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76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45

黄老慧眼。

江锦辞谦和一笑:正是在下。不过那些诗作不过是酒后随性之作,当不得如此盛誉。

萧煜目光微动,这年轻人承认得干脆,却又将惊天诗才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份心性确实不凡。

江小友过谦了。

萧煜咽下口中的鹿肉道:那首《从军行》,如今已传遍边关各镇,连将士们都说,闻此诗如饮烈酒,令人热血沸腾。

周尚书适时接话:江小友诗才卓绝,何不将往日所作整理成集?再请人抄录数份,不仅可惠泽天下学子,更是文坛一桩盛事。

江锦辞为布了肉菜,再添上添茶,这才从容应道:诗文不过是消遣之作,比起这个,晚辈近来倒是对农事更感兴趣。

农事?萧煜挑眉。

正是。

江锦辞语气平和却带着笃定:“黄这京郊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若是能改良作物品种、优化耕种之法,大幅提高粮食收成。

让百姓仓廪充实,或许比作几首风花雪月的诗,更有济世安民的意义。”

萧煜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与身旁的礼部周尚书交换了一个眼神。

两人眼中皆闪过一丝讶异 —— 这江锦辞,果然不按常理出牌。

本以为是个专攻诗文的才子,可今日几番交谈,他却总在有意无意地将话题从诗词才华,引向这些实打实的实务之上。

周尚书捋了捋胡须,顺着萧煜的意思率先开口试探:“江解元此言差矣。诗文可传千古、教化民心,岂是农耕之事能比?

再者,粮食收成自有农官打理,改良作物谈何容易?”

江锦辞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周先生所言极是,诗文教化固然重要,但民以食为天。

若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系,再好的诗文也难安民心。

至于改良作物,晚生倒有几分浅见,只需选种、育种得当,配合新式农具,收成翻倍并非难事。”

萧煜放下茶杯,神色渐渐认真起来。

他此次化名 “黄老”,便是想暗中考察江锦辞的真才实学,以及试探其心性和野心。

索性开门见山问道:“江解元既有高见,那老夫倒有一要事请教。

如今漕运阻塞,南粮北运损耗极大,沿途官员盘剥不断,此事困扰多年,公子可有解法?”

江锦辞连忙起身拱手:黄老恕罪,在下一介布衣,不敢妄议朝政。

萧煜摆手笑道,老夫在户部任职,正是分管漕运这一块。你既已是解元功名,并非白身,但说无妨。

江锦辞闻言,起身走到院中的石桌旁,以指蘸水,快速画出一幅简易漕运航道图。

“漕运之弊看似在贪腐,实则是整个运粮体系需要革新。学生以为,当建立三段式漕运新制。

他蘸水在石桌上画出三条并行水道:第一段,在江南产粮区设立集运总仓,改零散征收为整仓发运,减少中间环节。

第二段,漕船实行专线专运,按河道特点设计平底快船、深水重船等五种标准船型。

第三段,在漕渠枢纽设立中转粮台,推行水陆联运,遇浅旱季节可转陆路保通。

更要紧的是创立制度。

江锦辞再次画出几张票据式样,让粮商可凭漕券在沿途兑取粮食,既缓解押运压力,又能让漕粮流动起来。据学生测算,新制可使漕运成本降四成,运力翻倍,还能带动沿河州府郡县的商贸。

萧煜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颤。

这哪是改良,分明是要重建整个漕运体系!更惊人的是,这套方案将漕运从单纯的输粮通道,变成了贯通南北的经济命脉。

萧煜的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物流系统?”、“标准化?” 这些困扰他多年的漕运积弊,竟被江锦辞分析得条理分明。

更令他意外的是,自己本意是试探对方如何整治贪腐,可这江锦辞却另辟蹊径。

直接从优化物流体系的角度切入,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直指漕运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绝非纸上谈兵。

他下意识地琢磨起来:标准化漕船确实能解决不同船型通行效率不一的问题,专职审计团队更是能从根上遏制贪腐。

这些办法逻辑严密、可操作性极强,若真能推行,困扰朝堂多年的漕运难题或将迎刃而解!

周尚书更是惊得张大了嘴,他掌管礼部,虽不精通漕运,但也深知此事的棘手。

江锦辞寥寥数语,竟给出了如此具体的解决方案,且数字精准、条理清晰,这绝非一个普通文人能具备的见识,心中对江锦辞的轻视早已烟消云散,只剩震撼。

萧煜强压下心中震撼,又追问道:边关将士驻守苦寒之地,三年一轮换,却仍有军心不稳、战力下滑之弊,且部分将领久居一地,势力渐大,难以制衡。此事公子又如何看待?

江锦辞面露迟疑:大人,此乃军政要务,在下实在不便......

无妨。

萧煜摆手打断,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老夫在兵部兼任参议之职,与岳老将军更是多年知交。今日所言只当是茶余闲谈,但说无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锦辞这才皱眉沉思,片刻后捡起几块石子,在石桌上排列成阵:“回黄老,军事部署当遵循最优配置原理。

现有轮戍制年限过短,将士刚熟悉边关环境便要换防,自然影响战力。

学生建议,将三年轮戍制改为五年,前两年熟悉环境、训练磨合,后三年实战戍边;

同时设立阶梯式晋升机制,军功与晋升直接挂钩,不看出身只看战绩,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再者,推行标准化训练体系,无论边军、京营,统一训练科目、考核标准,确保全军战力均衡。

如此一来,既能保持军队战斗力,又可避免驻地将领势力固化,一举两得。”

“五年轮戍…… 阶梯式晋升……”

萧煜低声重复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光芒越来越亮。

他深知边军将领势力固化的隐患,却一直找不到稳妥的解决办法。

江锦辞的建议,既考虑到了战力保持,又兼顾了制衡之术,可谓深谋远虑,完全契合朝堂的潜在诉求。

周尚书此刻已站起身,看向江锦辞的目光满是震撼与敬佩。

这江锦辞不仅诗才出众,竟还精通军政、漕运,这般经世致用的学问,便是朝中那些浸淫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及!

萧煜兴致更浓,又追问:如今赋税多以实物缴纳,运输不便且损耗极大,百姓怨声载道,官府统计也颇为繁琐。公子可有改良之法?

江锦辞闻言,难以置信地望向萧煜,眼中分明写着你要不要听听看你在问些什么?的样子。

萧煜轻咳两声,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半月前圣上曾召集群臣商议此事,老夫也在其中。

若是江解元能提出可行之策,老夫定当上奏,为你求个官身。

江锦辞连连摆手:大人美意,在下心领。只是眼下庄中事务繁杂,待来年春闱再考取功名也不迟。

他略作沉吟,取过算盘,不过既然大人问起,小子确有些粗浅想法,还请大人指教。

“现行实物税制存在三重损耗:运输途中约一成半的自然损耗,各级仓储的鼠患霉变,更有地方官吏借机加征损耗税,实际损耗往往高达三成。

江锦辞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折下院中桃枝,在地上画起图示:若改行货币税制,可分三步推行。

其一,在富庶地区试点钱粮并行,允许农户按市价折银纳税。

其二,由户部设立标准税票,建立跨地域兑付体系,解决银钱运输难题。其三......

他以树枝轻点地面,画出精巧的流转图:最关键的是建立税银流转机制。

各地税银存入官办银号,通过放贷给商贾获取利息,再将收益反哺地方建设。

如此不仅税赋损耗归零,更能形成钱生钱的良性循环。

据学生测算,全面推行后,朝廷岁入可增四成,商贸规模五年内能翻一番。若能将税银变活水,何愁天下不富?

萧煜手中的茶盏微微发颤,盏中茶水漾起涟漪。

这套以树枝在地上勾勒的财税体系,竟将赋税、金融、商贸完美衔接,其精妙程度远超历代能臣的设想。

这些闻所未闻的理念和精准的数字分析,让他仿佛在听一位博通古今、深谙世事的大儒讲授经世之学,而非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书生。

萧煜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江锦辞绝非池中之物!

诗才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其真正的本事,在于这治国安邦的实务之学。

这江锦辞春闱缺席,怕是真的另有想法。

‘这样经天纬地之才,若能入朝辅政,实乃社稷之福!

可为什么呢?为什么缺席春闱?为什么刚刚自己提出为他求一官身也要拒绝?

为何这般人才,却宁愿隐于乡野?也不愿入我朝堂?

自己这十年来励精图治,减免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整顿军备令边关固若金汤,开设新科举广纳贤才。

大晟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库充盈,路不拾遗,分明是百年未有的盛世气象。

人人皆称朕是千古明君,这十年来朕宵衣旰食,开创大晟盛世,哪一点配不上贤才辅佐?

可你江锦辞凭什么不愿入朝?莫非朕励精图治十年,在你眼中仍不值一提?

还是说......朕在哪些政事上处置失当,令你这等大才寒了心?’

以往一桩桩朝政决策在脑海中闪过,竟让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圣明’产生了动摇。

若真是朕的过失…..那朕该如何去挽回呢?如何让这天纵之才心甘情愿的为我效力,为大晟王朝效力?

素来自负的大晟皇帝,此刻竟在乡野之间,对一个布衣书生产生了近乎惶恐的自省,全然忘了自己今天来的目的是什么。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