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 > 第3章 逃出南京城3

周有粮求道:“小王大夫,行行好,卖给我一点消炎药吧!嘉嘉喉咙发炎,反复发烧,不消炎,好不了,就卖给我几粒,好伐,帮帮忙......”

门里的小王大夫十分无奈,消炎药的珍贵程度堪比金子。

他是真的搞不到。

周有粮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没戏,但不想放弃,继续哀声苦求。

说话的声音传到药房二楼,老王大夫穿上鞋,走下来,怀里抱着一个楠木箱子。

小王大夫看到他走下来,无奈的把门打开。

“老周,消炎药真没有,中药柜也空了,我只能给嘉嘉扎几针试试,好不好,只能听天由命了。”老王大夫走出去,对周有粮说。

周有粮一脸感激,双手合十拜了拜:“感谢,感谢!”

朝裁缝铺走时,周有粮问了句:“王大夫,你们怎么也没走啊?”

满头白发,精神抖擞的老王大夫笑了笑,说:“我是南京人诶,世世代代都是,这座城市需要我,走不掉的。”

周有粮竖起大拇指,由衷的感叹:“王大夫,您是这个,我佩服。”

老王大夫也问了句:“你怎么还没走?”

周有粮唉声叹气道:“该走的时候犹豫了,想走的时候就走不起嘞,我想着,在地窖躲躲。”

老王大夫道:“多准备点粮食吧,日本人来者不善。”

“您这是什么意思?”周有粮脸色一变,慌忙追问:“难不成日本人会对老百姓动手?”

老王大夫不屑地抖了抖胡子。

这个不屑,是对日本人的不屑。

到了楼上,他开始施针,沉默不语,过了会儿,点燃艾草,四处熏染。

“能不能好,就看这孩子的造化了。”

老王大夫收好东西,转身走了。

周有粮追在后头:“王大夫,你还没说呢,日本人会不会对老百姓动手啊?”

“咳咳。”

身后传来咳嗽的声音,周有粮顾不上追了,掉头回来,扶起陈嘉,给她灌水。

发烧的感觉,太糟了。

陈嘉的喉咙剧痛无比,反复醒来多次,每次喝水吞咽都像在吞刀片。

一直到九日下午,才能勉强下地。

半下午,小满肩上扛着两袋杂粮面,阿华抱着一缸腌菜,提着一兜腊肉回来了。

一进屋,小满就抱怨道:“南京城毁了,被炮弹炸的不成样子了,大街小巷全是逃难的,根本买不到吃的,这点东西,是从黑市花高价钱买来的。”

周有粮惊喜道:“黑市还能买到粮食?赶快,再去多买些,越多越好!”

爱英诧异道:“周老抠,你这回咋不抠了?”

昨天,老王大夫说的那句话,摇头叹气的态度,让周有粮心里惶惶,坐立不安。

“娘,我爹好不容易大方一回,咱就别说他了。”小满嘿嘿一笑,伸出手要钱:“爹,给钱。”

话音刚落,外面传来刺耳的警笛声。

陈嘉的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身体就动起来了,以最快的速度蹲在长桌下。

过了一会儿,熟悉的炮弹声没有响起。

阿华壮着胆子卸下一扇门,只见天上纷纷扬扬飘下来好多花花绿绿的纸。

他伸出手,捞了一张,一细看,傻眼了。

“师傅,师傅!”阿华拿着纸跑进后厨,把纸塞给周有粮,哭着说:“这是日本人投下来的,上面说,委员长7日凌晨乘坐‘美龄号’移节庐山了,我们被抛弃了!”

周有粮一怔,接过红色的传单,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足足看了五六遍,他浑身发软,两腿一弯,倒在地上。

红纸飘了出来,落在地上。

陈嘉从长桌下,爬过去,捡起来。

快速的默念一遍:

【经证实,国民政府最高统帅,已于农历丁丑年壬子月戌辰日,携夫人乘坐“美龄号”专机离开南京,移节庐山,放弃数十万官兵与民众。

百万日军已席卷江南,南京城处于包围之中,南京即将被我大日本帝国皇军攻占,日军已向贵军投撒劝降书,若贵军于明日12时之前持白旗,日军宽大处之,不加侵害。

贵军苟欲继续交战,南京则必难免于战祸,是使千载文化、名胜古迹尽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影。

若在上述指定时间内得不到任何答复,日军不得已将开始对南京城的进攻。

无论是否能够和平进入南京,南京市民在任何方面,都会受到人道的待遇,皇军保证不会伤害平民百姓】

什么玩意?狗屁一通!

陈嘉紧紧攥住红纸,手指因发力而变得青白,起身端起没有温度的杯子,喝了口凉水。

冷静,现在她需要冷静。

中学时,曾在课上粗略的学习过这段历史,大学时,主动看了些报道、书籍和电影。

大致了解过这段历史后,她觉得很荒唐,也很愤怒。

日军从四面八方朝南京袭来时。

委员长召开三次军事会议,在会议上,他是这么说的。

南京是首都,是中山先生的陵寝所在,还是要守一下的,不管打不打的赢,都要打一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是,要守,一下的。”

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很无奈。

当时,除委员长外,只有唐将军站出来说,要打。

事实证明,唐将军,还是不够了解委员长啊!

唐接过军令后,表示死战不退。

为表决心,把长江面上所有的船只都调走了。

这一刻,也许是真心的想守卫南京。

但,这么做,也彻底切断**和老百姓的退路。

早在**月份,日军轰炸南京的时候,达官显贵的家眷们就离开了南京城。

到了十一月底,但凡有点权力、体力、财力和眼力的人,都在第一时间离开了南京。

十二月初,最后一批官员,公职人员,各机构得力的职员走了。

他们宁愿把大楼里的办公桌拉走,都不愿意承载普通老百姓。

而后,日军三面包围南京城,截断火车道,派出炮艇,飞机袭击江面上的船只和江边的群众。

此时再想离开南京城,难如登天,重重包围下,连一只苍蝇也别想飞出去。

等到沦陷那日,城**有六七十万人,其中十余万是撤不走的**。

五十多万是生意人,小手艺人,小商贩,教职工,学生,基层公差,普通职员,小户平民,贫苦劳力,体力不济的老人,外地难民等。

他们有的是跑不起,有的是相信政府死守的承诺,有的是不知鬼子的凶残程度。

滞留在南京城的绝大多数人,都抱有侥幸心理。

日军不会伤害平民。

他们还不晓得,鬼子说的话叫鬼话,是不能相信的。

喜欢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请大家收藏:()快穿系统:炮灰只想寿终正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