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冬天来得格外的早,也格外的刺骨。
罗云净搭乘的小船,在黑暗中沿着长江南岸,艰难地向西逆流而上。船公沉默得像一块江边的礁石,只有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规律而沉闷。罗云净裹紧棉袍,回望来路。
东边的天际线,已被一种不祥的暗红浸染。那不是晚霞,是金陵在燃烧。他离开时,日军的先锋已逼近至三百里外,零星的爆炸声像沉闷的鼓点,隔着宽阔的江面传来,已失去了震耳的威力,却更添一份遥望故园沦丧的锥心之痛。
他离开前看见,一队队士兵急匆匆地开赴城垣各处阵地,他们的装备比起汹汹而来的日军,显得如此简陋,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小船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逆流而上,昼伏夜出,在芦苇荡与河汊间躲藏了七八个日夜,才终于接近芜湖地界。
小船没有亮灯,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贴着南岸,逆流而上。船公黝黑精悍,始终沉默,直到远远望见江北岸有庞大的船影和隐约的灯光时,才压低了嗓子,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
“同志,前面就是芜湖地界了。”船公低声道:“我们得贴着岸边的芦苇走,从南岸悄摸穿过。你留神,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千万别出声。”罗云净心中一凛,点了点头。他知道船公的意思,日军舰艇很可能已溯江而上,进行封锁。
就在罗云净离开后第二天,日军便完成了对金陵的合围。
十二月九日,日军大将松井石根下达最后劝降通牒,遭唐生智断然拒绝。 当日,日军对金陵城郭阵地发起总攻。
真正让全城陷入绝望的,是十二月十一日,守城核心阵地雨花台失守,次日,紫金山主峰亦告陷落。 日军炮弹已经开始直接落入城内。中山门方向腾起的巨大烟柱,那是中华门城墙在日军重炮轰击下崩裂的尘烟。
十二月十三日,金陵城陷。
十二月十四日,下关码头成了人间炼狱。接到撤退的命令的金陵守军,误认为那里必有大量的船只在等着他们,无序地一齐向下关码头蜂拥而去。挹江门有三个门洞,左右两个均被第三十六师用沙袋堵塞。部队大量涌入,争抢通过,互不相让,各作战部队与第三十六师发生冲突。
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谢承瑞团长,率领官兵歼灭了光华门门洞里的日军——竟然在成千上万官兵的拥挤中被踩死。
成千上万的人蜂拥而至,可江面上却只有两三只渡船。长江此时已成了生和死的分界线。一只船刚靠岸,便有一群人冲上去,致使很多人坠入江中。
那些无船可乘的官兵,或是抱着门板、木桶,或是临时制作木筏向对岸划去,有的干脆跳入江中游过去。
日军舰艇在江面上横冲直撞,来往梭巡不已,并用机枪不断地对利用各种漂浮物顺流而下的官兵扫射,被打死或被敌舰撞翻漂浮工具而淹死的人无法计数。而大量的金陵守军,被滞留在长江边,被追击而来的日军俘虏、射杀。
金陵沦陷的消息像瘟疫一样,沿着长江水道,以比船只更快的速度向西蔓延。
已经抵达汉口,暂住在临时住所里的罗云净,几天后从报纸上看到这则简短到残酷的消息的。铅字冰冷,却重逾千钧。
他手中的茶杯“啪”地一声落在地上,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湿了他的裤脚,他却浑然不觉。
汉口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暖洋洋的,却丝毫无法驱散他心底涌起的彻骨寒意。他眼前瞬间闪过资委会大楼里彻夜的灯火,闪过下关码头混乱的人潮,闪过肖玉卿在黑暗中最后看他的那一眼……
玉卿呢?
他还在金陵吗?
他……还活着吗?
巨大的恐惧像一只冰冷的手,扼住了他的喉咙。他扶着桌沿,才勉强站稳。
林慕婉闻声从里间出来,看到他的样子和地上的狼藉,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拿来扫帚和簸箕,清理了碎片。然后,她为他重新倒了一杯热水,放在他颤抖的手中。
“会有消息的。”她轻声说,语气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也藏着同样的忧虑。
罗云净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着那杯水,仿佛要从中汲取一点力量。他走到窗边,望着汉口江面上往来穿梭的船只,那里依旧忙碌,却也笼罩在一种悲愤而紧张的气氛中。
金陵的工业血脉,在他和无数人的拼死努力下,抢运出来了一部分。但那座城,那些人,却永远地陷落了。
在汉口湿冷的空气里,他紧握着胸前那枚铜钱,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是国破家亡之痛。
十二月下旬的金陵城,已成炼狱。
城墙之上,已是太阳旗。大屠杀正在全城疯狂上演。肖玉卿并未随军撤离,老李向他传达了‘家里’下达的任务:接应并转移一份由国际友人冒死记录下的、关乎真相的铁证。
他换上了从阵亡士兵身上找到的破旧棉军服,脸上涂抹着锅底灰,潜伏在金陵大学附近一处已成废墟的民宅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前夜,在夜色与枪声的掩护下,他如幽灵般潜行,于金陵大学医院附近的一处秘密联络点,从一位腿部中弹、名叫约翰的商人手中,接过了一个用油布和蜡严密包裹、密封的小铁盒。
“拿好它……上帝保佑你……”约翰脸色苍白,眼中却燃烧着不屈的火焰,用生硬的中文夹杂着英语低语,“让世界……看到……南京的真相!”
铁盒里,是一卷胶卷和几张记录着核心暴行事实的纸条。这是蘸着数十万同胞鲜血写就的控诉状。
此刻,肖玉卿怀揣着这比生命更重的铁盒,如同怀揣着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他必须在下关一带,找到老李他们安排的、唯一可能离城的通道。
街道上,日军的巡逻队和屠杀随处可见。他目睹了百姓被随意枪杀,妇女被凌辱、房屋在烈焰中燃烧。他死死咬着牙,指甲深陷进掌心的皮肉里,将每一幕地狱般的景象刻在脑海里。但他不能停下,更不能暴露,他必须像一块冰冷的石头,融入这死亡的阴影中。
他凭借过人的侦察与反侦察能力,避开数道日军哨卡,终于接近江边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心头一沉。有日军舰艇在江面游弋,码头上火光冲天,并设立了关卡,对任何试图靠近江边的人格杀勿论、江面上浮尸遍野。
希望似乎破灭了。
他在一堵断墙后潜伏了整整一天,观察着日军的巡逻规律。江风带来对岸的哭喊和零星的枪声,更带来令人作呕的血腥气。他看到一个母亲抱着已无声息的婴儿在寒风中呆坐,直到被一名日本兵用刺刀挑开;他看到伤兵在泥泞中爬行,最终成为练习射击的靶子。
一种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几乎将他击垮。但他不能倒下。铁盒在胸前散发着冰冷的触感,那是无数冤魂的寄托。
必须另寻生路。
深夜,他放弃了下关码头,转而沿着江岸,向着日军控制相对薄弱的上游方向潜行。他找到了一处因江岸崩塌而形成的水下洄流区,这里水流复杂,岸边芦苇茂密,远离主要通道。
他拆下附近漂浮的房梁和木板,他最后望了一眼身后燃烧的城市,然后义无反顾地、悄无声息地滑入了冰冷刺骨的长江。
他不敢用力划水,只能借助水流的裹挟和木板的浮力,尽可能轻缓地向江北的方向漂去。刺骨的寒冷迅速吞噬着他的体温。
就在这时,一道惨白的光柱毫无预兆地划破黑暗,从他前方的江面上扫过!
是日军巡逻艇的探照灯!
肖玉卿心脏骤停,几乎在本能驱使下,他猛地吸进一口气,松开木板,整个身体迅速沉入水下。
就在他没入水中的下一秒,那道光柱锁定了他刚刚依附的那块木板。巡逻艇上的日军出于惯常的“谨慎”,或者说是一种对任何移动物体的毁灭欲,“哒哒哒”一阵机枪扫射声沉闷地透过江水传来。子弹击打在木板及其周围的江面上,激起一串串涟漪。
肖玉卿在水下死死憋着气,冰冷刺骨的江水让他浑身痉挛。肺部的空气很快耗尽,胸口像要炸开一般。他不知道扫射是否停止,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已被发现,只能在黑暗中苦苦支撑。
直到那令人窒息的机枪声停歇,探照灯的光柱也终于移向别处,他才小心翼翼地、悄无声息地重新浮出水面,贪婪地吸入一口冰冷的空气。那块木板已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尚能提供一些浮力。他不敢再有丝毫耽搁,用尽最后的气力,推着破木板,向着漆黑的北岸继续漂去。
剧烈的憋气和极度的寒冷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他呛进了好几口混着泥沙和血腥味的江水,意识在冰冷与疲惫的反复侵袭下渐渐模糊。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的最后片刻,他感觉自己的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猛烈地撞击、拉扯,左臂传来一阵撕裂般的剧痛,但这份痛感也迅速被无边的黑暗与冰冷吞没了。
只有胸前那份紧贴胸口的油布包,还残留着一丝属于人类的温度,以及一个不容置疑的信念——
“活下去……把真相……带出去……”
肖玉卿是被冻醒的。
意识先于身体复苏,像一缕游丝,从无边无际的黑暗与冰冷中艰难地挣脱出来。首先感知到的是疼,并非尖锐的刺痛,而是骨头缝里都渗着寒气的、弥漫全身的钝痛。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牵扯着灌满泥水的肺叶,火辣辣地疼。
他猛地咳嗽起来,呕出几口浑浊的江水,咸腥味混杂着硝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充斥着他的鼻腔和喉咙。冰冷的空气随之涌入,激得他浑身剧颤。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让他近乎停滞的思维重新开始转动。他发现自己正趴在一片泥泞的江滩上,半截身子还浸在刺骨的江水里。他紧紧攥着手,指甲深陷进掌心的软肉里——那份用油布包裹、贴身藏好的铁盒还在。这个触感让他混沌的意识清明了几分。
他奋力抬起头,环顾四周。
天光晦暗,分不清是黎明还是黄昏。江面上笼罩着厚重的雾,对岸金陵方向的火光与烟柱已然不见,只有死一般的沉寂从那个方向弥漫过来。他所在的这里,是一片荒芜的江滩,芦苇丛生,远处有低矮的丘陵轮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空境镜空请大家收藏:()空境镜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