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抗战之新晋绥军 > 第168章 无奈之举

抗战之新晋绥军 第168章 无奈之举

作者:立证少惜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4:57 来源:全本小说网

移民们的要求不多,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就可以。

垦荒费时费力,从黄泛区过来的这些移民根本等不及,即使明年开春就全力着手开荒,一年最多不过几十万亩,对于这么多移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况且这些移民还能等这么长时间吗?

光靠救助,根本无力养活这些人。

李志坚只能从别的方向想办法。最后不得已,还得从本地储量最大的煤上着手。

李志坚也知道,晋东南基本没有工业基础,只有一些小作坊,耗能最大的也就一个长治兵工厂,即使新建一个炼钢厂,但是这也用不了太多的煤炭。

李志坚还是义无反顾的四处开花建煤矿,也是没有办法,不这样做,根本解决不了太多移民的生活问题,最起码一个上工的岗位,会让一个家庭安定下来。

虽然现在的煤矿危险,可是让人总比饿死强,一旦一个地区有人富足,而另外一部分人面临饿死的境况,那么这个地区绝对难以太平安宁。

不过这么做也有个好处,至少冬季所有家庭的用煤问题解决。建矿时采出来的露头煤,也作为薪酬发放给移民们,解决了他们的冬季取暖需求,有些周围县城的住户,也开始向本地的这些煤矿开始购煤,多少开始产生一点收益。

新钢铁厂建在平顺县,这里有周围最好的铁矿区,距离长治县也不远。

随着新钢铁厂的设备陆续运达,钢铁厂也就运作了起来,战争时期,只能一切从简,有什么条件先上。

平顺钢铁厂的设备也是借鉴了在阳泉时建的低矮高炉的经验,普遍建的比较矮小,钢铁厂的很多车间也是效仿的长治兵工厂,都是挖山而建,大多数人在山洞里生产。

钢铁厂的高炉烟囱排出的烟柱,和家用烟囱的规模完全不相同,根本瞒不过日军的飞机的侦察,所以只能提前做好防空准备。

现在被日军的飞机所逼迫,重工业企业没有办法,都选择了进入山里面,做起了山洞中人。并且想要进山洞,设备就必然不能大。

虽然这些炉子炼出来的铁质不如大型高炉的质量,人力需求也多,资源浪费大一点,但是在现在都不是问题,李志坚巴不得能多安排几个移民进去,多用一些煤。

在1940年的冬天,李志坚的主要精力都是在安顿移民上。

战争的损害,不光在子弹炮弹或者刺刀的杀伤,更多的在于对更多的人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毁灭,因而造成的更多的人在饥饿和贫困中默默无闻的死去。

普通人的命运被卷入国家民族的大命运中,国家命运衰微,大多数个人就会遭遇到更多的不幸。

山西最大的招牌就是超越别的地方的经济民生,这比任何的口号和号召都有说明力。

哪里过的好,人们自然会用脚来投票。

三民主义中包含民主,民族,民生,民主是个舶来词,在五四运动时称为德先生,这个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未用过的政治手段,在民国以来的上位者,用的是战战兢兢,百姓们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谓。

民族的口号所有势力都在喊。

唯有民生,这种百姓能实实在在看到、感受到的东西,上位者用心可以运到的事,国内喊的少,大多数势力能做到的更少。

有些地方,已经将税收到了后面的几十年。不光是地方军阀们,就是中央政府,这一点做的也很一般。从民国初建,到现在民国二十九年,做的可以称之为好,让民众真正分享到红利的也只有奉系老大帅和山西阎锡山。

就是当下东北被日本人所占,但是百姓说起来还有不少感念张大帅之恩。

所以,在现在,民生是山西不用言之于表的最大政治标签。

李志坚必须维护好山西的这块招牌,在阎锡山已经准备上桌博弈之时,这个就更加重要。阎锡山自是也清楚这背后的意义,所以给李志坚拨来为数不算少的资金。

李志坚的几个安排,迅速将晋东南移民的生活和内心安定下来。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抗战之新晋绥军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