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第12章 司马昱!被赶鸭子上架的“佛系皇帝”,从备胎到背锅侠

咸安元年,秋意渐浓,会稽王府内,满园菊花争奇斗艳,金黄与洁白交织,如锦缎般绚烂夺目。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似在低语,又似在轻舞,散发出阵阵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庭院中,石凳上,司马昱身着一袭素色长衫,身姿挺拔,气质儒雅。他手持一只精致的青瓷茶盏,盏中茶汤清澈,倒映着他那深邃而宁静的眼眸。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宛如一幅古画中的仙人,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

司马昱的目光缓缓扫过那一朵朵娇艳的菊花,仿佛在欣赏着大自然的杰作。然而,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向了远方,穿越时光的长河,回到了那些曾经的岁月。

他,历经七朝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如今,五十岁的他,早已看淡了世间的繁华与争斗,心如止水。在这一方小天地中,他与诗书玄学相伴,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秋风渐起,吹乱了他的发丝,却吹不散他心中的那份淡然。他微微闭上眼睛,聆听着风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让自己完全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之中。

突然,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还未等司马昱反应过来,桓温的亲信便如同一阵风般踹开院门,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那亲信手中高举着诏书,满脸傲慢,扯着嗓子大喊:“司马昱!速速入宫继位!”司马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浑身一颤,手中的菊花茶瞬间泼洒而出,浸湿了衣袍。他面色苍白,哆嗦着嘴唇,声音颤抖地问道:“桓大人莫不是喝多了?这烫手山芋怎么轮到我了?”来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神中满是不屑,说道:“王爷,您在皇室排资论辈最适合,这叫‘众望所归’!”司马昱抬起头,望着天边那几朵飘忽不定的云彩,心中涌起无尽的悲凉,默默流泪:“这哪是众望所归,分明是给桓温当替死鬼!”

一、被当备胎三十年的“老王爷”

司马昱的前半生,就如同被命运之神精心编排的一场漫长等待,其过程之漫长、情节之曲折,简直堪称东晋皇室的“最佳备胎”。

自晋元帝司马睿于公元 317 年建立东晋王朝以来,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悠悠岁月中,东晋王朝历经了七朝皇帝的交替更迭,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权力争斗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然而,就在这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昱却宛如一颗定海神针般稳稳地坐在王爷的宝座上,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他就像是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的发生,却从不轻易涉足其中。

在那个充满权力斗争和**纷争的时代,大多数王爷们都为了争夺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而不择手段。他们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只为了能在这场残酷的权力游戏中胜出。然而,司马昱却与这些王爷们截然不同。

司马昱对那些尔虞我诈的权力游戏毫无兴趣。他的内心世界仿佛与外界的喧嚣和纷争隔绝开来,他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探索那些超越世俗的真理和智慧。

在会稽王府中,司马昱精心布置了一间雅致的书房。这间书房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书房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古雅的字画,书架上堆满了各类典籍,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歌赋,应有尽有。

司马昱热衷于研究玄学,他常常与当时的高僧们谈经论道,探讨人生的真谛。这些高僧们都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之人,他们的教诲和指点让司马昱受益匪浅。

每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司马昱便会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沉浸在《道德经》《庄子》等经典着作中。他会细细品味其中的深邃哲理,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思想的光辉。在这个时候,他仿佛忘记了外界的一切纷扰,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

司马昱的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他将自己的生活过成了古代版的“诗和远方”。他不追求权力和地位,而是在精神的世界里寻找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曾经有那么一次,司马昱的侄子司马聃对他充满好奇地发问:“皇叔,您难道就不想当皇帝吗?”面对这个天真无邪的问题,司马昱微微一笑,那张原本就温和的面庞更显得和蔼可亲。

他轻轻地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司马聃的小脑袋,仿佛这个孩子是他最珍视的宝贝一般。然后,司马昱用一种云淡风轻的语气回答道:“当皇帝有什么好的呢?相比之下,我觉得研究《道德经》才更有趣味啊。”

在司马昱的眼中,权力所带来的种种纷争和烦恼,远远比不上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富足来得重要。对他而言,沉浸在《道德经》的智慧海洋中,探索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真谛,才是真正令他感到愉悦和满足的事情。

然而,命运就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总是喜欢捉弄人,而且特别喜欢挑那些老实巴交的人来欺负。桓温,这位野心勃勃、权倾朝野的权臣,在成功地废黜了司马奕之后,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权力,而是开始在皇室中物色新的傀儡皇帝,以便更好地掌控朝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过一番观察和权衡,桓温将目光落在了那位与世无争、整日沉浸在玄学世界里的老王爷司马昱身上。在他看来,司马昱性格温和、与世无争,是一个非常容易控制的对象。

当桓温决定让司马昱成为新的傀儡皇帝时,他立刻派人前往司马昱的府邸传达旨意。此时的司马昱,正全神贯注地给院子里的兰花浇水,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那温柔的眼神,仿佛这些兰花是世间最珍贵的宝贝一般。

然而,这平静的一幕却被突然传来的消息打破了。当桓温的使者宣读完旨意后,司马昱手中的水瓢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上,溅起一片水花。他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地看着使者,喃喃说道:“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呢?”

使者面无表情地看着司马昱,嘴角却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让人不寒而栗的笑容。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缓缓说道:“王爷,您要是不答应……怕是这满园的菊花都保不住了。”

登基大典现场,气氛异常庄重肃穆,然而在这表面的庄严肃穆之下,却似乎隐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诡异氛围。

司马昱面色苍白如纸,他那原本就消瘦的面庞此刻更是显得毫无血色,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他脚步踉跄地走上高台,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那不是通往皇位的阶梯,而是通往地狱的通道。

终于,司马昱来到了高台的中央,他缓缓地伸出双手,去接过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玉玺。玉玺在他手中,却宛如千斤重担,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似乎连握住玉玺的力气都没有了。

司马昱的眼神空洞而迷茫,其中充满了无奈和恐惧。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的众人,最终落在了桓温的身上。桓温站在人群之中,身材高大而威猛,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直直地盯着司马昱,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警告与威胁。

桓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他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这江山……还得仰仗老夫啊。”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大殿中回荡,如同惊雷一般,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司马昱闻言,身体猛地一颤,他连忙点头哈腰,声音卑微得如同蚊蝇一般:“全凭桓大人吩咐!只要别让朕干活就行!”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桓温的敬畏和顺从,完全没有一点皇帝的威严。

满朝文武看着这位新登基的皇帝如此卑微怯懦的模样,都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老头怕不是来养老的吧?这样的皇帝,如何能治理好这庞大的江山呢?

在这背后,实际上还潜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情感纠葛。司马昱在年轻时期,邂逅了一位名叫苏柔的女子,二人情投意合,彼此相爱。

苏柔出身于书香门第,她的家族以文学和艺术着称。苏柔本人更是温柔贤淑,才情出众,与司马昱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常常在庭院中漫步,吟诗作画,谈古论今,尽情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交流。

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却因为身份的差距而戛然而止。司马昱的家族地位显赫,而苏柔的家族虽然也颇具声望,但在社会阶层上仍有一定的差距。司马昱的家族对这段感情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苏柔的出身不配与司马昱联姻。

面对家族的压力,苏柔最终无奈地选择了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门当户对的男子。而司马昱则痛苦地看着心爱的人离他而去,却无能为力。

这段感情的破裂对司马昱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他感到心如刀绞,痛苦不堪。但他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将这份深情深埋在心底。从此,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玄学的研究中。

玄学成为了司马昱逃避现实、忘却痛苦的方式。他沉浸在精神世界的探索中,试图用知识和智慧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和伤痛。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那份对苏柔的思念和眷恋始终萦绕在心头,成为他在后来那段艰难岁月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慰藉。

二、当皇帝比上班还累的“社畜人生”

司马昱的皇帝生涯,简直就是一场可怕的噩梦,完全就是古代版的“996福报现场”。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黑暗,整个皇宫依然被夜幕笼罩、万籁俱寂的时候,司马昱就会被一群太监毫不客气地从美梦中拽醒。

他睡眼朦胧,仿佛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身体却被强行拖离温暖的床铺。那沉重的眼皮怎么也睁不开,双腿像被灌满了铅一样,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尽管内心充满了一万个不情愿,但他还是不得不拖着这副疲惫不堪的身躯,朝着朝堂的方向缓缓前行。

当他终于抵达朝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到一阵晕眩。那满桌堆积如山的奏折,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瞪大眼睛,试图看清这些奏折上的文字,但只觉得眼前的字像一群乱飞的苍蝇,怎么也看不清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一次,司马昱盯着一份边关的战报,看了好半天,眉头紧紧皱起,仿佛那上面的字是天底下最难懂的谜题。最后,他终于憋出了一句话:“这‘羯族入侵’……是哪个村的刁民闹事啊?”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的尚书郎差点惊得昏过去。他连忙跪地,诚惶诚恐地解释道:“陛下啊!羯族可不是什么刁民,他们是北方的大敌啊!他们来势汹汹,已经给我们的边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司马昱这才如梦初醒,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多么荒谬可笑。

更令司马昱感到痛苦万分的是桓温那令人毛骨悚然的“远程操控”手段。尽管桓温本人远在荆州,但他的势力却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遍布朝堂内外,轻而易举地就能对朝廷事务进行遥控。

每当司马昱试图自作主张,稍稍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桓温的书信便会像雪片一样纷纷飞来。这些信件中的言辞异常犀利,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命令的口吻,仿佛桓温才是真正的皇帝,而司马昱不过是一个任其摆布的傀儡。

其中有一次,司马昱鼓起勇气,毅然决然地驳回了桓温的一项重要任命。他本以为自己终于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收到了桓温寄来的一封充满威胁意味的信件。

信中的文字如同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剑,直刺司马昱的心脏:“陛下,切莫忘记,荆州的大军可是随时都能够长驱直入,开进建康城的!”司马昱惊恐地看着这封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双手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面对桓温如此**裸的威胁,司马昱完全失去了反抗的勇气和胆量。他手忙脚乱地赶忙认错,不仅如此,为了平息桓温的怒火,他还特意精心挑选了两坛珍藏多年的美酒,派人快马加鞭地给桓温送去,以表赔罪之意。

后宫生活对于司马昱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这里没有宁静与安逸,只有无尽的辛酸和无奈。

他最宠爱的徐贵人,一心想要为皇家诞下龙子,以延续皇室的血脉。她满怀期待地对司马昱说:“陛下,为了皇家血脉的延续,您也应该多陪陪臣妾啊。”

司马昱听后,心中一阵愁苦,他不停地挠着头,苦笑着回答道:“朕每天都被如山的奏折和桓温的琐事所折磨,哪里还有精力去造人呢?”

徐贵人闻言,心中倍感委屈,她的眼眶渐渐湿润,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声音略微颤抖地说:“陛下,难道您就不能为了皇家血脉考虑一下吗?”

司马昱看着徐贵人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心中也有些不忍,但他实在是无能为力。他无奈地摊开双手,苦笑着说:“要不……你去找桓温商量商量?”

这句话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却道出了司马昱内心深处的无尽苦涩。他身为皇帝,却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甚至连自己的后宫都无法安宁,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无奈。

在那幽深的后宫之中,除了众多的佳丽,还有一位名叫李静的妃子。她的出身并不高贵,甚至可以说是低微,但她却有着一颗细腻如丝的心。

李静深知司马昱在这宫廷中的艰难处境,他虽贵为天子,却被诸多势力所掣肘,常常疲惫不堪。每当司马昱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寝宫时,李静总是默默地迎上前去,为他端上一碗精心熬制的安神汤。

这碗汤不仅是一道简单的滋补品,更是李静对司马昱的关怀和体贴。她知道司马昱在朝堂上的压力有多大,所以用这碗汤来舒缓他的身心,让他能在繁忙的政务之余,感受到一丝温暖和慰藉。

司马昱接过那碗汤,看着李静温柔的笑容,心中的疲惫似乎也减轻了许多。他慢慢地喝下那碗汤,品味着其中的甘甜,同时也感受着李静的心意。

在这寂静的夜晚,李静会陪着司马昱说说话,聊聊宫廷中的琐事,或者只是静静地倾听他的烦恼和忧虑。她的存在,就像一束微弱的光,照亮了司马昱在这黑暗宫廷中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昱对李静的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他开始期待每天晚上与李静的相聚,期待那碗温暖的安神汤,以及她温柔的陪伴。在这冰冷的皇宫中,李静成为了他为数不多的心灵寄托之一。

三、被权臣PUA到崩溃的憋屈日常

桓温的步步紧逼,就像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将司马昱紧紧地笼罩其中,让他完全失去了自由和安全感,成为了一只受惊的鸟儿。朝堂上的每一次讨论,对于司马昱来说都像是一场可怕的噩梦,让他备受煎熬。

有一次,大臣们就迁都一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争吵得异常激烈。司马昱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感到自己仿佛被撕裂成了两半,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在这紧张的气氛中,司马昱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主意。他弱弱地开口说道:“要不……我们抓阄决定吧?”他原本希望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来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让大家不要那么严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话音未落,桓温的眼线就像嗅到了猎物的猎犬一样,立刻跳了出来,声色俱厉地对他喊道:“陛下,这可是关乎国家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司马昱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他惊恐地看着桓温的眼线,完全失去了主张,只能赶紧改口说道:“听桓大人的!听桓大人的!”

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是桓温时不时放出的“清君侧”威胁。每当桓温放出风声:“听说朝中有人想谋反?”司马昱就会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会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遍又一遍地写检讨信,信中言辞恳切,充满了卑微与恐惧:“桓大人明鉴,朕绝无二心!都是下面人瞎搞!”写完后,他还会附上大量的金银财宝,当作给桓温的“保护费”,希望能够平息桓温的怒火,保住自己的性命和皇位。

有一次,他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压抑和恐惧的生活,对着心腹大臣痛哭流涕:“当初就不该接这烂摊子!还不如在王府种菊花!”大臣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也忍不住跟着抹泪,提议道:“陛下,要不...咱们联合其他王爷反了桓温?”司马昱听了,慌忙捂住他的嘴,神色慌张地说道:“可别乱说!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在他心中,对桓温的恐惧已经深入骨髓,他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念头,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一切。

在这段艰难的日子里,司马昱与曾经的好友王坦之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王坦之是朝中的重要大臣,他对桓温的专权也深感不满。他多次劝说司马昱要振作起来,反抗桓温。然而,司马昱却因为害怕而犹豫不决。渐渐地,王坦之对司马昱感到失望,两人之间的友情也出现了裂痕。司马昱看着昔日好友渐行渐远,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但他却无力改变这一切。

四、含恨而终的悲剧结局

咸安二年,司马昱终于被这无尽的折磨折腾垮了。他躺在病榻上,身体虚弱不堪,眼神黯淡无光。窗外的菊花依旧盛开,金黄灿烂,可他却再也没有了欣赏的心情。他想起当初在王府的悠闲日子,那时的他自由自在,与诗书玄学相伴,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打湿了枕巾。

桓温派人来探病,司马昱有气无力地说:“如果能还政于桓大人...就还了吧...”他的亲信在一旁哭着劝道:“陛下,您这是何苦?”司马昱惨笑一声,声音微弱地说道:“不还...我连全尸都保不住啊!”

临终前,他强撑着最后一丝力气,颤抖着写下遗诏:“少子可辅者辅之,如不可,君自取之。”这句话几乎是明着让桓温篡位。写完遗诏,他拉着太子司马曜的手,眼中满是愧疚和不舍,说道:“儿啊,爹对不起你...这江山...你守不住就别守了...”说完,他带着满心的不甘,缓缓闭上了眼睛,终年五十一岁。

司马昱的死,像一块扔进深潭的石头,只激起了小小的涟漪。桓温看着遗诏,冷笑一声:“这老东西,倒是识相。”而东晋的朝堂,依旧在权臣的阴影下暗潮涌动。这位从佛系王爷被迫成为悲剧皇帝的司马昱,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当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东晋的国运,也在权臣的操纵下,滑向了更深的黑暗。

在司马昱死后,他的后宫妃子们也都陷入了悲惨的境地。徐贵人因未能为皇家生下皇子,被赶出皇宫,从此流落民间,生活困苦。而李静则选择了削发为尼,在寺庙中度过余生,她每天诵经祈福,只为了能够在来世与司马昱再次相遇,弥补今生的遗憾。

司马昱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他本只想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王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度过余生,却无奈被卷入了权力的漩涡。他在权臣的压迫下,失去了自由,失去了尊严,最终含恨而终。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东晋王朝那段黑暗历史的缩影,让人不禁为之感叹,为之惋惜。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