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89章 灯灭塔凿,虚实相生

老槐树叶在夜风里沙沙作响,青鸟从树杈间翻下时,靴底蹭掉块树皮,碎渣落进后颈。

他摸出腰间布包,里面是从塔顶砖缝里刮下的灰白粉末,指腹碾了碾,粉末沾着体温泛出幽蓝——果然是磷火粉。

广生洋行的特务总爱用这东西做标记,说是什么"黑夜的眼睛",倒成了他们的尾巴。

顾承砚正在绸庄后堂拨算盘,听见门环响,抬头时正撞进青鸟带着寒气的目光。"凿了两寸。"青鸟把布包拍在桌上,"没到地宫层,但砖灰里有磷粉。"他指节叩了叩布包,"和上个月在码头截的那批货一个味儿。"

算盘珠"噼啪"落定。

顾承砚捏起布包凑到鼻尖,幽蓝荧光在指缝流转,像极了毒蛇信子。"他们不信图纸。"他忽然笑了,指节抵着下颌,"那些从苏州染坊偷去的旧账册里,写着我祖父修塔时埋过密道——可他们不知道,密道图纸早被我烧在吴淞口的风里了。"

后窗传来瓷器轻碰的脆响。

苏若雪端着茶盘进来,月白衫子扫过青砖地,发间玉簪在烛火里晃出细影:"要让他们信'密道'是真的,得给足动静。"她放下茶盏,指尖点在摊开的《营造法式》上,"龙华塔檐角的风铎能传半里,若在铜座里嵌震动片......"

顾承砚的目光亮起来。

他抓起她的手按在算盘上,珠串随着她的话"哗啦啦"响成一片:"《七音调机法》!

不同频段的震动,像不像地宫有人走动?"苏若雪抽回手时,腕间银镯碰出清响:"我让绣坊连夜赶制十座铜灯座,内藏发条和薄铜片,子时自动震动。"她指腹摩挲着茶盏边沿,"要真到了地宫里,谁分得清是砖缝漏风,还是机关运转?"

更夫的梆子声敲过三更。

顾承砚蹲在龙华寺偏殿檐下,借着月光调试最后一座铜灯座。

苏若雪举着煤油灯,灯芯映得她眼尾泛红:"这里设高频,那里设低频......"话音未落,铜灯座突然轻震,檐角风铎跟着嗡鸣,像极了远处传来的闷雷。

"妙。"顾承砚拍掉膝头香灰站起来,"明儿让老陈头在山门前卖符,就说'塔镇国运,动砖折寿'。"他转向候在阶下的青鸟,"你带两个兄弟,扮成云游道士,往塔基周围埋陶管——"他蹲下身划拉地面,"一头插铜铃,风过陶管,铃就响,像不像阴兵踏阶?"

青鸟摸出短刀在地上画了个圈:"陶管埋三寸深,铜铃用红布裹半面,只留半面漏风。"他抬头时,月光正落在眉骨上,"后日初一,香客多,流言传得快。"

次日卯时,龙华寺山门前多了个卖符的老丈。

他举着"镇塔符"扯着嗓子喊:"昨日老衲夜课,见塔顶有金光,原是塔下镇着民国龙脉!"几个挑担的脚夫围过去,老丈压低声音:"今早巡塔的小沙弥说,塔基夜里有脚步声,像......像有人穿着铁靴来回走!"

未时三刻,顾承砚在绸庄二楼看报,头版用粗体写着"龙华古塔异响,或涉地下秘辛"。

他刚放下报纸,就见巡捕房的王队长喘着粗气冲进来:"顾少!

塔下的铜铃从寅时响到现在,弟兄们带着听声筒去探,说是'咚——咚——'的,跟敲石鼓似的!"

广生洋行顶楼,松本一郎捏着茶盏的手青筋凸起。"八嘎!"他将报纸拍在桌上,"顾承砚的障眼法?"他转向身后戴眼镜的技术员,"带声波仪去,我要知道地底下到底有什么!"

暮色漫上龙华塔飞檐时,两个穿西装的男人扛着黑箱子进了山门。

技术员调试仪器时,镜片上蒙了层雾气,他抹了把脸,将探头抵在塔基砖缝里。

远处偏殿檐角的铜灯座轻轻一颤,风铎嗡鸣,声波仪的指针突然剧烈跳动,在纸带上划出歪扭的波浪线。

技术员的喉结动了动。

他凑近仪器,听见耳机里传来闷闷的"咚——咚——",像极了某种机械运转的轰鸣。

松本一郎的电报正在路上:"龙华塔下确有异常震动,疑为地下机械装置。"

而此刻,顾承砚站在顾家老宅顶楼,望着塔尖最后一缕日光,指尖在窗台叩出轻响。

苏若雪不知何时站到他身后,发间玉簪的细影落在他手背:"他们信了?"

"信了。"顾承砚转身时,眼里有星火跳动,"等他们挖穿十层砖,南渡的船早过了吴淞口——到那时......"他没说完,只是将苏若雪的手拢进掌心,"该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织魂令'。"

夜风卷起檐角铜铃,叮咚声里,龙华古塔的影子正缓缓没入夜色。

黄浦江的夜雾漫进广生洋行地下实验室时,技术员正用放大镜盯着声波仪纸带。

那些歪扭的波浪线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后颈的汗顺着衬衫领滑进脊背——这绝对不是自然震动。"松本课长!"他抓起电话的手在抖,"纸带显示有规律的次声波共振,频率16赫兹,和大阪机械所的蒸汽锤一模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松本一郎的木屐"咔嗒"撞在楼梯扶手上。

他抢过纸带时,指甲在纸边抠出白痕:"八嘎!

顾承砚说密道烧了?

这就是他烧剩下的!"他抄起军刀劈在桌上,刀背磕碎半块砚台,"调工兵队!

今晚必须挖穿塔基!"

同一时刻,顾家绸庄顶楼的留声机突然卡壳。

顾承砚捏着刚拆封的电报,火漆印还带着邮差的体温——内线"听风鸢"的密语:"松本夜调工兵,目标龙华塔。"他指尖在电报边缘折出细痕,突然笑出声:"若雪!"

苏若雪从账房转出来时,鬓角还沾着算盘珠的木漆香。

她扫了眼电报,玉簪在发间轻颤:"七橹船都备好了?"

"早泊在十六铺码头,装着香烛纸钱的船篷下,压着三十箱纺织机零件。"顾承砚扯下墙上的《上海水道图》,手指戳在黄浦江转弯处,"苏明远押最后一批,他扮成香客船,船舷挂着'普陀山进香'的黄旗——"他突然攥紧她的手腕,"但巡逻艇每晚寅时会在弯道查船,必须让他们放行。"

苏若雪反手握住他的手,掌心还带着算盘的温度:"我让明远带了二胡。"她从袖中摸出个铜哨,"《绣娘谣》的第三段,把'哆来咪'改成'咪来哆',是我们和青鸟约的安全码。"

江风卷着潮腥气扑上甲板时,苏明远正往船舷挂最后一盏红灯笼。

他裹着灰布短打,腰间别着的二胡琴筒蹭着船板,弦线在风里嗡鸣。

船尾堆着半人高的纸箱,最上面摆着两捆香烛——底下的木箱里,是顾承砚千辛万苦从德国买的精纺机齿轮。

"停船!"探照灯的白光劈开水雾,日军巡逻艇的铁锚"哐当"砸进江底。

苏明远的后槽牙咬得发酸,却弯腰从纸箱里摸出柱香点燃,冲甲板上的日本兵赔笑:"太君,小的去普陀山给老母亲还愿......"

"检查货物!"枪管戳在他后心。

苏明远踉跄两步,手却摸到二胡。

他深吸口气,指尖在弦上一勾——《绣娘谣》的调子漫进江雾,可第三段突然拔高半音,像极了绣娘急着收针时的颤音。

三公里外的法租界阁楼里,青鸟正把耳机扣在耳上。

他捏着铅笔的手突然顿住——那串走调的音符,正是他们用摩尔斯电码改过的"安全"。

他扯开窗帘,抓起预先备好的三盏绿灯,依次推上窗台。

绿灯的光穿透雾幕,像三颗坠在江面上的星子。

巡逻艇上的日军少尉盯着江对岸的绿灯,又看了眼苏明远手里的香:"八嘎,法租界的通行灯!"他踹了苏明远一脚,"滚!"

船桨重新划动时,苏明远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摸了摸贴在内衣口袋的纸条——上面是顾承砚的字迹:"若遇险,曲中藏锋。"此刻那纸条被体温焐得发软,倒像块压在胸口的定心玉。

顾家天台的风突然转了方向。

顾承砚握着袖中的旧砚,指腹能摸到嵌在砚底的铜片在震动——那是"织魂令"的接收端,皖南三号点的信号正一下下撞着他掌心。

苏若雪靠过来时,他反手将她的手按在砚上:"感觉到了吗?"

"嗡......"苏若雪的指尖轻颤,"是机器落地的声音?"

"是种子发芽的声音。"顾承砚望着江面上的船影,眼里映着万家灯火,"松本还在挖塔基的砖,我们已经把纺织厂的根,扎到皖南的红土里了。"他低头吻了吻她发顶,"等明年春天,那里会冒出一片织机声,比龙华塔的风铎还响。"

此刻的公共租界巡捕房,王慎言正对着台灯擦配枪。

他的手指突然顿在扳机护圈上——桌角的铜纽扣在反光。

那是今早从龙华寺山门前捡到的,铜面刻着广生洋行的樱花纹。

他拈起纽扣,突然将其扔进茶杯。

水面荡开涟漪时,王慎言的瞳孔骤然收缩。

茶盏里的倒影不是他的国字脸,而是个戴墨绿礼帽的男人。

礼帽檐压得很低,却看得见嘴角翘起的弧度——那是种看猫戏老鼠的笑。

王慎言的配枪"咔"地顶上膛。

他猛地抬头,办公室里只有穿堂风掀起的案卷在沙沙响。

可当他再看茶杯时,倒影又变回了自己。

他捏起纽扣的手青筋暴起,转身抓起外套——得去调法租界的门禁记录,查查这三个月有谁戴着墨绿礼帽进过上海。

窗外,顾承砚的旧砚还在轻震。

江面上,最后一艘七橹船正隐入夜色,船帆上"普陀山进香"的黄旗,被风卷成一面猎猎的旗。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