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117章 小鬼进攻金陵的路线

当然,小鬼子的申城派遣军和第 10 军还包含了通信部队,铁道部队和航空部队等辅助性攻击部队,就包括重炮部队也有许多,所以小鬼子此时在申城的总兵力已不下 25 万人。

虽然说最早登陆的第 3 师团以及第 11 师团,也因**官兵的浴血奋战抵抗,导致小鬼子的这两个师团伤痕累累、受创颇重,但随着小鬼子的第九、第十三、第十六等小鬼子的师团登陆。

很快小鬼子的兵力就补充起来,除了将那些损失的小鬼子补充到位,还补充了大量的新生力量师团。

当然,还有小鬼子海军陆战队的协助,以及小鬼子第三舰队和第四舰队的支持,所以现在在整个淞沪战场上,小鬼子的空军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力,以压倒性的优势将**空军和海军消耗殆尽,打得**节节败退。

现在的**空军也已经损失殆尽,国府完全丧失了制空权、制海权以及陆权,所以陈振华也知道,此时的小鬼子申城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现在已成为华中方面军总司令。

所以他对于**的溃败并非置之不理,而是强硬推动日本政府发布了攻占华夏首都金陵的大陆第 8 号作战命令。

当然这是松井石根大将,强逼着小鬼子的大本营下达的命令,但也代表着日本政府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将华夏**彻底打服投降,但却忽略了**的强烈抵抗意志,忽略了此时最高统帅部的抵抗决心。

陈振华知道接下来,从申城撤离的**溃兵就不会再停下来,当然,小鬼子的沿路进攻也不会停下来,而是持续不断的向金陵方向追击。

小鬼子从申城向金陵前进的道路有两条,第一条是从太湖北岸沿京沪铁路线,经苏州、常州、镇江至金陵。

第二条是从太湖南岸,沿京杭公路经湖州、宜兴、溧阳至金陵,所以,此时的松井石根大将信心十足,决心利用手中的二十万大军,对远在三百公里外的金陵,进行大范围深远战略包抄。

所以小鬼子最终采用的攻击路线和步骤是,北路沿京沪铁路线,用原来的申城派遣军,包括第 3 师团和第 11 师团,以及第6和第13师团为主,沿京沪铁路线,取捷径往金陵进行攻击。

第二条线则是沿南路京杭公路,沿线以第 10 军刚刚登陆金山卫的第 10 军为主,沿京杭公路对接金陵,实施包抄。

当然,通过左右两路大军,对金陵进行远距离的战略包抄,基于松井石根老鬼子的雄心勃勃,当然,松井石根也做了其他的部署安排,当然也是为了阻击金陵守军沿长江往南撤离。

所以松井石根派遣一部小鬼子兵力,经广德、宣城直插芜湖,截断**从金陵的后退之路,同时派国琦支队,从当涂渡过长江,派天谷支队从镇江渡过长江,这两支部队将在长江北岸汇合,夺取金陵的浦口和滁州,阻止金陵的守军撤离长江。

当然,陈振华知道,这是小鬼子对于金陵实施的大包抄战略,并且最终证明,经过小鬼子的努力,也彻底实现了这个大包抄战略。

所以最终导致了,国府在金陵 30 多万华夏军民,惨遭了大屠杀,当然,后世的很多史学家,做了大量分析,国府为何在金陵没能守住。

一方面由于小鬼子的兵强马壮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问题,那就是金陵的地理位置问题,金陵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一直是华夏南方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号称六朝古都。

金陵在地缘战略上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西面和北面,都是浩浩荡荡的万里长江,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向,在金陵这里拐了一个弯,然后一路进入到东海。

这近两千年的历史过程当中,成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南侵时,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毕竟那个时候想要渡过天堑长江,那是非常困难。

但是现在华中方面军和申城派遣军,却并不是从北方进攻,而是从淞沪战场上,从申城直接向金陵迈进,而金陵的东面和南面的地理自然条件堪忧。

东南和南面的地理条件,并不适合大兵团作战,尤其是防御作战,毕竟,金陵的外围,除了几座小山包外,比如汤山、紫金山等丘陵外,其余的地方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

用兵法的术语来说,金陵就是一个死地,一旦渡过长江,那么金陵将无险可守,尤其是从南方和从东南方入侵。

毕竟,滚滚的长江不但不能成为阻止小鬼子扩大侵略的一道天堑,反而成为国府守军不得不背水一战的一道桎梏。

如果金陵守不住,那么防守金陵的守军,除了跳进长江外,别的地方想撤都没地方撤,经过淞沪会战之后,国府由于历史上阻止的淞沪会战撤退指挥不力,所以导致了淞沪会战大溃逃,最终演变为大溃败。

70 多万的大军,一路上如同丧家之犬般落荒而逃,等他们一路溃逃到金陵之后,就只剩下十几万人了,同时大部分官兵都缺枪少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现在,经过陈振华的努力,悄悄触动了历史蝴蝶的翅膀,改变了这个世界,至少从现在小鬼子的追击状况来看,陈振华知道,并没有再现历史上小鬼子追击**原本的强悍了。

这一点,从小鬼子的追击速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陈振华看到的只是申城派遣军的官兵,至于从金山卫登陆的小鬼子第 10 军的战斗力,陈振华现在并不清楚。

经过淞沪会战,** 70 万官兵的艰苦奋战,也将小鬼子的申城派遣军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的主力,几乎消耗殆尽,。

当然,大量新补充进来的小鬼子兵员,战斗素养就不如之前的第 3 师团和第 11 师团的老兵了。

现在在追击**溃兵上就能看得出来,虽然说**七十万大军还在溃败之中,但是由于国府提前发布了撤退命令,所以这就延长了**的撤退时间,当然也给予了**官兵重整兵力的机会。

从陈振华以及五二四团一营最后收拢的溃兵来看,也只是一小部分杂乱无章的溃兵,当然在小鬼子的优势空军飞机轰炸之下,**的溃兵也在逐渐的增长。

但已经完全不是历史上的大溃败了,无论是八十八师也好,八十七师也好,还是三十六师等各支**官兵的队伍,都在迅速的收拢和重整之中。

当然,也发挥了整建制的阻击力量,此时的**官兵,也在使用循环阻击的方法,开展对于小鬼子华中方面军和申城派遣军的先头兵力攻击。

当陈振华和524团一营撤退时,首先抵达的便是苏福县,这里乃是**构筑的东方马奇诺防线。

原本在历史上,由于**撤退时管理混乱,以至于在撤离过程中,许多**官兵发现碉堡铁门上的钥匙没带,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堡垒,当然最主要的是**溃败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阻击。

但此次在各大**集团军将官的带领下,尤其是 88 师、87 师、36 师以及其他撤退**的师长、集团军司令等长官的带领下,用铁棍和其它武器,砸开了大部分苏福县的碉堡,进而安排相应的官兵,有效的进驻在这些碉堡内,以此来对小鬼子的追兵进行阻击。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连天,空中小鬼子的空军,连绵不断,炮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在地上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坑洞,尘土飞扬,遮天蔽日。

已经进驻的碉堡内,**官兵们神情紧张而坚毅,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严阵以待,当然,陈振华看到这种情况后,立刻与谢进元副团长,一同对那些苏福县的碉堡,进行逐一进行查探。

倘若这些碉堡中有**官兵,陈振华便会为他们补充相应的弹药,以及各种食物和补给品等,而要是这些碉堡里没有**入驻,那么谢副团长就会安排收拢来的溃兵,对这些碉堡逐一驻守,从而来坚决阻击后续的小鬼子官兵。

激烈的战斗中,火光冲天,到处是喊杀声与枪炮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陈振华也留意到了碉堡附近的一些狭隘之处,所以陈振华时常独自在一些要地旁,对小鬼子的大股部队进行炮击。

那炮弹呼啸着划过天际,在敌群中炸开,掀起一片腥风血雨,至于小鬼子的小股部队,陈振华也曾带领着 524 团一营和二营的官兵,进行过两次伏击,那是因为小鬼子突袭的兵力不足一个中队。

为了提升 524 团一营官兵的士气,陈振华和谢进元副团长、上官志飙营长以及杨瑞福营长做了相应的安排,即借助两个营的兵力,从左右包抄小鬼子一个中队的兵力,进而进行围歼。

由于此时的 524 团一营和补充营的官兵拥有了大量的掷弹筒,和八十一毫米的迫击炮,再加上还有大量的重机枪和轻机枪的支持。

喜欢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