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高统帅的指示下,国府掌控的各大宣传喉舌迅速行动起来。报社的编辑们日夜赶工,撰写着一篇篇热情洋溢的报道,对八路军主动进攻冀省的英勇事迹进行了全方位、详细且深入的赞美。
广播电台也加大了宣传力度,播音员那激昂的声音通过电波传遍大江南北:“英勇的八路军在冀省战场上,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战术,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成功拿下邢台、邯郸部分县城,为抗战事业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抗战统一战线的坚定扞卫者!”
这些宣传报道如同一股股暖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无数民众们围聚在收音机旁,或是争相传阅报纸,眼中闪烁着激动与希望的光芒。
全国上下再次燃起了维护统一抗战路线的热潮,人们纷纷走上街头,高呼着团结抗战的口号,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在国府的一些重要会议上,官员们纷纷对八路军的行动表示赞扬。一位官员激动地站起身来,挥舞着手中的文件说道:
“八路军此次行动,实乃抗战之楷模!他们在前线奋勇杀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应全力支持抗战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然而,就在国府大力赞扬八路军,全国上下一心维护统一抗战的同时,晋绥军却陷入了一场艰难的抉择之中。
原本晋绥军内部就存在着一些企图在八路军与日军作战时,从背后下手谋取私利的势力。他们妄图趁八路军在冀省作战的时机,从背后捅刀子,以达到扩张自身势力的目的。
但此时,随着八路军在冀省的胜利消息传开,以及国府对八路军的大力表扬和对统一抗战路线的宣扬,全国舆论一边倒地支持团结抗战。
晋绥军的这些想法瞬间变得极为不合时宜,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他们深知,在这个时候破坏统一抗战路线,必将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成为历史的罪人。
日军察觉到了晋绥军内部的这一微妙变化,企图趁机加以利用。日军将领梅津美治郎通过与阎长官的联络人频繁接触,不断对阎长官进行威逼利诱。
梅津美治郎满脸阴险地对联络人苏体仁说道:“告诉阎长官,只要他能从背后袭击八路军,皇军将给予15个团的全日制武器弹药支持,帮助他扩充实力。大日本帝国的诚意是十足的,阎长官应该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联络人小心翼翼地将美锦美之郎的话转达给在克难坡的阎长官。阎长官坐在狭窄却略显昏暗的办公室里,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他的目光在墙上的地图上来回游移,心中盘算着利弊得失。他并非不心动于日军承诺的武器弹药,但他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晋省更多的县城,是实实在在的地盘和势力范围的扩张。
晋绥军内部因此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部分受日军诱惑的军官,认为这是一个壮大自身的好机会,纷纷在阎长官面前进言:
“长官,日军的条件优厚,我们若能与日军合作,定能扩充实力,以后在晋省乃至全国都能有更大的话语权。“
“八路军不过是一群土包子,现在占据着我们晋省的大量地盘,赖着不走,他们在冀省的胜利只是侥幸,我们不应错过这个机会。”
然而,也有一些深明大义的晋绥军军官坚决反对:“长官,不可啊!如今全国都在倡导统一抗战,八路军在前线浴血奋战,为的是全民族的利益。“
“我们若在此时从背后下手,必将遭到国人唾弃,成为千古罪人。况且,日军向来狡诈,他们的承诺未必可信,我们不能因一时之利而毁了晋绥军的声誉啊!”
阎长官在两方的争论声中,内心愈发纠结。他时而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时而又坐下,双手抱头,陷入深深的思考。他深知,这一决策关乎晋绥军的未来,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在晋绥军的军营里,部分士兵们也察觉到了高层的异样。他们私下里纷纷议论,气氛显得有些压抑和迷茫。
一些士兵忧心忡忡地说道:“咱到底该咋办啊?这要是跟八路军干起来,那不是帮着小鬼子吗?可要是不听上头的,又怕违抗军令。”
另一些士兵则低声回应:“是啊,真希望长官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咱当兵的,谁不想打鬼子,保卫咱自己的国家啊!”
就这样,晋绥军在迷茫与观望中徘徊,迟迟未能做出明确的决策。阎长官每天都在权衡着各方利益,他的内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痛苦而煎熬。
他既放不下对日渐缩小点地盘和势力扩张的渴望,又担心违背全国统一抗战的大势,落得个千古骂名。
在八路军积极作战、晋绥军陷入两难抉择的同时,国府在洛阳、豫西以及豫南的军队也开始了紧急调动。
国府高层深知,此时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对日军进行有效的牵制,吸引日军在豫省和鲁省的主力,从而减轻八路军在华北作战的压力,同时也为保卫武汉等地的抗战大局贡献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洛阳的军事指挥部内,**将领们围聚在巨大的作战地图前,神情严肃地商讨着作战计划。
一位将领指着地图上日军的部署,说道:“我们应在此处集结兵力,佯装进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迫使他们分兵应对。这样既能减轻八路军在冀省的压力,也能为武汉的防御争取更多时间。”其他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随着一声令下,豫西和豫南的国府军队迅速行动起来。无数将兵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听着长官的战前动员:
“弟兄们!我军在武汉会战,八路军在冀省奋勇杀敌,我们也不能落后。此次行动,我们要牵制日军主力,为抗战大局出一份力。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士兵们的回答响彻云霄,士气高昂。
许多国府部队开始行军,尘土飞扬,步兵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扛着武器,向着指定地点进发。
骑兵们骑着骏马,身姿矫健,马蹄声如雷。炮兵们则驾驶着火炮,缓缓跟随,巨大的炮管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一路上,百姓们纷纷夹道相送,为士兵们送上食物和水,眼中满是期待与鼓励:“孩子们,多杀几个鬼子,我们等着你们胜利归来!”
国府军队的这一系列调动,表明在全国统一抗战的大背景下,各方力量开始逐渐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尽管各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但在抗击日寇这一共同目标下,不得不暂时放下分歧,携手应对共同的敌人。
这场发生在华北的风云变幻,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各方势力在抗战大局下的一次深刻博弈与艰难抉择。
而最终的结果,将深刻影响着整个抗日战争的走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冀中这片被战火炙烤的土地上,局势瞬息万变。陈振华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日军飞机的身影,一场围绕着制空权展开的激烈博弈,在无形之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当那刺耳的飞机轰鸣声从天际传来,陈振华心中一紧,他立刻意识到日军的航空部队有所行动。
他迅速与侦察团取得联系,语气急促而坚定:“密切关注小鬼子飞机的动向,务必找出他们具体的飞机基地位置!”
陈振华深知,日军在北平与商丘设有空军基地,北平的空军基地位置他心中有数,但商丘的空军基地具体方位却如同迷雾,亟待揭开。
于是,侦察团的同志们迅速领命而去,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密切留意着商丘与北平地区日军飞机的每一次起降、每一条飞行轨迹。
陈振华期望通过他们细致入微的观察,找出日军机场的确切位置,从而为后续的摧毁行动奠定基础,釜底抽薪,削弱日军在空中的嚣张气焰。
此刻的陈振华,脑海中闪过一个大胆的念头——亲自前往北平,利用自己独特的能力,将日军飞机收入空间,彻底消除这一空中威胁。
然而,理智很快战胜了冲动。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坐镇宁津县指挥全局的重任,犹如棋局中的主帅,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无奈之下,他只能忍痛放弃这个想法,转而思考更为实际有效的应对之策。
经过深思熟虑,陈振华迅速做出了周密的部署。他把目光投向了特战团,挑选出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小分队,亲自向他们下达任务:
“你们秘密前往北平,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小鬼子在北平的机场!”小分队成员们眼神坚定,整齐划一地点头,他们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与重要。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