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7章 账簿背后的生死较量

顾承砚手里攥着怀表,站在雕花檀木柜跟前的时候,暗门后面的机关恰好“咔嗒”一声轻响。

密室里弥漫着陈茶和旧纸张的味道。

赵老板的烟杆先探了进来,火星子在门框上溅出几点光亮,他说道:“顾少爷,您这密室藏得可够隐蔽的,想当年我在十六铺到处找,都没发现这里面的门道。”

周掌柜扶着他的金丝眼镜走进来,镜片反射着墙上煤油灯的光,他说:“老赵,你可别打岔,顾少爷这么着急把咱们叫来,肯定是有特别重要的事儿。”他这话音还没落呢,陈理事就已经搓着青布马褂的下摆,凑到桌子前面了。

他的目光落在顾承砚摊开的牛皮纸卷上,那纸卷的角上压着半个顾氏家族的红印章,边缘还沾着几点墨痕。

“先看看这个。”顾承砚用手指尖敲了敲纸卷,烛光在他眼睛里晃悠了一下,“这是苏账房熬了三个晚上做出来的,华通银行最新的资本运作记录。”

苏若雪正靠着墙整理散落在案头的账簿,听到这话就抬了抬眼睛。

她手腕上的银镯子碰在账本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这响声和赵老板的吸气声混在一起。

赵老板说道:“这上面记的,是上个月顾家绸庄那批湖州双宫绸的进账吗?我记得你们走的是汇丰银行的押汇啊,怎么变成华通银行放款了?”

“真账假记,假账真做。”苏若雪放下账簿,手指尖还沾着墨汁,在烛光下就像一朵还没开放的梅花。

她走到桌子跟前,那纤细白皙的手指就点在“华通银行代付原料款”这行小字上,说道:“顾氏进账走的是英资那边的渠道,我把流水单号改了两位数字,还在华通的汇兑记录里加进去三成顾氏的交易数据呢。”说完,她抬起头看向顾承砚,那眼神就像蘸了蜜的丝线似的,“现在这个报表啊,要是给行家看,能瞧出七分真来;要是给对手看呢,能咂摸出三分假,就这三分假啊,刚好能让他们起疑心。”

陈理事的手指甲都掐进手掌心里了,问道:“顾少,您这是打算拿这假账当引子吗?”

“华通背后是山本商事,山本商事靠的是日本资金的低息。”顾承砚从袖子里拿出蓝色的玻璃渣子,在报表上缓缓滚着,“可是英资银行最恨啥呢?就是有人拿他们的市场当跳板,来抢他们的份额。”他停下动作的时候,那玻璃渣子正好压在“月息三厘”的批注上,“这个报表会让英资觉得,华通表面上做着‘扶持民族企业’的好事儿,实际上是用日本的低息资金把他们的客户给套走了,就跟当年日本纱厂抢英美棉纺生意一个样儿。”

赵老板冷不丁地把烟杆往桌子上一敲,火星子都溅到报表的边缘了,说道:“嘿,这可真是个借刀杀人的好法子啊!想当年我那绸缎庄都快撑不下去的时候,是顾老爷拿着汇丰的押汇折子救了我呢。现在要是英资的蛋糕被抢了,肯定能把华通扒层皮下来!”他那粗糙的手指在报表上“苏记残章”的备注上摸了摸,“再说了,这苏府的旧案子……当年苏老爷就是被外资联合起来挤兑垮的,现在把这水搅浑了,那些老家伙指不定就要翻旧账了。”周掌柜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神一下子变得犀利起来:“可这报表要是被看穿了……”

“看不穿的。”苏若雪把一沓发黄的汇票推到他跟前,“这是华通近半年给日商代付丝绸货款的汇票,我按照他们的记账方式改了摘要栏。顾少说得没错,七成是真的,三成是假的,真的那部分够他们查上半个月,假的部分呢,正好能把他们气个半死。”她稍微停顿了一下,声音也温和了些,“再说了,咱们要的不是让英资完全相信,而是让他们开始起疑,怀疑华通的每一笔账目、每一个客户、每一次应酬。”

顾承砚突然笑了,笑容里透着一股冷峻的锋芒:“等英资开始查华通的资金流向,山本的低息日金渠道就会被揪出来。到时候租界的报纸再登两篇‘外资银行内斗,民族企业成牺牲品’的文章……赵老板,您说那些被日商压价抢走生意的小作坊主,会站在哪边说话呢?”

赵老板猛地一拍大腿,烟杆在手里敲得当当响:“肯定是骂华通吃里扒外啊!那些老板昨天还在说山本的绸子便宜得不正常,今天要是知道是因为用了日金才这么便宜……哼,我这就去十六铺茶馆,让老吴头把消息传出去。”

“先别急。”顾承砚拦住他拿报表的手,“这报表得先送到英资大班的办公桌上。赵老板,您明天早上到汇丰去找马库斯先生,就说‘有个爱国商人担心外资的利益受损’。”他伸手从内袋里掏出半块翡翠镇纸,说道:“把这个拿给他,想当年我爹和他做生丝买卖的时候,这可是他送的。”

赵老板接过镇纸,手指肚在刻着“同利”俩字的地方蹭了蹭,一下子压低了声音问:“顾少爷,那林先生……?”

“他今儿个送了张照片来。”顾承砚眼睛盯着墙上摇曳的烛影,声音低得就像雪花落在绸缎上似的,“照片里他正和日本少佐握手呢。苏记残章这事儿,他可比咱们着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时候密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周掌柜的眼镜都滑到鼻尖了,陈理事在桌子底下把手攥成了拳头。

苏若雪走到顾承砚身旁,悄悄碰了碰他的手背,感觉他的手凉飕飕的,就像在腊月里泡过井水一样。

“散了吧。”顾承砚转身把密室用来透气的小窗推开,晚风吹进来,还带着茉莉的香气,“赵老板,明天早上辰时三刻,汇丰银行后面的巷子里见。”

赵老板小心翼翼地把报表塞进怀里,临出门的时候又回过头来说:“顾少爷,您难道就不怕林先生被逼急了乱咬人吗?”

顾承砚看着窗外一盏盏渐渐熄灭的灯,手里把玩着蓝玻璃渣转了个圈,说道:“他越着急乱跳,他的狐狸尾巴就露得越明显。”

等到最后一个脚步声在楼梯口消失了,苏若雪才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问道:“你刚刚说照片……”

“他这是在试探我查到什么程度了。”顾承砚从怀里拿出那张照片,放在烛火上慢慢烤着,林先生那张笑脸慢慢就卷起来变成灰了,“可是他不知道,真正的局啊,从苏记残章重新出现在报纸上那天就已经开始了。”窗户外头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动静,“咚——”这么一下,惊得几只夜里的鸟儿扑棱棱飞起来。

顾承砚一下子就停住了,眼睛死死盯着窗外的梧桐树。

那树影里头啊,好像有个黑影晃了一下。

苏若雪顺着他的眼神看过去,正打算说话呢,楼下突然就传来张叔扯着嗓子喊:“少东家啊!门房那边收到个包裹,说是……说是山本商事送过来的!”

张叔这一嗓子,一下子就把这密室似的安静给打破了。

这时候,顾承砚的手指头还沾着照片烧剩下的灰。

苏若雪手腕上的银镯子在门框上磕了一下,发出轻轻的声响。

他俩就跟约好了似的,几乎同时朝着楼下冲过去。

那木头楼梯被踩得嘎吱嘎吱响,就像一根拉得紧紧的弦。

门房那儿的煤油灯,在过堂风里晃悠,照见有条案上放着个用青布包着的东西,还扎着特别显眼的菊纹缎带。

顾承砚刚要伸手去拿,苏若雪一下子就按住了他的手背,说:“先等等。”然后她弯下腰,鼻子都快碰到那缎带了,说:“这是山本商事专门用的吴绫,染这个菊纹得多花十文钱呢——他们这就是故意想让咱们知道是谁送的。”

顾承砚伸出手指敲了敲包裹,里面传来硬东西碰在一起的那种闷闷的响声。

他解缎带的时候动作特别慢,就好像在剥一层紧紧绷着的茧似的。

等那个鎏金招财猫咕噜噜滚出来的时候,苏若雪一下子就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猫爪子里紧紧抓着半截带血的绸子,正是顾氏新做出来的湖色双宫缎。

“这是警告。”顾承砚用手指头肚儿擦了擦绸子上的血渍,说,“他们这意思就是,要是动华通,那就是要他们的命。”他一抬头,眼底就像燃着冷火似的,说道:“嘿,来得可真是时候,省得我再费心思找借口去激他们发火了。”

苏若雪把招财猫又推回包裹里,手指头在猫耳朵上使劲按了一下,说:“明天让张叔把这个东西送到《申报》去,再附上一张纸条,就写‘日商拿血绸吓唬爱国的商民’。”她转身的时候,头发梢扫过顾承砚的下巴,又接着说:“你不是想要制造舆论吗?他们这可是自己送上门的把柄,正好拿来用。”

顾承砚忽然就笑了,伸手帮她把被夜风吹乱的鬓角整理了一下,说:“苏账房你这借花献佛的招数啊,比我想的还要厉害呢。”说完,他弯下腰把包裹捡起来,又说:“先把这东西收着,等把英资那边的事儿挑起来了,再拿这个出来添把火。”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在上海总商会那雕着花的大厅里,茶碗碰撞发出的清脆声音,把屋檐下的麻雀都给惊飞了。

顾承砚躲在屏风后面,就看着陈理事“啪”地一下拍桌子站了起来,冲着王司长就说:“王司长啊,上个月我那天福布庄的生丝报关的时候,您说什么‘查验的流程太麻烦了’;这个月顾氏绸庄的双宫缎要出口呢,您又说‘关税的细则还得再核实’。可是山本商事的倭缎进港的时候,怎么就老是能‘特殊情况特殊办理’呢?”

王司长穿着官靴在青砖地上来回蹭,那声音可刺耳了,他额头的汗都把瓜皮帽给浸湿变软了,嘴里还说着:“陈老板,你这是什么意思?海关总署是有规定的……”

“规定?”赵老板“哐当”一声把茶碗重重地砸在桌子上,震得那装瓜子的碟子都跳起来了,他接着说:“我有个兄弟在吴淞口当巡丁,他说山本的货单里老是夹着一张‘华通银行的担保函’。”你说这担保函,是给他们担保东西都是真货,还是担保关税能少个三成啊?”

屏风后面的顾承砚掏出了怀表,这时候秒针刚刚走过数字“9”。

他心里明白着,这个时候汇丰的马库斯正拿着那份半真半假的报表,在大班室里摔咖啡杯发脾气呢;法商东方汇理的经理也正让人翻查华通这近三年的汇兑记录;而王司长背后的华通啊,现在应该是在给海关总署发加急电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行了行了!”王司长突然把领口扯松了,官服的后背都被汗水浸湿了,出现了深色的汗渍,“我这就向总署交自查报告,三天之内……”

“七天。”陈理事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总署批准自查就得三天,查账还得四天——七天之后,如果顾氏的双宫缎还被卡着,那我就带着十六铺三十家绸庄去外滩请愿。”他朝着赵老板使了个眼神,赵老板马上就掏出怀表晃了晃,“王司长,你看,现在都午时三刻了,我还得赶着去茶馆说《三国》呢,就怕我一不小心说漏嘴,提到‘华通担保函’这事儿……”

王司长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最后咬着牙点了点头。

顾承砚在屏风后面摸出一块蓝玻璃渣,在手掌心里滚了半圈——这计划的第一步,算是稳稳当当的了。

深夜的时候,顾氏的账房里飘着墨香,苏若雪拿着的狼毫笔突然就停在了半空中。

月光从窗棂缝儿里钻进来,照在汇票上“汇通贸易行”的印章上。

这都已经是她查的第三十七张汇票了。

前面三十六张,付款的都是些纺织厂、染坊啥的,就这一张,收款方是“沪西纺织同业公会”,这金额啊,正好就是顾氏那批被压价的双宫缎的差价。

“承砚!”苏若雪一把抓起汇票就往内室冲,发辫上的珍珠簪子“哐当”一下撞在门框上,“你快看看这个。”

顾承砚,正在烛光下琢磨海关报关单呢,听到喊声,立马就把报关单放下了。

他的手指在“汇通贸易行”这几个字上来回地摸啊摸:“汇通可是林先生的暗线,上次苏记残章的那张旧报纸,就是从他们印刷所流出去的。”突然,他抬起头,眼神犀利得像刀一样,“这金额对得上,时间也对得上……他们这是要收买那个能证明华通用日金压价的纺织同业公会的老周!”

苏若雪气得指甲都掐进手掌心里了:“老周手里可有去年山本用日金贴现的汇票存根呢,要是真被收买了……”

“不会的。”顾承砚顺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长衫,“我让在海关当差的老陈头的侄子联系过他了。老周以前在苏州河救过我爹呢,这人骨头硬得很。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掏出怀表瞅了一眼,“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

后半夜的时候,雨就下起来了。

顾承砚长衫的下摆被雨水浸湿了,贴在小腿上,凉飕飕的,就跟冰块似的。

他就站在沪西弄堂的口子上,瞅见老陈头的侄子搀着一个穿灰布衫的老人钻进了黄包车。

嘿,那老人就是被“保护性调岗”调到南京去的老周。

“顾少爷,您给的安家费,周叔讲了,等打完鬼子就得还您。”老陈头的侄子拿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他还放话了,要是林先生敢秋后算账,他就把山本的贴现汇票抄上三份,一份送到报社去,一份送到巡捕房,还有一份……”

“一份烧给老周太太。”顾承砚接他的话把话说完了,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带出了一丝笑意,“他太太可最恨汉奸了,想当年在苏州河捞起我父亲的时候,还骂过‘卖国的比河水还脏’。”

这雨啊,是越下越猛了。

两个人往回走的时候,苏若雪撑着把油纸伞迎了过来。

她的鞋子上沾着泥,发梢还滴着水呢,可她把伞全朝着顾承砚那边遮:“老周走了?”

“走了。”顾承砚接过伞,顺手给她理了理被雨淋湿的鬓角,“林先生的局,被咱们给破了。”

苏若雪眼睛望着远处被雨雾遮得模模糊糊的华通银行大楼,声音低低的,就跟那雨丝似的:“咱们已经触到他们的底线了。”

顾承砚抬起头朝着夜空看去,雨珠子砸在他的镜片上,把星星的光都给弄模糊了。

他就说:“那就得让他们清楚,这底线可不是能随便划着玩的。”

打更的梆子声被这雨声弄得闷闷的,华通银行那块金漆招牌在雨幕里头透着股子冷光。

二楼的经理室里头,山本商事派来的特派员,“哐当”一下就把电话摔在桌子上了,扯着嗓子喊:“查!赶紧查,到底是谁把消息给泄露出去的!”

这时候,楼下的柜员机突然传来“咔嗒”一声轻响,这声响可不简单,那是紧急撤资的警报声啊。

(外面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

顾承砚呢,他还不知道,这时候十六铺的报童已经抱着刚刚印好的《申报》,朝着各个商号跑去了。

那《申报》头版的标题被雨水弄湿了一点,有点晕开了,标题写着:《日商恐吓爱国商民,华通担保疑云再启》。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