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0章 暗巷里的密谈

晨雾未散时,顾承砚已在顾家后巷的裁缝铺里换了身靛青粗布短打。

那晨雾像一层薄纱,轻柔地笼罩着后巷,带着丝丝凉意,触碰着顾承砚的肌肤,让他不禁打了个寒颤,也为这场密谈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苏若雪捧着个蓝布包裹进来时,正见他对着铜盆里的水抹脸,皂角的苦香混着冷水气,扑面而来,刺激着他的嗅觉,把眉峰都冰得锋利起来。

“湖州‘陈记布行’的货单我誊了三份,”她将包裹放在木凳上,那木凳在包裹放下时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此刻的静谧。

包裹打开,露出里面半旧的算盘和油渍斑斑的账本,“口音得改改,湖州南浔镇的布商说话带点吴语软调,尾音要往上挑。” 顾承砚擦脸的手顿了顿。

镜中映出苏若雪垂落的发尾,在晨光里泛着栗色,像极了昨日她翻账本时,被烛火烤得蜷起的纸边。

“你呢?”他接过算盘,指腹蹭过磨得发亮的算珠,算珠表面光滑而微凉,触感清晰,“张记那几家工厂的账册,真能在一天内理清楚?” “老周招了张记每月给五块大洋,陈叔那边我查过,他小儿子在码头扛货,上个月被巡捕房抓了——”苏若雪指尖叩了叩包裹里的账本,账本发出清脆的“啪啪”声,“能同时捏住长工的婚娶钱和管库的儿子命门的,绝不是王掌柜这种跑腿的。 张先生既然敢在木箱上用金粉封泥,账册里总得留些泥脚。” 她话音未落,顾承砚已扣上了短打第二颗纽扣。

粗布蹭过喉结,像根绷紧的弦,摩擦的触感让他有些不适。

“我去张记。”他抓起算盘往怀里一揣,转身时带起风,掀动了桌上的货单,货单发出“沙沙”的声响。

“若雪,若真查到山本的影子......” “我知道。”苏若雪突然伸手,替他理了理歪掉的衣领。

指尖触到他颈侧的温度,比昨日查账时烫了些,带着温热的触感,“当心后巷的黄包车,张记门口有巡捕房的眼线。” 顾承砚应了声,推门出去时,晨雾正漫过他的鞋尖,那雾气湿漉漉的,打湿了鞋面,感觉凉凉的。

张记布行的门脸儿比顾家绸庄小两圈,朱红门柱却刷得极新,门楣上“童叟无欺”的金漆招牌还沾着隔夜的露水,在晨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顾承砚刚跨进门槛,就有个穿青衫的伙计迎上来,眼睛在他的粗布短打和算盘上扫了两遭:“客官是批货还是零买?” “批货。”顾承砚操着带南浔软调的口音,把算盘往柜台上一磕,算盘与柜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听闻张记的湖丝匀净,我那陈记布行在湖州开了十年,头回上上海寻货。”他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货单,“要十匹素绸,二十匹杭纺,得挑今年新缫的丝——” “客官稍等。”伙计的目光扫过货单,突然堆起笑来,“我们东家最爱接待实诚的老客,您跟我来后堂喝杯茶,我这就去请张先生。” 后堂的茶是碧螺春,茶盏边沿沾着半枚茶渍,像块凝固的琥珀。

顾承砚端着茶盏,茶盏的温度透过手掌传来,暖暖的。

耳尖却竖得像猫,仔细聆听着周围的动静。

他听见前堂伙计压低声音喊“张爷”,声音低沉而模糊,听见木屐踩过青石板的“咔嗒”响——是日本人常穿的足袋木屐。

“山本先生今日怎么得空?” 男声温温的,像浸在温水里的玉。

顾承砚指尖一紧,茶盏在掌心转了半圈,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心中满是愤怒和震惊,既担忧家族产业的安危,又对敌人如此阴险的手段感到愤恨。

这是张先生的声音,比他想象中更年轻些,带着点刻意压低的沉稳。

“顾氏绸庄的蚕房我派了人盯着,”另一个声音生硬得像生了锈的齿轮,是日语腔调的中文,“上回那批蚕种染了白僵病,顾承砚查得紧,得换个法子。” 顾承砚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仓库里陈叔颤抖的膝盖,想起老周尿湿的裤裆——原来那些蚕种不是天灾,是有人往蚕房里撒了病菌。

“山本先生放心,”张先生轻笑一声,“我让王掌柜在顾家安的钉子,前儿被顾承砚抓了个管库的。 不过那老周嘴松,我早备了后手。” “后手?” “顾氏绸庄的现金流全压在秋茧上,”张先生的声音里浮起丝冷意,“我让人在江浙蚕农里放话,说顾家收茧子要压三成价。 等蚕农们急着抛茧子,三井物产的收购点就开进去——到时候顾承砚就算有通天的本事,也收不齐秋茧,绸庄得拿现银填窟窿。” “好手段。”日本商人低笑,“等他周转不灵,我再让银行断他的贷款......” 顾承砚的指甲掐进掌心,疼痛让他更加清醒。

后堂的窗纸被风掀起条缝,穿堂风卷着茶沫子扑在脸上,凉得他打了个寒颤。

他想起苏若雪说的“资本围猎”,原来不是猜测,是真刀真枪的绞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件事。”张先生的声音突然低了些,“顾承砚身边那个苏若雪,最近总往汇通银行跑。 山本先生,您在银行的人得盯紧些——” “砰!” 前堂突然传来货箱倒地的响动。

顾承砚心头一跳,趁两人说话顿住的空档,弯腰装作捡算盘,余光瞥见后堂门帘下两双鞋:一双是黑缎面的布鞋,一双是木屐。

他攥紧算盘,指腹蹭过算珠上的刻痕——这是苏若雪特意找老匠人刻的,每颗算珠都带着点钝钝的棱角,此刻正硌得他掌心发疼。

“陈老板?” 伙计的声音从前堂传来。

顾承砚猛地直起腰,茶盏“当啷”掉在桌上,溅出的茶水在桌布上晕开个深褐色的圆。

他扯出笑,用南浔口音喊:“我在这儿!” 等他跟着伙计从前堂绕出来时,后堂的门已闭得严实。

只有风掀起门帘的瞬间,他瞥见个穿墨绿长衫的背影,手里捏着个日式青瓷茶罐——那是三井物产特供的“松月”牌茶叶,他在顾家仓库见过。

月上柳梢时,顾承砚推开顾家账房的门。

苏若雪正伏在案前,烛火在她发间跳,把账本上的数字都染成了暖黄色。

听见动静,她抬头,眼底浮着血丝,却笑得清亮:“查到了。”她抽出张纸,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数字,“张记名下的福昌纺织厂、兴和染坊、泰丰布庄,这三家工厂去年一年的进项加起来,还不够付账房先生的工钱。” “钱去哪儿了?”顾承砚扯下粗布短打,露出里面的月白中衣。

“汇通银行。”苏若雪指尖点在纸上某个数字上,“每笔钱都通过‘上海商联’的账户转进去,而汇通银行的大股东......”她抬眼望他,“是山本一郎的表兄。” 顾承砚沉默片刻,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

打开来,是半块碧螺春茶饼,茶饼里裹着片碎纸——他在后堂捡的,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十月十五,商会聚会”。

“张先生和山本商量着,要在秋茧上市前搞垮顾家。”他把茶饼推给苏若雪,“若雪,他们要的不是顾家绸庄,是整个上海的纺织业。”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碎纸上的字迹。

烛火突然晃了晃,把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株在风里摇晃的竹。

“十月十五,正好是商会按月聚会的日子。”她抬头时,眼里有光在跳,“顾承砚,他们要在聚会上看顾家出丑,我们偏要......” “偏要让他们的算盘,砸在自己脚面上。”顾承砚接过话,指腹蹭过她手背上的薄茧——那是常年拨算盘留下的。

窗外起了风,吹得烛火噼啪响,把两人交叠的影子,投在墙上那幅“实业救国”的字轴上。

“明天,”他望着跳动的烛火,声音轻得像片落在水面的叶,“我去商会递帖子。” 苏若雪笑了,眼尾的泪痣在烛火里忽明忽暗。

她知道,顾承砚说的“递帖子”,从来不是简单的赴会。

就像他昨日捏着副账时,掌心勒出的红痕——有些针,藏在账缝里是刺,握在手里,就是剑。

顾承砚将商会请帖压在镇纸下时,窗外的梧桐叶正扑簌簌砸在青瓦上,那声音清脆而密集。

他望着苏若雪用镊子夹起留声机钢针,铜制唱盘在烛光里转成一轮小月亮——这是她托跑单帮的王阿福从香港带回来的美国货,齿轮咬合的轻响像极了算盘珠子落位的脆亮。

“今晚在聚贤楼,我会故意漏半句话。”他屈指叩了叩桌上的《申报》,头版“沪上纺织业秋茧之困”的标题被他划出道深痕,“说查到‘有人借蚕农之血养东洋狼’。” 苏若雪的手顿了顿。

钢针悬在唱盘上方,投下细如蚊足的影子:“张先生会信?” “他信的不是我的话,是我的破绽。”顾承砚扯松领口,露出喉结处淡青的血管——这是他刻意在商会宴上多喝了两杯的痕迹,“昨日在张记后堂,他听出我是顾家少东家,却没当场揭穿。 这种人最怕秘密烂在别人肚子里,我漏的半句话,就是往他心口扎的刺。” 苏若雪突然笑了,眼尾的泪痣跟着颤:“所以你故意把茶盏碰倒,让茶渍晕在‘三井物产’的货单上?” “聪明人只信自己算出的答案。”顾承砚伸手替她理了理被留声机震乱的鬓角,“去把老陈头的阁楼钥匙拿上,今晚九点,我要让张先生的算盘珠子,全掉进咱们的网里。” 商会聚会那晚,聚贤楼的雕花屏风后飘着龙井香,那香气清幽淡雅,萦绕在鼻尖。

顾承砚端着酒盏晃进偏厅时,眼角余光扫到张先生立在廊下,墨绿长衫被穿堂风掀起一角——像条吐着信子的蛇。

他故意踉跄两步,撞翻了茶案,在众人的惊呼里捡起半张碎纸,声音带着三分醉意:“诸位可知,上月顾家蚕房的白僵病......” 话尾被张先生的干咳截断。

三日后的清晨,张先生的拜帖就落在顾家门房的铜盘里。

红底金字的“张”字烫得刺眼,顾承砚捏着拜帖时,苏若雪正往他袖管里塞微型留声机——铁盒子只有火柴盒大,齿轮转动的轻响被藏在檀香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约我去法租界福兴里巷口。”顾承砚把留声机贴在耳侧,确认电流声均匀,“你在巷尾阁楼,留声机对准窗缝。” “老陈头的阁楼能看见整个巷子。”苏若雪替他系好盘扣,指尖在第二颗纽扣上多停留了两秒——那下面藏着留声机的开关,“我让阿福在巷口卖梨膏糖,有巡捕就敲三声梆子。” 法租界的黄昏来得早。

顾承砚到巷口时,路灯刚亮起,昏黄的光把青石板照得像浸了茶的旧纸,那昏黄的光此刻仿佛也变得更加压抑,与他紧张的心情相呼应。

张先生的墨绿长衫从巷尾转出来时,他正蹲在墙根逗只花斑猫——这是苏若雪教的,让他显得松懈。

“顾少东家好雅兴。”张先生的声音裹着笑,鞋跟敲在石板上的节奏比往日快了半拍。

他伸手要拍顾承砚肩膀,却在触到粗布前顿住,改而从怀里摸出个牛皮纸包,“听说顾少东家最近为秋茧的事发愁? 这是五万现大洋的庄票,权当给顾家补补亏空。” 顾承砚的手指在裤袋里捏住留声机开关。

他抬头时,眼尾故意带出丝红:“张先生这是?” “有些事,烂在肚子里比说出来划算。”张先生蹲下来,与他平视,袖口露出的金表在路灯下泛冷光,“三井的山本先生最恨多嘴的人。 上月闸北的周老板,不过在酒桌上提了句‘东洋蚕种有问题’......”他顿了顿,“现在还在同仁医院躺着,说胡话呢。” 顾承砚的喉结动了动。

他想起仓库里陈叔发抖的手,想起苏若雪熬夜查账时眼下的青影——这些情绪被他压进眼底,化作三分犹豫:“张先生是说......” “顾少东家聪明。”张先生把牛皮纸包往他怀里一塞,“只要顾家的嘴闭紧,往后上海纺织业的好处,少不了顾氏一份。”他突然笑出声,声音里浮起丝得意,“山本先生正筹备场‘信用风暴’,等那些死硬的民族企业家被银行抽贷、被蚕农堵门,整个上海滩的纺织厂,还不都得跪下来求我们收......” “叮——” 留声机的钢针突然发出刺啦响。

顾承砚心头一跳,却见苏若雪从阁楼窗口探出头,指尖快速点了三下——是“录音正常”的暗号他压下狂喜,装作被惊到,踉跄着后退半步:“张先生,这......” “怕什么?”张先生的手搭上他肩膀,力气大得发疼,“等风暴一起,顾少东家就知道,跟我们合作才是......” “嗒、嗒、嗒——” 巷口传来皮靴踩石板的声响。

顾承砚的后颈瞬间绷直,心中满是对计划失败的担忧以及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的恐惧。

那声音带着金属鞋钉的脆响,是巡捕房特有的“大头皮鞋”。

张先生的笑容僵在脸上,猛地缩回手:“谁?” 顾承砚转头的瞬间,瞥见苏若雪在阁楼窗口猛地挥手——她怀里的留声机还在转,唱盘上的钢针正刻下最后几道纹路。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牛皮纸包,装作慌乱地塞进怀里:“张先生,我......” “走!”张先生扯着他往巷尾跑,墨绿长衫下摆扫过墙根的花斑猫。

顾承砚借着踉跄的力道,把留声机开关按到最底。

身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混着苏若雪刻意提高的嗓音:“阿福,给我称两斤梨膏糖!” 等他们拐出巷子时,巡捕的灯笼光正从巷口漫进来。

张先生扶着墙喘气,额角的汗把发胶都冲开了:“顾少东家,明日我再......” “张先生,我得回去了。”顾承砚打断他,指腹蹭过怀里的留声机——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顾家的账,我得再查查。"

他转身时,瞥见苏若雪抱着留声机从阁楼侧门闪进弄堂,发梢沾着几片梧桐叶。

远处传来巡捕的吆喝:"都散了查户口!"张先生的脸色在路灯下忽明忽暗,像块裂开的玉。

顾承砚加快脚步。

但巷口那阵脚步声,却像根细针,扎破了他所有的计划——是谁走漏了风声?

山本的特务,还是张先生的后手?

他摸出怀表,秒针正指向九点十七分苏若雪的留声机,应该刚好录下了"信用风暴"的全部细节。

可当他抬头时,却见远处法租界巡捕房的探照灯突然亮起,白光扫过梧桐树梢,在地面投下晃动的阴影。

身后传来张先生的呼喊,被风撕成碎片。

顾承砚攥紧怀表,心跳声盖过了所有杂音。

苏若雪的身影从街角闪出来,手里的留声机用蓝布裹得严严实实。

她的眼睛在黑暗里发亮,像两颗浸了蜜的黑樱桃:"录完了。"

顾承砚接过留声机时,指尖触到她掌心的汗。

远处的脚步声又响了,这次更近,带着细碎的交谈声——是日语。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往弄堂深处跑去。

月光被梧桐叶割成碎片,落在他们脚边,像撒了一地的银箔

顾承砚听见自己的心跳,和苏若雪的脚步声重叠在一起,快得像要冲破胸膛。

那阵脚步声,终究还是追上来了。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