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 > 第3章 重燃希望之火

顾家正厅的雕花红木圆桌旁,穿堂风轻轻拂过,顾承砚青布长衫的下摆被缓缓掀起一角,发出轻柔的“沙沙”声,那触感就像微风在指尖滑过。 他望着上座祖父顾怀安烟杆里明明灭灭的火星,那跳跃的火光在昏暗的厅中格外醒目,如同一颗炽热的星。喉结动了动——这是他穿越后第一次以"能干事的"身份坐在家族会议主位。

"老三房的,你那算盘珠子拨得比黄包车铃还响。"二房的顾明远把茶盏往桌上一墩,茶盏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哐当”声,溅起的茶沫子带着淡淡的茶香,轻轻落在顾承砚摊开的提案上,那凉意透过纸张传到指尖。"上个月还在赌场输光十亩桑田,今儿倒要改良工艺?当咱们顾家的染缸是你书房的算盘?"

圆桌下,顾承砚的手指轻轻叩了叩带来的牛皮纸包,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仿佛在叩响希望的大门。 纸包里是染坊陈师傅连夜赶制的十匹样品布,凑近一闻,那边角还带着草木灰清新的苦味,淡淡的,却沁人心脾。 三天前山本商事的威胁信被他压在绸庄柜台下,此刻却像块烧红的炭,烫得他后颈发紧,那炙热的感觉仿佛要穿透肌肤。 "二伯说的是原主的荒唐。"他抬头时目光扫过满桌质疑的脸,三房的顾婶正捏着他送来的成本核算表,指甲在"色牢度测试"那栏抠出个月牙印,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但这三天,顾家绸庄接了一千二百匹订单。"他抽出张染着青灰的样品布,那布面的色泽在灯光下显得温润而柔和,如同一块细腻的玉石。"用新染法的这批,南京李记要的是月白,王记要的是黛青——"他顿了顿,"都是能过沸水焯洗的颜色。"

顾怀安的烟杆突然磕在桌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老人浑浊的眼珠在镜片后转了转:"承砚,你说的'色牢度',当真是陈老倌教的?"

"是我和陈师傅琢磨的。"顾承砚想起陈师傅蹲在染缸前的模样,白发沾着靛蓝染料,像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陈师傅说从前染坊靠经验,现在咱们拿温度计测水温,用酸碱试纸看染液——"他翻开提案第二页,纸张翻动发出“簌簌”的声响。

"这是近三年苏州、杭州、上海三地绸缎行的进货数据,咱们顾家的褪色率比苏杭货高百分之十七,成本却多了一成。"

顾婶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停了。 她捏着核算表的手松了些:"按你这表上算,改染缸要添十口铜锅,那得花——,二百八十块现大洋。"

顾承砚接口,"但新染法能省三成染料,每月多接五百匹订单。"他把样品布往顾明远面前推了推,那布料与桌面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二伯上月说王记要转订日商的樱花绸,可今儿王掌柜亲自来要五百匹咱们的新青灰。"

顾明远的脸青了青。 他扯了扯马褂前襟,布料被拉扯发出“嘶啦”声。"订单多有什么用?山本商事在虹口开的染厂,机器一昼夜能出千匹布!咱们手工作坊——”

“所以要联合。"顾承砚从牛皮纸包里抽出份名单,纸张发出“哗啦”的声响。"我找了苏记布庄、周记绣坊,还有码头跑运输的刘老板。"他指了指名单上"沪上绸业同业会"几个字,"咱们凑钱买两台日本产的轧光机,再跟英商的轮船公司谈包舱——"

"胡闹!"顾明远拍桌站起,茶盏震得跳了两跳,发出“砰砰”声。"跟日商抢生意?你当山本商事是码头上要饭的?上个月张记绸庄的布刚卖得好,第二天仓库就着了火!" 厅里突然静得能听见房梁上麻雀啄窗的“笃笃”声。

顾承砚望着二伯发红的眼眶——他想起来了,张记的老张头是顾明远的棋友,出事后二伯蹲在顾家后院喝了半宿酒。 "所以更要做。"他的声音轻,但像根细铁丝勒进人心里。"张叔的仓库着火那天,我在赌场。"他低头盯着自己的手,指节因为用力泛白,那紧绷的皮肤触感粗糙。"可现在我在染坊,在账房,在码头上看货。"他抬头时目光扫过每个人,"山本商事要的不是几匹布,是让咱们永远不敢抬头。"

顾怀安的烟杆又响了。 老人颤巍巍摸向样品布,枯树皮似的手指抚过布面,那粗糙的触感与柔软的布料形成鲜明对比。"我年轻时在苏州学徒,师傅说'绸子是软的,可织绸的骨头得硬'。"他突然把烟杆往顾承砚怀里一塞,烟杆的木柄带着祖父掌心的温度,暖暖的。 顾承砚接住烟杆,木柄上还带着祖父掌心的温度。 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三天前在染坊蹲地捡碎炭时,他还在想怎么让陈师傅相信"温度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此刻祖父浑浊的眼睛里,竟有他穿越以来第一次看见的光。

"下个月十五,把轧光机的订单拿给我看。"顾怀安重新靠回酸枝木椅,"要是赔了——"他突然笑了,"就当我这把老骨头再陪你学回做生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散会时已近黄昏。 顾承砚抱着牛皮纸包走到门口,听见身后顾婶小声说:"明儿我让阿福把算盘搬去染坊。"顾明远哼了声,却没再反驳。

绸庄的煤油灯已经亮了,昏黄的灯光在空气中弥漫,散发出温暖的光晕。 苏若雪站在柜台后,见他进来便把盏茶推过去,茶碗与桌面碰撞发出“叮当”声。"陈师傅说新染缸的砖备齐了,刘老板的船期定在后天。"

她指了指他怀里的烟杆,"祖父的?" 顾承砚摸了摸烟杆上的雕纹,那细腻的纹路在指尖滑过。

窗外传来黄包车铃铛声,清脆悦耳,他想起白天会议上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等咱们的绸子挂到南京、汉口的绸缎行,山本商事的樱花胸针——"他望着苏若雪眼里的光,"该换成顾家的云纹了。" 苏若雪低头整理账本,袖中退婚书的边角蹭过手背,那轻微的摩擦感带着一丝凉意。

她突然说:"后巷的周婶说,山本商事的人今天在茶馆打听咱们的染坊位置。" 顾承砚把烟杆往桌上一立。 铜烟嘴在灯下闪着冷光,像把未出鞘的刀。 他打开牛皮纸包,新染的青灰布在暮色里泛着温润的光,那柔和的光线如同梦幻的薄纱。那是陈师傅第一次笑时,眼角的褶子里藏着的颜色。

"把染坊的护院加一倍。"他翻开提案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沪上绸业同业会第一次筹备会"的时间,"再让人去码头盯着,轧光机的船——"

他抬头看向苏若雪,"不能出岔子。" 苏若雪点头。 她望着顾承砚低头写清单的侧影,突然想起三天前他蹲在染坊地上捡碎炭,指尖沾着靛蓝染料,却认真说:"这次,我来撑着天。" 窗外的暮色渐浓,天空像是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缓缓笼罩。 远处传来报关行的汽笛,悠长的鸣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深沉的力量。

顾承砚在"轧光机到货日期"旁画了个圈。 墨迹未干,却像已经刻进了顾家绸庄的年轮里。 染坊后巷的青石板被夜露浸得发亮,那湿漉漉的触感透着丝丝凉意。顾承砚还蹲在染缸前。 陈师傅举着煤油灯,灯芯在穿堂风里打战,发出“噗噗”的声响,把两人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砖墙上,像两株歪扭的老桑树。

"少东家,这水温再升两度,靛蓝要糊的。"陈师傅的手悬在染缸上方,皱纹里浸着靛蓝染料,那粗糙的皮肤带着染料的颜色,像一幅古老的画卷。

"您说的那个'摄氏度',咱老染匠摸手温就准——" "摸手温差五度。"顾承砚用竹片挑起匹半干的坯布,布面浮着层浑浊的蓝,那色彩如同朦胧的梦境。"上回李记退的货,就是因为水温高了三度,色浆没吃透。"他把温度计往染缸里一插,水银柱颤巍巍升到三十七点二,那玻璃管里的水银在灯光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陈师傅您看,现在三十七度二,刚好是靛蓝染料的活性峰值。" 陈师傅凑过去,老花镜几乎贴在玻璃管上,发出轻微的“呼呼”呼吸声。

他伸出粗糙的食指比了比:"怪了,我摸着明明是温乎的......"

顾承砚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纸页边角卷着,记满了这三天的试验数据,纸张翻动发出“沙沙”声。"前天三十八度,色牢度百分之六十四;昨天三十六度,色牢度六十五——"他用炭笔在"三十七度二"旁画了个圈,"今天要是能到七十,就成了。"

陈师傅突然蹲下来,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坯布,那布料的柔软与手掌的粗糙相互摩挲。他想起三天前这小子蹲在碎炭堆里捡燃料,靛蓝染得指甲盖发蓝,偏生说"科学比经验金贵"。 现在染缸旁多了木架,摆着一排带刻度的玻璃管,还有包得严严实实的酸碱试纸——像极了他儿子在洋学堂里说的"实验室"。

"再加半块炭。"顾承砚突然说。 陈师傅抬头,正撞进他发亮的眼睛里。 那眼神不像是少东家,倒像是当年自己在苏州学徒时,师傅盯着头缸新染的湖蓝绸子的模样。

后半夜的梆子敲过三下时,陈师傅突然"哎呀"一声。 他扯着顾承砚的袖子往染缸前拽,竹片挑起的坯布在煤油灯下泛着水润的青,像把浸在晨雾里的玉,那色泽温润而迷人。 顾承砚抢过布角,凑到鼻尖闻了闻——没有那股刺鼻子的碱味,只有草木灰的清苦,那清新的气味让人精神一振。

"泡沸水!"两人异口同声。 苏若雪提着铜壶进来时,正看见顾承砚把半匹布塞进滚水锅里,水与布接触发出“滋滋”的声响。 她袖中还揣着白天新记布庄的订单,此刻却忘了掏,只盯着咕嘟冒泡的水面,那水泡破裂的声音“噗噗”作响。 布角在沸水里翻卷,像条青色的鱼,灵动而活泼。

"没变!"陈师傅突然拍了下大腿,发出“啪”的一声。 他凑近看,布面的蓝还是那么匀,连水都没怎么染浑。 顾承砚的手指抠着锅沿,指节发白——三天前他在图书馆查的《染料化学》里写着,天然靛蓝的热稳定性阈值是七十度,可眼前这匹布在一百度的沸水里煮了一刻钟,竟连色光都没暗半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请大家收藏:()开局上海滩:我以商道破危局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