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30章 实现突破

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30章 实现突破

作者:立证少惜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4: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进入1935年之后,中国的其他地方,尤其是南方打的不亦乐乎,但是在山西确是是非常的安宁,人们合起一股劲来谋发展。这一年的局面开始出现明显的上升,经过中原大战后几年的运筹和努力,让山西的发展从量的变化,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1935年元旦,西北炼钢厂的高炉平炉等点火实验后大多取得了成功,于是开始全面开工生产,这个钢铁厂是当下中国控制区内最大的钢铁厂,现在主要的产品是同蒲铁路的铁轨,并且生产的铁轨经过对比,质量一点都不输于国外进口的铁轨。

山西省内自己可以生产铁轨,使得修建同蒲铁路的成本下降的同时,修建的效率也提升了,铁轨一出厂就直接通过修好的铁路路段运到待修的路段工地。在此,阎锡山充分发挥了他作为商人的精明,阎锡山先是发动了3万晋绥军官兵参与铁路的修建,每天还规定有施工任务,为了省钱,阎锡山在铁路线周围修建水泥厂,炸药厂,到时候直接运到铁路上,节省了运力和运费,并且修建铁路的枕木也是多种利用,先搭建为筑路工人的住房,之后需要的时候拆了安装在铁路上,在阎锡山的带领下,山西军民靠着这种孜孜不倦,迎难而上的劲头,使得同蒲铁路的修建进程非常快,尤其是南线,由于是沿着汾河谷地修建,一路地势较平坦,穿越的山地较少,修建的进度更快。

阎锡山在掌握的资金充裕后,还向李志坚要了化肥的生产配方,公办了一家化肥厂。不过令阎锡山郁闷的是,根据公办化肥厂的反馈,不管怎么改进,他们那生产的化肥的成本都要高于山西实业公司生产化肥的销售价。

为此,阎锡山还专门将李志坚叫过来询问其中的原因,李志坚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公办企业里面的弯弯绕岂是只言片语就可以说清的,在李志坚含蓄的将这个意思透露出来后,阎锡山瞬间明白,马上将厂子的管理层都换了,不过换人后也没有解决问题,成本也没能降下来,他也就知道这也不是单个人的问题,而是体制的固有问题。

对于化肥这种极度关乎民生的东西,阎锡山绝对不允许提高化肥的价格,所以只能停止了公办的化肥厂,作价转让给山西实业公司接手经营,并让李志坚在晋南、晋北想办法再各自建一座化肥厂,阎锡山要让全山西的农民都能用上化肥。

对于阎锡山的要求,李志坚自然完全遵守,立即安排在忻州和运城各建了一座化肥厂,之后四座化肥厂同时生产,虽然还不足以完全满足需求,但是至少将化肥推向了全省。

用过化肥的人现在都已经接受了化肥,都不需要政府再来推动,农民们自己就上门求购,王靖国在绥远屯田,刚开垦出来的土地更需要更多的养料,晋北的化肥厂的产品一出来就被王靖国抢购走不少,无奈之下,李志坚只能一面继续向国外采购化肥设备,将四个厂的产能都进行扩大,一面赶紧从太原给晋北调运化肥。

在阎锡山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修建同蒲铁路的时候,李志坚开始了他的自行车推销之旅。

李志坚带人沿着正太路先到了石门,之后继续北上北平、天津,着力推销山西实业公司自行车厂生产的自行车,现在城南的炼钢车间已经生产,原料的问题已经解决,自行车厂实行了全产能的生产,产量直线增加,成本因为大规模的生产,流水化生产更加娴熟,又下降了百分之二十多。

李志坚决定将自行车的价格都下调百分之十,同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自行车的样式和颜色、风格,到了各个地方,李志坚首先又通过本地的报纸进行宣传,之后自己带队骑行进行宣传来做活广告,做足了宣传方面的工作,这样复兴牌自行车在质量并不差于国外产品、价格只相当于国外自行车的一半不到,且花样和款式更多的情况下,在各地都引起了当地人的高度认可,李志坚继续实行有担保即可首付一半的销售政策,到了哪个城市,随行携带的所有自行车就被哄抢一空。

受到这种火爆情况的激励,李志坚又派人南下到西安、到洛阳、郑州、到济南、青岛,到武汉、长沙,到上海,复兴牌自行车迅速打败了这些地方销售的国外的各种自行车品牌,一时间树立了国货的优良品牌,复兴牌自行车通过铁路先运到天津,然后通过海运到达上海,之后一路沿着长江西进到长江沿线的各城市,为了在长江上运输自行车,山西实业公司还向国内和国外的船厂订购了好几艘货运船,另一另路是向沿海各城市延伸,这样将国内经济条件好的城市都投放了所产自行车。

在当年全国的自行车销售量就达到了十万级,流水达到了两千多万,成为第一个打败了国外产品的中国工业品,创造了一个民国的神话。

山西实业公司的名头也就此打响,李志坚趁着自行车的这股东风,买自行车送香烟,将山西实业公司旗下卷烟厂生产的龙城牌香烟也跟着推向市场,竟然也大获成功,龙城香烟的口感和进口的哈德门香烟类似,但是价格要低的多,龙城香烟受到人们的认同,销量也开始激增,在进入新年后的销量几乎每个季度都能实现成倍的增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了自行车和卷烟的巨大利润,以及这些产品打造出来的太原城市的知名度,李志坚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招募技术人员,人们也开始愿意到太原去,就此招募了不少的医药学方面的人才,制药厂的人才短缺问题瞬间缓解,制药厂开始启动生产,磺胺类药品开始源源不断的从生产线上生产出来。

并且由于李守义在美国的宣传和联系,不少在美的华人技术人员开始回国,来到了山西,有的到大学和技校中任职,有的直接到了工厂中,这些人还带动着一些外国技师到来,不小的提高了太原的整体技术水平。李志坚对这些人都进行了登记和统筹,在回到太原后就派人登门拜访,并引导到工业母机生产厂就职,这个厂的人才不足问题也得到了缓解,除此之外,李志坚还高薪将国外来安装设备的技师们都留了一段时间,与刚刚归国的华人技术人员一起将设备线运转了起来,李志坚又赶紧抽调了一批有基础的学徒,几个人跟着一个技术人员学习,至少要保证将生产的基本操作学会,懂得其中运行的原理。整个厂子,运行的非常笨拙而又缓慢,但是至少是动了起来。

汽车发动机厂的问题还是没能解决,不过摩托车发动机经过几年的艰辛,终于造了出来。汽车发动机的问题远远比想象的多,后续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李志坚对于能先生产出摩托车发动机也已经比较满意了,有了这些发动机,在山西就可以生产完整的挎斗摩托,这也是山西工业向前迈进的巨大一步。

摩托车生产整个流程中最后投产的就是发动机,发动机一经投产,整个摩托车就实现了量产,最开始时每个月可以生产五十多辆挎斗摩托,这还是由于发动机可以流水线生产,但是摩托车的其他配件以及整车装配都没有形成流水线,很多环节都需要纯人工来完成,不过李志坚相信,随着经验增多,工艺成熟后,自己弄出整车流水线也不是什么难事。

生产出来的挎斗摩托,基本上没有投向市场,除了山西实业公司自用的外,剩余的全部被晋绥军购买。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