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60章 兵临城下,最后的抉择

指挥所的白炽灯在头顶嗡嗡作响,小吴的话像颗炸雷,把满屋子的热气都震散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福记米行的陈老板,他胖得发亮的脑门瞬间冒出汗珠,手指抖着揪住顾承砚的衣袖:“顾少!这都到黄陂了,再不走可就晚了!我家那十台碾米机还在码头囤着——”

“陈叔。”顾承砚按住他发颤的手背,目光扫过挤在门边的几个商会代表。

染坊的王掌柜正扯着领口喘气,纱厂的林经理攥着怀表的链子,金属扣在掌心压出红印。

这些天他们跟着顾承砚往武汉运设备,个个熬得眼下乌青,此刻眼里都浮着层惶惶的水光。

“若现在撤,码头上的三十车织机谁守?”顾承砚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铅,“日军要的就是咱们慌,设备丢了是小事,人心散了——”他顿了顿,指节敲了敲墙上“实业救国”的标语,“往后谁还信‘火种’这两个字?”

王掌柜突然哽咽起来:“可咱们是商人,不是兵啊……”

苏若雪的银镯子在账本上磕出轻响。

她跪坐在铁皮柜前,膝盖压着叠叠资产清单,指尖沾了点口水,一页页核对完最后几笔账目。

铁盒里的密件封条是她亲手贴的,朱砂印泥还带着点潮,蹭在指腹上像块凝固的血。

“顾少说得对。”她突然开口,声音清亮得穿过满屋子的叹息,“我今早查过江运船期,最后一班货轮后日清晨离港。设备能走的都走了,剩下的……”她抬头看向顾承砚,烛火在她眼底晃了晃,“总要有人守到最后一刻。”

指挥所里突然静得能听见黄浦江的浪声。

顾承砚望着她。

她发间的珍珠簪子歪了,是刚才替他理领扣时碰的,此刻垂在耳侧,随着呼吸轻轻摇晃。

他想起三天前在仓库,她踩着木箱给最后一批纱锭贴封条,也是这样的神情——温婉里裹着股韧劲儿,像浸了水的棉线,越扯越结实。

“苏姐!顾少!”小吴突然又撞进来,这次怀里没抱电报机,额角的汗却比刚才更多,“码头的老周说,松井商社的人带着几个穿黑衫的在江边转悠,手里还扛着——”

“扛着枪。”顾承砚替他说完,转身从抽屉里摸出把勃朗宁,金属外壳凉得扎手。

他把枪塞进裤腰,又扯了扯外衫盖住:“小吴,去通知护卫队,码头加双岗。陈叔王叔——”他看向几个老掌柜,“你们带家眷先上货轮,设备清单苏姐都整理好了,到武汉找陈立言陈处长,他会安排接收。”

陈老板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王掌柜扯了扯袖子。

几个老头互相看了看,到底蔫蔫地应了。

苏若雪把铁盒锁好,塞进随身的牛皮包里。

她余光瞥见顾承砚的藤箱还立在墙角,箱盖敞着,里面只有件换洗衣衫和半本《资本论》——那是他从上海带来的,说要“用马克思的法子治治资本主义的病”。

“你没收拾行李。”她走过去,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本硬壳书的书脊。

顾承砚正在地图上画标记,铅笔尖在“黄陂”和“江阴”之间拉出条虚线。

听见这话,他手顿了顿,抬头时眼里有火:“我要是收拾了,底下的工人该怎么想?他们守着织机熬了七夜,就为等这批设备运出去。我若先逃——”

“我明白。”苏若雪打断他。

她想起今早去仓库,看见搬运工老陈蹲在织机旁啃冷馒头,看见她就笑:“苏小姐,这机子比我儿子还金贵,您放心,我拿命护着。” 那时她摸出块桂花糖塞给他,老陈的手粗糙得像砂纸,接糖时却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窗外的探照灯又扫过来,白光照在顾承砚脸上,把他眼下的青影照得更重了。

苏若雪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翘起的发梢。

他的头发有点扎手,是好几天没剪了。

“那你呢?”顾承砚抓住她的手腕,指腹蹭过那只总在响的银镯子,“后日的船,你跟他们一起走。”

苏若雪没答话。

她抽回手,走到窗边。

黄浦江的汽笛声更近了,像有人在喉咙里压着哭。

江对岸,虹口方向的灯火明明灭灭,松井商社的木牌在风里晃,影子像条吐信的蛇。

“若雪?”

她转身时,眼底的光比烛火还亮:“你说……”她摸出牛皮包里的铁盒,指节抵着冰凉的锁扣,“要是我也留下,这铁盒是不是能多个人守?”

顾承砚的瞳孔猛地缩了缩。

指挥所的挂钟“当”地敲了九下。

远处传来零星的枪声,混着江风钻进窗户,像极了某种破茧的声音。

苏若雪的手指在牛皮包内层摸索片刻,摸出枚雕着缠枝莲纹的铜印。

铜面被岁月磨得发亮,边角还沾着去年整理绸缎账册时蹭上的靛蓝染料——那是顾氏绸庄的关防大印,原该锁在上海老宅的檀木匣里。

"这是今早让老周从货轮上追回来的。"她将印章轻轻按在摊开的授权书上,朱砂在宣纸上洇开个圆润的红团,"去年冬天你在苏州河仓库签第一批设备转移协议时,说'商战要讲规矩,可家国存亡,规矩得活人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的呼吸突然一滞。

他看见她眼尾泛着薄红,却比任何时候都亮,像雪后初晴的屋檐,冰凌挂着太阳,脆生生的,偏又烫得人挪不开眼。

"若雪——"他伸手去碰她的手背,却被她反握住,指腹抵着他掌心里新磨的茧,"我是你的账房,也是你的妻子。"她一字一顿,每个字都像敲在他心尖上,"你在哪里,我就在哪。"

指挥所的挂钟又敲了十下。

顾承砚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南京码头,炸弹炸碎了半座仓库,她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指甲几乎掐进他肉里,却笑着说:"顾少,咱们的织机还剩十七台,都在江底沉着呢——等打完仗,我陪你捞上来。"

他喉结滚动两下,终究只说了句:"委屈你了。"

苏若雪却笑了,指尖抚过他领口歪斜的盘扣:"当年在上海,你替我挡了松井商社的泼漆,我躲在你身后,闻见你身上的墨香混着油漆味,就知道——"她顿了顿,"有些事,总得两个人一起扛。"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窗户时,商会护卫队的钢盔已经在巷口闪起冷光。

顾承砚站在台阶上,看小吴跑前跑后地发指令,护卫队队长老周正带着人往路口搬沙袋,机枪架在高处,枪口对着通向码头的必经之路。

"张阿大带二十个兄弟伪装成难民,"他扯着嗓子喊,声音被风撕成碎片,"每人怀里塞半块霉饼,裤脚沾点泥——记住,遇见日军盘问,就说去汉口投亲戚,别往设备仓的方向看!"

人群里挤过来个瘦高的搬运工,正是今早啃冷馒头的老陈。

他脸上抹了层锅底灰,破棉袄露出的棉絮沾着草屑,却把怀里的布包捂得严严实实——里面是顾承砚让苏若雪连夜抄的武汉地下党联络暗号。

"顾少,"老陈瓮声瓮气地喊,"我家那小子在汉口读师范,说日本人的地图都是错的,我给他带两斤盐,顺道......"他搓了搓手,"顺道给您探探路。"

顾承砚拍了拍他肩膀,掌心触到硬邦邦的布包,突然想起苏若雪今早说的话:"这些工人哪里是在搬设备?

他们搬的是念想,是往后能抬头做人的底气。"

傍晚时分,第一声枪响刺破了江雾。

顾承砚和苏若雪站在商会顶楼,风卷着硝烟味往领口钻。

远处黄陂方向的天空像被泼了墨,黑烟裹着火光翻滚,偶尔有流弹擦着楼顶的瓦片飞过,叮的一声撞在水塔上。

"松井那老东西的先遣队到了。"顾承砚摸出怀表,指针刚过五点。

他记得苏若雪今早核对的船期表——最后一班货轮将在明早五点启航,此刻码头上的设备应该已经装了七车,剩下的三车织机还锁在仓库,钥匙在老陈怀里。

苏若雪突然拽了拽他衣袖。

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江滩边的芦苇丛里有几点暗黄的光——是护卫队设的暗哨,每盏灯代表一个安全岗。

"你看,"她轻声说,"他们都还在。"

顾承砚握紧她的手。

她的手比早上更凉,指节却硬得像块玉。

他想起昨夜在仓库,她借着月光给最后一批纱锭贴封条,封条上的"顾"字是她亲手写的,墨迹未干时被风掀起一角,她追着跑了半间仓库,发簪散了,头发披在肩上,却笑得像个孩子。

"若雪,"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无论结局如何,我们都不会后悔。"

苏若雪仰起脸,睫毛上沾着硝烟的细灰:"我后悔的是......"她突然笑了,"后悔没在上海的时候,多给你熬几碗红豆粥。

那时候你总说'商战如棋,要熬得住',可我知道,你胃不好......"

话音未落,夜空中突然划过一道白光。

流星拖着火尾,从黄陂方向直奔向长江,转瞬就消失在硝烟里。

顾承砚抬头时,风裹着更浓的硝烟味扑来。

他听见楼下传来老周的吆喝声,护卫队开始收最后一道路障;听见江滩的芦苇丛里,暗哨的灯一盏盏熄灭——那是转移的信号。

苏若雪的银镯子在风里轻响,像极了他们初遇时,上海弄堂里飘着的风铃声。

夜色漫上来时,商会楼顶的风裹着硝烟气息,卷走了最后一声汽笛。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