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开局吸引狄仁杰 > 第145章 碎叶城·商路弦歌

开局吸引狄仁杰 第145章 碎叶城·商路弦歌

作者:令狐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7-24 18:38:53 来源:全本小说网

碎叶城的雪落满驼铃时,武三思正蹲在商队的毡帐。

用鎏金巨斧帮胡商修断了弦的冬不拉

——斧刃小心翼翼地挑起羊肠弦,粗粝的指尖捏着骨制琴码。

嘴里还嘟囔着:“老胡,你这弦绷得太松。

当年老子在陇右听放羊娃唱曲,那琴弦响得能惊飞老鹰!”

胡商阿史那笑着递来一碗热马奶酒,羊皮囊上绣着玄月纹

——那是龟兹百姓教他绣的“护民符”:

“武将军这手艺,比碎叶城的琴师还细咧!

昨儿你帮我修的驼鞍,如今骆驼走戈壁都不晃了!”

狄仁杰掀开毡帐帘,雪花沾在他的披风上。

镜片映着帐内跳动的炉火:

“武将军倒是成了‘西域匠人’,连冬不拉都能修?”

“那是!”武三思抬头笑,睫毛上还沾着雪花。

“老百姓的家伙事儿,就得老百姓的手来修

——你瞧这琴码,刻个‘护’字上去,弦声准亮堂!”

他摸出随身的小刀,在琴码侧面刻下歪扭的汉字,火星溅在雪地上,腾起细碎的烟。

正说着,毡帐外传来马蹄声。

长乐公主的侍女抱着皮裘闯进来,领口沾着碎雪:

“将军、狄阁老,碎叶城主派人来报。

说城西的‘商路驿站’遭风沙掩埋,里头囤的过冬粮食怕是要坏!”

“走!”武三思把冬不拉往胡商怀里一塞,斧头往肩上一扛。

“老子带千牛卫去挖粮

——阿史那,叫上碎叶的百姓,带上铁锹、羊皮袋,咱一块儿干!”

碎叶城西的驿站埋在半人高的积雪里,武三思的斧头劈开冻硬的沙雪。

刃口与冻土相撞迸出火花:

“注意着点!粮食囤在东侧地窖。

当年玄甲会修驿站时,地窖口刻着‘护粮’砖

——看见带‘护’字的青砖就停手!”

“将军咋知道?”年轻的千牛卫擦着汗,铁锹插进雪里溅起冰碴。

“老子问过碎叶的老人!”

武三思甩了甩冻僵的手,哈着白气道。

“二十年前大雪灾,玄甲军旧部在这儿囤过粮。

老百姓说,地窖口的砖是他们亲手刻的

——每块砖里都掺着麦种,意思是‘护粮即护民’。”

正说着,他的斧头忽然磕到硬物

——扒开积雪,果然露出刻着“护”字的青砖。

砖缝里还嵌着半粒发黑的麦种。

武三思蹲下身,指尖拂过砖面的刻痕。

忽然想起洛阳护民坊的义仓

——那里的砖墙上,也有老百姓随手刻的“饱”“暖”二字,跟这“护”字一个味儿。

狄仁杰望着他冻红的指尖,忽然轻笑。

从袖中掏出个皮暖筒塞给他:

“先暖手,别冻着

——老百姓还等着咱们把粮食挖出来,烤热乎的馕呢。”

“不碍事!”

武三思把暖筒往怀里一揣,转头冲围观的胡商喊。

“阿史那!让你们的驼队把粮食驮回城里,分给缺粮的人家

——尤其是带着娃的妇孺,先给他们送热马奶去!”

胡商抱拳应下,忽然指着远处的雪山:

“将军快看!双月王朝的残部在山顶晃悠呢!

他们举着双月旗,怕是盯着咱们的粮食!”

“盯着就盯着!”武三思拍了拍腰间的

“护民使”腰牌,牌子上的积雪簌簌掉落。

“老子今儿把话撂在这儿

——想抢老百姓的粮食,先从老子的斧头底下过!

当年玄甲会护粮时,连沙暴都敢硬抗,还怕几个毛贼?”

话音未落,山顶忽然滚下雪球

——不是自然雪崩,是双月教残部推下的“雪石阵”。

武三思见状,斧头往地上一剁,竟硬生生在冻土上劈出条沟:

“千牛卫列‘护粮阵’!

老百姓躲到驿站墙后,咱们用斧头开沟,让雪石往两边走!”

碎叶的百姓从没见过这样的“战阵”

——武三思带着军士用斧头、铁锹在雪地开渠。

雪石顺着沟渠滚向两侧,竟没伤到一人一驼。

阿史那望着他挥斧的身影,忽然想起爷爷说的故事:

“当年玄甲军在西域,就是这样用兵器当农具。

护着老百姓的粮,也护着老百姓的心。”

雪石阵退去时,武三思的甲胄上挂满了冰棱。

却捧着刚挖出的粮袋走向胡商妇人:

“接着!这是去年的粟米,熬粥香

——给娃喝热乎的,别冻着小身子。”

妇人接过粮袋,忽然从怀里掏出块冻硬的奶疙瘩塞给他:

“将军吃!碎叶的奶疙瘩,甜!”

武三思咬了口奶疙瘩,冰甜在舌尖化开,望着妇人怀里裹着羊皮的婴儿

——孩子的小手上,正攥着他昨天送的木哨。

他忽然想起洛阳的小娃。

不知道这会儿有没有在护民坊的义仓前等他。

有没有把新烤的饼子掰碎了喂流浪狗。

“狄阁老,”他忽然转头,斧头刃口映着渐晴的雪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吸引狄仁杰请大家收藏:()开局吸引狄仁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你说咱玄甲会的人,为啥走到哪儿都得管老百姓的吃喝拉撒?”

狄仁杰望着远处驮着粮食回城的驼队,毡帐上的炊烟已袅袅升起:

“因为玄甲会的‘护民’,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走到西域,就护西域的粮;

走到陇右,就护陇右的渠;

走到哪儿,就把‘护’字刻在哪儿的土地上,刻进老百姓的日子里。”

“说得对!”

武三思大笑,斧头往肩上一扛,带着满身雪粒走向碎叶城。

“走!回城里帮老百姓搭暖棚去

——顺便让阿史那教咱烤馕,带回去给洛阳的小娃尝尝!”

碎叶城的黄昏来得很早。

武三思蹲在毡帐前帮百姓揉馕饼。

斧头放在脚边,刃口沾着面粉

——他正跟胡商学在馕饼上戳“护民纹”:

“这儿戳个斧头印,这儿画个灯笼,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这饼子是咱护民坊的味儿!”

“将军这馕饼,怕是能传遍西域啦!”

阿史那笑着递过烤炉,炉子里的火映着武三思晒黑的脸。

“当年玄甲军的故事,就是这样跟着商路传的

——不是靠打仗,是靠帮老百姓修渠、护粮、揉馕饼。”

狄仁杰坐在一旁,翻看着碎叶老人送来的《商路护民志》

——那是用龟兹文和汉文合写的小册子。

里头画着武三思修驼鞍、挖粮食、刻护字砖的简笔画。

他忽然指着其中一页:

“武将军,你瞧这画里的斧头,老百姓给添了个‘麦穗’纹

——比你刻的‘护’字还生动。”

“麦穗好啊!”

武三思盯着烤炉里膨胀的馕饼,香气混着雪后的清冷空气。

“麦穗代表粮食,粮食代表老百姓

——咱们护着麦穗,就是护着老百姓的命根子。”

当第一块烤好的馕饼出炉。

武三思掰下一块递给毡帐外的小娃。

麦香混着奶味在雪地里散开。

远处的雪山映着夕阳。

双月王朝的残旗早已不见踪影。

只有碎叶城的炊烟、驼铃、还有武三思教百姓唱的洛阳俚曲。

在风雪里飘得很远

——那是比任何兵器都有力的“护民之歌”。

唱的是“你护我一餐暖,我记你三世恩”。

唱的是玄甲会千年未改的、融在烟火里的初心。

夜里,碎叶城的百姓在毡帐外点起篝火。

武三思抱着冬不拉坐在中间,用走调的调子弹唱着陇右的民谣。

周围的胡商、军士、妇孺跟着拍手应和。

狄仁杰望着跳动的火光,忽然想起孙子在《玄甲会盟书》里的最后一句:

“护民者,当如商路之灯,不因风雪而灭,不因远途而熄

——因其光,本自民心所聚。”

此刻的碎叶城,篝火是光,馕饼是光。

冬不拉的弦声是光,武三思给小娃披羊皮的动作是光

——这些细碎的、温暖的光,聚在一起,便成了玄甲会最亮的“护民之光”。

而那把沾着面粉和雪粒的鎏金巨斧,正靠在毡帐外的胡杨树上,刃口映着星空

——不是冷冽的兵器,是千万个老百姓心里,“有人护着”的踏实与安稳。

雪又开始下了,却没人觉得冷

——因为篝火旁的笑声、烤炉里的麦香、还有彼此传递的暖手炉。

早已让碎叶城的冬夜,变得比春日还温暖。

武三思望着飘落的雪花,忽然觉得这才是玄甲会该有的样子:

不是在朝堂上论功行赏,不是在战场上血溅甲胄。

而是在每一个有老百姓的地方,蹲下来。

帮他们修好断了弦的冬不拉,烤热冷了的馕饼。

再把“护民”二字,轻轻刻进他们眼里的笑意里。

当晨雾漫过碎叶城头,武三思扛着斧头随商队启程。

怀里揣着老百姓送的奶疙瘩和热馕饼

——那是给洛阳小娃的礼物。胡杨树上的驼铃响起时。

他回头望了望城中飘动的“护民旗”(其实是老百姓用旧毡子改的,上面歪歪扭扭绣着斧头和麦穗)。

忽然咧嘴笑了——原来玄甲会的路。

从来不是一个人举着斧头走,而是无数人跟着光走。

走着走着,就走出了一条护着万家灯火的、永远不会断的路。

狄仁杰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轻笑

——护民,从来不是英雄的独角戏,而是无数个“武三思”和无数个“老百姓”。

在岁月里彼此搀扶、彼此照亮的长歌。

就像这西域的雪,终会融化成渠水,灌溉出老百姓的麦田;

而玄甲会的故事,终会变成民谣,唱进千万代人的心里

——因为那里面,藏着最朴素、最动人的真理:

护民者,民恒护之;

爱民者,民恒爱之。

本章完

喜欢开局吸引狄仁杰请大家收藏:()开局吸引狄仁杰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