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两宋传奇 > 第84章 太祖故事

两宋传奇 第84章 太祖故事

作者:东方唐宋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5 09:04:36 来源:全本小说网

费无极叹道:“显德五年,太祖改任忠武军节度使。 次年,柴荣北伐,太祖担任水陆都部署。到达莫州,先到瓦桥关,守将姚内斌投降;又打退几千名契丹骑兵,关南平定。柴荣在行军路上,审阅各地所上文书,得到一只皮口袋,袋中有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柴荣感到这件事十分奇怪。当时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柴荣卧病回京,命太祖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以接替张永德。同年,柴荣驾崩,年仅七岁的柴宗训继位,太祖改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阿长介绍道:“范仲淹曾对太祖佩服有佳,他说,祖宗以来,未尝轻杀一臣下,此盛德之事。我太祖皇帝应天顺人,受禅于周,广南、江南、荆湖、西川,一举而下,罢诸侯之兵,革五代之暴,垂八十年,天下无祸乱之忧。”

费无极也笑道:“司马光也对太祖拜服的五体投地,他说,唐得天下一百有三十年,明皇恃其承平,荒于酒色,养其疽囊,以为子孙不治之疾,于是渔阳窃发,而四海横流矣。肃、代以降,方镇跋扈,号令不从,朝贡不至,名为君臣,实为绚敌。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纲颓绝,五常殄灭;怀玺未暖,处宫未安,朝成夕败,有如逆旅;祸乱相寻,战争不息,血流成川泽,聚骸成邱陵,生民之类,其不尽者无几矣。于是太祖皇帝受命于上帝,起而拯之,躬擐甲胄,栉风沐雨,东征西伐,扫除海内。当是之时,食不暇饱,寝不遑安,以为子孙建太平之基。 太祖皇帝受天明命,抚有大宝,当是之时,战士不过数万,北御契丹,西扞河东;以其馀威,开荆楚,包湖湘,卷五岭,吞巴蜀,扫江南,服吴越。”

子午追问道:“莫非苏东坡对太祖没什么可说的么?”

费无极认真道:“当然有,苏东坡的说法很是毕恭毕敬,他说,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

余下素闻太祖的故事很多,就笑道:“‘香孩儿’的故事,不知如何?恐怕是传说也未可知。”

费无极捋了捋胡须,笑道:“据传,太祖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身体上有金色,三日都未改变。长大后的太祖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后来,太祖学习骑马射箭,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他曾试骑一匹烈马,他不给马套上笼头,结果烈马跑到城楼的斜道上,使他的额头撞在门楣上,人也从马上掉下来。人们以为他的脑袋一定会被撞碎,不料太祖却从地上慢慢起身,继续追赶,并跃上马背,一点也没有受伤。太祖又曾与韩令坤在土屋里下棋,看到有麻雀在屋外打斗,就起来捉麻雀,结果屋子随后就倒塌了。可见太祖实乃神仙护佑,真龙天子了。”

普安对太祖故事听得多了,故而记忆犹新,对太祖的诗作也曾烂熟于心,随即介绍道:“据说,太祖年少时,因得罪朝廷而闯荡江湖,走遍了天下各地,曾经路过华山,从一群强盗手里救下一个苦命女子赵京娘,太祖与赵京娘结为兄妹,并独行千里护送赵京娘回家,一路上对京娘体贴关怀。途径武安门道川,赵京娘晨起,临渊梳妆,向太祖诉说爱慕之情。太祖踌躇满志,婉言回绝。是时,一轮朝阳喷薄欲出,太祖作《咏日》题于壁。”马上吟诵道: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水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费无极道:“后周恭帝柴宗训年幼即位,当时太祖英明而有度量,将士们都很服气他。周军将要北上作战,京城里流言纷纷,说:‘出征时候,要立点检做皇帝。’有的富人举家逃跑,但唯独宫中不知道这件事。太祖害怕,就跑回家偷偷跟家里人商量:‘这可怎么办?’他的姐姐正在厨房,听后面如铁色,举起擀面杖追着太祖就打:‘大丈夫遇事不能自己做主,跑回家吓唬女人算什么本事?’太祖哭笑不得,默然离开。”

明浩与怡乐听了,乐个不住,哈哈大笑。

明红笑道:“太祖的结发妻子贺氏的父亲贺景思与他的父亲赵弘殷是同袍,两家都住在护圣营官舍,交情非常好,来往亲密,太祖自幼便与贺氏青梅竹马,经常在一处玩耍。贺家有一种自酿的酒,非常香甜可口,太祖经常去她家喝酒,果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贺氏成了他的结发妻子,从此情系一生,至死不渝。然而贺氏体弱多病,最终红颜薄命,没能与太祖白头到老。太祖当了皇帝之后,思念爱妻,忆及往昔,下旨向贺家索要这种酒,贺氏族人将酒和酿法一起献了给他,他看到酒,赐名‘鉴湖春’。”武连想起这样的故事,也笑道。“太祖虽是武将出身,却很喜爱读书,常常手不释卷。他跟从后周世宗柴荣平淮南时,有人向柴荣告密说,太祖用几辆车运载自己的私物,其中都是财宝。柴荣派人去检查;车中却只有几千卷书籍。柴荣问他:‘你是武将,要书有什么用!’太祖回答说:‘我没有好的计谋贡献给陛下,只能多读些书以增加自己的见识。’由此更得柴荣的信任与赏识,还有器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两宋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费无极听了,心悦诚服,马上叹道:“太祖称帝后,也很尊重和重用读书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疑问,就去问宰相赵普,可赵普也回答不出。再问读书人,翰林学士陶谷、窦仪准确地回答出,太祖深有体会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对于读书不多的文臣武将,太祖也总是鼓励他们要多读书,以弥补自己的不足,赵普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才变得手不释卷。太祖用人不问资历。他一面命令臣下要注意选拔有才能而缺少资历的人担当重任;另一面,他自己也随时留心内外百官,见谁有什么长处和才能,他都暗暗地记在本子上。每当官位出缺,他就翻阅本子,选用适当的人去担任,这又使臣下都致力于提高自己。可见太祖的细致入微与身先士卒。做人做事如此,堪当我等楷模。”

月儿道:“太祖出兵讨伐南唐时,南唐使者徐铉对他说:‘李煜无罪,陛下师出无名。李煜和陛下,就好比地和天,儿子和父亲一样。天盖地,父亲庇佑儿子。’太祖却哈哈大笑,不以为然的说:‘既然是父子,为何在两处吃饭,岂不见外了?”

众人听了,点头一笑,原来这故事早已传遍中原,世人皆知。

费无极微微一笑,马上娓娓道来:“据说,太祖喜欢在后园弹鸟雀。一次,一个臣子声称有紧急国事求见,太祖马上接见了他。太祖一看奏章,不过是很平常的小事,甚为生气,责问他为何要说谎。臣子毕恭毕敬的说:‘臣以为再小的事也比弹鸟雀要紧。’太祖大为恼火,恼羞成怒之际马上夺得身边侍卫的斧子,用斧子柄击打这人的嘴,一气之下,就打落了这厮的两颗牙齿。臣子没有叫痛,只是慢慢俯下身,拾起牙齿置于怀中。太祖大惊失色,马上怒问道:‘你拾起牙齿放好,是想去告朕不成?好大的胆子,你觉得这天下人间谁敢过问此事?’臣子不慌不忙的说:‘臣无权告陛下,自有史官会将今日之事,细致入微的记载下来,后人当铭记在心。’太祖一听,浑身一激灵,慢慢压下怒火,顿然气消,知道他是个忠臣,命令左右宣太医前来,并赐赏他,以示褒扬。”

明浩一听,吓得脸色煞白,用手捂着牙齿,不停轻轻抚摸:“好厉害,打掉牙齿?我换牙时,都好痛。太祖居然拿斧头打掉别人的牙齿,这也太可怕了。”

怡乐也点点头,笑了笑:“不错,牙齿如若疼都不好受,何况是被打掉?太祖下手也太重,这个可不好玩。”

月儿突然想起什么就问道:“我看到朝廷许多官员的帽子很有趣,为何都是长了翅膀一般,帽子好似可以飞起来一般。”

费无极介绍道:“说起这个,倒与太祖大有瓜葛。曾几何时,太祖有一次上早朝,在听取某个大臣奏事时,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很不礼貌。太祖心中恼火,但不露声色。退朝后,他传旨属官,在幞头纱帽的后面分别加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一顶帽子两边的铁翅各穿出一尺多,此后越来越长。这种帽子除了朝堂和官场正式活动时须戴上,一般场合并不戴。因为戴上它,在街上行走极不方便。官员只能面对面交谈,要并排坐着交谈,就有些难了。”

怡乐摇头晃脑,笑道:“这帽子很有趣,两只大耳朵,真有趣。”

明浩也乐道:“可不是,我发觉,李唐的官帽是下垂的,可到了我大宋,突然就两只耳朵竖起来了。这是兔子的感觉,是也不是?”

怡乐摇摇头:“我看不对,这官帽的两只耳朵也没竖起来,是与肩膀一样平了。如若谁戴那样的帽子走在大街小巷,那要笑死人了,还以为唱戏的出来了。”

明浩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笑道:“这帽子就是上朝戴,我可见许多员外如若走在街上,都戴苏东坡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怡乐道:“苏东坡这人真有趣,吃喝玩乐,琴棋书画,没有他不会的。他这人的本事,一应俱全。”

明浩道:“胡说八道,我听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苏东坡这人样样都好,故而人人羡慕嫉妒恨。我不大喜欢他,他挡了路,别人还如何走?”

众人见两个小家伙这般议论纷纷,就哈哈大笑。

喜欢两宋传奇请大家收藏:()两宋传奇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