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抗清 >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绝唱

抗清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绝唱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1 05:11:54 来源:武林小说网

伏击是个不错的点子,只是由于地形原因导致清军跟进的队伍会很长,至少三四里地,所以是伏其头还是伏其腰,又或伏其尾呢?

伏头被王五排除,因为打头的是刚刚逃(放)回去的马腾云部残兵。

伏击这帮残兵除了打草惊蛇,暴露明军设伏意图外,对打击后面的绿营兵起不到任何作用。

甚至反而会让明军陷入与绿营的苦战,将一场伏击战生生打成消耗战。

那样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毕竟明军就这么点人,整个西线实际也已崩盘。

没有外援的明军一旦被清军缠上咬住,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突出去。

伏尾的话,过了伏击圈的清军大队人马也不是明军能一口吃掉的,同样也会陷入苦战。

本着尽可能减少自身伤亡,最大程度杀伤敌有生力量的原则,王五决定伏腰。

问题是伏腰固然是最好的选择,但敌我实力差距太大,缺乏火器的明军尽管有出其不意带来的优势,怕也没有可能第一时间就将清军彻底搅乱,使他们失去指挥体系从而崩溃。

如何在伏击打响后迅速“瘫痪”

掉清军的指挥体系,就成了王五必须思考也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当得知从马部缴获的药子有几百斤后,他灵光一闪想到了“地雷战”

当然不是真去搞什么地雷,又或石头雷、天女散花什么的,而是让人将火药全部集中起来加以引爆。

通过爆炸带来的威力和声势令清军队伍大乱,如此明军再行冲杀才能让慌乱的清军无法形成有效抵抗。

众人听了这个主意都说甚妙,王五兄弟不但能打,脑子也是好使。

爆破任务交给了老顺军出身的许德义。

他们对爆破十分在行,甚至可以说是专家。

因为刘体纯部于夔东明军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他们精于挖地道和爆破!

刘体纯本人更是此间高手,用“爆破小能手”

来形容这位抗清大将再是形象不过。

前年明军在刘体纯、李来亨指挥下猛攻西线清军驻守的巫山城时,刘体纯就曾开挖地道意图用爆破的办法拿下此城。

可惜,由于清四川总督李国英发现了明军给攻城部队运粮的饷道,就派几百名清军化装为明军潜伏在粮路上不断袭击明军的运粮队。

导致攻城的明军由于断粮吃不饱肚子没有力气开挖地道,最后不得不被迫撤走。

从而彻底丧失战略主动。

其实爆破这种攻城手段不止老顺军会用,大西军那边也很擅长,然而清廷彻底立足中国后,爆破这种有效攻城手段却在清军那里失传了。

一直到广西老表横空出世,这种农民军惯用的爆破手段才再次出现在战争史上。

南京城就是被太平军用火药爆塌的。

王五的想法是在清军必经之地开挖路面掩埋火药,然后用火绳远距离引爆。

他尚不清楚现在的火药集中使用爆炸的威力有多大,但肯定爆炸会产生大量的浓烟,而这些烟雾也是明军进攻的好帮手,不仅会让混乱中的清军视野受限,也会让他们因为看不清战场变得更加恐慌。

埋火药的地方再布置大量铅子、碎石,则爆炸后杀伤力更大。

近距离的话,铁甲都会被洞穿。

说干就干!

谁知许德义实地查看后告诉王五他们没有办法在路上挖坑埋药,因为路面冻得太结实,他们也没有挖路的工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