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 戏说三国第10章 乌巢大火与兄弟分道扬镳

一、乌巢的"烧烤盛宴"与袁绍的崩溃

深秋时节,冀州的大地被一片萧瑟的景象所笼罩。寒风如刀,呼啸着席卷而过,砂砾被狂风卷起,在空中肆虐飞舞,仿佛在预示着一场猛烈的风暴即将来临。

夜幕逐渐降临,黑暗如墨汁般倾泻而下,将整个乌巢笼罩在一片漆黑之中。然而,在这片黑暗中,有一个地方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粮仓。粮仓的轮廓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静静地卧伏在大地上。

就在这时,一队神秘的身影悄然出现。他们身穿黑袍,行动迅速而无声,仿佛与黑夜融为一体。这队人正是张辽和许褚率领的五千精兵。他们的脸上涂抹着厚厚的锅灰,只露出一双双警惕而锐利的眼睛,宛如鬼魅一般。

这些精兵们在黑夜中潜行,他们的步伐轻盈而稳健,没有发出一丝声响。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乌巢的粮仓。

行军途中,许褚像个孩子一样,时不时地摸摸腰间的酒葫芦,仿佛那里面装着的不是酒,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目光还不时地飘向粮仓的方向,似乎能透过那厚厚的墙壁看到里面的美酒。

“张将军,你说袁绍那老小子会不会把美酒藏在粮囤最底下啊?”许褚终于忍不住,压低声音对身旁的张辽说道,“我可听说他前几日刚得了西域进贡的葡萄酒,那滋味,啧啧……”他一边说着,一边砸吧砸吧嘴,脸上露出一副陶醉的表情,好像已经品尝到了那美酒的味道。

张辽见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低声呵斥道:“就知道吃!等打完这仗,别说是葡萄酒,许昌城最有名的醉仙楼,我请你吃个够!但现在,给我把心思都放在任务上!”他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却异常严厉,让许褚不由得一缩脖子。三更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曹军士兵们对视一眼,同时扯开了外袍,内里猩红的战衣上绣着狰狞的火焰图腾,在夜色中仿佛跳动的火苗。随着一声令下,无数火箭划破夜空,如同流星般坠向粮仓。茅草屋顶瞬间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与士兵们的喊叫声交织在一起,乌巢粮仓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淳于琼从堆积如山的酒坛中惊醒,酒气熏天,胡须上还沾着未干的酒糟。他提着青铜酒爵,跌跌撞撞地冲出门外,却一脚踩在满地滚落的黍米上,狼狈地摔了个四脚朝天。他挣扎着爬起来,看着眼前混乱的场景,大声喊道:"救火!快救火!"然而,他的士兵们早已乱作一团,有人抱着酒坛互相厮打,有人为了抢夺一袋粟米将同伴推进火堆,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疯狂与贪婪。

此时,袁绍的帅帐内,熏炉中龙涎香袅袅升起,如轻烟般缓缓升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氤氲的香气,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适和惬意。

袁绍站在精致的沙盘前,他的身影被营帐内的烛火映照得高大而威严。他手持一根象牙签,正对着沙盘上的城池和道路,仔细地比划着攻城的路线。他的神情专注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军队如潮水般攻破许昌城门的那一刻。

"待我攻下许昌,定要让曹操那贼子跪地求饶!"袁绍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带着一丝得意和傲慢。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胜利者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闷雷般的轰鸣。那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最后如同天崩地裂一般,震得整个营帐都微微颤动起来。

袁绍猛地皱起了眉头,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询问,帐门突然被人撞开,一个侍从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主公!大事不好啊!”侍从一脸惊恐,面色苍白如纸,声音也因极度的恐惧而颤抖不止,仿佛下一秒就要晕厥过去。

袁绍心头猛地一紧,但他毕竟是一方诸侯,久经沙场,见多识广,所以还是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沉声道:“莫要惊慌,不过是一次寻常的军事演练罢了,有何大惊小怪的?”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只听得“扑通”一声,郭图竟然像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突然瘫倒在地,头上的冠冕也随之歪斜,看上去狼狈不堪。不仅如此,他的手指还在不停地颤抖着,直直地指向东南方,仿佛那里有什么极其可怕的东西。

袁绍见状,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他瞪大眼睛,顺着郭图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东南方的天空被一片熊熊大火染得通红,那火势之大,犹如一条咆哮的火龙,直冲向云霄。

“主公!乌巢起火了!而且火势如此之大,守粮的淳于琼将军……据说已经醉死在酒池里了啊!”郭图的声音带着哭腔,让人听了不寒而栗。

袁绍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脑门,他手中原本握着的象牙签,“啪”的一声应声而断。与此同时,他面前的沙盘也因为他的失手而被打翻,朱砂如鲜血一般在沙盘上流淌,蜿蜒成一条触目惊心的血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袁绍的脸色在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二、张合高览的"跳槽现场"

战场上,张合双手紧紧握着那柄染满鲜血的长枪,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天际那冲天的红光,仿佛能透过那片熊熊燃烧的火焰,看到乌巢正在遭受的惨烈厮杀。

耳边,乌巢方向传来的喊杀声似乎还在回荡,那是士兵们的怒吼、兵器的撞击以及死亡的惨叫交织而成的恐怖乐章。张合的心跳急速加快,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后槽牙因为愤怒而咬得“咯咯”作响。

“高将军,乌巢一旦失守,袁绍那气量狭小的性子,必定会迁怒于我们!”张合的声音略微有些沙哑,透露出他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转过头,看着身旁的高览,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你可还记得上次粮草押运延误,他是如何处置那名督粮官的吗?”

高览的脸色也同样凝重,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我自然记得,那督粮官被袁绍下令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张合闻言,心中一沉,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那里还留着一道长长的疤痕,那是三年前他因谏言而被袁绍的亲卫鞭笞所留下的印记。当时的疼痛至今仍记忆犹新,而如今,他们恐怕又要面临袁绍的严惩了。

高览怒发冲冠,他的双眼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用尽全身力气,一脚踹开身旁那些溃散的残兵,这些残兵败将们惊恐地看着他,不敢有丝毫反抗。

高览的铠甲在激烈的战斗中已经破损不堪,铠甲的缝隙里不断渗出鲜血,与他额头的汗水混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流淌而下,将他的内衬染得通红。

“哼!我早就受够了!”高览怒声吼道,“上次我好心建议调整阵型,他竟然说我扰乱军心,还当众羞辱我!”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恨。

突然,高览像是想起了什么,他猛地扯开自己的衣领,露出了锁骨处那道狰狞的鞭痕。那道伤痕虽然已经愈合,但依然清晰可见,仿佛是一条深深的沟壑,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这样的主公,不跟也罢!”高览咬牙切齿地说道。

与他对视的另一个人,眼中也闪过一丝决然。两人对视片刻后,高览毫不犹豫地伸手抓住自己身上那件绣着“袁”字的披风,然后用力一扯,将其从身上扯了下来。

披风在空中飞舞,宛如一面燃烧的旗帜。火红的布料在夜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高览的愤怒和决绝。

高览将披风狠狠地抛向空中,看着它在夜空中渐渐远去,心中的愤恨也随之稍稍减轻了一些。

紧接着,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八百亲卫,这些亲卫们都是他的亲信,对他忠心耿耿。

“走!”高览一声令下,带着这八百亲卫,如同一股旋风一般,疾驰而去。他们的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仿佛是他们对旧主的告别,也是对新征程的呐喊。

当他们抵达曹营时,只见曹操正蹲在灶火前,全神贯注地烤着一只兔子。那兔子被烤得金黄酥脆,油脂不断地从兔肉中渗出,滴落在炭火上,发出"滋滋"的声响,仿佛是一首欢快的交响乐。而那诱人的香气,则像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挑逗着人们的嗅觉,让人垂涎欲滴。

曹操听到马蹄声,转过头来,见是二人到了,他哈哈大笑,站起身来,直接把那还滴着油的烤兔递了过去,热情地说道:“二位将军来得正好!快来尝尝我这烤兔,这可是用袁绍送我的蜀地花椒烤的,味道绝对一流!”

张合连忙下马,接过烤兔,咬了一口。那熟悉的香味在他的口腔中瞬间爆发,仿佛带他回到了家乡的蜀地。他不禁想起了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火塘边,烤着兔子,分享着快乐时光的情景。然而,自从他跟随袁绍以来,每日都在战场上厮杀,早已忘却了这种简单的幸福。如今,这一口烤兔,让他心中的思乡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

高览在一旁看着曹操豪爽的模样,心中暗自感叹。他原本对跳槽到曹操阵营还有些犹豫,但此刻看到曹操如此热情好客,又对他们如此信任,他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想,也许这次跳槽,真的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三、刘备的"夹缝求生"大作战

在刘备那略显破败的小院里,老槐树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倾诉着无尽的哀愁。刘备静静地坐在屋檐下,手中紧握着袁绍送来的那壶鸩酒,酒液在清冷的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幽光,仿佛是来自幽冥地府的索命使者。

他凝视着杯中自己那因酒液晃动而摇曳的倒影,嘴角泛起一抹苦涩的笑容:“二弟啊,想当年你在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之时,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可谁能料到,今日我们竟会如此狼狈不堪呢?”

关羽静静地站在一旁,手抚着那长长的胡须,一言不发。他那如寒星般的眼眸,此刻也被一层淡淡的愁云所笼罩。青龙偃月刀斜靠在墙边,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冷冽光芒。刀鞘上那斑驳的绿锈,是它与文丑激烈交锋时留下的痕迹,每一道锈迹,都承载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这时,只听得“砰”的一声,柴门被猛地踹开,张飞像一阵狂风似的闯了进来。他怀里抱着半扇还没来得及腌制的腊肉,满脸怒容,粗声粗气地喊道:“大哥!那袁绍的亲兵刚刚来说,要‘请’咱们去他的军帐里‘议事’,这不明摆着是要咱们的命嘛!”

就在众人商议正酣之际,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嘶声,那声音高亢而嘹亮,仿佛是在向人们宣告着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刘备闻声,心中一动,连忙掀开布帘,向外望去。只见一匹高头大马如旋风般疾驰而来,马上的骑士身着袁绍军的战袍,手中高举着一面令旗,上面的“袁”字在风中猎猎作响,显得格外醒目。

那使者的脸上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笑容,让人看了心生警惕。刘备见状,心中暗忖:“这袁绍派人来此,究竟所为何事?”

正在刘备沉思之际,使者已到门前,翻身下马,大踏步走进院中。他见到刘备,先是拱手行了一礼,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刘皇叔,我家主公特派我前来,有要事相商。”

刘备心中虽然有些疑虑,但表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微笑着问道:“哦?不知袁公派你来此,有何要事?”

使者嘿嘿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刘备,说道:“皇叔请看,这是我家主公的亲笔信。”

刘备接过书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言辞恳切,邀请他前往袁绍处共商大事。然而,刘备却从字里行间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他略一思索,心中便有了计较。于是,他转身对关羽耳语了几句。关羽心领神会,眼神一凛,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重重地拍在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朗声道:“兄长放心!我这就去准备‘大礼’,定要让袁绍刮目相看!”

说罢,关羽转身离去,留下刘备与使者继续交谈。

三日后,当刘备带着关平、周仓等人“出征”时,只见他们的马车装饰得格外华丽,车帘低垂,似乎里面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而在马车的底部,却藏着用锦缎包裹的细软和绣着“刘”字的虎符。这一切,都是刘备精心安排的。

他们装作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骗过了袁绍的守卫,一路朝着远方疾驰而去。然而,他们心中都明白,这一去,便再无回头之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艰难的征程。

四、袁绍的"甩锅大赛"与郭图的神操作

袁绍的帅帐内,空气仿佛都凝固了,令人感到窒息般的压抑。青铜鼎里的炭火熊熊燃烧着,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将帐内的空气炙烤得扭曲变形。

沮授被一条粗重的铁链紧紧锁住,他的身体被固定在一根立柱上,无法动弹。他的头发散乱地披在肩上,满脸污垢,看上去狼狈不堪,但他的双眼却依然充满了愤怒和不甘,死死地盯着郭图。

“郭图!”沮授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那日若听我之言分兵驰援乌巢,何至于此!你分明是嫉妒我……”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郭图突然像发了疯一样,猛地扑到袁绍的脚边,双膝跪地,涕泪横流,声音凄厉地喊道:“主公!沮授他早与曹操有书信往来啊!他故意拖延粮草调拨,就是为了让乌巢失守,好与曹操里应外合啊!”

说着,郭图从衣袖中掏出一卷泛黄的帛书,上面的墨迹似乎还未完全干透。帛书上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隐约可以看出是沮授的笔迹,而且还有一枚伪造的沮授印章。

袁绍的眼睛瞪得浑圆,眼珠几乎要从眼眶里蹦出来,他的怒火像火山一样喷涌而出。他怒不可遏地抓起案几上的玉珏,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砸向沮授。玉珏如同闪电一般疾驰而过,擦着沮授的额头飞射出去,然后像一颗流星一样撞击在墙上,发出清脆的破裂声,墙上瞬间出现了许多细碎的裂纹。

“来人啊!”袁绍怒吼道,声音震耳欲聋,“把他的舌头给我割下来,拿去喂狗!我袁绍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叛徒!”他的声音在营帐中回荡,让人不寒而栗。

士兵们听到命令,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去,粗暴地抓住沮授,将他往营帐外拖去。沮授拼命挣扎,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冤枉啊!主公,我对您忠心耿耿,苍天可鉴啊!袁绍,你这个糊涂蛋,你会后悔的!”然而,他的呼喊被袁绍的怒吼声淹没,没有人理会他的辩解。

郭图在一旁冷眼旁观,看着沮授被拖走,心中暗自得意。他不动声色地将藏在袖子里的帛书又往里塞了塞,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然后,他快步走到袁绍身边,俯下身去,压低声音说道:“主公,据我所知,曹操的粮草也已经所剩无几了。咱们现在只需坚守城池,等待时机,曹操自然会不战自退。”

袁绍听了郭图的话,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还没等他开口回应,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这声音如同雷霆万钧,震得整个营帐都微微颤动起来。袁绍脸色大变,他惊愕地望向帐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好!”袁绍失声叫道,“曹操趁我军军心不稳,竟然发起了总攻!”他的声音充满了惊慌和恐惧。

袁绍手忙脚乱地抓起佩剑,一边大声呼喊:“快!快组织防御!”一边急匆匆地冲出营帐。然而,此时的袁军早已军心涣散,士气低落。面对曹军如潮水般凶猛的攻击,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节节败退。

五、兄弟分道扬镳的"狗血剧本"

当夏侯惇的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震耳欲聋地传来时,刘备正站在马厩旁,给那匹名为的卢的骏马喂食黑豆。这匹神驹似乎感受到了危险的临近,突然昂首嘶鸣,前蹄高高扬起,溅起一片尘土。

与此同时,张飞像一阵狂风一样冲了进来,他手提丈八蛇矛,满脸焦急地喊道:“大哥!追兵已经过了博望坡!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刘备闻声,心中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黑豆,转身看向张飞。只见张飞满脸尘土,气喘吁吁,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就在这时,关羽也快步走了过来。他小心翼翼地将两位嫂嫂扶上马车,然后手持青龙偃月刀,凤目圆睁,如同一尊战神一般,守护在马车旁。

关羽转头看向刘备和张飞,沉声道:“三弟,你随大哥先走,我带二十骑断后!”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股决绝。

刘备看着眼前这两位情同手足的兄弟,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突然双膝跪地,双手沾满了湿土,声音哽咽着说道:“二弟三弟,此去生死未卜,若不能重逢……”

张飞"扑通"一声跪在刘备身边,膝盖磕在碎石上,疼得他直咧嘴,但他却浑然不觉:"大哥再说这话,我就把这颗脑袋割下来给你当球踢!咱们桃园结义时,可是发过誓的,同生共死!"他突然解下腰间酒葫芦猛灌一口,酒水顺着虬髯滴落:"等咱们再聚,我要喝光天下所有的酒!不醉不休!"

关羽将青龙偃月刀重重插入地面,刀身震颤,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大哥保重!若有不测,云长必提夏侯惇首级来见!"刘备看着两位兄弟,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咬了咬牙,沉声道:"就这么定了!二弟护送嫂嫂去荆州,三弟随我去汝南。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活着!我们兄弟一定会再次相聚!"

三人相互对视,眼中满是不舍与坚定。随后,他们各自带领队伍,朝着不同的方向疾驰而去。月光下,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路飞扬的尘土,见证着这对兄弟的分别。

六、蔡文姬的"乱入"与意外插曲

清晨,薄雾笼罩着山野,一切都显得静谧而朦胧。当蔡文姬的琵琶声穿透晨雾时,张飞正举着铁槊,费力地驱赶挡路的荆棘。那琴声如泣如诉,时而婉转悠扬,时而激昂铿锵,竟让这个粗豪的汉子想起了老家桃园里,桃花落在酒坛上的簌簌声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关羽仔细端详着蔡文姬,当他看到她腰间玉佩的纹饰时,瞳孔猛地收缩——那是当年董卓之乱时,蔡邕府上特有的物件。他心中一惊,连忙上前,语气恭敬地问道:"姑娘可是蔡邕蔡大人之女?"

蔡文姬放下琵琶,露出手腕上被铁链勒出的伤痕,眼中满是哀伤:"正是小女子。我从匈奴逃回,却得知父亲已被王允所害......如今我孤身一人,不知该往何处去。"

张飞听完,顿时怒发冲冠,猛地扯开衣襟,露出背上狰狞的箭伤:"妹子别怕!俺老张的伤疤比你这镯子还多!以后有俺在,没人敢欺负你!"刘备则微笑着将披风披在她肩上,衣料上还带着昨夜篝火的余温:"今后,这披风就是你的琴囊。姑娘若不嫌弃,可随我们同行。到了荆州,我定会为你寻个安稳的归宿。"

远处突然传来追兵的号角声,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蔡文姬眼神一凛,突然拨动琴弦,激昂的旋律如战鼓般响起,惊起林间宿鸟。关羽翻身上马,青龙偃月刀映着朝阳,寒光闪闪:"蔡姑娘,这曲《十面埋伏》,可敢与我共赴沙场?"蔡文姬将琵琶横抱胸前,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将军且看,胡笳十八拍外,亦有杀伐之音!"

于是,一行人在蔡文姬的琵琶声中,迎着朝阳,向着未知的前方疾驰而去。这场乱世中的相遇,又将为三国画卷添上怎样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刘备、关羽、张飞这对兄弟,在分别之后,又会经历怎样的传奇故事?蔡文姬在这动荡的年代,又将何去何从?一切的答案,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揭晓。

喜欢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请大家收藏:()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