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184章 锦衣卫14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第184章 锦衣卫14

作者:七月微风鸿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3 08:37:1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海东五年秋,海东国迎来了丰收季。田野里,陈阳引入的红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长势喜人,挖开土地,一串串饱满的红薯、一个个沉甸甸的土豆堆满田垄,玉米秸秆上挂满了饱满的果穗,产量之高远超传统作物,让农人们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这丰收景象,陈阳心中有了计较,随即召来外交人员,吩咐道:“带着这些新粮的种子去趟大明,见万历皇帝,就说用红薯、土豆、玉米的种子,换些人口过来。”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些作物高产,早晚瞒不住,与其让它们悄悄流入大明,不如借此先换些实在的好处。”

外交人员领命,带着精心挑选的种子启程,半月后抵达大明京城,获准觐见万历帝。

殿上,外交人员献上红薯、土豆与玉米的样本,说明来意:“我主念及宗主国百姓或有饥馑之虞,愿将此等高产粮种献上,只求陛下允准,以粮种换些人口,充实我国垦荒之力。”

万历帝见这些作物模样新奇,半信半疑,当即传召锦衣卫,命其暗中核实海东国的粮食产量与作物特性。几日后,锦衣卫回报,确证这些作物在海东国亩产惊人,远超寻常五谷。

万历帝闻言大悦,深知此等粮种能解大明多地粮荒之困,当即拍板同意:“准了。你国以粮种相赠,朕便许你等从流民中挑选人口,按粮种数量兑换。”

一场以高产粮种换人口的交易,就此定下。海东国既能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所需人口,大明也得到了能惠及万民的粮种,看似各取所需,却不知这早已在陈阳的盘算之中。

新军即将开赴南洋换防,出发前夜,陈阳召来新军将领,面色沉凝地发布命令:“你们到了南洋,首要之事便是肃清所有反抗势力,绝不能让任何反抗力量有抬头之机。”

他语气斩钉截铁:“当地土人若安分守己,可按律管辖;但凡是有不听话、敢违抗政令者,或是暗中聚集、意图反抗的,无需多言,直接消灭。”

“记住,南洋初定,容不得半分隐患。”陈阳加重了语气,“只有彻底压下所有反抗苗头,才能让那片土地真正安定下来,为我海东国所用。下手必须果断,不留后患。”

将领们齐声领命,眼中闪过决绝之色。数日后,新军登船起航,带着陈阳的指令驶向南洋——一场以铁血手段巩固统治的行动,即将在那片湿热的土地上展开。

海东六年八月,经过一年多以粮种换人口的持续运作,一批又一批来自大明的人口被陆续运往海东国,这一年多里,人口净增四百多万。至此,海东国总人口已达九百多万。陈阳看着鱼鳞册上的数字,紧绷的眉头稍缓,心中总算有了几分满意。

随即,他召来北路军将领,下达了新的指令:“如今国中仍需充实人口,朝鲜那边,也该再出些力了。”

他目光锐利,语气不容置疑:“传我命令,向朝鲜李朝索要人口——重点是女子和孩童,数量越多越好。告诉他们,这是作为藩属应尽的本分,不得推诿。”

北路军将领领命而去,很快,带着海东国旨意的使者便奔赴朝鲜。对于这个常年处于威慑之下的邻国,陈阳很清楚,只需一道命令,对方便不敢不从——女子与孩童,将成为海东国人口增长的又一批补充。

陈阳将改良的捕鱼技法与制网工艺在国中推广开来,渔民们用上更结实的渔网,掌握了随季节追踪鱼群的技巧,海东国的渔业很快迎来爆发式发展——近海渔船往来如梭,远海船队也能满载而归,每日打捞的鱼获堆积如山,连港口的空气中都弥漫着咸鲜的气息。

为解决鱼获不易保存的问题,陈阳又传授了多种加工方法:用陶瓷罐密封杀菌制成鱼罐头,肉质紧实不易腐坏;将鲜鱼去骨去皮,反复烘烤揉搓制成蓬松的鱼松;还有鱼干、鱼酱等各色制品,花样翻新,风味各异。这些加工好的鱼制品不仅便于储存,更适合长途运输。

很快,大量鱼松、鱼罐头等通过商船运往大明,因其口味独特、携带方便,在市井中颇受欢迎。海东国从不直接收取白银,只要求用粮食、布匹、铁器等物资交换。即便如此,靠着源源不断的渔产贸易,国中库房里的白银仍越积越多,一座座银山般的银锭堆得密不透风,仿佛永远也用不完。

渔业的兴旺不仅让百姓餐桌上多了吃食,更成了海东国与大明贸易的又一重要支柱,既换来了急需的物资,又不必担心白银泛滥的隐患,可谓一举多得。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布局,陈阳凭借后世经验,在海东国大力推进兵器制造业革新。国中陆续建起一座座高炉、钢炉,采用先进的冶炼技术,钢材产量与质量突飞猛进。以此为基础,新式火炮被成功研制出来——炮身采用高强度钢材铸造,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更关键的是,利用南洋引入的橡胶制成的炮架与牵引车轮,极大提升了火炮的机动性,使其能在各种地形快速部署。这类火炮的性能,远超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款同类武器,领先水平足有百年之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枪械方面,从后装燧发枪到更先进的连珠枪,也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大规模量产。这些枪械射速更快、可靠性更强,配合标准化生产的弹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

很快,海东国的军队开始全面换装。士兵们手持新式步枪,炮兵部队推着先进火炮,整个军队的火力与机动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曾经的冷兵器与旧式火器被迅速淘汰,一支装备着跨时代武器的强军,就此成型,成为海东国在东亚与南洋海域最坚实的后盾。

半年前,海东国的工匠们成功造出了第一辆自行车,经过反复打磨改进,制造技术日渐成熟。陈阳当即下令成立自行车厂,调集人手与物料,开启大规模生产。

一时间,工厂里车床转动不停,一辆辆造型简洁、结实耐用的自行车被组装出来,很快便流向市场。

奇妙的是,这小小的两轮物件迅速风靡全国。官员们骑着它去衙门办公,比马车更灵活便捷;寻常百姓蹬着它走街串巷,赶集送货省时省力;连巡逻的警察也配上了自行车,穿梭在街巷中效率大增。

无论身份高低,骑上自行车都成了一件时髦又体面的事。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骑着自行车的身影,车铃声清脆悦耳,成了海东国一道鲜活的风景。人们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荣,更以这份便捷与活力,感受着国家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

大明的海商们在海东国见识到自行车后,顿时被这不用畜力便能飞驰的物件吸引——在他们看来,这不仅是新奇玩物,更是能献给官宦、富商的绝佳礼物,背后藏着巨大的利润空间。

于是,一众海商纷纷找到海东国的商贸官员,提出要大批采购自行车,却被告知:“海东王有令,此物暂不售卖。”

海商们不肯罢休,几番辗转后,竟联合起来上书陈阳,言辞恳切地请求准许发售自行车,甚至愿出高价。

陈阳看着联名上书,沉吟片刻后下了一道新令:“自行车可售,但不以银钱交易,只换人口。”他定下规矩,“一辆自行车,换一百名青壮男女;若换孩童,则可换一百二十名。”

消息传开,大明的海商们瞬间陷入疯狂。他们太清楚这买卖的价值了——一辆自行车在大明能卖出天价,而人口在灾荒不断的大明并不难寻。

很快,一支支商队开始在大明境内搜罗人口:从流民聚集的村镇挑选青壮,从孤儿院里收养孩童,甚至不惜花钱从贫苦人家手中“买”人。这些被选中的人口,被分批装上船,源源不断运往海东国。

每一批人口抵达,海商们便能从海东国换回相应数量的自行车。一时间,海东国的港口人头攒动,既有送来的人口,也有运走的自行车,而陈阳的账册上,人口数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为海东国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力。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