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蓝白社 > 关于山海经的一点想法

蓝白社 关于山海经的一点想法

作者:魔性沧月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12 02:36:08 来源:武林小说网

山海经这部著作,有两种解读态度,一种是将其当做神话,另一种,则是百科全书兼史书。

通常来说,山海经具有浓烈的神话色彩,但我始终相信,任何一种自然神话,多半都是古人实际观察的现象,越古老的神话越是如此,其一定是有原型的。

山海经在我眼中,都是客观的记载,其包罗万象,囊括数十个领域,完全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其中一部分被当做神话,纯粹是古人与现代人的认知差异,观察角度,与描述方式的不同所导致的。

词汇匮乏,通过拼凑类比的方式模糊描述,继而容易造成误解。

简而言之,是描述者太主观,但他描述的事物,却是客观存在的,而非瞎想出来。

事实如何,一切取决于解读者的态度。

解读者认为是虚构的,那解读出来的内容自然是虚构的。

不过既然允许有人先入为主它是虚构的,那么自然也可以直接假定它是真实记载而去解读。

选择前者的人是主流,但世间也不乏选择后一种解读态度的人,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举例来说。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记载:“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头。

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人面鸟喙有翼,食海中鱼,杖翼而行。

维宜芑苣,穋杨是食。

有驩头之国。

意思很简单:大荒之中,有一种人叫驩头。

鲧的妻子是士敬,士敬有个儿子叫炎融,炎融的后裔则是驩头国人。

人面鸟嘴有翅膀,吃的是海里的鱼,走路时像是翅膀当做拐杖。

他们成群结队,经常扶着翅膀游巡于海边,伺机用他们的鸟嘴捕捉鱼是来吃。

从神鬼志怪的角度来解读,完全可以构想出一种不会飞的鸟头人,相貌可以十分怪奇。

但若直接把它当做客观信史,那这说的完全就是企鹅,翅膀在身体两侧,直立的身体走路一摇一晃。

企鹅无论是仪态,还是形象,都太像人了。

它们一夫一妻,去海边时排着队,身边还跟着小企鹅,跟人类迁移时是一模一样的。

早期的南美土著,也曾把企鹅当做人,认为南边的白色大岛上,生活着一大群人。

这便是两种解读方式。

前一种人可以说后一种不科学,出自华夏的山海经,怎么可能描述南极的企鹅呢?相隔万里,这所谓的大荒之南,莫非是南极?实在难以相信。

要知道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海洋馆,那么大多数现代国人都是没有见过企鹅的。

而后一种,也可以说前一种人过于自负,为何古人就一定不可能见过企鹅呢?或许在昔日的中国南海就有企鹅也说不定,亦或者山海经的原版比我们想象的更早时期就有了,它汇聚了早期人类迁移时的见闻。

更亦或者,几千或一万年前,人类就是有这个本事去南极!

这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真理,存在即有道理,这本书就在那里。

如何解读,对错已无可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此篇番外,应书友要求,讲述一下我心中的山海经。

而在讲述之前,首先要从这本书本身说起。

山海经最原初的版本,早已失传。

现今流传的版本,是刘向刘歆父子整理过,流传到晋朝郭璞时的版本。

而早在史记中,就有对山海经的描述,可惜的是,司马迁表示里面的内容‘余不敢言也’,他这一怂,使我们错失了完整版的山海经。

山海经最早并不是一本经,而是好多类似的记录了各种知识的奇书,汇总而成。

有的奇书甚至没有字,只有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