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401章 火种三钥,暗厂初燃

顾承砚回到顾宅西厢房时,窗台上的留声机还在转,《天涯歌女》的调子裹着夜来香的甜腻,被穿堂风撕成碎片。

他反手闩上门,将油纸地图摊在檀木书案上,烛火“噼啪”爆了个灯花,把三处标记映得忽明忽暗。

“染坊废井”在闸北,“码头铁仓”靠吴淞口,“纱厂地窖”正对着黄浦江支流——他的食指沿着地图边缘划了个三角,突然顿住。

上回在工部局查火灾记录,他特意抄下各厂坐标,此刻将记忆里的红点往上一叠,三个废墟竟恰好卡住支流的上中下游。

“控制水道。”他低笑一声,指节叩在“纱厂地窖”上,烛火被震得摇晃,“断梭会哪里是藏宝?这是张复产网——毁厂是烟幕,设备沉在废墟里,等后人顺着水脉把厂子串起来。”

门环轻响,苏若雪端着茶盏进来,月白衫子下摆沾了点江泥,发间珠花却依然齐整。

“刚才在码头听老船工说,这支流涨潮时能行五吨货船。”她把茶盏推到他手边,目光扫过地图,“阿砚是在想怎么把机器运出来?”

“不仅是运。”顾承砚握住她沾着茶渍的指尖,“断梭会的人认执灯人的血脉,认林先生旧部的信物。”他抬眼看向门外,青鸟的影子正贴着窗纸晃动,“我要兵分三路——你去染坊废井,青鸟探码头铁仓,我进纱厂地窖。”

苏若雪的睫毛颤了颤,茶盏里的涟漪漫到他手背上:“为何不让伙计去?”

“因为他们要见的,是苏小姐的手,青鸟的刃,和顾某人的眼。”顾承砚抽出手,从抽屉里摸出三枚铜哨,“当年断梭会传讯用的,我照着旧物打了新的。你到废井边吹三声长调,井下若有回应......”他喉结动了动,“若有回应,说明母亲的人还在等。”

苏若雪突然握住铜哨,凉意透过指腹渗进他掌心。

她眼尾微弯,像从前在账房算错数目时那样:“我记得母亲房里有个檀木匣,总上着锁。后来我才知道,匣底刻的就是断梭会的暗号。”

窗外传来青鸟叩窗的轻响,顾承砚应了声“进”,穿青布短打的男人就闪了进来,腰间短刃的牛皮鞘擦过门框,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顾先生。”他的目光扫过地图,“纱厂地窖我去,您——”

“不。”顾承砚将自己那枚铜哨塞进青鸟手里,“码头铁仓离日商货栈最近,你熟水性,能从江底摸进去。”他扯了扯皱巴巴的长衫,“我这副斯文样子,正适合混进废墟里翻土。”

青鸟拇指抵了抵短刃,点头时耳坠子晃了晃——那是林芷兰当年赏的银叶子,边角还带着弹孔。

子夜时分,顾承砚站在纱厂废墟前。

半面焦黑的砖墙像头伏地的怪兽,月光漏进来,在碎玻璃上折射出冷光。

他摸出怀里的铜哨,对着断墙吹了声短调——这是和苏若雪约好的报平安,却不想墙后传来碎石滚落的声响。

“谁?”他旋身背墙,却见个蓬头垢面的老工人从瓦砾堆里钻出来,手里举着半截烧黑的梭子。

“顾...顾少?”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您可算来了!当年陈掌柜说,要是见着拿铜哨的顾家后人,就带他去地窖——”

地窖入口在锅炉后边,铁盖锈得和地面连成一片。

顾承砚和老工人用撬棍撬动时,铁锈簌簌往下掉,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

他摸出火柴划亮,火光里,整面墙的夹层闪着冷光——不是砖,是德国产梳棉机的钢壳。

“陈掌柜说日本人烧厂那天,我们连夜拆了机器塞墙里。”老工人蹲在洞口搓手,“铭牌都凿了,可齿轮编号在——”他突然住嘴,因为顾承砚已经摸到机底,抽出本包着油布的账本。

防水纸掀开的瞬间,顾承砚的指节捏得发白。

账本第一页是1927年的注资记录,墨迹清晰得像昨日写的:“苏家绸缎庄:银圆三千;顾氏绸庄:银圆两千;恒裕隆米行:银圆五千。”翻到最后一页,最新的记录停在半年前,字迹歪斜如蛇:“王慎言要投日,恒裕隆的钱,半分没给日本人。”

“好个王慎言。”他冷笑一声,把账本塞进怀里,“在日本人面前装孙子,倒把老本都压在这破墙里。”

老工人突然扯他袖子:“顾少,您听——”

远处传来皮靴踏碎玻璃的声响,夹杂着日语的斥骂。

顾承砚猛地吹灭火柴,黑暗里,梳棉机的钢壳泛着幽光,像头蛰伏的野兽。

他拉着老工人钻进机器间隙,听见日兵的手电筒光扫过地窖入口,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影子。

“八嘎!”带头的军曹踢了踢铁盖,“这破厂烧了半年还有人来?肯定是抗日分子!”

脚步声渐远时,顾承砚摸出怀表,凌晨两点一刻。

他替老工人理了理磨破的袖口,轻声道:“明天天亮,您去闸北染坊废井,找穿月白衫子的苏小姐。她手里有铜哨,能送您去安全的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老工人抹了把脸,点头时眼泪滴在烧黑的梭子上:“当年苏夫人就是这么说的——等火种重燃那天,要把梭子还给执灯人。”

顾承砚爬出地窖时,月亮已经偏西。

他站在废墟边缘回望,忽然听见江风里飘来一声铜哨,三声长调,清越得像鸽哨。

那是苏若雪到了染坊废井,正在唤井下的人。

他摸了摸怀里的账本,又碰了碰藏在衣襟里的梳棉机齿轮——这把火,终于要烧起来了。

而此刻的闸北染坊废井边,苏若雪正蹲在青苔斑驳的井沿,袖中母亲留下的玉梳硌着腕骨。

她对着井口吹完第三声哨,就听见井下传来“咚”的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沉进了水里。

月光落在井里,她看见自己的倒影晃了晃,水面下似乎有个陶缸的轮廓,正随着水波轻轻摇晃。

井边青苔沾湿了苏若雪的月白衫角,她指尖触到陶缸边缘时,掌心被粗粝的陶土硌得发疼。

井下的水漫过她手腕,凉意顺着血管往骨头里钻,可当她摸到缸口那道浅刻的缠枝莲纹时,呼吸突然顿住——这是母亲闺阁里妆匣的纹路,苏夫人总说,“若雪属雪,得用莲纹镇着,才不会化得太快”。

陶缸盖掀开的刹那,井水“咕嘟”翻起一串气泡。

苏若雪屏住呼吸,沾着水的手探进去,先触到个油纸包,再往下是卷了边角的绢帛。

她把东西捧到井沿,月光漏进染坊残墙,在绢帛上投下斑驳光影。

“云谱残卷”四个字入眼时,她喉头发紧——这是母亲总在佛前烧的纸灰里提过的名字,说是苏家染坊能染出“雨过天青”的秘诀,是外婆的外婆传下来的命根子。

绢帛展开的瞬间,有东西“啪嗒”掉在她手背上。

是块指甲盖大的膏体,暗红如凝血,还带着股极淡的沉香味。

苏若雪刚要拾,眼角瞥见卷首小楷:“若雪吾女,见此膏时,必已通蝉鸣。七色为守,五色为战,战色遇水则显,可辨奸伪。”她突然想起前日在顾宅后院,有只蝉连叫了十七声,当时阿砚说“这是夏末最后一批,叫得急”,难道“通蝉鸣”指的是...

她捏起那滴红膏,轻轻捻进井水里。

水面荡开涟漪,很快又静得像面镜子。

苏若雪正要失望,忽见涟漪中心浮出两团墨影,渐渐清晰成“山本”二字,笔画边缘还渗着暗红,像血在水里晕开。

“若雪!”

井边传来顾承砚的唤声,苏若雪慌忙把残卷塞进怀里,转身时带翻了陶缸。

顾承砚从断墙后奔过来,长衫下摆沾着草屑,手里举着个油纸包——是他方才去巷口买的桂花糖粥,说要给她压惊。

“阿砚。”苏若雪望着他发梢的月光,突然笑了,“我好像...摸到母亲的手了。”

三日后,顾家晒场地下密室的石门“吱呀”作响。

顾承砚举着煤油灯先走进去,灯光扫过堆成山的机器零件:纱厂地窖的梳棉机齿轮在角落闪着冷光,码头铁仓的染缸箍圈叠成半人高的塔,染坊废井的陶缸被擦得锃亮,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青鸟靠在门后,正用短刃刮着靴底的泥。

“纱厂老工人说,这台梳棉机是德国克虏伯1925年产的,零件能和恒丰纱厂的机器通用。”他抬头时,银叶耳坠晃了晃,“我在铁仓底下摸出八口装染料的铅罐,封条上有‘大日本制’——日商偷运的货,倒成了我们的原料。”

苏若雪把《云谱残卷》摊在木桌上,残卷边缘还沾着井泥:“秘染膏有十二色,红膏试水显‘山本’,我猜是日商山本株式会社的暗号。七色守色能染出不退的锦缎,五色战色...”她指尖抚过“遇水则显”四字,“能当密信。”

顾承砚的指节抵着下巴,目光在机器、残卷、青鸟之间来回转。

密室的潮气漫上来,打湿了他袖口的墨迹——那是他昨夜在账本上写的“匠人名单”。

“不急于启用。”他突然开口,“先以‘旧件维修’为名,召集沪上失业匠人。每人每日发三餐、三十铜板,但不得问用途。”

苏若雪抬头:“为何?”

“机器要修,可更要人心。”顾承砚抽出张写满名字的纸,“这些老匠人被日商挤垮了铺子,有的卖了工具箱换米,有的在码头扛大包。我们给饭吃、给钱赚,他们自然愿意把压箱底的本事掏出来——等机器转起来那天,他们就是我们的火种。”

青鸟把短刃插回鞘里,牛皮鞘擦过桌面发出轻响:“我去码头贴告示,就说顾氏绸庄收旧机器,要会修织机、染缸的师傅。”他转身要走,又停住,“若雪小姐的染膏...要防着被人偷。”

“我收在母亲的檀木匣里,钥匙在阿砚那儿。”苏若雪摸了摸胸口的玉梳,那是母亲留下的唯一遗物,“再说了,战色遇水才显,偷了也没用。”

十日后的深夜,密室里多了百余个粗布包裹。

顾承砚掀开最上面的那个,露出半片油亮的齿轮——是老匠人们连夜修好的梳棉机零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顺着零件堆走到地图前,用炭笔在“染坊废井”“码头铁仓”“纱厂地窖”三点间画了条线,三角中心正好对着顾家绸庄的位置。

“日商以为我们只剩绸缎可争。”他低声道,指尖敲了敲“山本”两个字,那是苏若雪用红膏在地图背面写的,“却不知我们正用他们眼中的废墟,织一张看不见的网。”

苏若雪从袖中取出银梭——这是顾家用了三代的镇庄之宝,梭身刻着“经纬定乾坤”。

她将银梭嵌入地图中央的小孔,轻轻一旋。

密室地面突然传来“咔嗒”一声,墙角的梳棉机“嗡”地抖了抖,飞轮缓缓转起来,带起的风掀起桌上的残卷,“云谱”二字在灯光下忽明忽暗。

“这是第一台‘鸣蝉副机’。”顾承砚望着转动的飞轮,声音里带着笑意,“等所有机器都转起来,蝉鸣就该响彻上海滩了。”

密室的煤油灯“噗”地灭了。

苏若雪刚要摸火柴,就听见头顶传来青鸟的叩门声——他们约好,只有紧急情况才用三长两短的暗号。

顾承砚推开石门,月光顺着晒场的缝隙漏下来,照见青鸟手里捏着个灰布信袋,袋口用麻绳捆着,没有任何标记。

“在晒场角落的槐树下捡到的。”青鸟把信袋递过去,“里面就一张纸。”

顾承砚拆开信袋,借着月光看清纸上的字:“王慎言在虹口租屋病倒,枕下藏半张赴日船票。”墨迹未干,带着股松烟墨的腥气。

他捏着纸的手顿了顿,抬头时正看见苏若雪抱着檀木匣站在阴影里,玉梳在她发间闪着微光。

“阿砚?”苏若雪轻声问。

顾承砚把信袋收进怀里,指尖隔着布料摩挲那半张船票的字迹。

远处传来巡捕房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失在夜雾里。

他望着密室里转动的飞轮,忽然笑了:“看来,有人等不及要给我们送新线索了。”

青鸟站在门边,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望着顾承砚的背影,耳坠上的银叶轻轻摇晃——那是林芷兰留下的,也是另一个火种。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