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香后面也是跟着去接了新分到他们大队的知青的。
这一次三男两女,表面看着,也看不出什么!
但是几个男士暂时看着比较来事,比起大队现在的罗知青人情世故方面更会处理。
也还好张满仓是叫苏香过来帮忙的,不然那么多行李,一趟还真的难以运回大队。
别看才五个知青,他们带的东西,大包小包的,一个牛车都装不完。
好在这次,除了苏香还有三个体力不错的年轻人一起。
不然单靠苏香,也没法子一趟走完。
最后几个知青,自己拿了些轻的东西,重一些的苏香他们分一分后,快速挑着他们的行李带人回大队。
几个知青一路上,也跟着苏香他们打听了大队的情况。
苏香他们也没有隐瞒,能说的那是都说了的。
几个知青三个男的中最高的国字脸叫李文,最矮的戴眼镜的叫魏家国,个子居中长的像小奶狗的叫卫华强。
至于女知青,鹅蛋脸穿着碎花裙和皮鞋的叫曾慧玲,圆圆脸背带工装裤的叫刘素梅。
曾慧玲给苏香的感觉就是家庭条件不错,因为她的行李是最多的。
不过,苏香对这些不感兴趣,她也没打算结交知青。
跟着来接知青的,都是一门心思早点将知青送回知青点。
他们之后还能去地里继续上工赚工分。
所以一路上,多数时候,是知青们问苏香他们情况的。
问的最多的就是还有多远!
得到的回报,基本上都说还在前面。
也是弄得那些知青,不知道该说什么!
一个个还没到大队,就觉得未来的日子绝对的苦逼。
因为去县里的路,足够他们走断腿。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会被分到这么偏远的大队。
一个个也是越走越丧的,为了知青,苏香他们都特意放慢了步伐,也休息了好几次。
不然,以他们的脚步,早就该到了。
反正他们也是挺嫌弃这些知青,干活儿不够的,吃苦耐劳方面也不太行。
苏香还是没有多说什么的,这些基本上注定了的。
这些知青,在这个档口下乡,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
好的方面是,在乡下,只要努力一些,还是有吃的的。
但是前提条件,得自己认识才行!
不好的就是,知青基本上干活都没办法跟村里土生土长的同龄人比较。
真的差的有些远,这个差距也是让人不知道咋说的。
要是不能习惯,后面真要是持续的旱灾爆发,那是真的要死人的。
所以,苏香也不知道,这些知青下乡,到底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不过不管如何,这个也不是她该管的。
休息好了,苏香他们继续赶路。
几个知青却觉得休息不够,但是苏香他们知道越休息越累。
为了早点回到大队,也是鼓励他们坚持,同时还给他们普及,在林子里过夜的可怕。
为了不在林子里过夜,几个知青也是表现的挺有韧劲的。
等到看到村里的建筑,一个个也是谢天谢地的。
他们实在太累了,虽说从市里到公社这段路,他们不是坐大巴就是坐牛车。
但是跟在火车上没有多大区别,一样拥挤,一样的辛苦。
好不容易到了公社,以为步行会因为大队距离比较近。
结果他们走起路来,才发现,那都是他们自以为是。
这样的距离,他们就算有心出来购物什么的,也是不太行的。
这样的距离,他们真的做不到一天内往返。
在林子里过夜,对他们来说很可怕。
所以,想到后面要添置东西,就觉得这日子好苦。
知青们的想法,也瞒不过苏香她们,不过他们没有管。
只是告诉他们,如果想买的东西不多,只要将钱票准备好,有人外出就可以拜托帮忙带东西,倒是不需要自己外出。
听到这个,几人的脸色才好看一些。
任谁也不想步行外出,实在太累人了。
苏香他们也是跟着介绍了一下村里的大队长家的位置,还有知青点的位置。
反正有事儿 ,他们最先找的该是作为大队长的九叔公。
虽然,基本上执行的都是张满仓,但是这都是九叔公做安排的。
苏香他们对于回到村子,也是松了口气的。
没办法,路上耽误了不少时间,不然也不可能这么晚才回来。
苏香他们几个将行李挑着放在知青点,后面就让他们自己去安排了。
反正知青点,男女各两个房间,也没有什么好争的。
怎么睡,都看他们各种的安排!
现在村里正好,男女知青正好对半!
这是个不好不坏的消息,苏香也觉得暂时知青点还是很宽裕的,要是再多一些。
那就说不好了,到时候知青点才是真的会很热闹。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还有些多余,更加没有必要。
苏香他们也都是明白人,将人送到知青点,差不多就撤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年代之旅途请大家收藏:()快穿年代之旅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至于他们住的如何安排,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了。
毕竟知青点就是为了安置知青才建的,也是为了能住下更多知青建的。
除非往他们村子塞四十几个知青,否则还是能住的开的。
苏香他们完成任务,也是非常开心的撤退了。
包括张满仓都没有在知青点逗留,至于住处的安排,都是让他们自己来的。
晚上的时候,三虎他们回来,还问起了这次来的知青。
“娘这批知青怎么个情况?”
三虎只想知道,是不是跟最开始的知青一样是搅事精。
“估计大差不差吧!不过这次来的男知青更多一个,现在知青点的知青男女数量打平了。”
至于后面会闹出什么事儿,苏香自己也预测不到。
她也没有那么无聊,去预测这些。
反正在一个村子里,到时候真有什么,也是有足够多的热闹可以看的。
“啊!怎么就没有能吃苦耐劳的知青啊!”
三虎听了瞬间觉得无趣了。
“这样的知青,有肯定是有的!等他们上工时候,就知道是啥情况的了。”
苏香觉得具体如何还得看上工的态度。
可以不会,但是最起码要是愿意学习的样子才成。
要是不这样,那就真的差不多。
以后村里对知青,可就没得一点好感了。
因为上一批知青足够败坏了大家对知青的好感,他们是一点也不想知青分他们村子的。
张满仓虽然离开了,但是还是让他们收拾一下,到时候先到支部那边领一下粮食。
当然,张满仓也表示,这粮食不是白送的,之后干活的工分里扣。
那些知青也没有多说什么,也是照做的。
暂时来说,张满仓还是放心了。
毕竟没有闹出什么事儿来,弄的他觉得麻烦他自然觉得还行。
知青的到来,也没有人欢迎,他们也是开始明白他们的到来是不被欢迎的。
基本上的知青,还是听从安排的,只有工作的完成度,那是不要太指望的。
好多次将菜苗当成草后,才改正了。
苏香对于这些也是直摇头的,也没有多说什么。
分给她的知青,她就好好教。
反正她跟知青,也没有什么仇怨,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苏香自己事儿不少,还得照顾暂时养在她家的猪崽。
下工后都是早早离开的,不可能在工分地里逗留。
倒是知青那边也确实闹出了笑话。
原因是新知青的东西没上锁,说是被动了。
这事儿还找上了九叔公,然后那些知青都到苏香这里用钱买了可以上锁的箱子。
至于那些被动了的东西,基本上也没有追回来。
因为被动用的是曾慧玲,被动的也是护肤那类的东西。
那都是她家里亲戚带回来的外国货,她自己用起来都是省着的。
结果被人用了不少,不难受才怪。
最关键的是这人还没抓到,可想而知她有多气。
也是因为这事儿,找苏香做箱子的知青可是不少的。
重要的物品都锁着,倒是没有再传出什么事儿来。
经此一事,知青点,暂时也进入了安静期。
其他的的小吵小闹的,也影响不到村里人。
主要是已经看过了罗颂他们之前闹出了不少事儿,现在已经不新鲜了。
加之,各家还在为野菜这些的奋斗,听八卦的热情都降低了。
这要是事儿不多,倒是不会缺乏去知青点蹲热闹看的人。
只不过现在也没有人愿意,为了听八卦弄得后面饿肚子,那才是会让人后悔的事儿。
新来的知青倒是基本上都很乖觉,说弄野菜也是有在认真的挖的。
所以,新知青的到来,没有溅起什么大水花。
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没有其他的心思。
除了苏香他们几个去接知青的,也就只有被安排带新知青的人才和几个新知青苏香。
这日子也是一天一天过的,除了地里的活计,也是安排了在修猪圈的事儿。
这些猪崽没有在苏香家里待很久,也确实跟苏香计算的时间差不多。
要不是,因为白天温度高,他们变成早上和傍晚摔土砖和捡石头,猪圈肯定是要推迟修建的。
不过情况还是没到那个程度,因为大家都挺努力的,猪圈的修建也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的。
猪圈修在村边上,靠近苏香家这边的方向。
不过距离苏香家里,还是有一千多米。
之所以在这边,也是因为靠近水井。
为了味道好闻一点,猪圈不太适合修在村中心那口水井那边。
就算能接受这味道,那口水井那边,也没办法修一个两间的猪圈。
张满仓也是有想法的,他想以后有能力就多养几头猪,那样村里的账面,也不至于那么困难。
所以这一修,直接就修了两个圈。
对于张满仓的决定,还是支持的人多过反对的。
因此,猪圈的事儿也就这么决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年代之旅途请大家收藏:()快穿年代之旅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里离水源挺近的,冲洗猪圈也方便。
加上距离苏香家里也挺近的,真有什么,也可以找苏香这个养猪大家帮忙看看。
养猪大家这是村里人私底下给苏香的称呼。
因为最开始养猪、养兔子,都是苏香教过的,加之生病了苏香基本上都能看好。
因为这个,村里人私底下就这样称呼苏香的。
这两年,政策不允许了,私底下对苏香的称呼才止住。
苏香自己虽然听了几嘴,但是也没有太在意。
现在村里除了任务猪,还多了七头猪。
一个个也是真的很有干劲的,没有肉的日子,肚子里的油水总是少了不少的。
有肉吃,这日子才叫有奔头。
那些猪搬进已经消毒杀菌过的新猪圈,夏收也差不多进入了火热期。
天气炎热是天气炎热,但是夏收不管是谁,都不敢耽误。
已经成熟的水稻,不早点收割、脱粒、晒干,可是要错过交公粮的。
交公粮是头等大事儿,这个不管如何也是不能出错的。
关系到大队评优评先很多事儿的。
就算不能成为最优的大队,也不能是最差的。
别怀疑他们大家的积极性,为了得到优秀的评级,他们也是很拼的。
田里的稻子,也是等不了那么久的,所以抢收也是火热进行的,就差没将人直接干种暑。
其实,各个大队现在情况都差不多,都在抢收中。
想要尽快将公粮给交了,这样才能将剩下的粮食分入各家。
在不交完公粮前,能有多少粮食分到各家还是未知数。
这个很是说不好,也是不能说的!
夏收的大部分田里,种的都是水稻。
这个是为了更好的交公粮,但是很明显夏种的时候不能种水稻了!
水稻水稻不抗旱,种着很浪费水。
现在河里水位下降了很多,包括村里的几口水井都是如此。
所以不珍惜水资源,那是不可能的的。
苏香他们努力收割稻子,打算趁着天气热,早点将稻子晒干来。
因为这样,村里的人被分成了两波,一波割稻子,一波脱粒。
等到脱粒了不少后,还得分出一些来人来做晒稻谷的工作。
不过按张满仓的想法,他准备将知青分到晒稻子的行列。
没办法,这些知青干活真心没效率。
割稻子那是比不上小孩的,夏收比较着急,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耽误。
所以一个个不就得紧着来安排。
最轻松的活也就晒稻谷了,所以在能晒稻谷后,这些知青都被安排去了晒稻谷。
这个活计因为轻松,工分自然没有那么多的。
喜欢快穿年代之旅途请大家收藏:()快穿年代之旅途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