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57章 凤凰展翅,火种南迁

顾承砚穿着皮鞋走在财政部的走廊上,那青石板被他的鞋跟敲得“噔噔”响,每一下都好像敲在他那根紧绷着的神经上似的。

他左手紧紧攥着公文包,那搭扣都把掌心硌得生疼。

公文包里,规规矩矩地放着一本用缎面封皮装订好的《战时工业迁移方案》。

这方案可不容易,是他带着商会的二十七个企业代表,整整熬了七个通宵才改出来的第七版。

“顾先生,您请进。”陈济民的秘书掀起门帘,那指尖上还沾着朱砂印泥。

秘书说:“委座就看了三页,就猛地一拍桌子,还说‘这才是能救国的好文章’。”

顾承砚听了,喉结不由自主地动了动。

三个月前,他在上海的时候,被日商收买的那些地痞流氓把顾氏绸庄的招牌都给砸了。

那时候玻璃碴子扎到手背上,他都没觉得心跳得像现在这么厉害。

他刚一迈进办公室,眼睛就先往那张宽大的办公桌瞅去。

只见那方案被翻到了“运输路线”那一页,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铅笔批注,就连“苏州织机需要拆解成七个部分”这样的小细节都被画上了红圈。

“顾教授。”坐在皮转椅上的男人放下钢笔,说道:“我在中央大学听过您讲的《民国工业史》呢。您当时说‘真正的火种不在厂房,而是在机器里蕴含的匠心’。”说完,他就抽出钢笔,在“批准”这两个字上重重地画了个勾。

那墨迹晕开了,就像一朵血红色的花似的。

“现在,这个火种就交给您了。”

顾承砚弯腰去接批文的时候,后脖子上的汗就顺着衬衫领口一个劲儿地往下流。

他昨儿晚上就听苏若雪说了话,那会儿苏若雪正给他熨烫那件藏青的西装。

苏若雪说:“要是批了,你可就成了全上海工厂的大管家喽。”大管家?

哼,他可不想当什么大管家,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个守夜人。

守着四万万同胞的饭碗,守着那打不碎的工业脊梁。

从财政部大门出来后,他就伸手摸出怀表看时间。

一看,十点一刻了,他寻思着苏若雪这时候应该在商会驻京办事处的小会议室里。

他刚要抬腿走,就感觉西装内袋里的电报机震动起来了。

拿出来一看,是苏州福源纱厂的周老板发来的消息,上面说:“码头仓库被日商买办给占了,那些人还说‘国民政府管不着租界地’。”顾承砚气得指节都捏得发白了。

他立马转身朝着巷口的黄包车跑去。

跑的时候,风把他西装的下摆都给掀起来了,露出里面别着的铜哨。

这铜哨可是苏若雪亲手用顾氏老银镯熔铸的呢,上面还刻着“共渡”两个字。

他冲着车夫大喊:“去华侨饭店!”车夫拉起车就跑,车铃叮当叮当响个不停,这声音让他一下子就想起三年前苏若雪在顾家祠堂敲的那口破铜钟,当时苏若雪说:“承砚哥,再难的坎儿,咱们一起过。”

华侨饭店三楼的会议室里,弥漫着龙井茶香。

苏若雪正趴在红木桌子上核对《战时财产托管协议》。

她拿着墨笔,在“资产归属”那一栏停住了,一抬头,发梢就扫过耳后的淡粉疤痕。

这疤痕是去年她替顾承砚挡砸向绸庄的砖块时留下来的,现在在晨光的映照下,就像珍珠似的泛着光。

这时候,顾承砚进来了,把批文往桌上一拍,“批了。”那纸张发出清脆的响声。

苏若雪的睫毛抖了抖,手里的墨笔“啪嗒”一声掉进了砚台里,溅起的墨点子在“托管”两个字旁边晕成了小花的模样。

她伸手想去摸批文上盖着的朱红大印,指尖刚碰到那热乎乎的墨迹呢,突然就抓起旁边的算盘,“噼里啪啦”地拨弄起来。

“武汉仓库租地,一亩得要三十块钱,长沙那边的运输费,每箱是两块五毛钱……”她的声音有点发颤,但是又清亮清亮的,“互助基金按照企业规模分成了三级,顾氏绸庄认捐五万块,周老板的纱厂认捐三万块……”

顾承砚伸手就把她的手背给按住了。

算盘珠子“哗啦啦”地散了一排,就像撒在桌布上的星星似的。

“若雪。”他轻声地唤着她,看着她的耳尖慢慢红起来,一直红到了脖子那儿,“我得去长江口那边了。那些老船主都说了,今天夜里涨潮的时候可是转运的好时机啊,我得盯着第一船机器装货。”

苏若雪把手抽了回来,从抽屉里翻出一个油纸包,塞给了他。

一股桂花的香味混合着温热的甜气就冒了出来——这是她今天早上特意跑到老字号那儿买的桂花糕,和三年前在祠堂塞给他的那块是一样的,连边角都沾着细细碎碎的糖霜呢。

“路上吃吧。”她低着头整理那些散开的算盘珠子,声音轻得就像落在宣纸上的一滴墨,“汉口的那个仓库,我拜托陈老爷子去查过了,那个姓王的买办,最近老是往日本领事馆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顾承砚咬了一口桂花糕,甜得他眼睛都有点发涩了。

他小心翼翼地把油纸包揣进了里面的口袋,转身要走的时候又折了回来,帮她把滑落的珍珠发簪重新别好:“等机器都运出去了,我就陪你去夫子庙看灯。”长江口的夜晚啊,就像一口黑咕隆咚的大锅似的。

顾承砚站在张记航运“金凤凰”号的甲板上呢,瞧着工人们举着火把往船上搬织机。

老船主张阿海嘴里叼着旱烟凑了过来,那旱烟的火星子啊,在黑夜里头一闪一闪的:“顾少爷,第三舱的防水布我已经叫人给换了新的,保证那些机器运到汉口的时候还是干干爽爽的。”

“张伯。”顾承砚轻轻拍了拍老人那粗糙的手背,“等打完仗,我得在黄浦江畔给您立块碑,就刻上‘民族航运第一舟’。”

张阿海的旱烟一下子就灭了。

他抹了把脸,转身就朝着工人们大声吼道:“你们都给我轻点!那些可都是咱们的命根子!”

过了七天,到了汉口码头。

顾承砚踩着早晨的露水朝着仓库区走去,鞋跟踩在满地的煤渣上嘎吱嘎吱的。

老远就看到“兴和洋行”的膏药旗在仓库楼顶飘得那叫一个嚣张,他一下子就停住了脚步——原本应该属于商会的17号仓库的铁门上,挂着一把明晃晃的新锁。

“顾老板,您来得可真是时候。”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从仓库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他金表链在太阳光底下晃得人眼睛都花了,“这个仓库我可是花了大价钱盘下来的,您要是想用的话……”他还舔了舔嘴唇,“就得加三倍的租金。”

顾承砚眼睛盯着他领口上的钻石别针——那可是日本正金银行特供的,还刻着“忠君”两个字呢。

他突然就笑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王老板,您可真是好手段。这样吧,下月初八商会要在汉口设总办事处,到时候还得请您多多照应。”王买办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顾承砚转身的时候,听到他对着怀表小声念叨:“顾承砚打算在汉口设办事处,得赶紧告诉大岛课长。”

江风一吹,顾承砚的西装下摆就飘起来了,露出里面口袋鼓鼓囊囊的油纸包。

桂花糕的香甜味和江水的腥味混在一块儿散开了,他伸手摸了摸铜哨,手指擦过“共渡”这两个字。

哼,也该让某些人尝尝被算计的滋味喽。

顾承砚回到临时租的石库门阁楼的时候,窗台上的煤油灯被江风刮得一闪一闪的。

他把领带松了松,从西装里面口袋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码头地图。

王买办占着的17号仓库紧挨着长江的支流,仓库后墙那儿是一片芦苇荡,涨潮的时候水位能涨到半个人那么高。

“咚咚咚。”传来三声有规律的敲门声,两长一短。

顾承砚把门一拉,张阿海的三儿子虎子带着一股鱼腥味就挤进来了,怀里抱着个粗布包。

虎子说:“顾少爷,我爹让我把航运队的护船刀送过来。三十个壮小伙子正在芦苇荡那儿等着,我爹说您要‘借’他们用半个晚上。”

把粗布包一解开,十八把黑沉沉的短刀整整齐齐地码在那儿,刀鞘上还有没擦干净的盐粒。

顾承砚用手指尖在刀柄上刻着的“金凤凰”标记上摸了摸。

这刀啊,是张阿海以前跑南洋的时候,用击沉的日本货轮的铁板打造的。

“今天晚上子时三刻,潮水就涨到齐腰深了。”他把地图在桌案上摊开,拿着刀尖往后面墙的位置一点,说道:“虎子,你带上十个人,从芦苇荡那儿悄悄摸过去,碰到巡逻的,就用刀背把他们敲晕。老陈头,你带二十个人从正门直接往里闯,就说‘兴和洋行’的大岛课长要来查货。”

虎子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就像星星似的,问道:“那王买办养的那四个保镖咋办?”

“他们今天晚上应该正在仓库里赌钱。”顾承砚从抽屉里拿出一包烟,抽出一根点着了,那火星子一照,他的眼底都泛着红,“我下午从仓库后墙路过的时候,都听到骰子的声音了。”

就在这个时候,武汉商会驻汉办事处的留声机正“吱呀吱呀”地响着。

苏若雪捏着电报的手有点微微发抖,那上面写着“部分厂商拒绝迁移”的字,在台灯下面,墨水洇开了,就像一小团乌云似的。

她转身就把顾承砚临走之前塞给她的那本《工业迁移案例汇编》翻了出来,翻到第37页,上面写着南通大生纱厂迁移的时候,就是用“政府担保加上商业保险”这种双轨制的办法,把厂主的顾虑给打消了。

“陈会计!”她一下子推开账房的门,正在拨算盘的老会计被吓了一跳,手都抖了一下。

苏若雪接着说道:“你去把华成保险公司的周经理请来,就说我这儿有一笔‘战时设备险’要和他谈一谈。还有,再给汉口行营发个急电,问问‘迁移设备损失补偿条例’能不能盖上公章给送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等到周经理带着保单赶来的时候,苏若雪都已经在宣纸上把《迁移保障承诺书》写了七遍了。

她手指着写着“设备损毁赔付九成”的条款,笔尖用力地在“政府担保”这四个字上敲了敲,说道:“周经理,您瞅瞅,行营的公章明天早上就能拿到手。”说完,她又朝着挤在门口的福兴布厂刘老板那边转过去,“刘叔,您去年的时候,被日本商人烧了半间染坊,那赔偿款可是等了三个月才拿到手。现在可不一样了,有政府给咱兜着底儿,保险公司当天就能定损……”

刘老板那山羊胡子抖了抖,问道:“那要是船翻了可咋整?”

“张记航运的‘金凤凰’号,有双层防水舱,顾少他可是亲自去试过的。”苏若雪从抽屉里翻出一张照片,照片上顾承砚站在装满织机的船舱里,竖着大拇指。

“上个月运的三十台织机,到汉口的时候,那织机连螺丝都没生锈。”

凌晨两点的时候,芦苇荡里的水都没过顾承砚的裤脚了。

他猫着腰蹲在灌木丛后面,眼睛盯着仓库后墙的守卫。

那守卫打了个长长的哈欠,顾承砚看到他的手按在腰间的驳壳枪上,那枪套的皮子油光锃亮的,很明显是刚从当铺赎回来的。

“嘘——”

虎子吹的口哨声就跟夜枭叫似的。

顾承砚从兜里摸出铜哨,放到嘴里含着,“共渡”这两个字咯着他的舌尖。

就在下一秒,仓库的正门传来一阵踢门声,有人喊道:“大岛课长来查货了!”四个保镖骂骂咧咧地就冲了出来,后墙的守卫刚一转身,就被虎子用刀背一下子砸在脖子后面,哼都没哼一声就栽到水里去了。

顾承砚弯腰冲进仓库的时候,看到王买办正缩在角落里,浑身发抖呢,他的金表链还缠在椅腿上。

“收租金?”顾承砚弯腰捡起地上那本日文账本,翻到最后一页,“大岛课长每个月给你五百块,就为了让你拖着不迁移?”说完,他把账本直接拍到王买办脸上,“军统的陈队长就在码头等着呢,你打算跟他交代,还是跟大岛课长说去?”

王买办那身西装的裤裆一下子就湿了一片。

顾承砚看都不再看他一眼,转身就朝着墙角的封条伸手过去。

“顾氏商会”那朱砂印还在,封条下面压着块油布,他把油布一掀开,苏州福源纱厂的织机齿轮就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

过了一个月,武汉郊外新厂房的上空飘着像棉絮一样的轻云。

顾承砚站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头,眼睛盯着第一台纺纱机吐出的雪白纱线,喉咙不由自主地动了动。

他伸手从内袋里摸出个油纸包,那桂花糕早就没了,就剩下一张沾着糖霜的纸,不过他把这纸叠得整整齐齐的。

“顾少!”苏若雪从车间门口一路跑过来,发梢上还沾着棉絮呢,“周老板说第二台织机再过半个小时就能转起来了,刘叔的染缸明天就能进染料啦!”说完,她递过来一张报表,“五十家工厂,设备完好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八点七呢。”

顾承砚接过报表的时候,手指尖不小心擦过她手背上的薄茧,那薄茧可是连夜抄写承诺书磨出来的。

他眼睛望着窗外飘起来的青烟,那青烟就像一支指向天空的笔,他对苏若雪说:“若雪,你看。”

苏若雪就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

晨雾之中,十二根烟囱正往外吐着淡青色的烟柱,在天空中交织成一张网。

“这可不是终点。”顾承砚的声音掺和着机器的嗡嗡响,说道:“这可是新的开始。”

“叮——”

车间里的收音机冷不丁地发出一阵刺啦刺啦的声响。

顾承砚刚想转身,就听到广播员的声音像一把利刃划开空气似的传了出来:“最新的战报消息,小日本昨天就把徐州给攻陷了,现在正朝着武汉那边推进……”

苏若雪的手指头紧紧地捏住报表的边儿,那关节都变得煞白煞白的。

顾承砚瞅着她耳朵后面淡淡的粉色疤痕,抬手帮她把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头发丝儿给理了理。

车间外面的风呼呼地吹着,裹挟着棉絮就扑了进来,落在他的肩膀上,就像那永远也不会停的雪一样。

“去把张阿海和周老板都叫到商会那儿去。”他的声音轻轻的,可却像一块沉到江底的大石头一样沉稳,“得商量商量,咋把这星星之火,再往更南边的地方,烧得更旺一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