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170章 新问题

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170章 新问题

作者:立证少惜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4: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阎锡山的临时办公处,由于原先工作居住的督军府目标太过明显,经常受到日军飞机的重点关注,所以阎锡山在回到太原后,就暂时换了一个地方。

李志坚将武士敏的信拿给阎锡山看过之后,阎锡山看了一遍后,又拿起来看了起来,过了许久,才抬起头来。

阎锡山的脸上因为激动都有点发红。

看见阎锡山压制不住兴奋,李志坚也由衷的高兴,两人互相看了一眼,随后都露出了了灿烂的笑容。

之前金宪章的一个伪军旅投靠,都让晋绥军上下很是高兴,这次可是一个堂堂的正规军,如何能不让人兴奋、激动?

两人都没有想到,他们对第四集团军谋划良久,而是在98军身上最先结出了果。

不过这其中,第四集团军司令的孙蔚如居功至伟,没有孙蔚如的类似建议的安排,98军不可能率先表示归顺,孙蔚如这是在投桃报李。

阎锡山和李志坚内心也不得不承认,孙蔚如的这个安排是最好的,远比第四集团军直接归顺归顺过来效果更加的好。这不光是对第四集团军而言,对于晋绥军同样如此。

第四集团军目标太大,一旦传出风声去,必会引起重庆方面的震动和警觉,双方有可能就撕破脸,将争斗明面化。并且晋绥军也不好对第四集团军进行安置。

而98军目标就小一点,之前在十四集团军麾下,受到的关注度低,任谁也不会去怀疑,一个刚从中央军管辖分立出来的军就会和晋绥军扯上关系。

对于怎么安排武士敏,阎锡山还要自己斟酌,之前金宪章作为一个伪军旅长,阎锡山都直接晋升为师长,武士敏好歹是个军长,那么安排就更得筹划妥当。

不过武士敏只能是暗地里安抚,现在还不是放在明面的时候,只能在钱饷和武器装备上尽量予以接济。

“振武,你准备的出征省外的事情安排的怎么样了?”

李志坚奇怪阎锡山怎么突然思维转到别处,不过随即反应过来,看来阎锡山是也准备让他拉应98军,在一起出征的时候,给98军进行增补物资弹药。

“阎公,我已经在准备,计划在开春之后寻找有利时机就出战。在和武勉之见面的时候,他也同意派部队参与出战,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给98军支援一部分装备和物资,并且如有战果,既可以分得部分缴获,又能以奖励之名,光明正大的给予钱粮物资。”

“这个办法甚好,长治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优先供你支配,和98军的日常沟通联系,你也暂时先负责起来。总之一点,要让武勉之感受到我们晋绥军的诚意,让他明白我们绝不会亏待了他和98军,至于尺度和方法你自己来把握。”

阎锡山知道归顺只是第一步,让一支部队归心,这是一个双向漫长的过程,需要慢慢的融合和接纳。98军走出第一步,就需要他们在后面有所回应。

“好的,阎公,我会妥善处理好这个事情的。”

阎锡山此刻已经从受到98军归顺的消息中缓了过来,想到李志坚在晋东南苦心安置移民的事情,开始感念起眼前这员大将的功劳来。

将外省人口迁移而来,也是他自己定下的一个山西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着手点之一,可以说是他积极推动的重大政策。

可是在晋东南出现了这么大的疏漏,还是包括他阎锡山在内的执政者考虑不周。他们更在意结果,却没有考虑到具体执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也没有细致的考虑过移民的基本情况。

“振武,晋东南移民的事情,情况怎么样?”

“阎公,暂时是稳定下来了,不过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现在只能采取一些无奈之举,在多地新开设一些煤矿,将移民变为矿工,暂时先安定下来,可是这些煤矿的产能,当地根本无法消化,所以后面还会有麻烦。”

阎锡山听后也是感慨:“移民如水,我们提前挖好沟渠,做好引导,就是可予灌溉的利我之水,如果提前筹划分安排不足,那就是洪水猛兽。所以日后对于移民,也要量能来吸收,这也是个教训。”

“是的,阎公,我在晋东南做的那些也只能是权宜之计,想要彻底消化,就还得在屯田垦荒上做文章,在当今之世,粮食还是头等大事,所以最好还是开年之后,我们还是要在省内多屯田开荒,来安置更多移民。

并且在晋北,现在我军和日军都不敢轻易开战,所以实际上忻口北到大同之间的很多地方也已经比较安全,而这些地方很多百姓都已经迁移走,不少好地也被撂荒,可以将这些移民适当向那里转移一些,至少可以给骑一军和几个独立旅提供更多的粮食。”

现在晋北的局势,优势越来越趋向晋绥军一边,阎锡山本也有意再度开发晋北,不过却没有考虑过这些撂荒的地。没想到李志坚先瞅了一个空,听见李志坚说完,阎锡山就笑了起来,笑骂道:“好你个李振武,又瞅上晋北的这些好地了,你是有什么便宜都不放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嘿嘿,阎公,这些好地,不能一直撂荒,总得有人去种呀,这些黄泛区移民,可都是弄庄稼的好把式,让他们种,绝对不会亏待了这些好地。”

阎锡山听后,也有点犯难,这些地都是有主之地,只不过是主人逃避战乱暂时离开,如果都给了这些移民,到时候回来后,这双方发生了矛盾怎么办?

这就牵涉到了新的问题,之前晋绥军还没有碰到过。不光是这些地,那些在日本人占领下的地方,很多人都逃走了,而他们的地,这些年肯定有别人在耕种,如果之后光复了,那么如何划分产权?

当阎锡山将这个问题说出来时,李志坚听着也沉默了,这的确是一个不太好处理的事情。

农村中,因为争夺土地导致的纷争,绝对也是你死我活的,这些地数量不少,到时候引起纷争,绝对是个大难题。按照当下的村规民俗,谁的地,就一直是谁的,人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地,怎么会轻易的让给外人。

可是看着这么多好地撂荒,两人又都不甘心,现在的粮食就是生命,多种一晌地,那就能多打出几斗粮。

两人就这么沉默思索了好一会,还是李志坚先开口,“阎公,您看这样行不行,先让赵司令和几个游击旅旅长,在晋北先统计他们防区周围的撂荒地有多少,全部登记起来,先按照可以容纳的比例,迁移过去一批人,之前先将这些地利用起来。

然后设立一个时限,超过这个时限地的主人未归的,土地就归迁入的人所有,在这个时限内,地的主人归来的,就让移民将地让出来,不过要让地的原主帮助移民一起开垦新地,什么时候开垦出来,什么时候结束,否则原有地要各种一半。”

“呃,你的这个主意和西洋法里面的时效有点类似,不过如果地的原主明年就回来,那么还让人家帮助移民开荒,那是否公平呢?”阎锡山想到了李志坚的建议里面不周全的一点。

“嗯,您说的很对,那个期限是个上限,那么我们可以再设定一个下限,如果在这个下限的时限内回来,那么地的原主就无需承担帮助移民开荒的义乌,超过这个时限的话才需要。

总之就是离开的时间越长,对地的权利就越小,如果人家地主很快回来,那就是这户移民运气不好,就可以在当地换一些其他的地来耕种,实在没有地,就只能他自己去开荒了”李志坚又说了一个补救的办法,边想边说,后面慢慢思虑就更清晰了起来。

“这么就有点意思了,那么这个期限分别定成几年呢?”

“时间太久了对移民不公平,太短了对地的原主不公平,下限和上限分别定成三年和八年?”李志坚又考虑了一下回道。

阎锡山也拿不定主意,他们这里的几句话将要决定不少家庭的未来,所以不可不慎,向来在乎身后名的阎锡山决定这个还是让专业的法学人员来做,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起码可以获得更大的公信力。

李志坚也觉得阎锡山这个安排非常妥当,在制定政策方面,他还是不如阎锡山有经验。不过从阎锡山的态度来看,他也很想将晋东南的移民迁往晋北,毕竟粮食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