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快穿之混低保日常 > 第221章 第四个古代世界(31)

燕家虽然如今感情淡了,但之前的感情做不了假,大哥、二哥他们也依旧对小妹爱护有加,只是小辈远了些。

燕飒茗继承了原主记忆,自然也继承了原主对家人的这份情义,依旧是不允许任何人欺辱燕家。

小皇后这样才是人之常情,昭明帝也认可,人活在世,就有三情六欲,圣人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

燕家,小皇后在一日,就有燕家一日辉煌,小事上,昭明帝都可以轻拿轻放。

又去了一趟西北,小皇后心里去了一件事,昭明帝与燕飒茗两人,在朝堂之上配合更加默契。

两人就是活脱脱的雌雄双煞,帝后双煞,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反而是河清海晏,一片太平盛世的模样。

至于被父皇和母后当成不用休息的驴拉磨的皇子皇女,还有总会收到被阉惊喜的大臣,这不是重点,想必他们也是乐在其中。

这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燕飒茗和昭明帝都是欣慰于皇子皇女们勤奋有加,也满意于大臣们的懂眼色会干事。

到此时,太子是彻底放弃了,他才年近五十,已经垂垂老矣,平日上朝也要嘴含参片,否则怕会倒在宣政殿上。

父皇几十年如一日,依旧是龙精虎跃,还能上马拉弓射箭。

父子二人相比,张明帝让出一手,还能打三个太子,可见他向小皇后偷师的成功。

不仅是养生学问上的,还有用人用材之上的,太子就有些许寿命,因为国事繁忙,转嫁到了昭明帝这。

“太子妃,不若孤今日就向父皇请辞太子之位!”

这话太子总说,太子妃之前不应,现在看闺女长大,不需要父亲在前遮风挡雨,就应下。

太子一向很疼闺女,做了这四十多年太子,乏味的很,想必是愿意为闺女退位让贤。

“夫君若是有意,那就去吧,正好本宫也有事与父皇母后相商。”

太子妃不知何时背着他与父皇母后有了秘密,这事太子一直都弄不清。

多年的政治敏锐告诉太子,这里面的秘密,他把握不住,既不敢问父皇母后,也不敢问太子妃。

太子只默默压住自己的好奇心,不敢多问,因为父皇母后对太子妃的看重,每次来后院,腿不自觉的就走到太子妃这。

久而久之,太子也像父皇那样,就爱待在太子妃院中,对于后院中女子,只为了生孩子一事。

“那便走吧!”

太子妃说的,太子就算觉得不对,也会听上一句,听到这句,两人说走就走。

太子妃一向是最懂规矩的,太子妃仪仗在后,太子仪仗在前,一前一后,去了母后的凤仪殿。

从太子府邸进了皇宫,远远看到中宫就落下轿子,步行过了凤翊卫守护的中宫门,再走上小一刻钟就到了。

“太子和太子妃鲜少一同来本宫处,此次前来是有何事?”

太子妃来凤仪殿来的勤,是因为燕飒茗将协理六宫之权给了太子妃,同时,还有一些燕飒茗揽过来的政事,不打紧的,也都交给太子妃了。

太子来的勤,是官家总在皇后凤仪殿处,凡是脏活累活,昭明帝都会想到太子,太子须向父皇禀告政事。

不只是太子和太子妃,燕飒茗的凤仪殿和未央殿,就是另一个宣政殿和紫宸殿。

大量的皇子皇女和新一代的皇孙,已经能够维持朝堂的基本运转,燕飒茗的凤仪殿,成了真正的权力中心。

“本宫过来,是找母后商议太孙之事!夫君则是想请辞太子之位。”

太子妃与父皇母后一直是说的直接,她摸清了母后性子,又知道父皇在这些事上一向是依母后的,才会如此直接。

快言快语,不耽搁母后时间,也别让因为话说的繁琐不利落惹得母后烦恼。

“太子妃,慎言!慎言!”

太子已经惊出一身冷汗,太子就是储君,一国之中有太子,百姓也会觉得有希望,可不能说的如此随意。

“二皇儿何必拦着,二皇妃有话便说,立太孙之事,本宫与官家还未想好,跳过太子直接立太孙,此事事关重大,还需再想想。”

说话间,从太子妃变成二皇妃的孔文君已经主动上前扶着母后,相携去了内室。

“母后!娘子!咱们先说请辞太子之位的事,我还在这呢。”

太子成了无人在意的那个他,母后那话说的太快,他还未听明白,想留母后再与他详说。

“此事本宫应下了,高公公,你去与官家说一声,太子近些年来有功,可别因此是寒了太子之心,多年功劳也能换个爵位。

本宫认为,凭太子所做之事,可得一个伯爵之位,再给十皇孙一个伯爵之位,让他们父女双人双爵位。”

“儿臣多谢母后,也替十皇孙拜见母后,夫君,您先回府,我今日在母后这歇下。”

母后赐爵也没落下闺女,太子妃这个礼行的非常虔诚,踏入内室前,不忘嘱咐二皇子。

俩人脚步都没停,仿佛太子自请辞去太子之位这是一件小事,只留下宫女奴婢和太子相处一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高公公,这是什么情况?还请高公公为孤,为我指点迷津。”

“二皇子是折煞奴婢了,奴婢一个阉人,怎么敢担当得起二皇子指点二字,只不过您如今没了烦恼,可以回府歇息了。”

太子嘴上说着要请辞太子之位已经说了十余年,脑中演练过无数次这个场景,不应该是这样的。

那应当是一个非常隆重的大朝会,最好是新春之后的第一个朝会,文武百官俱在。

若是他当着众人之面请辞太子之位,父皇怎么也该说上几句。

“荒唐!储君之位关乎国本,你当这是儿戏?!”

“你六岁随朕阅兵,十四岁代朕祭天,十八岁便开始协理朝政!这些年批阅的奏折摞起来比你还高,若连你都不行,这天下还有谁担得起?”

朝中老臣,也应该极力挽留,按照规矩,三辞之后,父皇含泪掩涕,母后也要下台来劝说,皇弟皇妹们,也有戏份。

这场大戏太子,不知排练了多久,到如今只有他一人登台唱戏。

从踏入凤仪殿到娘子随着母后入了内室,二皇子都没开口说请辞太子之位,只因为二皇子妃一句话就定下了。

母后说这话的含金量,二皇子没法否认,只要她开口,那就是盖棺定论。

只一瞬间,就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皇太子,变成了泯然皇子皇女间的二皇子。

母后轻飘飘的语气,仿佛说的不是太子之位,只是某个九品小官职。

“二皇子请吧,奴婢还要去前面呢,就不再多陪。”

高公公身上可有凤旨在身,没有时间与二皇子在这多说。

既然是二皇子自请辞去太子之位,他就应该知道会是如今这样,不过是被皇后主子加快了整个过程。

这么多年,还不知道皇后主子性子,二皇子这样,才是该打。

上次从西北回来,一晃十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一辈子的大哥、二哥他们,也因晚年病痛折磨相继去世。

燕飒茗已经许多天没有想起燕家,二皇妃刚进内室,就说她想为十皇孙与燕家儿郎牵线。

报的名字,应当是燕家主脉的一位小辈,燕飒茗听着名字,到二皇妃夸他仪表堂堂。才高八斗、文武双全,都未想起这人是谁。

“说的是太孙,二皇妃怎么说起了我燕家儿郎,太子既已废除,十皇孙有胆气,就去争上一争,本宫不会拦着。”

二皇妃想给自家闺女找一个如意郎君,选一位驸马,找上了燕家。

想借此与皇后、燕家拉动关系,增添十皇孙夺嫡的筹码,燕飒茗都知道是谁,也是揣着明白当糊涂。

“母后说的有理,儿孙自有儿孙福,他日十皇孙看上哪位驸马,还请母后凤旨赐婚。”

这些会招致母后厌烦的话,太子妃为了闺女才会开口,也为了闺女,只说一遍。

既然母后没有这个意向,就只当自己没说过,切入了太孙的话题。

“十皇孙虽是女子,但自小跟在她父亲身后处理,也是第一位女县令,文治武功,一样不差,孝心也好。

儿臣知道,她自小就好强,若是因为太孙之位走了极端,还请母后留她一条性命,就关在我的院中,终身不得再踏出一步。”

二皇妃无论是怎样冷静自持的人,碰上自家闺女的人生大事,也免不了失了分寸。

自古地位之争就是腥风血雨,白骨森森不知几何。

孙辈无论男女,统一排位,已经排到三百多位,一听就是一场大型修罗场。

二皇妃没有闺女那样的自信,只想闺女卷入旋涡之后能保下性命。

为了从母后那得到承诺,二皇妃从怀中摸出了一张薄纸。

这上面,写的是一种被称作蒸汽的神奇能量,这是二皇妃藏着秘密里最深的之一。

记忆中,还有一个利用天地之威的电能,蒸汽二皇妃从记忆中挖出了怎么利用,电能,二皇妃就想不明白是怎么弄的。

虽说是科学,但电可是来自天地间,怎么能将这天地间的电用起来,太子妃没有这个概念。

“用此方子,有盖世之威,千斤之力,要二十人台的滚木,只需要用方子做上两台蒸汽机。”

“你说的,我答应了,二皇妃去找你父皇,这方子一并拿去,就说母后已经答应,无论发生何事,留十皇孙一命。”

二皇妃藏着一手就是这个蒸汽,有了蒸汽,说不定在有生之年,能看到火车和汽车。

燕飒茗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方子上面写的简略,但确实是可行,算是大功一件。

她不追求明君之名,十皇孙纯孝,留她一条性命,算是她的私心。

至于二皇妃后边还藏着什么,燕飒茗也不过问、也不追究,十皇孙想争太孙之位,做母亲的总会为她打算。

最小的皇子也到了大婚的年纪,皇孙们同样入了朝堂,如今是人才辈出,不缺人手。

新君只要不是昏惑无能,都不会成了那个灭国之君,燕飒茗早与官家说了,这事不要问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样头疼的事,就不要让她来承担,这是他萧家的江山,不是她燕家的。

皇后这点,又与其她嫔妃截然相反,一旦入了后宫,无论是世家女还是良家女,都想着昭明帝屁股下的龙椅。

这份权力,昭明帝与皇后共享,尝过权力的滋味,皇后也不眼馋心痒,就与她刚入后宫时说的一样。

如今的朝堂之上,百花齐放,百家相争,只要是皇子或皇孙,就有资格争上一争,父子相争、母女相争并不罕见。

十皇孙早该下场了,等到今日,看来是太子妃在后一直压着。

爵位可以传承,太子之位就传承不了,十皇孙,想要也必须靠她去争。

皇家就是最大世家,如今没有哪个世家敢与萧家媲美,其世家捆在一块,也比不上如今萧家的权势、皇室的权势。

早二十年前,昭明帝担忧的世家之乱,在他生了足够的孩子,和他的孩子给又有足够的孩子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那些世家如今想入朝堂,也要科举,千军万马抢着独木桥,要与寒门学子相争,还要与皇子皇孙相争。

科举之事,有谁比得上自小就在崇文馆上学的皇子皇孙,他们的师傅,有些就是多年来科举出题的考官。

自小耳濡目染,对于政事处理之上,有先天的优势,哪个皇子皇孙小的时候没被母后抓去做过劳工。

十皇孙参与科举之时,因为年岁尚小,得了一个榜眼,就如许多年前燕飒茗认识的那名榜样一样,远去他乡,成了县令。

从县令一路做到知府,前不久才回京述职,燕飒茗压下昭明帝要发了旨意,让二皇妃与十皇孙先团聚几日。

二皇妃找上母后,正是这几日之间,闺女。多年未曾归家,这些日子他们聊了许多。

有一份异世之人的记忆,还有多年来跟在母后身边的耳濡目染,只消片刻,二皇妃就答应闺女,替她去争。

喜欢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请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