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 第303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31

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 第303章 残棠吻过枪膛雪31

作者:沐不单行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8-17 19:11: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35年秋,北平。

段公馆的书房里,窗外的梧桐叶已经开始泛黄,偶尔有几片被秋风卷着,轻轻拍打在窗棂上。

段明兰坐在书桌前拿着一份电报,眉头紧锁。

她穿着一身素色旗袍,发髻挽得一丝不苟,眉宇间的疲惫却怎么也掩不住。

段明昭站在军事地图前,手中的红笔在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几个省份上重重画了几个圈,眼神冷峻如刀。

"姐,日本人的'华北自治运动'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的怒意,"河北已经沦陷,汉奸殷汝耕成立了'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公然投靠日本人。"

他猛地将红笔拍在桌上,笔尖折断,溅出几滴刺目的红:"可南京那边呢?还在忙着剿共!华北都快被啃光了,他们眼里却只有内斗!"

段明兰闭了闭眼,声音冷静却带着深深的疲惫:"你知道的,蒋委员长的政策一直是'攘外必先安内',他宁可放任日本人蚕食华北,也要先把内部的‘异己’消灭干净。"

她睁开眼,眼底闪过一丝锐利:"可眼下是什么时候?根本不是内斗的时候!再这样耗下去,整个华北都会沦为第二个东北!"

“这正是我担心的。” 段明昭冷笑一声,“再坐以待毙,北平就是下一个沈阳。”

他转身看向段明兰,目光灼灼,“姐,我们不能等了。”

段明兰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8月1日,**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她将文件推到段明昭面前:"我已经以段家的名义,公开表示支持这一宣言。"

段明昭接过文件,快速扫了一眼,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好,很好。"

他抬头看向段明兰:"那南京那边什么反应?"

“还能有什么反应?” 段明兰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嘲讽:

“委员长立刻派了特派员来北平‘慰问’,嘴上说得漂亮,实则是来警告我们不要‘误入歧途’,跟**走得太近。”

她顿了顿,声音更冷:"他们还暗中切断了部分军饷供应,想逼我们就范。"

段明昭的眼神陡然锐利:"那就让他们看看,段家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北平的位置:"现在河北已经沦陷,北平四面受敌,我们必须早做打算。"

段明兰也站起身,走到他身旁:"我已经联系了山西的阎锡山和绥远的傅作义。他们也对南京的政策不满,愿意暗中支持我们——当然,暂时还不能摆到明面上。"

她顿了顿,声音压低:"**那边,也有人愿意合作。"

段明昭挑眉:"哦?"

段明兰微微一笑,眼底闪过一丝回忆的光:“你还记得苏砚清吗?”

段明昭一怔:"那个姐曾经包过的戏子?"

段明兰点头:"他现在是**在上海的地下联络人,化名'苏白'。"

她取出一封信,递给段明昭:"这是他暗中送来的,希望我们能合作抗日。"

段明昭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好!"

他抬头看向段明兰:"姐,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行动。"

段明兰点头:"我已经安排好了,明日以'军事演习'为名,调派部队驻守北平周边要道,防止日军突然发难。"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另外,邵庭那边......"

段明昭的眼神柔和了几分:"他怎么了?"

段明兰微微一笑:"他的戏班子最近多了几个'新学徒',都是**派来的地下工作者,借着唱戏的名义传递情报。"

她看向段明昭:"你不介意吧?"

段明昭哼了一声:"只要他不亲自跟那些人接触,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段明兰失笑:"你呀,还是这么小心眼。"

段明昭没接话,只是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秋风卷着落叶,在庭院里打着旋,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姐,"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这一仗,不好打。"

段明兰走到他身旁,轻轻拍了拍他的肩:"我知道。"

她的目光坚定如铁:"但我们必须打。"

段明昭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没错。"

*

段家的公开表态,立刻引来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反应。

蒋介石亲自下令,削减北平驻军的军饷供应,并派特务严密监视段家的一举一动。

报纸上开始出现"段家勾结共匪,意图叛乱"的言论,甚至有谣言称段明昭"私通日本",意图在北平"自立为王"。

段明兰冷笑一声,在记者会上公开驳斥:"段家世代忠烈,绝不做汉奸!若有人再污蔑我弟弟通敌,就别怪我段明兰不客气!"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眼神锐利如刀,吓得几个亲南京的记者不敢再出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请大家收藏:()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与此同时,邵庭的戏班子成了地下情报传递的重要据点。

新来的"学徒"们借着跑龙套的机会,将情报藏在戏服夹层、道具箱底,甚至化妆盒里,神不知鬼不觉地传递出去。

邵庭心知肚明,却装作不知,只在必要时暗中帮一把。

段明昭虽然不满,但也知道这是必要的合作,只能每晚把人看得更紧,生怕他卷入危险。

1935年的深秋,北平的局势越来越紧张。

日本人的"华北自治"阴谋步步紧逼,南京的妥协政策让汉奸们越发猖狂,而**呼吁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则像一盏明灯,给了无数人希望。

段家,成了这风暴中心最坚定的抵抗者。

段明昭整日军务繁忙,段明兰外交周旋,邵庭则在戏台上唱着《抗金兵》《岳飞传》,用戏曲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

他们都知道,最艰难的时刻还未到来。

但无论如何,他们绝不会后退一步。

*

1935年12月,北平。

南京国民政府的命令终于下来了——为了"缓解中日紧张局势",12月18日,正式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担任委员长,名义上"维持华北自治",实则是对日本侵略的变相妥协。

消息传到北平,段明兰一把将电报拍在桌上,冷笑一声:"好一个'维持自治'!南京这是要把华北拱手让给日本人!"

段明昭站在军事地图前,手中的红笔在"冀察政务委员会"几个字上狠狠划了个叉,声音冷得像冰:"宋哲元不过是傀儡,真正的权力还在日本人手里。"

北平城内,百姓的反应两极分化。

知识分子和学生们群情激愤,燕京、清华、北大的教授们联名发表声明,支持段家的立场,痛斥南京政府的妥协政策。

街头巷尾的茶馆里,人们拍案叫绝:"段家不愧是铁骨铮铮!"

可也有些普通商贩和市民暗自不满——段家将大量资源投入军备,导致城内税收增加,物价上涨,原本繁华的商贸往来也因"孤岛政策"而受阻。

"日本人还没打过来呢,日子先过不下去了!" 粮店的老板嘟囔着,看着空了一半的米缸发愁。

*

日本人对段家的强硬态度视为直接挑衅。

关东军司令部密电驻北平领事馆:"段家必须铲除。"

很快,段明昭的车队在回军部的路上遭遇炸弹袭击,所幸他临时改道,逃过一劫。

段明兰的座驾也被人动了手脚,刹车失灵,险些撞上城墙,幸亏司机反应迅速,才捡回一条命。

与此同时,日军在北平周边加大了军事活动,河北的汉奸政权开始对通往北平的商队征收重税,甚至扣押货物,试图从经济上扼杀这座"孤岛"。

*

蒋介石对段家的反抗勃然大怒。

他一面下令严查"段家通共"的证据,一面暗中联络山西阎锡山、山东韩复榘等地方军阀,试图孤立北平。

"段家这是要造反!" 南京的军政部长在会议上拍桌怒吼。

一些原本对段家保持中立的地方势力开始动摇,山西的阎锡山虽然私下仍与段明兰有联系,但明面上已经减少了物资支援。

尽管如此,北平仍是华北受侵略影响最小的地区。

段明昭加强了城防,在周边要道增设哨卡,严防日军渗透。

段明兰则利用外交手段,秘密联系英美记者,将日军的暴行和南京的妥协政策曝光于国际社会。

邵庭的戏班子成了地下情报网的中转站,那些"新学徒"们借着演出的机会,将药品、资金和情报悄悄送往前线。

来财似乎也察觉到了紧张的气氛,每晚都守在段明昭的房门外,耳朵竖得高高的,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

*

一个寒冷的冬夜,段明昭、段明兰和邵庭再次聚在书房。

炭火燃得正旺,映照着三人凝重的面容。

"我们成了真正的孤岛,"段明兰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南京要打压我们,日本要除掉我们,连一些地方势力也开始动摇。"

段明昭的眼神锐利如刀:"那就让他们看看,孤岛也能变成堡垒。"

邵庭轻轻握住他的手:"戏班子那边已经联系上了河北的地下组织,他们会尽力打通一条物资通道。"

段明兰点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苏砚清从上海传来消息,**正在筹划更大规模的抗日联合阵线,希望我们能坚持住。"

段明昭接过信,指尖在纸面上摩挲了一下:"我们会坚持住。"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直到最后一刻。"

窗外,寒风呼啸,今年的冬天格外吝啬,连一片雪都不肯落下,光秃秃的树枝在风里抖得像筛糠。

北平这座孤岛,在寒风中屹立不倒,像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指侵略者的咽喉。

喜欢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请大家收藏:()快穿之人格补全计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