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73章 黄浦夜雾,暗战升级

苏州松鹤楼的木窗被夜风吹得吱呀作响,顾承砚盯着铜痰盂里的灰烬,电报上"南京路137号遭巡捕突袭"的字迹还在视网膜上灼烧。

苏若雪解大氅盘扣的动作顿了顿,月白绸衫下的锁骨随着呼吸轻颤——他知道,她在等他说下一步。

"明早去见吴厂长。"他声音放得很轻,指尖却无意识地摩挲着食盒夹层的相机。

这是他第三次确认计划的每一环:苏若雪用旧紫毫模仿陈守仁笔迹,故意让王主管的学徒看到那封"贸易总处"的信;用普通浆糊封口,就是算准了学徒会偷拆;而突袭本身,不过是日商安藤组急着截断顾氏新货路的试探。

"我让阿福去码头订了后日的船。"苏若雪的声音像浸了温水的丝绸,她将大氅搭在椅背上,发间的珍珠簪子在烛火下泛着柔光,"舱位最里层,船老大是陈叔的表弟,嘴严。"

顾承砚突然伸手替她理了理鬓发,指腹触到她耳后薄汗的温度。

豫园的荷花还没开,但他突然很想让她看看,等这团乱麻理清后,他们不必再扮夫妻、藏相机、算人心的日子。

苏若雪的指尖抚过他眉骨,梨涡在暮色里若隐若现:"好。"

更夫的梆子声再次响起时,顾承砚已经将苏州地图在桌上摊开。

红笔圈着的胥门仓库旁,他用铅笔轻轻画了道箭头——那是陈文远的船会靠岸的位置。

这个曾在海关当差的老熟人,因为三年前拒绝给日商"松本洋行"批免税单被革职,如今在十六铺码头替人看仓库,却把黄浦江到苏州河的水路由背得比账本还熟。

"少东家,商会急信。"阿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回他连门都顾不上敲,推开门时带起一阵风,吹得烛火晃了三晃。

顾承砚拆开信笺,是大管家陈守仁的字迹:"安藤组买通巡捕房,今早商会门口围了二十多个要账的,说顾氏欠了绸缎庄货款。"他捏着信笺的指节发白,眼角余光瞥见苏若雪已经抄起桌角的算盘——她太懂他要什么了。

"去把松鹤楼的账结了。"顾承砚突然提高声音,故意让门外的小二听见,"再雇辆快马车,我们连夜回上海。"

苏若雪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两声,突然"当"地磕在桌沿:"东家,这账不对啊!"她抬头时眼眶泛红,像是急得要掉泪,"苏州这边的丝行说要现款提货,可上海总号的银子......"

顾承砚"啪"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盏跳起来:"慌什么!"他扯松领口,故意让阿福看见自己额角的汗,"回上海就宣布暂停所有对外业务,贴告示说资金链紧张,暂缓新项目。"他抓起桌上的地图团成一团,又嫌不够,干脆撕成碎片,"让王主管把仓库钥匙交出来,就说要盘货!"

阿福被这阵势唬得一愣,接过碎纸片时手都在抖。

苏若雪趁机用指甲在他手背上掐了下——这是他们约定的暗号。

阿福立刻反应过来,边往楼下跑边喊:"小二!

备车!

越快越好!"

马车冲进上海城门时,天刚蒙蒙亮。

顾承砚掀开车帘,看见南京路137号门口果然围着巡捕,蓝白相间的警戒线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故意让车夫绕远路,经过商会时,正瞧见陈守仁在门口贴告示,几个穿长衫的商人踮脚张望,交头接耳。

"顾少东家这是要垮了?"

"前儿还说要联合办纱厂,现在倒先撑不住了......"

"听说安藤组的人今早去了汇丰银行,怕是要趁火打劫。"

顾承砚攥紧车帘的手青筋凸起,眼底却漫上一丝冷意——他要的就是这效果。

日商以为顾氏乱了阵脚,必然会放松对真正货路的盯防。

而此刻,那批从德国进口的精密织机,正藏在十六铺码头的"福顺号"货舱里,混在二十箱茶叶、三十匹粗布中间。

"去码头。"他对车夫说,声音压得很低,只有苏若雪听见,"找穿灰布短打、戴旧铜哨的人。"

黄浦江的晨雾还没散透,码头上飘着鱼腥味和煤渣味。

顾承砚和苏若雪绕开巡捕的视线,钻进一条堆满麻包的小巷。

巷尽头有间矮棚屋,门帘掀开时,一个叼着烟杆的灰衣老头探出头:"顾少东家,三年没见,倒比从前瘦了。"

"陈叔。"顾承砚拱了拱手,苏若雪已经从食盒里取出半块玫瑰酥——这是陈文远最爱的点心,当年在海关当差时,总爱用银茶罐装着。

陈文远捏起酥饼咬了口,碎屑掉在旧海关制服的铜扣上:"你要运的东西,我昨晚看过了。"他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叠船票,"二十艘商船,每艘的提单我都改了,目的地全写'宁波'。"他用烟杆敲了敲最上面那张,"真正的货在'顺和号',船老大是我徒弟,到了苏州胥门,他会在船尾挂盏红灯笼。"

苏若雪翻开油布包,指尖划过每一张提单的编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记得顾承砚说过,安藤组的眼线能背出黄浦江所有商船的载货清单,所以必须让每艘船的明面货物都对得上——茶叶是吴记茶行的,粗布是松江染坊的,连木箱上的封条都要和寻常货箱一样。

"若雪。"顾承砚突然按住她的手,"核对完清单,让阿福去码头茶棚,找穿蓝布围裙的女人。"他的拇指轻轻摩挲她虎口的薄茧——那是常年打算盘磨出来的,"她会给你二十张假船票,和真的混在一起。"

苏若雪点头,目光扫过陈文远背后的江景。

晨雾里,"顺和号"的船帆已经升起,船尾的红灯笼像颗未熄的星。

她知道,等安藤组的人拿着伪造的提单去宁波查货时,真正的织机早就在苏州胥门的仓库里落了脚。

"时候不早了。"陈文远把油布包塞进顾承砚怀里,"我送你们出去。"他掀开门帘的瞬间,江风卷着雾扑进来,苏若雪打了个寒颤,却见顾承砚望着远处的商会方向,眼底有团火在烧。

回到商会时,告示已经贴满了墙。

顾承砚站在台阶上,故意踉跄了下,被陈守仁扶住。

人群里传来几声冷笑,他却在心里数着——安藤组的眼线该来了,他们会看见顾氏少东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会听见账房里算盘珠子乱响,会以为这盘棋已经赢了大半。

"东家,王主管说仓库钥匙找不到了。"小职员阿林抱着账本从里屋跑出来,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他说可能是昨天打扫时......"

顾承砚挥了挥手,目光却落在阿林胸前的铜笔帽上——那是他特意让苏若雪在三天前"不小心"落在账房的。

阿林弯腰捡笔帽时,帽檐下的眼睛飞快地扫过顾承砚,又迅速垂下。

"去账房帮若雪核账。"顾承砚拍了拍阿林的肩,"仔细些,别再出错。"

阿林应了声,抱着账本往账房走。

他的脚步很轻,却在经过告示栏时顿了顿——那里贴着顾氏"资金链紧张"的告示,墨迹还没干透。

他摸出块手帕假装擦眼镜,指腹轻轻蹭过告示边缘,然后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往前走。

暮色漫进商会时,苏若雪从账房探出头,朝顾承砚招了招手。

他走进去,见她正把二十张假船票塞进账本夹层,抬头时眼里闪着光:"都齐了。"

窗外,黄浦江的汽笛声悠长地响起来。

顾承砚望着她发间晃动的珍珠簪子,突然想起今早她说的"好"。

等这一切结束,他要带她去豫园,看满池的荷花,看她在九曲桥边笑,看她的影子和他的影子,在水面上叠成一片。

而此刻,角落里的阿林还在整理账本。

他的钢笔尖在纸页上顿了顿,一滴墨晕开,像朵未开的花。

阿林把钢笔帽扣回笔杆时,墨水在纸页上晕开的痕迹恰好盖住了"顾"字的右半部分。

他盯着《民族资本何去何从》的落款——"匿名商人",喉结动了动,将信纸折成三叠塞进粗布衫内袋。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响,他摸黑溜出商会后门。

弄堂里飘着隔夜的煤球味,阿林拐过三个弯,在"同文书局"的木招牌下停住。

门环上系着半截红绳——这是顾承砚教他的暗号。

他抬手轻叩三下,门缝里探出个戴圆框眼镜的脑袋:"先生要印什么?"

"《申报》副刊的约稿。"阿林压低声音,把信纸递过去。

眼镜男快速扫过内容,镜片后的眼睛突然亮起来:"好文章!"他搓了搓手,"明早头版,我让人加印三千份。"

顾承砚在绸庄二楼听见报童的吆喝时,正用镊子夹着显微镜观察新织的杭罗。"看嘞!

《民族资本何去何从》!

匿名商人痛斥日资渗透!"那声音像根针,精准扎进他紧绷的神经。

他放下镊子,指腹蹭过显微镜的铜筒——这是他今早特意摆在案头的,为的就是让来访的客人看见顾氏对工艺的执着。

苏若雪端着茶盏推门进来时,发梢还沾着晨露:"东家,《新闻报》《时报》都转载了。"她把三份报纸摊开,墨迹未干的铅字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学生们在霞飞路集会,我路过时听见他们喊'抵制日货'。"

顾承砚的拇指停在"安藤组以低价倾销绞杀民族工业"那行字上。

他想起昨夜阿林离开时,衬衫下摆沾着的油墨——这个总被人当透明人的小职员,此刻正成为撬动舆论的支点。"去把陈守仁叫来。"他声音平稳,眼底却浮起暗涌,"让他备车,军统的人该到了。"

话音未落,楼下传来皮靴叩地的声响。

三个穿灰布长衫的男人鱼贯而入,为首者腰间别着的勃朗宁露出半角。"顾少东家。"男人摘下礼帽,露出额角一道旧疤,"鄙人姓赵,军统上海站的。"他指了指桌上的报纸,"这文章是你授意的?"

顾承砚没接话,反而给三人斟了茶:"赵先生喝茶,碧螺春,今年新采的。"他望着茶汤里浮沉的茶叶,"你们需要舆论把日商的狼子野心晒在太阳下,我们需要情报——比如安藤组的货船动向,比如巡捕房的突袭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疤子的手指在桌面轻叩两下,突然笑了:"顾先生痛快。"他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这是近三个月安藤组在黄浦江的航运记录,真真假假,你自己辨。"信封落在桌上时,顾承砚瞥见封口处的军统火漆——这是合作的投名状。

苏若雪端着茶盘退到廊下时,听见顾承砚说:"三日后,顾氏会联合荣记纱厂、福新面粉厂开记者会。"她低头整理茶盏,瓷片相碰的脆响里,藏着她加快的心跳——舆论战的第一枪,终于要响了。

变故发生在黄昏。

绸庄的学徒阿福举着个油纸包冲进来,发梢滴着雨珠:"少东家!

门房说这是'走单帮的'送来的,说是...说是王阿大的东西。"

顾承砚的手在拆封时顿住。

王阿大是顾氏三个月前派去南京探听日商动向的伙计,上个月传回最后一封电报后便音信全无。

油纸包里掉出张皱巴巴的信纸,墨迹被雨水晕开,却能认出是王阿大的笔迹:"小心老周,他在等一个信号。"信角画着只歪歪扭扭的乌鸦,翅膀上的墨点像是血迹。

苏若雪的指尖抚过乌鸦的轮廓,突然抬头:"老周...是码头上管货栈的周伯?"她想起前日在十六铺看见的场景——周伯蹲在货栈门口抽旱烟,看见顾承砚时慌忙把烟杆藏在背后。"他上个月还帮我们搬过织机。"

顾承砚把信纸对光一照,水印里隐约有"松本洋行"的字样。

他捏着信纸的手收紧,指节泛白:"王阿大是被松本的人抓住了。"他转向阿福,"去码头找陈叔,让他立刻查周伯这三个月的账目。"

夜色漫进账房时,苏若雪还在整理今日的信件。

檀木匣里的信笺堆成小山,最底下压着封没贴邮票的信。

她抽出来时,一片漆黑的羽毛从纸页间滑落,坠在青石板地上,像滴凝固的血。

苏若雪蹲下身,指尖轻触羽毛的倒刺。

羽毛尾端沾着点朱砂——和王阿大信上乌鸦的眼睛颜色一模一样。

她抬头望向窗外,月光被云遮住大半,只余半缕冷光落在院中的石榴树上。

风掠过窗棂时,她听见自己低声说:"有人在监视我们......"

顾承砚推门进来时,正看见她攥着羽毛的手微微发颤。

他走过去,将她的手裹进掌心。

羽毛的温度比夜色更凉,像根细针扎在两人手心里。

他望着窗外浓重的夜色,突然想起王阿大信里的"信号"——此刻,黄浦江的某个角落,或许正有双眼睛,盯着顾氏的每一步动作。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