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232章 枪械制造水平提升,新兵招募完成

对于损坏的零件,陈振华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和精湛的技艺。

他会在众多的备用零件中,精心挑选出与原部件最为匹配的那一个,然后以极其细腻的手法进行安装。

他的手指灵活而稳定,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螺丝在他的手中被准确无误地拧紧,部件在他的调试下完美契合。

在维修火炮时,陈振华的严谨和专注更是达到了极致,他会先围绕着炮身缓缓走动,目光如炬,一寸一寸地审视着炮身的每一个部位。

他会仔细检查炮管是否有凹陷或划痕,炮架的焊接处是否牢固,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当发现炮架有轻微的变形时,陈振华会毫不犹豫地拿起锤子和扳手,开始进行细微的矫正,他的每一次敲击都充满力量,却又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矫正的效果,又不会对炮架造成额外的损伤。

在调试瞄准装置时,他会反复地校准,眼睛紧紧盯着目标,不断地微调着旋钮,直到瞄准装置达到最佳的精度。

汗水从他的额头不断地渗出,顺着脸颊滑落,在他沾满油污的脸上,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

然而,陈振华却仿佛浑然不觉,他的全部心思都沉浸在手中的工作中,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疲惫和懈怠,只有对维修工作的执着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就这样,陈振华夜以继日地忙碌着,他的双手因长时间的劳作而布满了老茧和伤口,但他从未有过一丝抱怨,从未停下手中的工作。

如此一来,陈振华在这十五天的时间里,维修改造出来的枪支和火炮,足以武装一个加强团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看到自己辛勤努力的成果,陈振华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这也让那几百名巩县造兵工厂的技术人员,亲眼见识到了陈振华非凡的维修、修葺和机械制造能力,他们大为惊讶,纷纷向陈振华拜师学艺。

原本,他们只是觉得,陈振华在打仗、指挥官兵作战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和辉煌的战绩,可万万没想到,如今在机械维修制造,包括枪支弹药制造方面,他竟也具备如此强大的实力。

顿时,他们便感受到了陈振华所带给他们那种强大的压迫感。所以在后续的枪炮制造以及生产线的布置当中,他们也更加心悦诚服地听从了陈振华的意见。

在陈振华的指导下,这些生产线的效率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尤其是子弹线的生产效率,原本建设一条 7.92 毫米子弹生产线,每天最多生产 1000 发子弹,就已经达到了整条生产线的极限。

但是现在,经过陈振华的精心改造,再加上合理地调配一部分人工,以及设置自动化的操作,这让整个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原本一天只能生产 1000 发子弹的生产线,如今提升到 2000 发子弹已不在话下,甚至将来人手充足,提升到 3000 发都不成问题。

如果能多几条这样高效的生产线,那么整个八路军所有的子弹供应,就能够全部满足了。当然,这是按照目前八路军的子弹供给水平来计算的。

别说每人配备 3 发子弹了,即便是每人配备 10 发子弹,也不过是这条生产线一个月的产量而已。

自然,在陈振华的积极参与之下,这些生产线的建设,以及那些废旧枪支的维修速度进一步加快。

毕竟,借助陈振华的系统空间,此时运输过来的被损坏的枪支,数量至少不低于八万支。其中,三八大盖步枪大约有四万多支,而中正式步枪大约有四万多支。

至于汉阳造步枪,几乎没有,因为陈振华觉得,那些汉阳造步枪,不仅性能相对落后,而且还纯粹占用了系统的空间,所以他几乎没有收取那些汉阳造步枪。

当然,这也是为了在战场上给小鬼子留下一定的遐想空间,以免把整个仓库内的枪支,全部收取完毕,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要是被那些世界强国盯上,那可不是陈振华所能应对得了的。

看着那还有接近五千多支需要重新休整的枪支,随着第二批人员的到来,广大兵工厂的制造人员,大家眼里全都放出了充满希望和干劲的光芒。

当然,陈振华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尽可能在半年之内,把这八万多支废旧、毁坏的枪支枪械全部维修完毕,从而用来武装整个独立团、三八六旅的官兵,乃至整个晋中地区的八路军战士。

大家深知任务艰巨,但在陈振华的带领下,在每天的伙食和奖励激励下,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誓要完成这一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在维修火炮的过程中,陈振华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专业与专注,他先是围着那门81毫米的迫击炮缓缓踱步,目光如鹰隼般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他的眼神在炮管、炮架、炮座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审视一件绝世珍宝。当他的目光停留在炮管上时,他会伸出一只手,轻轻地触摸着炮管的表面,感受着哪怕是最微小的不平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仿佛在思考着如何解决这微小的瑕疵,他的手指如同最灵敏的探测器,能够感知到常人难以察觉的问题。

一旦发现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凹陷或者划痕,他的嘴唇紧抿,神情变得更加严肃。接着,他会拿来专门的测量工具,仔细地测量炮管的内径和外径,记录下每一个数据,然后与标准参数进行比对。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测量工具上的刻度,眼神专注而坚定,额头上也不自觉地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如果发现偏差超出了允许的范围,他会毫不犹豫地开始修复工作。

他先将炮管固定在特制的夹具上,然后拿起锉刀,一下一下地锉削着不平整的地方,每一次锉削,他的动作都沉稳而有力,同时又充满了控制。

锉刀与炮管接触时发出的“呲呲”声,在安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此时的陈振华,紧咬着牙关,腮帮子微微鼓起,眼神中满是执着和认真。

在处理炮架的问题时,陈振华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耐心和精湛的技艺,他会仔细检查每一个焊接点,查看是否有裂缝或者松动的迹象。

他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果发现问题,他会先使用砂轮机将焊接点周围打磨干净,然后拿起电焊枪,戴上护目镜,开始进行重新焊接。

电焊枪发出的耀眼光芒和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但陈振华丝毫不受影响,他的目光始终紧紧地盯着焊接点,确保每一个焊点都牢固可靠。

他的脸上被电焊的光芒映照得忽明忽暗,可他的神情却始终专注如一,对于炮座的维修,陈振华同样一丝不苟。

他会将炮座拆卸下来,仔细检查轮轴和炮座的磨损情况,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丝磨损的痕迹。

如果发现磨损严重,他会更换新的零件,并对轮轴进行润滑处理,在安装炮座时,他会使用扭矩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值拧紧每一颗螺丝,确保炮轮安装的精度和稳定性。

他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但他只是随手用袖子一擦,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懈怠。

在整个维修过程中,陈振华还会不时地停下来,用干净的抹布擦拭掉手上的油污和汗水,然后再次投入到工作中,他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这门待修复的火炮。

半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陈振华在周卫国派人再三请求之下,终于踏上了返回平顺县大刘庄的路途,要知道,这里乃是独立团的团部所在地。

此时的陈振华,刚刚完成最后一批手头的枪械和火炮维修工作,他马不停蹄地赶回独立团的营地,只因这段时间里,独立团发生了诸多重要的变化。

通过副团长周卫国的汇报,以及孔捷、李云龙等人的辛勤努力,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独立团共从周围招收了 800 多名八路军新兵战士,这一成果让众人都倍感惊喜。

毕竟,加上原本的200名独立团官兵,如今整个独立团的团队规模已接近 1000 人,虽说距离一个加强团的规模尚有差距,但也已初具一个团的规模。而这,正是陈振华此前定下的招募八路军新兵的第一阶段目标。

周卫国派人请求陈振华返回独立团驻地,是为了共同商议后续的诸多事宜,此时正值一月底,随着大量兵工厂第二批和第三批人员的陆续抵达,整个兵工厂的 1000 多名技术人员,已基本抵达到了独立团的驻地。

这一消息让陈振华兴奋不已,他几乎将全部的力量和精力都投入到了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与打造中,以及对兵工厂人员的安置工作上,如此一来,对于独立团官兵的招募以及训练工作,就有些漠不关心了。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