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严肃的会议上,陈振华详细阐述了自己对局势的担忧与应对策略。他指出,晋绥军在过往的一些行动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对八路军造成过干扰。
如果在此次冀省战斗期间或之后,晋绥军再次做出背刺八路军的行为,那将严重影响抗战大局。
副总指挥认真听取了陈振华的汇报后,表情凝重地做出明确指示:倘若晋绥军不顾民族大义,再次做出这种惨无人道的背刺行径,八路军绝不能再姑息纵容。
届时,为了维护统一抗战战线的正义与八路军的生存发展,将不惜一切代价,集中力量将整个晋绥军彻底解决,尽早消除这一后患。
然而,大家都明白,这是在万不得已的极端情况下才会采取的行动。毕竟,无论是八路军总部还是延安方面,始终坚定地认为维护抗战统一战线至关重要。
抗战统一战线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的重要基础,一旦破裂,华夏大地必将再次陷入如诸侯争霸般的混乱局面,这对于整个抗战局势而言,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除非晋绥军的行为严重破坏抗战大局,突破了八路军的容忍底线,否则,八路军将尽最大努力维持统一战线的稳定。
延安方面在做出支持 365 师作战决策的同时,也对后续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伟人深知,维护统一战线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妥协退让,不能再为了维持表面的团结而让八路军承受不必要的巨大损失。
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支持365师冀省作战的决策,同时也做好了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准备。
在此情形下,陈振华与陈副师长进行了更为深入细致的商议。他们一致认为,在冀省战斗成功消灭日军 109师团后,绝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乘胜追击,彻底清除一切不利于统一抗战战线的因素。
那些伪军长期以来充当日军的帮凶,欺压百姓,破坏抗日力量的发展,给冀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在冀省大地上,繁衍出来数量庞大的伪军,毫无民族气节,为了一己私利甘愿为日军驱使,严重扰乱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发展和稳固。
而部分对八路军抗战持有异议的其他抗战队伍,他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冀省真正抗日力量的团结与协作。
这些队伍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与八路军在战略、战术或其他方面存在分歧,甚至产生矛盾,甚至直接投降了日军,甘做日军的走狗,这对于国共统一抗战行动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因此,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决定,在消灭日军 109师团的同时,也集中力量将冀省数量庞大的伪军,以及那些对抗战统一阵线持有不同立场的队伍一并予以解决。
只有彻底清除这些不利于统一抗战的因素,才能确保八路军在晋冀鲁豫四省的发展更加稳定,根基更加牢固。
这不仅有利于八路军扩大抗日根据地,更好地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还能整合各方抗日力量,形成更为强大的抗战合力。
与此同时,陈振华的心中还谋划着更为长远的事情。他想到了一直储备在特殊空间里的那些先进武器装备。
这些武器装备是陈振华在东北之行中收集起来的宝贵物资,借助这次的冀省歼灭日军的过程中,逐步投放到战场上的缴获之中,在关键时刻,将成为提升八路军战斗力的关键因素。
陈振华计划根据不同部队的作战特点和实际需求,合理调配这些武器装备。对于执行突击任务的部队,他们需要具备强大的攻坚能力,因此将配备一些轻便且威力强大的武器,如毛子国的冲锋枪,使他们在战场上能够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
此外,陈振华深知,冀省战斗胜利后,晋冀鲁豫四省将连成一片,这为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他设想,在战斗结束后,要大力开展经济建设。首先,鼓励百姓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晋冀鲁豫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具备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
通过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兴修水利设施,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根据地的粮食供应,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也为八路军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同时,积极发展工业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陈振华计划战后在山河四省合适的地点建立自己的兵工厂,生产枪支弹药、火炮等武器装备,减少对外部缴获的依赖,提高八路军的武器自给率。
此外,还将建设被服厂,为战士们提供充足的军装和被褥,保障部队的基本生活需求。在军事建设方面,除了扩充兵力,提升部队的装备水平外,还要加强军事训练。
通过举办军事培训班,邀请经验丰富的将领和教官授课,培养更多优秀的军事人才,提升八路军整体的军事素养和作战能力,打造一支更加精锐、更具战斗力的队伍。
在文化建设方面,陈振华也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深知,提高百姓的文化素质和抗日意识,对于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此,计划在根据地广泛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建立学校、图书馆等文化设施,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
通过宣传抗日思想,讲述抗战故事,激发百姓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认识到抗战的意义和自己肩负的责任,形成全民抗战的良好氛围。
在这个关键的历史节点上,365 师在陈振华和陈副师长的带领下,正紧锣密鼓地为即将到来的冀省战斗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一场与日军的生死较量,更是关乎八路军未来发展、关乎整个华夏抗战前途的重要战役。
而八路军总部和延安方面的坚定支持,如同坚实的后盾,给予了他们无穷的力量。在伟人的英明决策下,八路军正以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智慧,迎接这场挑战,向着抗战胜利的目标坚定迈进。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每一场战斗的筹备都如同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关乎着战局的走向与民族的命运。
为了确保冀省反击战前期战斗能够顺利进行,陈振华肩负起了统筹调配资源的重任,以细致入微的规划和有条不紊的行动,为这场重要战役奠定坚实基础。
陈振华深知,充足的物资是赢得战斗的关键要素之一。他借助自己所掌握的特殊空间,秘密而有序地将大量急需的弹药物资转移到863旅的特殊仓库中。
其中,三八大盖步枪的子弹数量庞大,它们整齐排列在空间内,等待着被送往战场,为365师广大将士们手中的武器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掷弹筒的炮弹,其独特的设计和强大的杀伤力,是战场上应对敌军集群的有效武器,同样被列为重点转移物资。
此外,81 毫米炮弹和 92 式步兵炮炮弹也在转移清单之中,这些炮弹能够在攻坚战和火力压制中发挥关键作用。
除了弹药,牛肉罐头也被纳入转移范围,毕竟战士们只有吃饱饭,才能保持充沛的体力投入战斗。
这些物资被小心翼翼地从特殊仓库装载到运输卡车上,一辆辆卡车如同忠诚的运输卫士,沿着蜿蜒的山路,悄无声息地驶向八路军 863 旅的各个团部。
每一次运输任务都经过精心安排,运输路线避开了日军的侦察视线,确保物资安全送达。到达各团部后,物资又迅速被分配到即将奔赴作战前线的部队,为他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
此举不仅解决了作战部队的燃眉之急,还极大地减轻了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的生产压力。
这两座兵工厂一直以来承担着繁重的生产任务,在物资转运后,它们能够更加从容地调整生产节奏,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也在满负荷运转,生产出一批又一批的子弹和炮弹。
这些新鲜出炉的弹药被整齐地码放在工厂仓库,随后迅速安排装车,分别送往 386 旅和其他三个师的各支部队中。
兵工厂的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深知自己手中生产的每一颗子弹、每一枚炮弹,都将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都可能成为消灭敌人、保卫祖国的关键力量。
随着这些弹药的补充,386 旅和 863 旅的各支部队如同猛虎添翼,火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更多胜算。
陈振华不仅关注参战主力部队的物资需求,还深知各兄弟部队在抗战全局中的重要性。为了增强整体抗战力量,他做出了全面而慷慨的物资支援安排。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