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 第126章 鬼怪世界的假道士(完)

破碎旧世易,开创新世难。

灵气回归与神兽归位只是基石,人族的真正鼎盛,需建立在开启的民智与坚实的生存根基之上。

宸安一年,江锦辞以人皇权柄,号令天下。并未强行灌输高深道法,而是首先着眼于蒙学。

于各州郡县广设 “启明学宫” ,不拘男女老幼,皆可入学。

教材由他亲自编纂,不仅涵盖文字算数,更将山川地理、四时农时、草木特性、基础医理等生存必需之学问,化为浅显歌诀,令稚童亦能朗朗上口。

同时,他令神兽显圣四方,青龙布雨润泽良田,朱雀焚尽污秽疫气,白虎震慑山林恶兽,玄武梳理江河水道,麒麟祥瑞福泽乡里,让人族切身感受到天地有序、万物和谐带来的福祉。

宸安八年,江锦辞在启明学宫基础上,于皇城设立 “百工院” 与 “天农司”。

汇聚天下能工巧匠与经验丰富的老农,由他点拨关键,改良并推广新式曲辕犁、筒车、翻车等农具,大幅提升耕作效率;

系统整理并传播轮作、选种、施肥之法,以及针对水患、蝗灾、干旱的预警与防治手段。

昔日被视为不传之秘的技艺,如今通过学宫体系,如星火般传遍九州。

宸安十二年, 江锦辞整合此界医道与自身所知,亲撰 《人皇本草经》 与 《济世方略》 ,不仅收录万千草药特性、病症良方,更着重强调“防大于治”的理念。

下令各地学宫必须传授基础的卫生常识与疫病防控之法,并在各地建立医馆,由通晓医理的修士与医师坐镇,确保寻常百姓亦能病有所医。

昔日一场瘟疫便能夺走一城生灵的惨剧,自此绝迹。

宸安十六年,凭借对天地法则的掌控,江锦辞引导人族,在玄武梳理的水脉基础上,于各地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水库、沟渠星罗棋布,真正做到旱涝保收。

同时,敕令贯通九州官道,鼓励商旅,促进物资流通。昔日因交通不便而困守一隅的地方特产,得以流通天下,丰饶之物惠及万民。

宸安二十年,二十年耕耘,终见硕果,如今的九州大地,再无饥馑之忧。

田间稻穗低垂,仓廪充实;街市间商贾云集,货物琳琅;

学宫内书声琅琅,无论寒门贵子,皆可凭才学进取。

人人面色红润,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朝气。

修行之道亦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融入了日常生活。

有天赋者,可通过学宫考核,进入更深造的“问道院”追寻长生;无天赋者,亦能凭借所学知识,安身立命,开创家业。

人族气运前所未有的凝聚与鼎盛,化作肉眼可见的煌煌气运光柱。

上与天道交融,下与万民相连,中有五方神兽法相盘旋守护,构成一幅稳固的盛世画卷。

江锦辞立于皇城之巅,俯瞰这他亲手开创的盛世,人间烟火,山川锦绣。

眼中平静的欣慰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深远考量。

人界已步入正轨,鼎盛之势已成,阴阳秩序虽已梳理,轮回之地却尚待完善。

江锦辞目光穿透万里云海,落在了一处常人无法感知的虚无之地。

那里是此界轮回的残骸,是天地法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

“是时候了。”

江锦辞轻声自语,随即一步踏出,身形已出现在昔日炼成“十八重玄黄功德镇魂塔”的南疆天穹。

心念一动,那座蕴养了二十余载的十八层圣塔自虚空中浮现,塔身流光溢彩,比之初成时更添无穷玄妙。

江锦辞眸光一凝,左手虚引,引动天道权柄,刹那间周天星斗显现,垂下亿万缕银色法则神链,缠绕于塔身,为其注入“秩序”、“规则”与“平衡”的基石。

紧接着,右手持人皇剑,引动人道权柄,九州大地之上,那鼎盛的人道气运、万民的信念,化作一条纯粹的金色洪流,奔腾着汇入塔中。

此为塔注入“意志”、“情感”与“希望”的灵魂。

天道权柄为骨,人道权柄为魂!

在两股至高权柄的共同祭炼下,十八重玄黄功德镇魂塔发生了本质的蜕变。

塔身不再是琉璃七彩,而是化为一种更为古朴、更为本质的“混沌之色”,仿佛是一切的起点与归宿。

塔内自成乾坤,下九层演化出森罗殿、孽镜台、忘川河虚影;上九层则浮现出往生池、功德林、接引仙光的雏形。

“以塔为基,重定阴阳,再开轮回!”

江锦辞清喝一声,将蜕变完成的圣塔掷向那片轮回的虚无之地。

圣塔迎风便长,化作顶天立地的巨物,携带着天道与人道的无上伟力,悍然撞入了那片死寂的虚无!

“轰——!!!”

一声无声却震撼万灵道心的巨响在法则层面荡开。

圣塔稳稳扎根,塔基之下,残破的轮回法则被强行弥合、重塑。

塔身大放光明,光芒所及之处,虚无退散,一片崭新、庄严、有序的地府世界被硬生生开辟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九层塔身与这片新地府完美融合,化为其核心建筑群;上九层则高悬于地府之上,如同灯塔,接引并净化着来自人界的魂灵。

随着地府重开,一条条无形的法则之链自塔顶蔓延而出,向上勾连天道,向下贯通人界山河。

一个以“十八重玄黄功德镇魂塔”为核心,以天道为监督,以人道意志为导向的全新轮回体系正式建立!

这一刻,天地间所有生灵,无论修士凡人,皆心有所感。

清晰地知晓,自此死后魂有所归,前缘可得续写,来世亦可期盼,真灵再不会茫然消散于天地之间。

天地间因轮回断绝而残留的最后一丝戾气与不安,被彻底荡涤,整个世界的法则变得前所未有的圆融稳固。

江锦辞感知着轮回的顺畅运转,微微颔首后传下法旨,声音响彻天地:“三日后,地府洞开,轮回重启,万物有序!”

人间事了,轮回已定。

江锦辞再次踏足风雷观,步履从容。没有动用那卷早已凝聚成型的封神榜,反而在观中古松下驻足,目光扫过眼前张小叶和三百六十四名神情肃穆的弟子。

“天道有序,人道当兴。”

他并指为笔,以虚空为卷。只见三百六十五道金色符诏自他袖中飞出,如星雨垂落,精准没入每个人的眉心——霎时间,行云布雨、驱疫禳灾、五谷丰登等关乎众生福祉的天道权柄,已与他们神魂相系。

今日赐尔等权柄与长生,非为封神登天,而是要你们以人族之身,代天巡守,蕴养万物。

江锦辞的声音陡然转沉,天地随之共鸣:望尔等谨记,权柄源于苍生,自当反哺天地。从今往后,你们所作所为,所思所念,天道皆会见证。勤勉为民者,功德加身;若恃权妄为——

一道惊雷炸响在每位弟子心间:天罚立至,神魂俱灭。

张小叶率先踏前一步,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弟子必以苍生为念,不敢有圣恩!

三百六十四名弟子齐声应和,声震九霄:弟子谨遵法旨,守护人间!

见众人应承,江锦辞的语气复归温和:莫负了这人间烟火,莫负了你们身上流淌的人族血脉。

众弟子肃然躬身,三百六十五道身影在晨光中凝如磐石。眼底燃烧的不只是信念,更是以身为薪的决意。

“愿将此身化春雨,润泽苍生至九泉。”

江锦辞含笑点头,临行前,袖袍轻拂,一枚记载着二十余年前炼制僵尸的妖道观具体方位的玉简,缓缓落在现任观主张小叶手中。

“除恶务尽。”

只留下这四个字,江锦辞的身影便化作清风消失在云海之间。

下一刻,江锦辞已出现在云端,指尖法诀轻引。三道熟悉的魂影自风雷观方向飘然而至——正是前任观主致明真人,与其师弟陆安、徒弟张长风。

地府新立,需有正直之士。江锦辞温声问道,三位可愿担此重任?

致明真人魂体微震,率先躬身:愿为人间秩序尽一份力。

陆安神色凛然,郑重执礼:愿以此身护轮回,定阴阳法度。

张长风深深一揖:但求以微末之躯,护持轮回正道。

江锦辞微微颔首,指尖在虚空中轻点,三道蕴藏着轮回法则的金色符诏凝现,分别没入三魂眉心。

致明真人周身泛起幽光,魂体化作威严庄重的阎罗法相,玄黑帝袍加身,执掌地府纲常法纪;

陆安手中浮现一本流转着因果道韵的生死簿虚影,位列判官之尊,朱笔轻执,明辨是非善恶;

张长风面前则展开一卷轮回名册,清光缭绕间成为地府登记官,执笔记录往生魂魄的因果缘法。

江锦辞复又取出一方蕴藏着轮回气息的木牌,轻声唤道:“春梅、陈秋月、李崇明。”

三道魂影应声显现,侍立在前。江锦辞指尖流转着大道金光,在虚空中勾勒出五道玄奥符诏。

“春梅,赐你‘渡魂使者’之职。”

第一道金符没入侍女眉心,江锦辞又从随身空间取出春梅以往做饭的工具,掐诀炼化成功德宝物。

“执此‘忘尘’,熬煮人间百味,此后当以慈悲心,引渡迷途之魂走过忘川。”

第二、三道金符分别没入李崇明与陈秋月魂体:“赐你二人‘勾魂使者’之位。持此锁链,当秉公执法,不纵不枉。”

“春梅领旨,必以慈悲心,渡尽世间迷惘魂。” 侍女手托‘忘尘’,朝江锦辞深深一拜。

“崇明/秋月领命,定持公正心,锁尽阴阳不法徒。” 李崇明与陈秋月齐声应诺,手中锁链发出清脆道音。

最后两道金符化作流光,没入那两个躁动不安的鬼婴体内。

原本狰狞的双拳大小的两个鬼婴身形暴涨,化作三丈青面神将,手持开山巨斧分立两侧,眼中暴戾之气尽数化作凛然神威。

“镇守鬼门,当知善恶有界。”

江锦辞袖中飞出两道乌光,化作两柄刻着“斩恶”符文的开山巨斧,稳稳落在二将手中。斧刃寒光流转,隐现裁决之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谨遵法旨!”二将声如洪钟,巨斧顿地,震得黄泉路微微颤动。斧柄上符文亮起,与鬼门关气运相连,正式成为镇守地府门户的神器。

春梅带着‘忘尘’落入地府后,一座横跨忘川的奈何桥虚影缓缓凝实。桥头石灶上,一锅孟婆汤氤氲着令人忘却前尘的雾气,而她眼中也浮现出洞彻世情的慈悲。

李崇明与陈秋月身着玄黑差服,手持勾魂锁链肃立两旁,锁链轻响间隐现天道法则。

地府秩序,至此初成。

做完这一切后,江锦辞并未立即以身合道。他负手而立,目光穿越万里云霭,投向了云州方向那座云雾缭绕的白云山。

一步踏出,身形已在山巅。

云雾自动分开,露出被古老阵法笼罩的平台。只见一位绝色女子静立阵中,青丝如瀑直垂腰际,眉间一点朱砂痣艳如泣血。

周身散发的磅礴妖力,正化作缕缕粉白色的雾气,如活物般侵蚀着周遭阵法光壁,衣袂却无风自动,身后六条凝实如玉的狐尾如孔雀开屏般舒展——每一条尾尖都萦绕着淡淡的月华清辉。

她似有所感,抬首望来,仿佛千年风月都沉淀在了这一眼里,那不是思念,是浸入骨髓的执念。

千百年风霜没能磨去她眼底那团火,反而烧得愈发炽烈。她看着他,却又像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

“大王....”

江锦辞未有言语,只是抬手轻轻一挥。那困扰女子不知多少岁月的强大结界,如同春阳融雪般,在他一念之间迅速消融,化作点点流光消散于空中。

望着九尾狐那盈满千年思念的眼眸,江锦辞眸光沉静如水。他的视线掠过她周身萦绕的月华清辉,最终停在那六条因力量不足而微微摇曳的狐尾上。

既然你舍弃以**为食的妖道,愿受月华淬体之苦......

江锦辞指间道印轻转,整座白云山的灵气为之震荡。浩瀚天地灵力如百川归海,化作纯净的银白光晕将九尾狐完全笼罩。那六条尚未凝实的狐尾在灵力灌注下迅速蜕变,尾尖月华从朦胧光晕凝成实质的琉璃光泽。

吾便助你补全这太阴正道。

当最后三条狐尾同时绽放出皎洁清辉,九尾天狐的完整法相终于重现世间。

江锦辞再次掐诀,引动月华涌入九尾额间的奴印。

刹那间九尾天狐浑身妖气瞬间消散,九条玉尾在月华中舒展,宛如九天垂落的祥云。

尾尖流淌的银辉映照出五谷丰登的虚影,每一次摇曳都带着风调雨顺的祝福——这哪里是妖物,分明是行走在人间的祥瑞。

《山海经》有载: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可世人只记得能食人,却忘了食者不蛊才是重点——见之则天下安,遇之则百病消。

月光洗尽世人强加的污名,与额间那奴印,还她了本来面目。

九条玉尾在月华中交相辉映,再无半分妖异之气,唯有纯净的太阴圣洁,

这本就是她最初的样子,九尾天狐...从来不是妖狐,而是与麒麟齐名的祥瑞圣兽。

(注:有番外,必看!)

【谢谢大家的礼物,已为大家加更,今日更新六千七,折算三章!】

喜欢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请大家收藏:()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