结成一道严密的防御阵型。士兵们紧密地靠在一起,盾牌相互交错,长枪如林般竖起,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与此同时,杨延昭身先士卒,率领着几名最为精锐的禁军战士,如离弦之箭一般,径直朝着那黑衣人首领疾驰而去。那首领全身笼罩在一袭黑袍之中,整个人仿佛融入了黑暗,面部被一块黑色的面纱遮住,只露出一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光芒。他手中紧握着一把寒光四射的弯刀,刀身微微弯曲,透着丝丝冷冽的杀意,仿佛在诉说着它饮过的无数鲜血。

眼见杨延昭如猛虎下山般冲杀过来,那首领却毫无惧色,眼神中甚至闪过一丝不屑。他手中弯刀猛地一挥,带起一股凌厉的劲风,空气中仿佛都传来了呼啸之声,直直地朝着杨延昭劈去。那弯刀划过的轨迹,如同夜空中一道诡异的弧线,让人不寒而栗。

刹那间,刀光剑影交错,火星四溅。杨延昭和那首领瞬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两人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动作快如闪电,让人目不暇接。杨延昭的剑法凌厉刚猛,每一剑刺出都带着千钧之力;而那首领的刀法诡异多变,弯刀在他手中如同一条灵动的毒蛇,不断寻找着杨延昭的破绽。一时间,两人难分胜负,周围的空气仿佛都被他们激烈的打斗所点燃,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叮!” 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彻整个空间,仿佛要撕裂人的耳膜。这是长剑与弯刀激烈碰撞所发出的声音,火花四溅,令人目眩神迷。那声音久久回荡在树林间,惊起了一群飞鸟。

杨延昭趁此机会,毫不犹豫地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首领的胸口。这一脚力量巨大,带着他全身的爆发力,首领猝不及防,被踹得连连后退,踉跄着几乎要摔倒在地。他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情,但很快又恢复了冷漠。

杨延昭见状,哪肯放过这个机会,他身形如电,如饿虎扑食一般再次猛冲上去。手中的长剑在空中划出一道寒光,如同夜空中的流星,直直地刺向首领的心脏部位。那寒光仿佛带着死亡的气息,让人心惊胆战。

首领心中大骇,他拼命想要躲闪,但杨延昭的速度实在太快,他的反应根本来不及。只听“嗤”的一声,长剑还是划破了他的胳膊,鲜血如泉涌般瞬间流淌出来,染红了他黑色的衣袖。那鲜血滴落在地上,在泥土中晕染开来,显得格外刺眼。

首领吃痛,心知自己绝非杨延昭的对手。他一咬牙,迅速从怀中掏出一个烟雾弹,毫不犹豫地扔向地面。那烟雾弹落地的瞬间,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被释放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砰!” 烟雾弹瞬间炸裂开来,浓烟滚滚,如同一团黑色的浓雾,迅速弥漫开来,将所有人的视线都遮挡得严严实实。整个树林瞬间被烟雾笼罩,变得伸手不见五指,仿佛陷入了一片黑暗的深渊。

“撤!”首领大喊一声,声音在烟雾中回荡,带着一丝不甘和无奈。随后,他率领黑衣人趁着烟雾,迅速撤离了。他们的身影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杨延昭看着黑衣人消失的方向,皱着眉头,心里满是疑惑。这些黑衣人是谁派来的?为什么要埋伏他们?是冲着他来的,还是冲着钦差来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让他感到十分困惑。

“杨将军,您没事吧?”钦差从马后面探出头来,脸色苍白如纸,声音还在不停地发抖,显然是被刚才的一幕吓得不轻。

杨延昭摇了摇头:“我没事。钦差大人,您知道这些黑衣人是谁吗?为什么要埋伏咱们?”他紧紧地盯着钦差的眼睛,试图从他的表情中找到一些线索。

钦差连忙摇头,眼神闪烁不定:“我不知道!我……我怎么会知道?这……这肯定是山贼!对,是山贼!他们想抢咱们的东西!”他的语气有些慌乱,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杨延昭看着钦差慌乱的眼神,心里更加确定,钦差在撒谎。这些黑衣人显然不是山贼,山贼没有这么高的武功,也不会这么有组织、有纪律。而且钦差的反应太奇怪了,好像早就知道会有埋伏一样,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十分紧张。

他没有戳穿钦差的谎言,只是淡淡地说:“既然是山贼,那咱们就赶紧离开这里,免得再遇到危险。”他心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决定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再慢慢调查这件事情。

“好好好!”钦差连忙点头,催促禁军士兵们赶紧收拾行李,继续赶路。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仿佛生怕那些黑衣人再次出现。

接下来的路程,钦差更加紧张了,一路上不停地催促士兵们加快速度,好像很害怕再遇到什么危险。他的眼神始终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稍有风吹草动就吓得浑身一颤。杨延昭也没有再多问,只是暗暗观察着钦差的一举一动,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这些黑衣人,很可能是赵恒或者汴梁的奸臣派来的,目的就是想在半路杀了他,然后把罪名推到山贼或者辽军身上。他深知朝廷内部的斗争复杂,自己作为一名武将,一直被一些奸臣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又经过数日的艰难跋涉,队伍终于抵达了汴梁城。然而,就在他们踏入城门的一刹那,杨延昭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

这座城市本应是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平日里街道上总是挤满了来来往往的行人,店铺里传出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但今天却显得异常冷清,街道上空空荡荡,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和热闹,只有寥寥几个行人匆匆而过,他们都低着头,脚步急促,似乎生怕被人注意到。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氛围。

杨延昭不禁心生疑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环顾四周,发现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门板上落满了灰尘,没有一家开门营业。偶尔有几家半掩着门的店铺,里面也是冷冷清清,不见一个顾客。这种诡异的氛围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仿佛有一双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他们。

更令他警觉的是,城墙上竟然贴着许多告示,上面赫然写着“严查奸细,如有发现,格杀勿论”。这些告示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向人们传达着一种紧张的信号。告示上的字迹刚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

杨延昭心中暗忖,难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为何要如此严查奸细呢?他决定先找个地方落脚,再慢慢打听一下情况。他深知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贸然行动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延昭心里一沉,看来汴梁最近发生了不少事。他跟着钦差,一路来到皇宫,被带到了养心殿。

养心殿里,赵恒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块“天书”,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看到杨延昭进来,他放下天书,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和威严:“杨延昭,你可知罪?”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显得格外冰冷。

杨延昭心里一愣,他刚到汴梁,还没来得及做什么,怎么就有罪了?他跪下,从容地说:“臣不知。臣奉陛下之命,即刻赶来汴梁,不知臣犯了何罪,还请陛下明示。”他的语气不卑不亢,脸上保持着镇定,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

“你还敢狡辩!”赵恒拍着桌子,怒声道,“朕听说,你在幽州私自和辽军开战,破坏了朕的议和大计!你可知,朕为了和辽国议和,付出了多少努力?你竟然敢私自开战,你眼里还有没有朕,还有没有朝廷?”他的脸上涨得通红,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仿佛杨延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杨延昭心里一沉,果然是耶律烈去汴梁告了状,还添油加醋说了不少谎话。他连忙说:“陛下,臣冤枉!耶律烈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他约臣去幽州,是想骗取《杨家兵法》,还想让大宋割让高阳关以北的三个州县。臣拒绝后,他就派兵想抓臣,臣无奈之下,才和他开战。臣这么做,都是为了大宋,为了陛下,臣绝没有破坏议和大计!”他言辞恳切,条理清晰地陈述着事情的经过,希望赵恒能够明辨是非。

“你还敢说!”赵恒冷哼一声,“耶律烈已经派使者来汴梁,说你故意挑起战争,还杀了不少辽军士兵。要是朕不惩罚你,辽国肯定会再次派兵来犯,到时候汴梁就危险了!你说,你该当何罪?”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纠结,既想惩罚杨延昭,又担心失去这位得力的将领。

杨延昭心里清楚,赵恒这是铁了心要治他的罪。他刚想辩解,殿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太后带着几个奸臣走了进来。

太后看着杨延昭,脸色冰冷,眼神中充满了厌恶和不满:“杨延昭,你私自开战,破坏议和大计,还敢在陛下面前狡辩!哀家看,你就是个反贼!必须严惩!”她的声音尖锐刺耳,仿佛一把利刃,刺向杨延昭。

“太后明鉴,臣绝非反贼!”杨延昭急忙说,“耶律烈是在撒谎,他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臣可以对天发誓,臣要是有半点破坏议和大计之心,甘受天打雷劈!”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和无奈,希望太后能够相信他的话。

“你以为哀家会信你的话?”太后冷笑一声,“陛下,哀家认为,应该立刻把杨延昭打入天牢,等候发落。要是辽国再来追究,就把杨延昭交给辽国处置,这样才能平息辽国的怒火,保住汴梁的安全。”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显然是想置杨延昭于死地。

几个奸臣也纷纷附和:“陛下,太后说得对!杨延昭私自开战,罪大恶极,必须打入天牢!”“陛下,为了大宋的安危,为了汴梁的百姓,您就下令吧!”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在大殿里回荡。

赵恒看着下面的奸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杨延昭,心里有些犹豫。他知道杨延昭是个难得的将才,为大宋立下了赫赫战功,要是杀了他,以后再遇到辽军来犯,恐怕没人能抵挡;可要是不惩罚他,辽国又会来追究,到时候汴梁就危险了。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时之间难以做出决定。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咏拿着一份奏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陛下!陛下!不好了!辽军……辽军又来犯了!杨延浦将军派人送来奏折,说耶律烈率领二十万大军,再次进攻高阳关,高阳关危在旦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和紧张,打破了大殿里原本紧张的气氛。

赵恒一听,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同一纸惨白的画卷:“什么?辽军又来犯了?高阳关……高阳关现在谁在守?”他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和慌乱。

张咏连忙说:“陛下,现在高阳关由周信、王超两位将军守着,可他们兵力不足,杨延浦将军又刚恢复不久,高阳关恐怕撑不了多久了!杨延昭将军是唯一能守住高阳关的人,陛下,您快放了杨将军,让他回高阳关抗辽吧!要是高阳关破了,辽军就会打到汴梁,到时候就算有再多的天书,也救不了大宋啊!”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地陈述着当前的严峻形势,希望赵恒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赵恒看着张咏递过来的奏折,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杨延昭,心里终于慌了。他知道,要是高阳关破了,他的天书封禅梦也该醒了,甚至连皇位都保不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和无助,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

太后和奸臣们也慌了,他们虽然想除掉杨延昭,可要是辽军真的打到汴梁,他们也没好果子吃。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相互对视着,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赵恒深吸一口气,对杨延昭说:“杨延昭,朕暂且相信你一次。朕任命你为高阳关兵马大元帅,即刻率领五万禁军,回高阳关抗辽。要是你能守住高阳关,朕就赦免你的罪行,还会对你加官进爵。要是你守不住……你就提着自己的脑袋来见朕!”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期许,仿佛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杨延昭身上。

杨延昭心里一喜,连忙磕头:“臣遵旨!臣定不负陛下所托,定能守住高阳关,打退辽军!”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在向赵恒宣誓他的忠诚和能力。

“好!”赵恒点了点头,“你现在就去兵部调兵,即刻出发,不得延误!”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希望杨延昭能够尽快启程,挽救高阳关的危局。

“臣遵旨!”杨延昭起身,转身朝着殿外走去。他知道,这次回高阳关,责任重大,他不仅要守住高阳关,还要证明自己的清白,让那些奸臣无话可说。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决绝,大步走出了养心殿,仿佛要去迎接一场生死之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离开皇宫后,杨延昭立刻去兵部调兵。兵部尚书早就听说了杨延昭的事迹,对他很是敬佩,亲自帮他调兵,还给他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武器。在兵部尚书的帮助下,杨延昭迅速集结了五万禁军,这些士兵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准备跟随杨延昭奔赴战场。

当天下午,杨延昭率领五万禁军,朝着高阳关的方向疾驰而去。他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手中紧紧握着长枪,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赶在辽军攻破高阳关之前,回到高阳关,和弟兄们、和雪儿一起,守住他们的家园。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高阳关的城墙,看到了城墙上飘扬的大宋旗帜,看到了雪儿焦急等待的眼神。

与此同时,高阳关已经被辽军包围了。耶律烈亲自督战,他骑在一匹黑色的战马上,手中挥舞着马鞭,大声呼喊着:“给我冲!攻下高阳关,重重有赏!”辽兵们像疯了一样,朝着城墙发起猛烈的进攻。他们呐喊着,潮水般地涌向城墙,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

周信和王超率领士兵们拼死抵抗,他们用滚石、热油、火药等武器,一次次击退辽军的进攻。但辽军太多了,如同潮水般源源不断,城墙上的士兵越来越少,伤亡惨重。城墙也被辽军的投石机砸出了不少裂缝,砖石纷纷掉落,仿佛随时都会倒塌。

慕容雪和沈青带着伤兵营的医生和护士,还有自发前来支援的百姓们,在城楼下不停地忙碌着。她们的衣袖上沾满了鲜血,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却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慕容雪一手拿着绷带,一手扶着受伤的士兵,眼神坚定而温柔:“坚持住,马上就好,我们还要等着杨将军回来一起守关。”沈青则跪在地上,熟练地为士兵处理伤口,每一次清创、缝合都精准利落,她的声音沉稳:“别慌,伤口处理好了就能再上战场。”

百姓们也没有退缩,有的扛着弹药往城楼上送,有的帮着抬运伤员,还有的烧好了热水送到士兵手中。张老板更是带着酒楼的伙计,把刚煮好的热汤一桶桶搬到城边,大声喊道:“弟兄们,喝碗热汤暖暖身子,咱们跟辽狗拼了!”城楼下,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伤员的呻吟声与百姓的鼓劲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却又充满力量的画面。

“周将军!西门快守不住了!辽军已经爬上城墙了!”一个士兵浑身是血地跑过来,声音里带着绝望。他的盔甲被砍得破烂不堪,胳膊上还插着一支羽箭,却依旧死死攥着手中的刀。

周信咬着牙,脸上青筋暴起,他举起手中的大刀,刀刃上还沾着辽军的鲜血:“弟兄们!跟我去西门!就算是死,也要把辽狗赶下去!守住西门,就是守住高阳关!”说完,他率领一队士兵朝着西门冲去。士兵们跟着周信,呐喊着冲向敌阵,哪怕身上已经多处受伤,也没有一个人退缩。

王超在东门指挥,他看着不断涌上城墙的辽军,心里焦急万分,却依旧强装镇定地大喊:“东门的弟兄们,坚持住!杨将军很快就会回来的!咱们一定要等杨将军回来,不能让他失望!”他一边喊,一边挥舞着长枪,刺穿了一个爬上城墙的辽兵。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同惊雷般从远方传来。紧接着,一面绣着“杨”字的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是杨延昭!他率领五万禁军,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辽军的后方杀来!

“是杨将军!杨将军回来了!”城楼上的士兵们看到那面熟悉的大旗,瞬间爆发出欢呼声,原本疲惫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他们仿佛注入了新的力量,挥舞着兵器,更加勇猛地朝着辽军砍去。

慕容雪也看到了那面大旗,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眼泪瞬间夺眶而出。她朝着杨延昭的方向大喊:“延昭!你终于回来了!”声音里满是激动和委屈,多日来的担忧和恐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杨延昭骑着马,手持长枪,如同一尊战神般冲向辽军的后方。他高声喊道:“辽狗!我杨延昭回来了!你们的死期到了!”长枪在他手中如龙出海,每一次挥舞都能刺穿一个辽兵的胸膛。

五万禁军士气大振,他们跟着杨延昭,如同猛虎下山般朝着辽军的后方杀去。辽军原本以为高阳关唾手可得,没料到杨延昭会带着援军突然出现,后方瞬间乱了阵脚。士兵们开始慌乱地后退,原本严密的阵型变得混乱不堪。

周信和王超见状,立刻抓住机会,率领城楼上的士兵打开城门,朝着辽军杀去。城楼上的百姓们也欢呼着,挥舞着手中的农具,跟着士兵们一起冲向敌阵。

耶律烈看到这一幕,气得差点从马上摔下来。他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杨延昭会如此迅速地赶回。他看着混乱的军队,脸色铁青,咬着牙下令:“全军撤退!”

辽兵们听到撤退的命令,如同惊弓之鸟,纷纷转身就跑。宋军士兵们在后紧紧追击,又杀了不少辽兵,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和战马。辽军一路丢盔弃甲,狼狈地朝着北方逃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