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84章 鸢落深谷,火种初燃

小丫头攥着纸条跑到老塾师跟前时,后颈还沾着草屑。

老塾师接过那团被汗浸得微潮的纸,指腹刚触到边缘,便像被烫了似的抖了抖——纸角那道极细的折线,正是苏先生当年教他的"逆针回文"暗记。

"阿囡去帮爷爷摘把薄荷。"老塾师把纸条塞进袖管,声音发颤。

等小丫头蹦跳着跑远,他才摸出压箱底的铜放大镜,就着灶膛里将熄的炭火。

泛黄的纸页在火光下显出暗纹,一行蝇头小楷从折痕处舒展:"接应点三号,待命......"

后半夜,老塾师蹲在八仙桌前,用针挑开《三字经》第三页的衬纸。

蘸水笔在宣纸上走得极慢,每写一个字都要停一停,像在描摹刻在骨头上的记忆。

那是苏先生十年前的冬夜,裹着沾雪的棉袍叩开他的门:"若有一日我不在了,你便用这法子传信——字要软,命要硬。"

天刚蒙蒙亮,药商老周的货担就停在了院门口。

老塾师将《三字经》塞进他装陈皮的陶罐底层,又往罐口压了把晒干的艾草:"这味陈货,得送到上海顾氏绸庄后堂,找穿月白长衫的先生。"老周掀了掀罐盖,闻见艾草混着墨香,喉结动了动:"去年苏先生托我带的那批蓝印花布,也是这味儿。"

三日后的顾氏绸庄后堂,顾承砚捏着那张从《三字经》里拆出的薄纸,指节因用力泛白。

烛火在"三号点已备仓两间,可藏机三台"几个字上跳动,他突然低笑一声,指腹重重叩在红木桌面:"风筝不是信使,是引线——我们得让更多的'风'吹起来。"

苏若雪正抱着半人高的樟木匣,听见这话时,手里的《织脉旁注》"啪"地落在桌上。

她翻书的动作顿住,指尖扫过书页间突然凸起的棉纸夹层。

抽出那张泛黄的地图时,半片干枯的蚕茧簌簌落在她膝头——那是苏父当年在苏州蚕桑会馆讲课时,随手夹进书里的。

"浙西、赣北、皖南......"苏若雪的声音发涩,地图边缘密密麻麻的批注里,"守"字被圈了七次,"逃"字却被重重划去,"父亲当年联络七省行会,不是为逃,是为守。"她抬头时眼眶发红,烛火在眼底晃出星子,"他早就算到,有一天这些会馆会变成藏机的壳。"

顾承砚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停在皖南那个红点上。

他突然提高声音:"青鸟!"

外间传来皮靴磕地的脆响。

青鸟掀开门帘进来时,怀里还抱着卷了一半的货运路线图,墨迹未干的箭头从上海画到各个产茧区,"东家,这是近三个月运往南方的茧商路线,水路走苏州河转京杭运河最稳当。"

"藏机于民。"顾承砚抓起狼毫在地图上画了个圈,"把微型设备拆成零件,混进春茧里运出去。"他转向苏若雪,目光灼灼,"若雪,你父亲的《织脉旁注》里,可有能藏暗码的法子?"

苏若雪翻开那本旧书,书页间飘出张褪色的茧纸。

她突然笑了,指尖抚过茧纸上细密的纹路:"茧衣的经纬走向,本就是天然的密码。"她抽出钢笔,在纸上快速写画,"湖州甲字号茧包——电机;德清乙字号——织轴;嘉兴丙字号......"

"好。"顾承砚拿过她写的暗码本,对着烛火一照,纸张背面立刻显出浅褐色的字迹——那是用柠檬汁调的隐形墨水,"再让账房在茧包上盖'顾氏特选'的朱印,日商就算截了货,也只当是普通茧丝。"

窗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音,顾承砚突然站起来,将地图卷成筒塞进青鸟怀里:"明早你带两个人,伪装成茧行账房。"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后堂堆着的设备零件,"先去和荣盛、福兴、瑞祥三家丝厂谈'代储协议',就说......"

"就说顾氏要收春茧,怕库房不够,借他们的地窖存两个月。"青鸟接得极快,眼底闪过锐光。

他转身要走,又回头看了眼苏若雪手中的暗码本,"需要带苏小姐写的密码表吗?"

"不必。"顾承砚将暗码本锁进铜匣,钥匙在掌心转了两圈,"真正的密码,在每个运茧人的脑子里。"

夜色渐深,绸庄顶楼的晒台又飘起零星的河灯。

苏若雪靠着栏杆,望着顾承砚的背影在楼下忙碌——他时而和伙计核对茧包数量,时而低头修改"茧中令"的最后几行。

风掀起他的衣摆,露出腰间那串铜钥匙,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若雪。"顾承砚突然抬头,手里举着张写满字的茧纸,"你看这行口诀——'三绕丝,五穿轴,拆机要学蚕破茧',是不是太直白了?"

苏若雪笑了,走下楼梯时,裙角扫过满地的茧纸。

那些被隐形墨水写满的纸页在风里翻卷,像无数只将飞未飞的蝶。

小丫头的羊角辫在风里晃成两只蝴蝶,她蹦跳着扑向被吹起的纸条,沾着草屑的小手刚要捏住边角,老塾师已先一步用烟杆压住纸角。"阿囡去灶屋看看粥滚了没。"他嗓音发哑,枯瘦的指节因用力泛白——那道逆针回文的折痕,和十年前雪夜里苏先生递来的密信分毫不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丫头应了声跑远,老塾师颤抖着展开纸条,灶膛里的火星噼啪爆开,映得"接应点三号,待命"几个字像烧红的铁。

他摸出藏在墙缝里的铜印,在纸背盖下枚模糊的"桑"字——这是苏先生当年在蚕桑会馆教的暗记,取"桑梓"之意,专用于联络线人。

三日后的顾氏绸庄后堂,顾承砚捏着这方染了艾草香的纸条,指腹反复摩挲"三号点"三个字。

窗外飘着江南特有的黄梅雨,他却觉得浑身发烫——三个月前撒出的"断线风筝"终于有了回音,那些混在茧商、货郎、塾师里的暗线,要开始织网了。

"青鸟。"他突然提高声音,茶盏重重磕在红木桌上。

外间传来皮靴叩地的脆响,青鸟掀开门帘进来时,肩头还沾着雨珠。

他怀里抱着卷了一半的路线图,墨迹未干的箭头从上海勾到浙北:"东家,荣盛、福兴、瑞祥三家丝厂的账房都摸过底了。

福兴的陈老板上个月被日商压价,囤了二十箱空茧箱;瑞祥的周掌柜......"

"够了。"顾承砚打断他,指尖点在路线图上的嘉善镇,"今晚就去谈'代储协议'。

就说市面上茧价要跌,顾氏怕囤货砸手里,借他们的地窖存两个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后堂堆着的设备零件——那是从德国进口的精密织机,拆成巴掌大的铜块、齿轮、弹簧,"记得提苏先生当年帮他们解过丝茧纠纷,人心这东西,该翻旧账时就得翻。"

青鸟喉头动了动,把路线图塞进油布包:"明白。"他转身要走,又回头看了眼顾承砚腰间的铜钥匙——那串钥匙能打开后堂所有锁着设备的铁箱,"需要苏小姐同去吗?"

"不必。"顾承砚摸出块墨玉镇纸压在纸条上,"若雪在整理《织脉旁注》里的茧衣密码,比陪你喝酒套话要紧。"他突然笑了,眼里闪着狼一样的光,"你只消告诉那些老板,顾氏存的不是茧,是......火种。"

当夜子时,顾氏绸庄后门的青石板路上,三辆蒙着油布的板车悄然启程。

顾承砚立在门廊下,看着伙计们把拆成零件的织机塞进空茧箱,箱口盖着"顾氏特选"的朱印,最上面铺了层新晒的蚕茧。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箱底的夹层——那里嵌着枚巴掌大的青铜令,刻着"织魂"二字,"不求全活,但求有一台能响。"他对着箱子低语,呼吸在冷夜里凝成白雾。

首批发运的车队走的是陆路,由青鸟的表弟阿贵带队。

顾承砚站在码头上,看着板车消失在晨雾里,突然扯了扯苏若雪的衣袖:"若雪,你说日商的探子,会在哪个关卡动手?"

苏若雪正往他领口塞条素色围巾,闻言指尖一顿:"嘉善。"她抬头望向西边,"那里是苏杭要道,日商的稽查队三天两头查货。"

顾承砚笑了,把围巾系紧:"我也是这么想的。"

三日后的嘉善镇,阿贵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横在路中央的日军岗哨。

他扯了扯车夫老陈的衣角,老陈立刻扯着嗓子骂:"他奶奶的,这雨下得,茧子都要捂出霉味了!"岗哨里的翻译官伸头看了眼车篷上"顾氏"的字号,挥了挥手:"开箱检查。"

阿贵心尖一紧,却笑得比哭还好看:"太君,这是顾老板特选的春茧,金贵着呢......"话没说完,刺刀已经挑开油布。

他咬咬牙,掀开最上面三箱——雪白的蚕茧裹着桑叶香涌出来,在雨里泛着珍珠似的光。

翻译官捏起颗茧子,指甲掐了掐,没发现夹层,挥挥手:"放行。"

车队刚过岗哨,阿贵就猛抽了下缰绳。

板车拐进后山小路时,老陈掀开最后两箱——原本装着零件的夹层空了,只留几片被雨水泡烂的茧衣。"他奶奶的,被调包了!"老陈骂得唾沫星子乱飞。

阿贵没说话,摸出怀里的铜哨吹了声短音。

片刻后,青鸟从竹林里钻出来,身上的茧行账房大褂沾着泥:"查过了,调包的是码头的搬运工,日商的线人。"他盯着空箱,眼里冒着火,"要追吗?"

"追什么?"顾承砚的声音从树后传来。

他不知何时到了后山,月白长衫沾着露水,手里捏着半块茧衣——上面用隐形墨水写着"丙字号,水路","他们拿走的是空壳。

真正的'织魂令',在第三批走苏州河的货里。"

当夜,苏州河支流的芦苇荡里,一艘乌篷船悄然启航。

船底夹层里,十台拆好的织机零件码得整整齐齐,最上面压着枚"织魂令"。

船尾的船夫裹着油布,竹篙在水里一点,船便往吴江方向漂去。

月上中天时,舱底突然传来极轻微的"哒、哒、哒"三连击。

正在舱口打盹的青鸟猛地抬头,目光穿过雨幕,落在船尾那个始终沉默的船夫身上——他的右手正搭在船舷上,食指有节奏地敲着,和舱底的敲击声分毫不差。

青鸟摸了摸腰间的短刀,轻手轻脚地往船尾挪去。

船桨划破水面的声响里,他听见船夫低声哼起支江南小调,调子熟悉得很——那是苏先生当年在蚕桑会馆教学徒们的《织娘曲》。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