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85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54

江锦辞听了这番话,沉默片刻,而后展颜一笑,拱手道:

承蒙黄老厚爱,只是...

他目光温和地望向远处正在与枣枣嬉戏的明轩,语气诚恳:

实不相瞒,当年收养明轩这孩子时,我曾立誓要待他弱冠之后,再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如今明轩年纪尚小,正是需要悉心教导的时候。

若此时谈婚论嫁,只怕会分心照看,辜负了当初的承诺。

江锦辞说道这又顿了顿,含笑补充道:况且令嫒金枝玉叶,在下不过一介农家布衣,实在不敢高攀。黄老的美意,在下心领了。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身为父亲的责任,又谦逊地推拒了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婚事。

萧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遗憾,却也不便强求。他轻轻颔首:是老夫考虑不周了。江小友重情重诺,实在难得。

说罢,他转身登上马车,帘幕落下前,又深深望了江锦辞一眼:既如此,那老夫先告辞了。

约莫七日后,老夫处理完手头杂务,再来叨扰。

“随时恭候!”

马车缓缓驶离,江锦辞立在原地,目送车驾远去,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七日...

他低声重复着这个期限,唇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看来,计划要提前了。

晚风掠过庭院,吹动他素色的衣袂。转身时,目光在不远处嬉戏的明轩身上停留了一瞬。

那孩子天真烂漫的笑颜,让他眼中的决意又坚定了几分。

送走萧煜一行人后,江锦辞便开始着手安排庄中事务。

他没再像往常那般每日给明轩、枣枣授课,而是在第二天就亲自送两个孩子去了镇国公府,托岳老将军将他们安置在军队训练营历练。

毕竟刀枪要见血才利,性子要经事才稳,让他们跟着将士们吃几天苦,比两人对练百次还有管用。

送走两个孩子的次日清晨,江锦辞特意寻到正带着下人打理菜园的陈小花。

陈姨。

江锦辞立在篱笆旁,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郑重:

皇上赏赐的那处府邸空置已久,我想着该收拾出来了。

今日我研究新物件,脱不开身。想劳烦您带着下人进城打点,该添置的添置,该更换的更换,银钱方面不必节省。

陈小花闻言,眼中顿时漾起欣慰的笑意。

她早就盼着这一天,锦辞这孩子年纪轻轻就得了圣眷,如今又献上那么多利国利民的好物什,往后定然是要在京城立足的。

那府邸若一直空着,倒显得他们不识抬举。

而且收拾出来后,锦辞也好搬过去住,以后待客会友也方便,不必老是劳烦那些大人往这京郊庄子跑。

更重要的是,在京城有了自己的府邸,往后若有合适的姻缘,相看议亲也体面些。

总不能在庄子上招待未来的岳家。

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陈小花连声应下。

江锦辞温声道:有劳陈姨费心了。

这有什么费心的,都是一家人那么见外干嘛。

陈小花说着便转身安排起来。她办事向来利落,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就点齐了四个得力丫鬟、两个粗使婆子,又唤来五个稳妥的小厮。

众人手脚麻利地收拾出两辆马车,载着扫除用具、换洗的帐幔,还有充足的银钱。

陈小花亲自检视了一遍,这才登上头一辆马车,朝立在门前的江锦辞挥挥手告别。

车轱辘在黄土路上轧出深深的辙印,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渐渐消失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

望着远去的车马,江锦辞负手立在庄门前,轻轻舒了口气。

棋盘已经布好,只待那位如期而至了。

将几人全部支走后,偌大的庄子便只剩他和一些下人了,江锦辞每日都关在作坊里,抱着一堆枣木忙碌,刻刀与木块碰撞的“笃笃”声,成了庄中最常听见的声响。

第七日后的午后,暑气稍消,萧煜独自带着‘车夫’前来。

黑色的马车停在庄外老槐树下,管事早已候在门口,恭恭敬敬地引着他往书房去。

刚推开月洞门,便见江锦辞独自坐在院子里的凉亭下,石桌上摆着一壶茶。

“黄老请坐。”

江锦辞起身相迎,亲手为他斟上刚沏的雨前龙井,茶汤清澈,香气袅袅。

萧煜环顾四周,往日里明轩的呼喝、枣枣的笑声都不见了踪影,连院角的秋千都静悄悄的。

不禁明知故问道:“今日庄上倒是清静,那两个孩子呢?”

“送去岳老将军营中历练了。”

江锦辞轻抿一口茶,语气平淡:让他们跟着将士们练练筋骨,磨磨性子。陈姨也带着下人进城了,皇上赐的府邸总不能一直空着,得提前收拾妥当。

说的很是,萧煜颔首笑。

你早该搬到城里去了。这庄子虽清静,但每次要来寻你说话,都得专程出城一趟。

微微抿了一口茶水后,放下茶杯,二人便开始随意地闲谈,从庄外金黄的稻浪说到朝中推行的新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煜的目光却始终若有若无地停留在江锦辞身上。

若不是有极其重要的事要商议,断不会特意将两个孩子和陈小花都支开,独留一人在此等自己上门。

而且,这小子怕是已经看透自己的身份了。

果然,待第三巡茶汤见底,江锦辞将青瓷茶盏轻轻搁在案上。

周身那股闲适随意的气息骤然收敛,神色端肃起来。

黄老,如今大晟国势日隆,陛下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四海升平,确显盛世气象。

江锦辞指尖轻抚茶盏边缘,目光扫过案头史籍,声调渐沉,然纵观史册,历朝皆难破三百年兴衰之困。

赵以严法而亡,熙因豪强割据而衰,倪由藩镇坐大而乱,皆因盛世之时未除隐忧。

学生观当今时势,我大晟亦有三患,若不及早应对,恐成动摇国本之根。

萧煜执盏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闲适之色尽褪,唯余帝王特有的锐利:愿闻其详。

他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既惊且赞。

不过两次往来,此人便已看破自己的身份,却仍敢直指朝堂积弊,侃侃而谈这等关乎国本的禁忌话题。

这份胆识与见识,确实非同寻常,不愧是自己看中的人才。既然对方选择维持这层薄纱,他自然也乐得继续这场心照不宣的对话。

有些事,点到即止反而更好。

其一,教化之困。

江锦辞屈指轻叩桌面,寒门子弟求学艰难。一部《论语》便需手抄月余,一套《五经》价值百两,而寻常农家终其积蓄亦难求得。

学问困于朱门,寒士纵有凌云之志,亦难窥圣贤之道。

萧煜神色凝重,缓缓颔首:去岁老夫途经京郊,恰见几位学子聚在村塾檐下,借着落日余晖争分夺秒地抄录经义。

听闻他们为省灯油,常要借着月光苦读到深夜,十指生满冻疮仍不肯停笔。

此情此景,至今思之犹觉心酸。

其二,田制之弊。

江锦辞声音愈沉:这些年太平日久,世家借免税之权大肆兼并。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

一旦天灾降临,流民四起,饿殍遍野,实乃社稷之忧。

此言切中要害。

萧煜神色凝重,去岁河北水患,便有数千流民因失地而难返故里。田制之弊,确需革除。

其三,仕途之塞。

江锦辞继续道:朝中要职多由世族把持,寒门子弟即便科举得中,也多被安置闲职。长此以往,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萧煜指节轻敲桌面,与院中虫鸣相和:你所言三患,正是老夫日夜忧思之事。

历朝兴衰,皆困于世家坐大、寒门无路。若不根治,我大晟盛世,终将如镜花水月。

故而晚生以为…

江锦辞眼中光芒闪动:欲破三百年之困,当开教化之门,破世家之壅塞,广纳天下贤才。

使耕者有其田,学者有其书,能者得其位,三者兼备,方能使大晟跳出轮回,成就万世太平。

萧煜起身,目光定定的看着江锦辞。

破三百年之困六字,如晨钟暮鼓在他心头震荡。

这番对话句句触及王朝根本,让他更加确信,此子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江小友既洞察症结,可有良策?萧煜目光中充满期待。

江锦辞含笑转身:黄老请随我来。晚生这些时日闭门钻研,正为解学者无其书之困。

萧煜快步跟上,刚踏入书房便看见宽大的书案上,铺满了写满反字的宣纸,墨迹尚未完全干透。

案台正中,摆放着一个半尺见方的木质框架,框架旁散落着无数指甲盖大小的木块,每个木块上都刻着一个工整的字。

“此为何物?”

萧煜弯腰拿起一个刻着“仁”字的木块,指尖抚过光滑的刻面,心中满是疑惑。

“此乃活字。”

江锦辞取过十几个字块,手法娴熟地嵌入木质框架的凹槽中。

以往雕版印刷,印一页书便要雕刻一整块木板,且这块木板只能对应这一页内容。

四书五经何其浩繁?若要印全,需雕刻的木版怕是能堆满这整间书房。

他随手取出几个字块,在掌中轻轻摩挲:而用这活字,只需将单字按需挑选排列,便能组合成任意书页。

今日印《论语》学而篇,明日拆了重排,便是《孟子》梁惠王章。

说着,他手法娴熟地将木框中有朋自远方来的字块一一取出,不过片刻工夫,又排出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句子。

字块相扣的轻响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每一个声响都敲在萧煜的心上。

江锦辞边说边演示,手指在字块中穿梭,不过片刻功夫,便排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十个字。

接着取过刷好墨的墨板,轻轻一拓,再铺上一张宣纸,用棕刷快速扫过。

待他将宣纸揭起时,一行工整秀丽的字迹赫然在目,墨色均匀,比手抄的还要规整。

萧煜快步上前,一把接过宣纸,反复摩挲着纸面,眼中满是震撼:“这、这竟比雕版印得还要好!速度更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萧煜震撼的看着那些小小的字块,仿佛看到了无数寒门学子捧着书卷苦读的模样。

看到了世家垄断学问的壁垒被彻底打破,看到了文教大兴、人才辈出的盛世图景。

“江小友……”

萧煜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还带着墨香的活字,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以此物推行教化,使天下寒门皆有书可读,实乃千秋功德...若能善用此物,何愁文教不兴,何患人才不盛?

他凝视着排列整齐的字块,仿佛已经看到了典籍流传、文风鼎盛的景象:这才是真正造福万民之举啊。

激动过后,萧煜的神色骤然一凛,帝王的冷静与多疑瞬间回归:

但你可知,此举必将触动天下世家的利益?他们世代靠着垄断典籍传授,掌控着寒门子弟的进身之阶。

如今你要断他们的根基,他们岂会善罢甘休?只怕会以败坏古法为由,群起而攻之。

江锦辞闻言轻笑,指尖随意拨弄着案上的字块:这可不是我该操心的事。我只需将这利器呈给皇上,剩下的...自然是皇上该思量的。

这……倒是不错。萧煜被这话噎得一时语塞。

书房内陷入了沉默当中,江锦辞一脸无所谓的把玩着字块。

萧煜以手支颐,神色几经变幻,终是抬眼深深凝视着江锦辞。

此刻他眼中再无半分试探,唯余一片郑重:

江小友心怀教化万民之志,而圣上所求,正是大晟江山永固、基业长青。既然志同道合,何不入朝为官,与圣上携手共谋这番千秋功业?

江锦辞闻言轻笑摆手:黄老莫要说笑。在下不过一介乡野农夫,偶得些许巧思,怎敢妄言与天子共谋国事?他神色渐肃,挺直脊背:至于举荐之事,还请您莫要再提。学生虽是农家出身,却尚存几分读书人的风骨。来年春闱,自当亲赴考场。

江锦辞目光灼灼,字字铿锵:他日金銮殿上,定要教满朝文武亲眼见证,农家学子亦是能凭着真才实学堂堂正正地站在朝堂之上,而非倚仗他人举荐。

他稍作停顿,语气转为深沉:届时,学生若能以农家子身份登科及第,便是为天下寒门立一表率,也为圣上推行教化、广纳贤才之举,献上最有力的明证。

萧煜闻言,非但不恼,眼底反而漾开层层笑意,最终化作一声击节赞叹:

他霍然起身,在书房中踱了两步,又回身凝视着眼前这个傲骨铮铮的年轻人,连声道:很好!非常好!

这三个字,一声比一声洪亮,一声比一声恳切。

多少年了,他在那些世族大臣脸上看到的尽是谄媚逢迎,在寒门官员眼中见到的多是畏缩讨好。

而此刻,这般不卑不亢的风骨,这般堂堂正正的志气,正是他多年来在朝堂之上遍寻不得的。

既然如此!萧煜负手而立,目光如炬,那老夫就在金銮殿上,等着看你如何让满朝文武心服口服!

江锦辞只是笑笑,并不回话,之后二人又就着活字印刷的细节相谈许久,直到日头西沉,霞光满天。

萧煜瞥了眼窗外天色,起身告辞。

江锦辞执礼相送,待萧煜即将登上马车时,忽然出声:三日后,还请黄老再来庄子一聚,另有要事相商。

萧煜脚步微顿,回身投来探究的目光。

略作思忖,便含笑应下:好,三日后午后,老夫定当准时赴约。

马车辘辘远去,扬起淡淡尘烟。

‘方才的茶水他加了稀释的药剂,这个皇帝还得多活些年岁,帮明轩多扫平些障碍才是。

而两日后明轩就该从镇国公府回来了,也是时候了。

若再拖延,这位心思缜密的帝王,怕是自行查出了明轩的身份了。

至于春闱?呵呵….’

江锦辞立在庄门前,唇角泛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今日已更新八千字,折算四更!非常谢谢大家送的礼物~)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