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三天后魏大勇等人看着陈振华,等待着他的指示。
陈振华看了看远方持续不断的战斗,然后大声说道:“我们回晋省,继续为保卫华夏而战,这场战斗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我们去完成。”
陈振华带领着队员们踏上了归程。他知道,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但他坚信,只要华夏军队团结一心,英勇奋战,就一定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胜利,保卫祖国的领土和尊严。
前往珲春的时候,陈振华、楚云飞、魏大勇等人火急火燎,步伐匆匆,神色中满是焦虑与紧迫,仿佛身后有千军万马在追赶。
然而,在离开张鼓峰之后,局势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陈振华、楚云飞、魏大勇等人变得不急不慢,他像是一位悠然的行者,却又有着明确的目标。
一路上,他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小鬼子身上,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狐假虎威的伪军,以及小鬼子关东军在整个东北的驻扎分布,还有那些掠夺华夏资源的各种工矿企业,都成了陈振华特别关注的对象。
陈振华此趟前来,明面上是奉陈副师长以及八路军总部之命,为了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以扩充黄崖洞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同时采购大量的原材料。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绝不能用实打实的现金去购买,而是要借助“0元购”的方式来实现。毕竟,八路军资源有限,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陈振华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他之前在珲春张鼓峰时,曾巧妙地以小鬼子的名义,袭击了毛子**队的四处军火储备基地。
而毛子国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也立刻对小鬼子展开了报复。陈振华则趁着这混乱的局势,开始了他在东北的“特别行动”。
陈振华一行人在完成了一系列紧张而惊险的物资收集行动后,辗转来到了白山地区。
此时的白山,大部分并没有皑皑白雪覆盖的土地,但是在天池主峰,却有不少的积雪,宛如一座巨大的银白堡垒,既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屏障,也是东北抗联与日寇周旋的重要战场。
此时的陈振华,心中怀揣着对战友的关切与共同抗日的使命,决定在此与东北抗联的杨司令员会面。
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所经历的沧桑。
寒风如刀割般划过脸颊,但陈振华等人的眼神却无比坚定。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阳光的照耀下,雪面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偶尔能看到几棵苍劲的松树,顽强地挺立在冰雪之中,恰似抗联战士们不屈的精神。
经过一番艰难的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约定的会面地点——一个隐蔽在山谷中的小村落。村子里的房屋大多破旧不堪,墙壁上布满了子弹的痕迹,这是日寇暴行的铁证。陈振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环境,确认没有异常后,带领众人走进了村子。
在村子的一间土坯房里,东北抗联的杨司令员早已等候多时。当陈振华推开门的那一刻,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
杨司令员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陈振华的手,激动地说道:“振华同志,可算把你们盼来了!”陈振华也用力回握着杨司令员的手,笑着说:“杨司令,一路辛苦了!咱们又见面了。”
杨司令员上下打量着陈振华,眼中满是关切:“振华,看你这一路奔波,脸色都憔悴了不少啊。”
陈振华摆摆手,爽朗地笑道:“杨司令,这点辛苦算啥!只要能为抗战出份力,再苦再累也值得。”两人相视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对彼此的信任与并肩作战的豪情。
屋内十分简陋,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几条长凳。桌上摆放着一些简单的地图和文件,墙壁上挂着几件破旧的军装。陈振华和杨司令员坐在桌前,开始了深入的交谈。
陈振华神情严肃地对杨司令员说道:“杨司令,如今日寇在东北的势力依旧强大,他们不断加强对根据地的围剿,咱们的形势依然严峻。这次来,我想跟您说说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杨司令员点点头,专注地听着。
陈振华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您看,最近小鬼子和老毛子在这几个区域加强了兵力部署,尤其是这里,他们设置了多个据点,形成了包围圈。咱们在行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陷入敌人的陷阱。”
杨司令员凑近地图,仔细观察着陈振华所指的位置,眉头微微皱起,说道:“嗯,这些情况我们也有所察觉,但一直没有详细的情报。振华同志,你提供的这些信息太重要了。”
陈振华接着说道:“还有,敌人很可能会利用叛徒来渗透我们的队伍,咱们必须加强内部的审查和防范,提高警惕,不能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杨司令员重重地拍了下桌子,愤怒地说:“这些叛徒,真是民族的败类!我们一定严加防范,绝不让他们得逞,一旦查出,我立刻毙了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随后,两人又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游击战争、发动群众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交谈告一段落,陈振华站起身来,走到门口,向外面的战士们挥了挥手。不一会儿,几名战士抬着几个大箱子走进屋内。
陈振华打开其中一个箱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
陈振华拿起一支莫辛纳甘步枪,轻轻抚摸着枪身,对杨司令员说道:
“杨司令,这次来,我们给你们带了些物资补充,尤其是这些武器。我知道你们一直使用老毛子支援的武器,所以特意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老毛子的装备。”说着,他将步枪递给杨司令员。
杨司令员接过步枪,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他熟练地拉动枪栓,仔细端详着,赞叹道:
“好家伙,这可都是好家伙啊!咱们抗联之前在毛子国的支援下,就获得了不少这样的武器,现在有了这些咱们抗联的战斗力能提升不少。”
陈振华又从箱子里拿出一挺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介绍道:“这是从鬼子那里缴获的歪把子机枪,性能还算不错,在近距离作战中威力很大。”
他将机枪放在桌上,详细地给杨司令员讲解着机枪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接着,陈振华又拿出几支三八大盖步枪,说道:“这些三八大盖步枪,射程远,精度高,也一并送给你们。希望能在战场上发挥大作用。”
杨司令员看着这些武器,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振华同志,太感谢你们了!这些武器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陈振华笑着说:“杨司令,咱们都是为了抗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武器能让咱们的战士在战场上多一份胜算,就是值得的。”
随后,战士们又将其他箱子里的武器一一搬出来,有子弹、手榴弹等,堆满了一屋子。
在完成武器交接和详细的交流后,分别的时刻也悄然来临。杨司令员紧紧握着陈振华的手,深情地说:
“振华同志,此去一路保重,有了你们的支持,我们抗联一定能给小鬼子更沉重的打击!”陈振华坚定地说:“杨司令,咱们共同努力,相信胜利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两人走出屋子,此时,天空中飘起了小雨,纷纷扬扬地洒落在他们身上。陈振华和杨司令员站在村口,互相道别。
杨司令员望着陈振华等人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去。他深知,在这艰苦的抗战岁月里,这份战友间的情谊和支持,是无比珍贵的力量。
陈振华带领着众人,踏上了前往奉天等地的路途。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但他们为抗日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这片白山黑水之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奋勇抗争。
而陈振华与杨司令员的这次会面,也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东北抗联的战斗注入了新的活力,共同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的壮丽篇章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这样,陈振华、楚云飞、魏大勇等人离开了长白山,然后一路沿着东北的大城市,往南行进,这一路上,众人低调行事,陈振华和楚云飞打扮成一商贾模样,自然一路无恙的行进。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