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4章 古代王朝屠村的败类14

龙骨水车更是省劲,几个人踩着踏板,清清亮亮的渠水就顺着木槽流进了干裂的田里,再不用像从前那样靠人力一桶桶往高处的田地里拎。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培育的新稻种。那稻穗比寻常品种长出一截。

颗粒饱满得像缀满了金珠子,沉甸甸地压得稻秆弯下腰,风一吹,田埂里便涌起金色的浪,连穗尖垂到地面的弧度都透着丰收的喜意。

秋收时,农户们挥着镰刀割稻,刀刃划过稻秆的脆响里都带着笑意。

粮仓的门被打开时,新谷的清香能飘出半条街,先是装得满满当当的大缸,接着是码到屋顶的麻袋,最后连院子里都堆起了谷垛,远远望去像座金灿灿的小山。

管粮仓的老吏每日清点,算盘打得噼啪响,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往年一仓粮够吃半年,如今这新稻种加新农具,一仓能顶过去两仓还多!”

有老农捧着新打下的稻谷,放在嘴里嚼了嚼,眼里闪着泪光:“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瓷实的稻子,也没见过种地能这么省劲…… 江辅佐这是给咱们流离失所的百姓活路啊!”

田埂上,孩子们追着稻草人跑,裤脚沾着新谷的碎屑;

晒谷场上,妇人用木耙翻动着谷粒,阳光洒在金闪闪的谷堆上,映得人眼睛发花。

这满溢的丰收景象,比任何文书都更能让百姓安心 —— 在这晖阳郡,日子是真的有奔头了。

就连市集上的商贩,也敢敞开了吆喝叫卖。

有来投奔的能人曾在夜里登上城楼,望着满城灯火与城外连绵的田畴,感叹道:“赵统领和江辅佐治下,竟能在这乱世里辟出一片桃源,这般本事,放眼天下,怕是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这话传到江锦辞耳中时,他正对着地图琢磨海运漕粮的路线,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他要的从不是什么 “桃源”,而是能在这乱世里扎下根、积蓄力量的根基。

如今看来,这晖阳郡,总算没辜负他的筹谋…..

永熙三十九年初,北风卷着雪粒掠过皇城,也吹来了朝廷最后的獠牙。

禁军主力先是挥师东进,将东边的起义军冲得七零八落;

旋即转头西征,又打散了西边的乱军。

扫清两翼后,数十万大军调转枪头,直逼南边的相较安分的晖阳郡 。

赵虎与江锦辞这块在乱世里扎下根的地盘,成了朝廷眼中最碍眼的钉子。

可谁也没料到,东边那些溃散的残部竟揣着一口气,在山林里悄悄聚拢;

西边被打散的义军也忍着伤,借着夜色往一处靠拢。

不过半月,两股人马竟汇作一处,再次扑向朝廷西线,连破五城,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朝廷急得如热锅蚂蚁,不得不从南征大军里抽走三成兵力回援。

这边刚分兵,东边溃散的义军又像雨后蘑菇般冒出来,数万之众嗷嗷叫着扑向东部州府。

一时间,永熙朝的兵力被扯得七零八落,南征的压力骤减。

赵虎抓住时机,亲率晖阳军与朝廷平叛军正面硬刚。

新锻的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改良的弩箭穿透了敌军的盾阵,不过十日便大获全胜。

回到晖阳郡那日,他翻身下马,第一件事就是拽着江锦辞往府衙跑,嗓门震得城砖都发颤:“子良,今日不醉不休!”

酒坛在案上码成小山,赵虎用佩刀撬开泥封,仰头灌了半坛,抹着嘴大笑:“那帮官军原以为咱是软柿子,没料到咱的投石机能砸穿他们的营寨!”

江锦辞浅酌慢饮,听他讲完战场细节,才温声道:“胜了该赏,让弟兄们都添件新衣,家里人也得沾沾光。”

那一晚,两人喝到月落星沉,干脆挤在一张榻上抵足而眠。

赵虎说起当年在府衙当差时,见百姓被苛税逼得卖儿鬻女的惨状,拳头攥得咯吱响;

江锦辞则聊起江家村的炊烟,说最初只想护着爹娘弟弟安稳度日。

窗外的雨水敲打着窗棂,两个出身迥异的人,在乱世里聊出了同一份沉甸甸的默契。

永康四十年七月,江锦辞衙府铺开卷宗,指尖划过一行行字迹:粮仓里的新谷堆到了梁顶,足够全军支用五年;

市集上的绸缎铺、茶叶行多了近百户,南来北往的行商在城里买地建房,单是商税就比去年翻了一倍;

兵甲坊新出的长刀闪着寒光,亲兵与百夫长穿上了铁甲,再不是当年那批穿麻布当战袍的糙汉子。

“该往西走了。” 江锦辞指着地图上晖阳郡隔壁的廉江郡的位置,墨笔在纸面轻轻一点。

赵虎正系着铠甲,闻言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哈哈,我等子良这句话已经等了一年了!”

如今晖阳军粮草丰足,兵甲齐整,正是扩充地盘的时候 。

早日收编南岳州各郡,才能在这天下棋局里落得更稳。

送别时,江锦辞送到城门下。赵虎翻身上马,黑马喷着响鼻,他回头大笑:“家里有子良在,我放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锦辞扬声道:“祝统领马到成功!”

大军开拔后,江锦辞坐镇晖阳,开始整饬军备。

骑兵营每日在城外演练奔射,马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步兵队列着盾阵操练劈砍,木盾相撞的闷响震得地面发颤;

弓弩兵则在靶场练习齐射,箭矢穿透靶心的破空声此起彼伏。

演武场上,“锋矢阵”“偃月阵” 的旗号交替升起,连风里都浸着铁血气。

忙到暮色四合,他唤来络腮胡赵康:“带五百精骑,悄悄去趟皇城根下的百家寨,把我爹娘和砚舟接来,顺便看看陈先生是否还在百家寨,若是在的话一同接来。”

赵康如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会拦路盘查的守城卒。

在江锦辞调教下,他不仅枪术精绝,更懂安营扎寨的门道,前些日子攻城时,还率亲兵率先攀上城墙,已是能独当一面的将军。

他抱拳躬身:“末将定护好江家亲眷,绝不有误!”

望着乔装后的骑兵队的身影没入暮色,江锦辞独自立在城楼之上,望着晖阳郡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

从永熙三十三年离开百家寨算起,到如今永熙四十年,整整七年光阴,他终于把当初那支连账册都理不清的草台班子,打磨成了如今进可挥师攻城、退能凭险固守的劲旅 。

自赵虎打下晖阳郡以南直至海口的地盘后,凭借着自己‘发明’的那些新农具和新种水稻。

粮仓里的谷物堆得能撑过四个丰年,兵甲坊锻出的刀枪闪着慑人的寒光,各地流民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军队规模比初时扩张了十倍不止。

便是朝廷此刻再派大军压境,他也有底气与之掰一掰手腕。

心里有了这份笃定,才敢让赵康去接家人。

这些年,江锦辞在晖阳郡的一番作为,早已像长了翅膀般传遍整个永熙国。

他大兴农业,新培育的水稻亩产较寻常品种翻了近一倍,改良的新农具让耕种效率陡增,百姓们感念这份福祉,私下里都称他是 “神农转世”。

只是这 “神农转世” 的本事,江锦辞看得极紧。

新农具的图纸从不外流,打造技艺只传信得过的工匠;

新稻种更是管控森严 —— 并非他吝啬,而是这新种有个奇特之处。

当年收获的谷子若留种再种,长出的稻穗便会恢复普通水稻的模样,再也结不出那沉甸甸的饱满颗粒(水稻是这样哦,留种没用得买种子种)。

是以每年春耕前,农户们都需凭户籍到指定地点领取定额新种,由兵卒亲手登记发放,半点容不得私藏。

这般严防死守,本是为了保住晖阳郡的根基,却没料到反倒勾起了外界的好奇。来

往行商在酒肆茶馆里添油加醋地描述:“那江先生的稻子,穗子比胳膊还粗,一亩地能收三石粮!”

“听说他的犁不用牛拉都能跑,水车转起来比龙王爷降雨还灵!”

流言越传越玄,晖阳郡以外的人多半将信将疑。

可朝廷的通缉令却白纸黑字写得明白,将江锦辞列为通缉榜前五的反贼,画像贴遍各州府城门,罪名是 “妖言惑众,聚众谋逆”。

这通缉令反倒替他的传说添了把火,不少人私下嘀咕:“若不是真有通天本事,朝廷怎会如此忌惮?说不定真是神农转世,要革这乱世的命呢!”

于是乎,“江辞” 这个化名,成了永熙国大地上最神秘的传说。

有人说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在晖阳郡辟出了世外桃源;

也有人说他是祸乱天下的妖人,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

唯有江锦辞自己清楚,他既不是神,也不是妖,只是个在乱世里想护住一方百姓,顺便完成自己盘算的普通人罢了。

也正是这满天下的名声,连同那张高居通缉榜前五的并不像他的画像,像根无形的绳,日夜勒着江锦辞的心。

他太清楚,自己这 “神农转世” 的名头有多招摇,“反贼江辞” 的罪名又有多致命。

只要半点风声漏进百家寨,那些虎视眈眈的朝廷密探,定会拿他的亲人撒气。

是以这些年,他连一封家书都不敢递回。

哪怕是托最亲信的人带句话,都怕墨迹里藏着蛛丝马迹,更怕哪个环节出了岔子,让爹娘弟弟平白遭了祸。

偶尔在夜里想起江父江母,想起江砚舟当年伏案读书的模样,只能攥紧笔杆,把牵挂全写进那些规划军备的卷宗里。

是了,江锦辞早在入了学堂那年彻底把自己当做江家人了。

江父江母那一片赤城的亲情,让本就占了原身身体的江锦辞接受了他们的存在。

毕竟那数十年如一日的关心不是假的。

城楼下,田里的晚稻正沉甸甸地弯着腰,再过半月就能开镰;

市集上的吆喝声比往日更稠了,布庄的掌柜正站在门口招揽客人,银铺里的伙计敲打着新铸的铜钱,叮当声顺着风飘得很远。

他要护的,早已不只是江家村那一方小院,而是晖阳郡这满城烟火,这万家的灯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永熙四十年年底,赵康带着江家一行人抵达晖阳郡时,正赶上除夕的前一日。

江锦辞闻讯赶到城门口,就看见爹娘裹着厚实的棉袍,被江砚舟搀扶着下来马车。

而江砚舟已长成了挺拔的青年,褪去了脸上的稚嫩,此时正扶着鬓角染上些许花白的江父江母往这边望。

“锦辞!”

江母看清他的身影,再也忍不住,挣脱江砚舟的搀扶就扑了过来,死死攥着他的衣袖。

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哭得泣不成声,“我的儿…… 你这些年没声没息的也不知道给娘一封书信…… 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你这个不孝子,一边哭着一边捶打江锦辞的胸口。

江锦辞任由着江母发泄,等到江母发泄完后,心疼的问江锦辞疼不疼时。

江锦辞才抱住母亲微微颤抖的肩膀,喉头哽咽,只能一遍遍地说:“娘,锦辞没事,这不接您二老来享福了吗?”

江父站在一旁,望着儿子身上那身利落的青色常服,看着他眉宇间沉淀的沉稳气度。

浑浊的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却只是反复抹着眼角,嘴巴张张合合,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当年那个要调皮捣蛋,他日日牵挂的孩童,如今已是能撑起一片天地的模样。

“哥。” 江砚舟走上前,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崇拜。

“我就知道哥一定在做大事。” 江砚舟如今也二十二岁了,眉宇间有了几分江锦辞的影子。

安抚完江母后,江锦辞又走到江父面前,抱了抱江父真挚的道:“爹,这些年来照顾家里,辛苦了。以后就让锦辞来撑起这片天吧。”

江父调整了几次呼吸后才颤声道:“不不不,早在你捡到那大黑鱼后,江家的日子就过得很好了。

你走了后江砚舟也有了出息,你那画技他学了个十成十,家里顿顿都有肉吃呢。

爹早就知道你是个福星…..”

江锦辞耐心的听完江父的唠叨,安抚好情绪激动的母亲。

江锦辞才向江砚舟问起陈先生。

江砚舟闻言,从行囊里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低声道:“先生在你走后没多久,就说要去县里找他的师公,离开了京城。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