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46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15

周夫子嘱咐完,又生怕江锦辞积食难受,当即唤来厨子:“去灶房煎碗山楂茯苓汤,记得多放些温糖,别太酸。”

待厨子端来汤药,他看着江锦辞皱着眉、一口口把泛着药香的汤喝完,这才放下心来,摆了摆手道:

“回去好生歇着,今日便不用温书了,明日莫误了给学童授课的时辰。”

待江锦辞从私塾出来时夕阳已然西斜,余晖把天际染成淡橘色,江锦辞特意绕到巷口的文墨铺子。

挑拣片刻,选了套青竹杆的学童笔墨 —— 笔杆打磨得光滑趁手,砚台是小巧的青石材质,连宣纸都是裁好的小幅,正适合初学写字的江枣枣。

回到青石巷小院时,远远就见陈小花挽着袖子,在院角的菜畦里忙碌。

她裤脚卷到膝盖,沾了些泥土,见江锦辞回来,直起身擦了把额角的汗,脸上露出笑意:“回来得正好!灶上焖着杂粮饭,还蒸了个鸡蛋羹,我再去做两个菜,一会就可以开饭了。”

江锦辞应了声,目光扫过院子,就见江枣枣穿着浅蓝布裙,正追着一只粉蝶跑,小辫子随着动作一甩一甩。

他上前俯身,一把将小姑娘抱起来,往书房走:“枣枣,猜猜哥哥给你带了什么好东西?”

“是蜜饯吗?” 江枣枣搂着他的脖子,小脑袋蹭了蹭,眼睛亮晶晶的,“还是像上次那样的绢花?”

江锦辞故意把装着笔墨的布包举高,等她猜了好几样,才笑着展开布包。

“你个贪吃鬼,是之前答应你的学童笔,还有其它学习用具。”

青石砚台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宣纸叠得整齐,青竹笔是特意做小做细,适合孩童细小手指的款式。

江枣枣 “哇” 地一声,伸手就想去摸,又怕碰坏了,小手指轻轻拂过宣纸的纹理,眼神里满是欢喜。

“往后这些,就是枣枣的了。”

江锦辞把她放在书桌前的小凳子上,执起她的小手,耐心矫正握笔姿势,“手指要这样勾着笔杆,掌心留些空隙,才握得稳。”

研墨时,他特意放慢动作,让一旁的江枣枣看着墨锭在砚台里顺时针转动,划出均匀的墨痕,直到墨汁变得浓稠发亮。

弄完后,江锦辞才握着江枣枣迫不及待的手一笔一划地带。

江枣枣学得认真,小脸上满是专注,虽然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笔画也有些脱节,却格外用力。

待 “陈小花” 三个字终于完整落在纸上时,灶间传来陈小花的呼唤:“锦辞,枣枣,吃饭喽!”

饭桌上,杂粮饭冒着热气,鸡蛋羹嫩得能晃出光晕,还有一碟清炒的青菜,还有三碗肉汤。

陈小花一边给两人盛饭,一边絮絮说着白日里的事:今天邻居来认脸了,左边住的王大娘送了坛咸菜,她家小子在考童班;

右边张婶子给了几个土鸡蛋,她家孩子在启蒙班认字。

家里刚搬来没什么回礼的,我跟她们说了明天去拜访,也讲了你在崇文私塾当助教的事,她们都高兴得很。

江锦辞听了点点头,从怀里取出些碎银推到陈小花面前:明日您备些回礼,王大娘那边送些红糖,张婶子那边买些甜点,按街坊的份例来。

见陈小花犹豫,他温声解释:这是夫子预支的半月束修,我身上还留着零用,您宽心收着。

烛光在桌案上跳动,映着江锦辞含笑的眉眼。

窗外海棠树影斜斜落在书桌新研的墨锭上,墨香混着饭香,漫开一室安稳的烟火气。

次日清晨,江锦辞用过早点便往崇文私塾去。

晨光里的学堂已传来朗朗书声,周夫子正在院中修剪花木,见他来了便放下剪子,引他到西厢助教房。

既领了助教之职,这些事务你需知晓。

周夫子指着案上叠放的簿册,童生班每日辰时诵《千字文》,巳时讲《童蒙须知》,未时习字。

你需提前备好课业,批改习字帖时圈出谬误,标点需落在笔画起承处。

说着又取来名册:三十八个学童里,前排圆脸的叫赵冬,最是调皮;

窗边瘦小的叫钱恒,资质最佳却胆小。因材施教这四个字,你要细细体会。

江锦辞翻开墨香未散的课案,见扉页贴着周夫子亲笔写的教学九要:晨查衣冠,午巡食寝,暮检功课。

底下还缀着细密小字:孩童如新竹,节节需扶正。

辰时钟响,江锦辞便捧着书卷走进蒙学堂。三十八双眼睛齐刷刷望来,那个叫赵冬的圆脸男孩果然在偷偷拽前排同学的头发。

江锦辞不动声色地踱步过去,指尖在《童蒙须知》上轻轻一点:礼仪之始,在于正衣冠。赵冬顿时红着脸坐直了身子。

午间歇晌时,窗外忽然传来清脆的童声:周爷爷!江先生!却见明轩提着双层食盒站在月洞门下。

三人就在紫藤花架下摆开点心,明轩小心翼翼地捧出芙蓉糕。

这是厨娘新做的,王叔说......说让先生们尝尝。孩子说到后半句时声音渐低,一脸期待的看着两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锦辞点了点头,算是做了回应,随后便坐在周夫子旁边。

周夫子抚须笑道:正好说与你知,明轩往后就住在私塾东厢。平日若无要事,便不回府,你也不要对外提及他是王府的孩子。

周夫子说着叹了口气,王允是县官,在县城多少有些树大招风,总怕有心人惦记。

江锦辞拈起一块菱花酥,目光掠过明轩扬起的眉头。

这孩子显然尚不知晓,这般安排与其说是防人惦记,不如说是王允在不动声色地将他与王府割裂。

再看周夫子全然不觉的神情,他只得垂首应道:学生省得。

暮鼓响起时,江锦辞在名册上记下今日课业:赵冬罚抄《学规》三遍,钱恒奖学童笔一支。

合上簿册那刻,斜阳正好照在教学九要最后一行小字上——

教者如烛,师德照前路。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着,当暮春的棠花瓣飘落在砚台边、学童们换上了夏布襕衫、窗外石榴花苞也渐渐染上胭脂色时,江锦辞已经是考童班的正式教师了。

这些时日,明轩带来的厨娘给明轩准备膳食,都会带上周夫子与江锦辞份。

偶尔菜肴丰盛有余,周夫子总会温声嘱咐:锦辞,这些带回去给家里添个菜。

而明轩那孩子每逢课歇便凑到江锦辞案前,有时捧着《千字文》问某个字的笔顺,其他教师知道这孩子很得周夫子的宠爱,便也都没有管。

便是启蒙班的教师,天天看着自己班的明轩举着描错本,眼巴巴等着考童班教师江锦辞批阅时,也一句话都不说。

江锦辞虽总板着脸,却从未真正驱赶过他。

每日暮色浸透窗棂时,嬉闹的学童们如归巢的雀儿散去,唯余明轩总在门槛处踟蹰。

磨蹭到最後,拖着他回家的步伐,让江锦辞渐渐习惯了伴着星辉归家。

如今除却晨间那顿,他的膳食多半都在学斋里由明轩的厨娘解决。

平日里带回去的食盒里,他总不着痕迹地添几滴营养剂。

不过几月光景,江枣枣枯黄的头发已泛起光泽,陈小花常年酸痛的腰肢也挺直了些。

最可喜的是,她那双被绣花针磨花的眼睛,如今穿针引线时又恢复了从前的利落。

唯有明轩这孩子,竟像块揉进衣料的饴糖,教习时挨着他袖口临帖,用膳时挨着他衣摆落座。

有回江锦辞故意沉下脸训斥,明轩却仰起小脸轻声说:先生身上总是给我一种特别的安全感,先生在的地方,总让我觉得特别安心,就像......就像想象里父亲的模样。

话音未落,周夫子已疼惜地将孩子揽入怀中,温厚手掌轻抚着他的发顶,望向江锦辞的眼神里带着责备。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