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庭被分到和江瑜一个房间,房间还有另外两个男知青。
每人一个单人床,床特意打长一点,老知青的床脚处都有地方放他们自己打的用来装衣服、贵重物品的木柜子。
他们两个也不矫情,跟老知青热情地打招呼,顺便打听一下在这边下乡的生活,以及怎么置办要用的东西。
女知青那边亦然。
第18章炮灰对照组堂妹17
因为一切都是有章可循,老知青的经历,新知青基本可用,新来的知青这边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带了的东西可以直接用,缺少的家具可以到村里去定做,或者用木匠已经做好的现成的。
缺少的东西可以去镇上或者县城的供销社购买。
当然置办的前提是要有钱有票,所谓破家值万贯,布置住处看起来有些东西不起眼,加起来多了,还是要花一笔钱票的。
索性知青们下乡都有政策,行政部门有拨款到接收知青的大队,给具体每个下乡的知青发放安置费。
新来的四个知青的安置费,大队长在刚接他们到了大队部的时候已经发放给他们了。
安置费是给知青们用来安置的,主要用于购置知青下乡后急需的生活用具。
知青在未下乡前是学生,大多与家庭共同生活。
而一旦到了农村,面临的是独立生活,一套简单的个人生活用品,如被盖、蚊帐、垫盖的棉絮,是必需购置的。
新知青在安置的时候,洛言就在不经意间到他们面前刷存在感了。
她之前的好名声还是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她又经常往知青点去,给知青们帮帮忙。
知青们感激她的帮忙,觉得她热情善良,而且在读书有学识,跟知青们有共同话题,双方相处得很好。
因此,洛言在新知青下乡之前已经是知青点的常客。
村民们和知青们倒也不会认为洛言喜欢知青点的知青,毕竟洛言年龄还小,年龄是她最好的保护色。
那在新知青到来的现在,洛言来知青点找老知青们帮忙、聊天,顺便认识认识新知青,给新知青们帮帮忙,带他们熟悉村里的情况,就不显得突兀了。
所以说,洛言也就是在刚重生时对洛语的针对显得智商低了,在刚重生的那一年,洛言经历了各种打击之后,知道了该怎么做,迅速地改变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受欢迎了。
只是有收获就得有付出,洛言收获了好名声和大多数人的赞美,就要付出许多精力。
洛语自认为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她就对洛言挺佩服的。
她是挺自私的一个人,做不到为了讨好大多数人的欢心而做各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她现在在做的事情都是出自自己的意愿想做的,干家务活也好,努力读书也好,孝顺父母友爱兄长也好,都是她想做好的事情。
至于邻里的关系,村民们的好感,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还过得去吧,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吗!
她有亲人,有好友,有同学,有老师,有书本,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