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两宋传奇 > 第103章 悲从心来

两宋传奇 第103章 悲从心来

作者:东方唐宋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5 09:04: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回到雄州城内,张明远一夜未眠,目光呆滞。想起与张叔夜的点点滴滴,仿佛回到当年,跟着张叔夜出使西夏和辽国,跟张叔夜在东京城酒楼谈笑风生。只恨自己没留下,与张叔夜一同固守东京城,和金贼决一死战,想到这里,不觉动了动眼角,泪珠不争气的滚落下来。

费无极也坐在桌子旁边,想着当年与张叔夜的历历往事,又想起张叔夜的那些话语,总觉得听不够,只恨当年没多去济南府看望他。想到此处,懊恼不已。

子午四人见师父们如此,也心如刀割,自然知道他们二人与张叔夜的感情深厚,就齐声劝道:“师父们要节哀顺变。”

子午道:“虽说与张大人并肩作战的日子很短,但刻骨铭心,不敢忘怀。”说话间眼里含泪。

普安点了点头,哽咽道:“不错,张大人带着他的儿子们出生入死,保卫国家,可惜张大人为国捐躯了,我们岂能不痛心疾首。”

余下泪光点点,喃喃道:“如此忠臣良将,世所罕见。”

武连泪流满面,泣声道:“张伯奋、张仲熊两位哥哥如今生死不明,我们要搭救他们,不能让张大人九泉之下,死不瞑目。”

张明远和费无极听了这话,愈加痛哭流涕,皆捶胸顿足,苦不堪言。

段和誉当年虽说不曾与张叔夜有什么交情,但也听说过他的威名素着,故而颇为敬佩,便问道:“明远、无极,事到如今,金人还算有点良心,让我们带回张叔夜大人的遗体,我们还要去追太上皇他们,如若带着张大人的遗体,恐有不便,莫如派人送回中原,好生安葬,你们意下如何?”张明远和费无极一怔,缓过神来,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张明远道:“如今中原兵荒马乱,金人虽走,但难免他们还要到中原烧杀抢掠,那就将张叔夜大人先葬在朱仙镇,和我爹爹的墓地,放在一块,等以后回去,再做计较。”众人愣了愣,点头不语。

等金人退去,张明远等人安排雄州的一队人马护送张叔夜遗体南下,便马不停蹄,赶往幽州城去。在城外,果然与高丽人回合,众人互相寒暄,皆诉说一路的所见所闻,谈笑风生之际,天色已晚。

在城外,高丽人搭起帐篷,与张明远、费无极、段和誉、子午、余下、普安、武连,露营在茫茫草原之间,一条小河哗哗作响,芦苇摇曳,月光如水。

段和誉心里念念不忘大宋太上皇赵佶的音容笑貌,不知他如今可好,张明远看出一些端倪,不由安慰再三。子午、余下、普安、武连和随行高丽人说说笑笑,谈史论文,不亦乐乎。

子午本去过一次高丽国,但依然装傻充愣地问道:“高丽有什么美味佳肴么?”

高丽人笑道:“大宋的美味佳肴就是我高丽的美味佳肴。”

余下道:“我们真想去高丽,可眼下却不能。”

没等高丽人追问缘由,普安就叹道:“中原人都有乡土情结。”

武连道:“我大宋子民皆是喝黄河水长大成人,故而念念不忘故乡。”

高丽人仰天长叹:“但愿天下太平,女真人目下犯上作乱,就是匪夷所思。这背井离乡着实苦不堪言,我们离开高丽也是这般感受。正所谓,漂泊他乡心中苦,莫如梦里归故乡。”听了这话,众人陷入沉默,毕竟都是他乡之客罢了。

次日,送走高丽人,段和誉热泪盈眶道:“总算知道太上皇的下落了,他可吃苦了。本王从大理快马加鞭赶来,以为东京城还好好的,没想到,走到襄阳城,就听说东京遭遇金兵围攻,依然破城,真是不敢想象。又听说太上皇被金人俘虏北上,真是感觉实乃匪夷所思,以为是个天大的笑话。本王还是来迟了一步。太上皇与皇上如何就不听李纲的话,何至于此!”

张明远道:“我等在洛阳就遇到金人两大高手阻拦。”

段和誉掷地有声,惊道:“何人?”

费无极义愤填膺,恨恨的道:“老毒物与小毒物。”

众人吃了午饭,在幽州城外,四处打探,太上皇与皇上的下落。张明远、段和誉、费无极一路,子午、普安、余下、武连一路。两路分头打探。

张明远与费无极、段和誉,正在行走,发现一股金兵,押送两个囚车,路过芦苇荡。他们戴着面罩,放倒几个金兵,看到囚车里有两个穿龙袍的人,只是低着头,闭着眼睛,好似睡着一般。

当段和誉去搭救时,突然龙袍之人抬头,睁开眼,诡秘一笑,拿着毒镖,射向段和誉,如若不是费无极眼疾手快,段和誉恐怕就遭人暗算了。真是险象环生,好生了得。段和誉回去后,气急败坏把个宝剑啪的一声,拍在桌子上,就目光呆滞,默然不语了。

子午见状,马上大吃一惊,问道:“段王怎么了?”

费无极仰天长叹:“今日遇到金兵押解两个囚车,以为龙袍是太上皇与皇上,可哪里知道,实乃金兵的诡计多端,看来他们料定有人会追击他们,真是不简单,女真人有勇有谋,不得不刮目相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两宋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普安担忧道:“金贼这般诡计多端,如之奈何?”

余下安慰段和誉:“段王,不必如此,虽说金人诡计多端,可论这个天下人间,还没人玩得过我大宋。”

武连马上会意,就出个主意:“莫如,我们扮作女真人,偷偷打探,如若不然,打草惊蛇,就大事不好了。”

张明远点了点头:“此番也是我们有些鲁莽草率,女真人自然防患于未然,我们遇到囚车和龙袍居然信以为真。”

段和誉也幡然醒悟,喃喃道:“殊不知,太上皇他们的龙袍早被金人扒去,他们已被废为庶人。”

费无极仰天长叹:“没想到,堂堂大宋帝王将相,居然落到这般地步,真是不敢想象。好歹见上一面,都不知他们目下如何了。”

张明远一听这话,不由想起宋徽宗,顿时发起呆来,心里忐忑不安,一瞬间目光呆滞。

众人见状如何不知,他们素知张明远与宋徽宗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好似心灵相通,故而张明远这般光景也是在所难免,众人默然不语,退了出去,只张明远留下来,默默一人叹气。

片刻,段和誉走了进去,坐在张明远身旁,给张明远倒了一杯茶,递给他,费无极也跟了进来,坐了下来,端起茶杯。客栈外边,杨柳依依,又是一年春水,又是一片春意。燕子斜来,暖风和煦。

段和誉道:“气煞我也,金贼如此可恶,本王意欲提师北上,搭救太上皇与皇上,你们意下如何?”

张明远诧异万分,马上劝道:“切莫如此,如若吐蕃趁火打劫,突袭大理,岂不可怕?”

段和誉不以为然,对宋徽宗等人担忧道:“吐蕃不敢造次,太上皇与皇上蒙尘受苦受难,本王实在于心不忍。”

费无极道:“金贼既然敢于如此,自然早有准备。我们不可轻举妄动,还要从长计议,不宜大动干戈,要智取不可强攻。轻装上阵实为万全之策,如若派兵,恐怕女真人会狗急跳墙,胡作非为。”

素日沉稳的段和誉,目下却急道:“就怕女真人会撤离幽州城进入白山黑水的腹地,我们追击就难上加难了。那里穷山恶水,女真人的老巢,自然难知底细。”

张明远动了动嘴唇,按耐不住说出了许多日的苦闷:“令人发指之事,屡见不鲜,真是不可思议。”

段和誉见状,马上追问道:“此话怎讲?”

费无极倒是心知肚明,马上说出了张明远的心里话,随即道:“明远师兄的意思,我懂。许多太行黎民百姓听说我们搭救太上皇与皇上,他们都说何必自讨苦吃。他们都默然不语,只是热泪盈眶。有老者说出心里话,我们才明白。他们恨太上皇和皇上,还说他们咎由自取,活该如此,让我们不要徒劳!”

段和誉哭笑不得,惊道:“果有此事,匪夷所思。还以为大宋黎民百姓会痛哭流涕,如何就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了,莫非刁民?”

张明远想起跟随宋徽宗、蔡京、童贯、高俅便衣在东京城汴河酒楼的历历往事了,心中颇多感慨,随即使劲摇头:“看他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日子过得很苦。如何是刁民?如若说了皇上几句坏话就成了刁民,想必这皇上也就是暴君、昏君了?要知道,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好皇上,都是希望黎民百姓敢于直言的,如若没了黎民百姓的心悦诚服,这皇上做得也就遗臭万年了。想当年仁宗皇帝虚心纳谏,对老百姓好的不得了。他驾崩了,老百姓哭天喊地,辽国皇帝也哭鼻子掉泪,可见这皇帝啊,不能总想着逼迫别人歌功颂德。发自肺腑的歌功颂德,那才好呢。”费无极顿时默然不语,只是叹息。

段和誉动情道:“可能有些误会,想必并非他们的本意,被金人吓坏了,也未可知。”

费无极路过雄州,见许多宋朝黎民百姓战战兢兢,东躲西藏,不由气道:“金人着实可恶,此番突如其来,居然把我大宋黎民百姓给唬住了。”

段和誉不甘心道,马上自责开来:“看来此番打草惊蛇也是欲速则不达了。都怪本王太过火急火燎。”

第二日早上,段和誉早早起床,燕山府幽州城依然人心惶惶,张明远、费无极等人离开城里,往郊野而去,一路上快马加鞭,走了许久,慢慢停下来,但见烽火狼烟,金人烧杀抢掠,滥杀无辜,令人痛心疾首。许多契丹人与宋朝人被女真人押送北去,幽州城外的草原上,已是荒无人烟。

张明远站在茫茫草原上,顿时悲从心来,缓缓叹道:“看看,这金贼有多丧心病狂。”但见许多尸首,许多契丹人都死于非命,还有些士卒居然被抛尸芦苇荡之间,只有小河哗哗作响,渐流渐远。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两宋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